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化学教学策略

2020-12-23马春娜

知识文库 2020年21期
关键词:化学核心素养

马春娜

核心素养是新课程改革下学科教育的主要目标,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初中化学教师要主动地转变教学思想观念,形成开放的教育观念,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化学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形成的能够满足自身以及社会发展所需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结合化学学科的特征,核心素养可以具体分为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等五个维度。初中化学教师要善于结合学科教育的特色,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去渗透核心素养的观点。

1 规范学生对化学语言的使用

学生对化学语言的有效使用可以使学生更好地认识化学的成果,帮助学生顺利地学习化学知识,构建完整的化学智慧树体系,从而为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初中化学教师要积极规范学生对化学语言的使用,引导学生通过确切、严谨的化学语言去理解物质变化的规律,使学生在潜移默化当中形成扎实的化学学习能力。

比如,在学习“生活中常见的盐”这一节内容时,有的学生在表达的过程中经常会说“食盐的分子式是NaCl”,这种说法就是很不准确的,氯化钠是不存在分子式的,它是一种离子化合物,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对学生的错误表达进行了纠正,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让学生可以逐渐摆脱错误的说法;再比如,在学习“燃烧的条件”这一节内容时,在组织学生展开燃烧白磷的实验时,我让学生对实验的现象进行描述,大部分学生都会用到“产生白色气体”这种表达方式,却不能准确地说明产生的白色物质究竟是怎样的,因此,我在学生实验的过程中向学生详细介绍了“白烟”和“白雾”这两种学生在化学实验中可能会遇到的燃烧现象,让学生区分两者之间的区别,懂得如何分别,从而帮助学生正确地使用化学语言。这样,通过规范学生对化学语言的使用,可以让学生逐渐掌握化学知识的本质,促进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

2 增强学生处理化学信息的能力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中考化学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学生的信息素养要求也更高,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处理化学信息能力的培养,从而使学生的成长能够满足信息社会快速发展的需求,同时这也是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必要条件。初中化学教师要保持开放的教育观念,引导学生从更多的角度去学习化学知识,促使学生学会提取有效的信息,把握化学学习的要点,从而增强学生处理问题的综合能力。

比如,在学习“生活中常见的盐”这一节内容时,我让学生在家里面观察盐包装袋上的信息,分析上面都涉及到了哪几种盐类,思考配比是否科学?为什么?在炒菜的时候,我们每次放多少盐才是最合适的?学生遇到不了解的信息可以先在网上去进行学习,之后再得出结论,从而让学生学会解决实际的问题;再比如,在学习“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这一节内容时,我给学生布置了一项课下任务,让学生了解家人在饮食上的习惯和喜欢的口味,结合从教材上学到的营养物质知识,设计一份符合家人习惯的营养食谱,要求确保饮食均衡,并且将设计的食谱推荐给家里人。如此,通过加强对学生处理化学信息能力的培养,可以让学生学会如何分析具体的化学问题,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观察意识,从而促进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3 引导学生展开深入的实验探究

化学作为一门科学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特征,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引导学生展开深入的实验探究是必需的,也是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深入理解的重要手段,从而使学生的核心素养水平得到提升。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去优化实验教学的环境,引导学生通过提出问题、假设猜想、设计实验、展开实验、得到结论的一整个探究途径去总结化学知识,形成对化学文化的全面认识,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比如,在学习“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这一节内容时,我组织学生展开了实验探究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去验证获取二氧化碳的有效方法。首先对学生进行了分组,然后给学生分发导学案,学生可以按照导学案上提供的公式去设计实验方案,之后再进行分工合作,通过不断的反思和推导去找出适合的实验方法,达到制取二氧化碳的目的。让学生结合自身的已有知识经验去设计实验方案可以使学生摆动被动的学习状态,如果直接给学生展示出实验的具体实施方案,让学生按部就班地去操作,这样学生是很难进行思考的,学生参与进来也只是为了操作练习而已,因此,在这次实验当中,让学生结合目的和具体的化学方程式,通过自己学到的实验操作步骤去设计实验方案,可以让学生真正地参与进来,展开实践探究,从而使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得到提升,促进学生化学核心素养水平的提高。

4 加强对学生化学学习能力培养

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自主学习意识,认识到了学习的乐趣与成就感,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落实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使学生掌握终身发展的能力,教师还需要对学生的化学学习能力进行专项的培养,让学生准确地知道自己需要做什么、怎样做才是最高效的,从而强化学生对化学知识的认识,使学生获得需要养成的素质,确保学生在脱离学校教育以后还能够保持高效的思维效率。

比如,在学习“空气”这一节内容时,在课堂小结的过程中,我要求学生制作一张思维导图,将本节课中学到的知识都串联到一起,形成完整的图示结构。化学学习涉及到的知识点既多又复杂,学生经常会产生遗忘、漏记等问题,而让学生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去形成较为成熟的知识结构,可以让学生通过寻找线索的方式在脑中搜集信息,从而增强学生的知识记忆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再比如,在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这一节内容时,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让学生进行了实验操作,将锌片、铁片等金属片与各种浓度的酸进行反应,通过比较、归纳和分析的方式去总结金属的化学性质,让学生掌握比较、归纳等多种学习方法,强化学生的化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化学学习手段,这样也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增加学生自主构建化学知识的机会,从而提高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水平。

5 在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观念

价值观是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以素质教育为背景的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发挥化学课程的人文教育功能,在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的观念,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和正确的科学态度,让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得到充分的浇灌。教师要积极开发有助于绿色化学观念渗透的教学资源,开阔学生的视野,引导学生的目光转向社会的整体进步,让学生明白化学的双面性。

比如,在学习“空气”这一节内容时,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我给学生展示了各种在网络上搜集到的有关于空气污染的资料,包含一些视频和新闻报告,让学生明确我们生活中的哪些现象会破坏空气的质量,从而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自然环境正在产生的变化,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再比如,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結合绿色化学观念的落实需求,对一些有毒、有害的药品使用严加控制,在实验教学中严格践行绿色实验教学观,培养学生正确的实验态度。这样,通过正确化学学习观的引导,可以让学生形成良好的科学态度。

本文针对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化学教学策略展开了一番叙述。对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应当渗透到初中化学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去,教师要积极分析当前学生的实际认知情况,了解学生的思维成长需求,结合化学学科的特征,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促使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得到健全的培养,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提升初中化学教学的效益。

(作者单位: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后村中心初中)

猜你喜欢

化学核心素养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一图GET“党务公开”核心点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