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改革的具体方向

2020-12-23潘兆茜

知识文库 2020年21期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活动笔者

潘兆茜

阅读教学一直都是语文课程的关键活动,关系着学生自身的长远发展,因为丰富的阅读活动可以不断地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作用于小学生语言系统的发展,同时也可切实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可综合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组织丰富的阅读教学活动,且要尽量改善学生的阅读思维、阅读能力,使其实现全面进步。本文将从组织先读后教教学活动、组织课内外整合阅读、完善阅读鉴赏教学活动三个角度来分析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如何顺应新课改的发展去组织阅读活动。

一直以来,阅读教学的重点都集中在课文理解层面,所以教师习惯性全面、透彻讲解文本知识,目的是要让学生及时内化课文内容,使其积累丰富的基础知识。但是,这种做法导致学生习惯了“不劳而获”,他们会在阅读课上机械听讲,摘抄阅读笔记,且会在课后反复背诵阅读笔记,很少会自主思考文本结构、文本主旨,难以提升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如此,必然会出现高耗低效的教学问题,根本无法使其实现终身发展。对此,小学语文教师便要切实解放学生,保证学生可以将阅读、思考、表达活动结合起来,以便切实优化学生的阅读行为,为学生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 组织先读后教教学活动

先读后教教学活动实则是让学生以主体身份去探究文本概念的教学思想,通过改善师生关系、教学互动模式去突出学生的自主思考、教师的辅导启发作用。实际上,要想切实提升小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那么我们就必须要保证小学生可以长期参与能动性的阅读实践,确保学生可以积累有效阅读经验,使其自主整理阅读技巧,促使学生积极分析文本意义。如此,小学生才能真正做到举一反三,在阅读时保持活跃的思考状态,逐步实现深度阅读。因此,小学语文教师便要解放学生、解放师生关系,坚持学生在前、辅导在后的互动原则,引导学生积极阅读文本知识,鼓励学生自主表达,进而再围绕学生的阅读效果合理辅导,保证学生可以积累丰富的阅读经验,初步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就如在《小英雄雨来》一课教学中,笔者就采用了先读后教的教学模式组织了阅读活动,切实突出了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首先,笔者通过宏观分析组建了阅读小组,将阅读能力水平不一、关系和谐的同学组成一组,使其能够互帮互助,共同发展。其次,笔者就设计了阅读探究任务,即概括写出《小英雄雨来》的主要故事线索与文本概要、分析题眼的作用、找出课文中的细节描写与环境描写去分析雨来的人物形象、说一说为何要称呼雨来为小英雄。接着,本班学生便要在小组内全面讨论课文内容,客观分析课文的文本结构、具体内容,通过平等对话挨个突破阅读探究任务。如此,小学生就可以自主建构文本意义。接下来,为了进一步发散学生的阅读思维,让学生针对《小英雄雨来》的主题思想与人物形象进行全面分析,笔者还组织了小组阅读成果对话活动,即各个阅读小组轮流展现阅读结论,针对组际异议观点进行集体分析,展开激烈的头脑风暴,切实规范阅读结论。如此,笔者就会记录有效的阅读观点,统一指导、指正与完善阅读结论,保证本班学生都可切实积累有效的阅读经验。

2 组织课内外整合阅读

课内外阅读是指将课文阅读、课外读物整合为一体的阅读理念,目的是要切实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使其积累丰富且有效的阅读经验,让学生在课后实现自主阅读,使其养成良好的自主阅读习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是,不管语文教材所收录的课文多么优秀、多么值得鉴赏,都难以解决篇幅数量有限这一现实问题,最直接的影响便是无法全面满足小学生的多元阅读需求,难以全面开发学生的阅读潜能,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对此,小学语文教师便要树立新的教育理念,既要以课文为例去引导学生总结各类文体的阅读特点,也要及时补充课外读物,让学生在课后阅读多主体、多主题的文本、图书,且要尊重学生的阅读喜好,以便切实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就如在《海上日出》一课教学中,笔者就主动整理了课外读物,即巴金先生的《日出》与刘白羽先生所写的《日出》,由此确定了阅读主题:“走进文学世界,观赏日出美景”,希望学生可以将这三篇文本整合为一体,自主阅读不同作者对日出的描述。如此,本班学生则可切实积累有效的自主阅读经验,积极参与群文阅读探究活动。为此,笔者还要求学生制作群文阅读成果展现表格,认真总结这三篇文本的写景顺序、景物特点与作者的思想情感,据此引导学生展现阅读思维成果,使其能够切实积累有效的阅读经验。如此,小学生便可实现有效探究,开阔阅读视野。除此之外,笔者也会按照《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所推荐的课外阅读书目组织课外阅读活动,因为每一个小学生都需要通过丰富的课外阅读去发展自己的阅读能力,而且课外读物的体裁十分丰富,学生可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图书资源进行个性化阅读,这就可以更好地保护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爱上阅读,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如此,则可对小学生的一生成长产生积极影响,有利于不断改善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3 完善阅读鉴赏教学活动

阅读鉴赏活动是针对文本的文化内涵、文学价值进行审美判断的思维活动,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可切实改善学生的审美情趣,逐步提升学生的文学修养。如此,也可直接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让学生实现自主发展。在过去,小学语文教师很少会组织学生针对一篇古诗词、文言文、现代文或者是图书进行文学鉴赏,使得学生无法通过阅读活动去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但是,随着传承我国传统文化教育理念的深化发展,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变得越来越全面,需要全面引导学生学习中华文明,使其自觉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对此,小学语文教师也要及时利用文本资源去组织阅读鉴赏活动,突出文学作品的人文内涵,以便有效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民族信念。

在阅读教学中,笔者十分重视学生的审美判断能力、文学鉴赏能力,也会全面解放学生,保障学生的话语权,使其自主展开文本鉴赏活动。以古诗词教学为例,笔者就会补充古诗词作品的创作背景,诗人、词人的人生际遇等背景材料,以便让学生及时突破时空限制,使其结合特定的时代文化去鉴赏古诗词作品的人文内涵。在此过程中,小学生会从不同角度去鉴赏古诗词,比如有的学生深深为古诗词的韵律感、节奏美着迷,表示自己经常会读得停不下来,朗朗上口的古诗词让自己欲罢不能。还有的学生比较关注古诗词的意境,会客观分析古人通过简短的语言去描写人生哲理、人生体会的方式方法,感慨于古诗词语言的简洁美、意境美。也有的学生会被古诗词作品的文化美感到惊奇,会通过各个时代的經典古诗词作品去探寻每一个历史时期的社会文化、人文风俗等等。如此,则可切实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使其自觉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利用阅读去拓展学生的知识储备结构,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并引导学生形成高尚的审美情趣可切实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将对学生的一生成长产生积极影响。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全面改革“教师讲,学生听”的机械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多思考、多探究,且要全面整合课内外阅读,引导学生自主鉴赏文学作品,全方位地改善学生的文学修养,让学生真正实现长远发展。

(作者单位: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陈疃镇希望小学)

猜你喜欢

古诗词教学活动笔者
藏在地图里的古诗词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培优辅差小组教学活动的实践研究
基于核心素养之自主发展的教学活动设计
我爱古诗词
本期主题:莲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以数学类绘本为载体的幼儿园教学活动探究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