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学教育进行理性减负的讨论

2020-12-23吾买尔江吾甫

知识文库 2020年21期
关键词:教育部门行政部门家长

吾买尔江?吾甫

随着西方教育模式向国内的渗透,社会人士对我国的教育模式发出了各种不同的声音,很多教育人士在看到孩子们天天不是埋头写作业,就是参加各种各样的辅导班之后就不由的发出感慨,现在的孩子们太累了,天天是学习。他们呼吁教育部门、学校给孩子减负,减少孩子们每天学习的时间。有一些家长则一边在埋怨学校给孩子布置的作业太多同时又不断的给孩子们报这个班、那个班,严重挤压孩子的义务学习时间。农村家庭则埋怨孩子回家没事干。总之随着大量人受西方教育文化的影响,我国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发展的不平衡,时代发展的变迁,新老园丁的不断更替,教育理念的不断变化等因素的综合影响,针对我国中小学教育模式,社会各界人士不断地发出多元化的声音。到底我们的教育应不应该减负,怎么减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作为教育部门来讲,要理性的听取这些社会声音,不能被一些社会的舆论所吸引,必须根据我国教育的基本方针,结合当地学校的教育情况,在科学分析后,采取实事求是的处理措施。

中小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接受什么样的教育,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作为孩子的护航者,必须以孩子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培养出适合国家建设发展需要的人才;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教育方针,不能被西方的教育思想侵蚀,要根据我国的国情,理性的看待我国的教育制度和教学方式,不断探索完善,保持与时俱进,但不能随波逐流,盲目的追求,增加孩子的负担。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学校和家庭要各自做好自己的角色,合力为孩子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1 中小学教育现状

我国目前中小学统一实行九年义务教育,有“六三”和“五四”两种划分制度,这是我国现行主要的两种划分制度。不管是哪个省份和地区,无论当前学校的教育制度是何种方式,首先,我们要肯定的是这是我国社会发展到现阶段的必然选择,肯定是与我国的孩子成长基本上相符合的。不管是知识学习,还是身体成长、还是思想道德成长都是科学制定的。每天的课程安排小学都是四三,初中是四四。这种制和课都是根据孩子的成长规律和学习接受能力经过科学论证来选取的。小学这个时期正是孩子身体、神经快速发展的阶段,孩子不仅学知识重要,身体成长更重要,为了不给孩子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造成大的冲击和学习压力,小学的孩子基本上以上午授课为主,下午是丰富的思维拓展和兴趣培养,孩子们可以有充足的自己支配时间。授课期间的知识大多数孩子基本上都会当课就会掌握,下午的时间能自理强的孩子基本可以进行巩固把做作业做完,在学校不能做完的回家也不会占用多少时间。所以孩子的活动支配孩子理论上还是比较充足的。至于孩子回家后的安排,就是相当复杂的事情了,因人而异,不同家庭情况不同,孩子的活动规律不同。当然也不排除有的学校课后作业很多,回家会占用较多时间。初中的孩子,是扩充知识和深化认知能力的关键时期,科目相应会增加,孩子们也确实很忙,基本上是早起晚归,课后作业不可避免的要移到家里。他们也确实很忙、很辛苦。但是中国有句老话吃的苦中苦,方能甜中甜。我国还没有普及高中教育阶段,初中教育是孩子未来人生观、价值观取向的基础,是人生第一次参入竞争分流的过程,要想更上一层楼,必须付出。没有压力、没有埋头苦干,何来美好的明天。这是我国国情制度决定的,竞争机制决定孩子们必须天天学习。若是价值观是建立一切美好的收获都是建立在不劳而获或是随手可得的基础上,我觉得对孩子的社会观和生存理念也不见得有意义。

