APP下载

探究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纠错”

2020-12-23郝悦

知识文库 2020年21期
关键词:纠错错题答题

郝悦

数学是小学教育阶段的重点科目,其本身具有严谨性与精确性,而小学教育阶段的学生年龄尚小,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教师要注意自身的方式与方法,帮助学生有效的“纠错”,提升学生数学答题的准确性。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小学生数学答题出错的原因,并探究了小学教学中有效“纠错”的策略,为学生更好的掌握数学知识打好基础,供小学数学教师参考。

面对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教师要对错误的原因进行分析,从中找到学生存在的知识缺陷与问题,从而不断调整并改进教学方案,提升自身教学素养。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以客观的态度面对学生错题,并且要为学生制定出不同的纠错方案,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逐渐培养学生自己具备纠正数学错题的能力,通过调整学生思维方式,锻炼学生互相纠错,养成良好的错题分析与纠正习惯,提升学生答题的准确性,从而提升数学教学成效。

1 与学生一同分析错题原因

要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现有效“纠错”,势必要分析导致学生出现错题的原因,为后续纠错任务做好准备工作。然而,小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错题的原因并不少。通过对学生的错题进行归纳总结,可以列为以下几点:首先,学生没有扎实掌握数学知识,对相关的数学基础知识点没有完全消化理解,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在面对数学题目时,自然容易犯错,对此,教师需要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数学知识结构。其次,受学生个人经验与认知影响,由于学生个人学习经验与生活经验的影响,会导致学生在答题时,习惯性的依靠自身经验与认知做判断,从而影响了学生的解答思路。有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存在固定思维,经常将自己困在思维误区中,或者是在遇到类似题目类型时,急于做出回答,没有认真阅读全部题目,从而导致答错。对于这种情况,数学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正常的思维习惯,让学生在答题中耐心思考,不要急于做答。最后,有些学生在答题时,容易走神儿溜号儿,没有仔细审题。导致将原本能够答对的题目答错。在审题时由于逻辑混乱、书写字迹不工整,马虎粗心等原因造成错误。通过对问题原因的分析,能够让教师更加了解学生,也能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原因。

2 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纠错”的策略

2.1 训练学生的解题思维

计算是小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最容易出错的地方,而且大部分的错误是可以避免的,导致学生屡犯屡错的根本原因在与学生在解题时出现思维偏差,没有形成良好的解题习惯。特别是在解题数学应用题时,检验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考察学生是否能将所学数学知识灵活运用到解决数学现实问题中,对于数学理解能力与认知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说,没有在审题时理解题干内容,将难以做出正确解答,有些时候,教师也找不到是什么原因导致学生错题。为此,小学数学教师在纠错时,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综合考虑小学生的思维水平与认知能力分析导致学生错题的原因,找到学生在做题时的思维方式,从而培养学生的解题思维。提升学生的答题能力。同时,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可以将纠错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从而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在解题是理清思维,实现有效纠错的教学目标。此外,能够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强化数学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衔接性,使得学生养成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的习惯,从而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提升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例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在学习“余数的除法”相关知识后,在计算题将20个苹果平均分给三个小朋友,每个人最多能够分得几个苹果?最终剩下几个苹果?对于这种逐层递进的问题,有些学生的思维会困在20÷3的误区中,认为无法将苹果平均分为3份,导致两个问题都答错。经过数学教师的口语讲解后,很多学生依旧无法走出自身的思维局限,此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将20个物品平均分给三个同学,每个同学先分一个,然后再每个同学2个、3个……6个,在无法保证每个学生一个时,剩下的数量就是余数。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数学问题与现实问题之间进行转化,使得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能够避免思维阻碍,帮助学生能够快速准确的得出答案。

2.2 通过讨论,促进整体提升

数学教师在纠错的过程中,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核心,为学生营造一个师生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中提升自身的数学解题能力。因此,在面对学生错题情况时,教师要让学生充当纠错的主体,培养学生具备纠错能力。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交流自身的解题思路与观点。为此,教师要鼓励敢于表达自己想法的学生,即使观点存在错误,教师也要通过引导与鼓励的方式对学生循循善诱,让学生找到错误存在的根本原因。学生可以共同研究错题,互相纠正错误,学生在此过程中可以了解同伴的解题思路,从而拓宽自身的解题思路。例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教材教学过程中,为了检验学生对 “百以内的加减法”内容的掌握情况,教师以创新思维,将学生在日常作业中的错题设计为纠错练习,通过让学生当小老师互相批改作业并写批注的方式对易错易混淆的数学题进行辨析。新颖的题型与有趣的答题形式,使得孩子们对数学课堂上跃跃欲试,从而加深了孩子们对数学知识点的印象。

学习数学知识需要具备探究精神,只有亲身体验,学生才能深入地理解并掌握数学知识。此外,在解题思路存在差异,对其他同学的纠错思路存在质疑时,大家可以一同探讨研究,此过程也是学生二次学习的过程,可以提升整体的纠错能力。

2.3 利用纠错本,提升学生的自主纠错能力

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习惯使用错题纠错本。让学生在出现错题时,及时将错误记录下来,使得学生在一段时间后,通过翻阅错误本找到自己出现错误的原因。例如,对于“克和千克”出现问题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将原题抄录下来,然后用不同颜色的铅笔将其中存在的问题标记出来,并在错误的解答下面写下正确的问题答案,从而将错误答案与正确答案之间形成明显对比,在写出错误的原因。通过上述办法,可以有效发挥出纠错本的作用,便于学生纠正错误。其次,教师要经常检查学生的纠错本,从而督促学生认真记录错题,并为学生提供一些有效的指导意见,提升学生对自身错误的认识能力。教师通过定期帮助学生整理纠错本,能够保证纠错本的準确性。通过上述方法能够让学生更加准确的使用纠错本,从而逐渐提升学生的纠错能力。最后,教师要督促学生持之以恒的使用错题本,通过点滴积累,能够逐渐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在遇到相似题型时,能够发挥出举一反三的解题能力。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师在面对学生错题时,不能草率地将学生的错误原因归纳为马虎大意。要深入得分析学生的错误原因。通过训练学生的思维方式,使得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能够避免思维阻碍,帮助学生能够快速准确的得出答案。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提升整体的纠错能力。最后,利用纠错本,提升学生的自主纠错能力,使得学生能够将错题记录下来,并自行进行分析总结,从而举一反三,提升学生解题的精准性。

(作者单位:武汉市光谷第六小学)

猜你喜欢

纠错错题答题
“二元一次方程组”易错题练
讲究纠错艺术,提升英语学习效果
“一次函数”易错题
“参省”之“参”读音纠错
关注学生发展,从作业批改开始
化学反应热计算易错题点击
“机械运动”易错题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