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效梳理 读写结合

2020-12-23荀婕

知识文库 2020年21期
关键词:外形表格松鼠

荀婕

1教材解读

《松鼠》是统编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该单元为习作单元,主要学习写说明性文章,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阅读简单的说明性文章,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教学本课时,应结合单元要素,引导学生充分关注文体特点,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感受不同的语言风格。同时,在指导学生梳理相关信息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文本的表达特点,习得表达方法。

2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了解松鼠的特点,提炼梳理松鼠的相关信息,并有序记录。(3)感受文章生动形象的描写,了解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体会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

3教学过程

3.1 激趣导入,谈话揭题

3.1.1 谈话:同学们有喜欢的小动物吗?能不能用一两句话介绍一下它们?

学生交流。

3.1.2 出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7课,看看这篇文章是怎么向大家介绍松鼠这种动物的。

3.1.3 板书课题。

生字教学:鼠

“鼠”是一个象形字,上面臼表示老鼠的头部,下面的四个点像老鼠的脚,

注意四点的方向要一致,最后的斜勾像老鼠长长的尾巴。

(设计意图:通过谈论学生自己喜欢的动物,激起学生走进文本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文章介绍松鼠的方法,即说明性文章的文体特点,体现单元整体关照的教学理念。)

3.2 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3.2.1 自读课文。

自读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思考:课文介绍了松鼠哪些方面的内容?

3.2.2  检查预习情况

(1)出示词语,指名认读。

驯良  清秀  玲珑  矫健  帽缨形 (特点)

歇凉  编扎  追逐  梳理  拾榛子 (活动)

搭窝  分杈  苔藓  狭窄  圆锥形 (搭窝)

相机正音:编扎(zā), 表示捆、束,组词:扎辫子。

(2)交流你最喜欢的片段,读给大家听。

3.2.3 交流:课文介绍了松鼠哪些方面的内容?

预设:外形特点、活动范围和规律、行为特点、搭窝、其他习性……

(相机板书,形成导图)

过渡:整理文章内容的方法有多种,导图就是其中一种,除此之外,我们还

可以通过列提纲和制表格的方式来整理文中的信息。

出示中心句: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乖巧,驯良,很讨人喜欢。

问:从这句话中你发现了什么?(外形、性格)

问:再读读看,你还发现了什么?(从“小动物”、“很讨人喜欢”可以看

出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

问:作者用这样一句话既概括了松鼠的外形和性格,又表达了自己的情感。

你能不能學一学作者,也用一句话来概括自己喜爱的动物?

(设计意图:提取、梳理信息是本课教学目标之一,以导图的形式呈现本课的内容结构,既让学生直观感受到了导图的优点——清晰,又顺理成章地了解到梳理信息的另外两种方式。在解读中心句的过程中,重在引导学生学习表达的方法,并通过模仿将阅读感悟和语言实践有机结合。)

3.3 细读课文,关注文体写法

3.3.1小组合作,学习第1自然段。

3.3.1.1 合作要求:(1)通过表格的方式把关于松鼠外形的信息整理出来。(2)力求语言简练、信息完整、表达准确。  (3)合作时间:4分钟。

3.3.1.2 小组展示,全班交流、点评。

3.3.1.3 出示表格

通过对表格的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1:作者对松鼠外形的描写十分有序,是按照从头到尾的顺序来写的。

预设2:作者描写松鼠外形时用的词语都很恰当,例如“清秀” 本来是用来形容人的,现在拿来形容松鼠的面容,眼睛“闪闪有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这样的松鼠显得非常漂亮可爱。

预设3:作者还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将松鼠的尾巴比作帽缨,写出了漂亮可爱的样子。

预设4:写尾巴时先写形状,把它比作“帽缨”,给人以联想和美感,表现出松鼠尾巴的美丽;再写具体功能,能“一直翘到头上”,自己“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表现出了松鼠形体的奇特之处。从形状到功能,也体现作者的表达很有条理。

小结:用表格梳理信息,直观简洁,一目了然。通过表格我们可以发现:作者抓住了松鼠外形漂亮的特点,有序地介绍了松鼠的外形特征,同时还运用了打比方的修辞手法,使得语言更加生动活泼。

3.3.2 自主学习第2-5自然段

3.3.2.1 小组合作,选择一种梳理文章信息的方式,自主学习2-5自然段的内容。

3.3.2.2 汇报交流,教师点评后总结:经过有序地梳理,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文章生动活泼的语言,还可以清楚地了解关于松鼠外形和生活习性的知识。

(设计意图:在第1自然段的教学中,教给学生用表格梳理课文内容的具体方法,再由扶到放,让学生将学到的阅读方法运用到2-5自然段的学习中,这样的方式有助于学生习得说明文的阅读方法,提高梳理信息的能力。同时,在解读第1自然段内容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表达方法,为后面的练笔提供了理论和方法的有效指导。)

3.4 对比阅读,感受文体特点

3.4.1 出示句子:

松鼠体形细长,体长16~26厘米,尾长15~21厘米,体重300~400克。

松鼠在树上筑巢或利用树洞栖居,巢以树的干纸条及杂物构成,直径50厘米。

松鼠每年春、秋季换毛。年产仔2~3次,一般在4、6月产仔较多。

找出文中相应的内容,对比读一读,有什么不同?这两种表达方式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预设:前者采用客观严谨的数据,用词准确,简洁明晰;后者从多个方面来介绍松鼠的外形,语言形象生动,活泼有趣,能激发阅读兴趣。

3.4.2 小结:说明性文章的语言风格多样,可以像《太阳》一样平实;也可以像《松鼠》一样活泼;还可以像《中国大百科全书》一样简洁明了。需要注意的是:无论哪种风格,描述都要准确、清楚、有条理。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阅读的教学策略,学生可以清晰地感知到不同文本的写作特点,了解说明文可以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和多样的说明方法。从而为本单元的习作教学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4 语言训练,落实单元要素

你最喜欢的小动物是什么?试着像课文第1自然段那样,写一写它的外形,注意:抓住特点、有序表达,用上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设计意图:紧扣文本特点,品味文本语言,抓住写作方法,在模仿练笔中巧妙运用,将读写结合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有效落实本单元的语文要素。)

(作者单位:南京市翠屏山小学)

猜你喜欢

外形表格松鼠
适盒A4BOX 多功能料理锅
组成语
惊呆了,水果还能这么玩
小松鼠
履历表格这样填
松鼠
表格图的妙用
借助“表格”解答稍复杂分数问题
松鼠
松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