2 理性看待学生的教育减负问题

在社会高速发展的阶段,孩子们不仅仅要学习课本上的知识,还必须去知识的海洋中遨游,需要学习方方面面的东西,给孩子尽可能的置留充足的时间去充实自己或是丰富自己的童年还是非常必要的。理性减负、科学减负,发展知识全面性人才是教育部门及学校应该认真对待的问题。现实中有些学校为了争取某些荣誉或是利益,往往并不重视孩子的自我支配空间,仍然喜欢传统的强制、硬塞的教育模式,这与现代教育模式与理念是背道而驰的,应该引导学校给学生们适当减负。教育部门要发挥政策性和引导性作用,对学校和教师作出刚性规定,对减负不力的学校和教师可以进行问责。然而目前在中小学生减负上,形成了“冰火两重天”的现象。政府部门想方设法减轻学生负担,但家长却在不停的给孩子“加菜”。“学校减负,家长加负”,在全国各地成为普遍现象。对于家长过度送孩子上培训班加重孩子负担的行为,教育行政部门就鞭长莫及了。尽管在加强培训市场管理上,是教育行政部门联合多个相关部门进行治理,但教育行政部门对家长是没有直接的“管控力”的。在知识决定命运的时代,家长直接会被各种培训机构绑架。在一些农村对减负持反对的观点也大有人在,过去的孩子四五点放学,到家做会儿作业然后吃晚饭,吃完饭看会儿书或电视,然后洗漱睡觉,可现在减负后的作业量不大,父母大多数在上班,孩子和父母谁也管不到谁,孩子不是玩手机就是聚在一起搞“破坏”。父母的抱怨很大,认为那些制定减负的专家是让官二代和富二代孩子有更多的时间学德智体美,让穷人的孩子没增长本领的事情可做。教育减负的弊端太多了,减的孩子不思进取,没有了抗压能力,老师也不知该怎么管教学生……这真是教育的悲哀,寒门的灾难!说实话其实这也不能把责任归咎于家长,现在的家长也并不容易,他们普遍处于对孩子的成长焦虑中。所有每个人都要理想的对待孩子教育减负这个热门话题。

3 合力为孩子减负的探索

给学生减负,越减负担越重的怪象目前正在全国如火如荼的上演。出现这种理想的现象,不是教育社会上认为的那样教育部门不管,在“甩锅”给家长;也不是学校不遵从政策规定;也不是家长“我行我素”当“绊脚石”造成的。而是包括我们的商业广告在内的多方面因素综合造成的。要解决目前这种困窘,真正让孩子减负成功,需要多方合力,协调一致帮孩子减轻学习压力。教育部门要制定切合实际的行之有效的减负政策,学校要切实执行,家长要全力配合,我们的教育不仅要教育孩子也要给家长提供必要的学习机会,可以尝试采用《人民日报》刊发的《教育改革从家长教育开始》的评论文章观点,探索加强对学生家长教育开导的思路,让公众真正认识减負的意义,赢得家长的真正理解和认同,对孩子放手,还给孩子更多的自由。商业广告要正确引导,对于“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样的似是而非的口号,“你不来,就培训你的对手!”这样疯狂推波助澜的口号要杜绝。

按照教育规律而言,给学生减轻过重的课业负担是很有必要的,在减负上的“不合拍”这个局如何破?浙江省教育厅曾大力推荐注重向家长们传达一种正确、科学的教育观的做法,无疑是一种破冰之举。比如采取组建家庭教育公益巡讲团,到不同的学校巡讲“怎么给孩子科学的减负”这样的专题。与其抱怨家长“拖后腿”,不如拉他们“并肩跑”。事实上,在这方面,不仅是教育行政部门,学校也是应该有所作为的。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家长都要扮演好其各自的角色,共同为我们孩子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4 总结

客观地说,在追求知识激烈竞争的时代里,孩子的成长、培养是一门高难度的大学科。给孩子减负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想交出一份漂亮的答卷,需要各个要素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合力作为,任何一方都不成为减负的冷眼看客。对于中小学学生自身而言,让他们的校内校外生活有适度的闲暇,是现代教育培养的必然模式,也是孩子成长的必要,家长必须认同并践行。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在做好孩子教育工作的基础上,还要在指导家长方面多下一些功夫,引导家长们正确看待孩子的学习和身心成长的同步性,让过于焦虑的家长对科学教育孩子有更进一步的认识,与学校一起为孩子的减负创造更好的氛围。

(作者单位:新疆哈密市教育局)

猜你喜欢

教育部门行政部门家长
浅谈内部控制在教育部门财物管理中的重要性
家长错了
大学生就业创业机制创新策略分析
行政部门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构建及实现研究
江苏:对虚假鉴定“零容忍”
试论企业行政部门人事管理制度改革
家长请吃药Ⅱ
犯错误找家长
平衡计分卡在高职行政部门绩效管理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