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背景下的初中物理教学优化开展研究

2020-12-23韩永彬

知识文库 2020年21期
关键词:物理优化实验教学

韩永彬

伴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新课标给教师的教学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如何通过教学优化的进行实现教学效果的提升,就成为了教师开展教学研究的重要方向。初中物理是初中阶段学生所要学习的重要学科,这一学科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是学习的难点学科之一,很多学生在物理学习中都出现了很多问题。相应的,物理教师作为初中阶段物理教学的实际开展者就需要能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策略实现教学的调整。这样一来,在教师的教学策略得到优化之后,教学的实际效果也自然可以得到有效的提升,学生在学习中也将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

1 当前初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的初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为教师教学认识的不当所导致的方法陳旧。接下来笔者将对其中较为突出的几个问题进行简要的阐述。

1.1 教学设计不佳,忽略导入构建

当前有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并没有将教材的有效运用重视起来,这样的教学设计就使得当前教师的教学存在设计上的问题。其中教学导入作为教学的重要环节,也被部分教师忽视了。这样的教学现状就使得教学的有效性无法得到保障。

1.2 教具开发不足,展示效果欠佳

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对于多媒体教学工具的开发不足,有很多教师还是习惯于使用黑板来进行教学展示,这样的教学设计就使得教师的教学展示存在较大的缺陷,其自然也无法发挥出多媒体作为有效展示工具的实际作用。除此之外,有的教师虽然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但其对于多媒体教学工具的开发程度不足,这样的教学设置就使得其对多媒体的应用还处于一个较为浅层的状态,这就造成了教学效果受到了较大的影响。

1.3 实验模式陈旧,学生发展受限

实验是物理学科的重要构成,而在当前的教学中,有很多教师在进行实验教学时仍习惯使用演示实验作为教学的主要模式,即使其在进行学生实操实验时,也会为了保证实验的顺利推进,采用验证式实验的方式进行实验教学。在这样的实验教学设置之下,学生的能力发展受到了较大的限制,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也难以得到保障。

2 实现初中物理教学优化的策略

2.1 结合实际研究,优化导入设计

教学导入作为课堂教学的起始部分,其承担着教学内容引出和学生学习兴趣激发的作用,若教师可以在教学开始前构建有效的导入部分,那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就可以受到有效的兴趣牵引,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之中。鉴于教学导入在教学中承担的重要作用,作为初中物理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就需要能将有效导入环节的构建创建起来。在其中,为了确保教学导入环节的有效性和趣味性,教师就要能做到对教材内容的深入研究,明确当课教学的主要方向,将可用的教学资源有效的利用起来,实现有效教学导入环节的构建。

例如,在进行“摩擦力”这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来进行导入过程的构建。本课所教授的知识为摩擦力,而摩擦力涉及到很多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故教师就可以结合实际来进行教学导入的构建。在其中教师就可以通过展示越野车车轮上的巨大纹路,让学生尝试着分析为什么越野车可以在野外畅行无阻。通过这一过程的进行,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可以得到调动,教师也可以趁机引出摩擦力的概念。

2.2 优化媒体应用,达成有效展现

多媒体作为一种有效化的教学工具,其对于教师的教学展示进行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为了教学的有效推进,实现当前新课标做出的教学优化要求,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之中就要能将多媒体的作用有效的认识起来,并对其有效应用的方法进行研究。这样一来,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也就可以做到对教学内容的有效展现,帮助学生实现对相关内容的有效掌握。针对于当前一些教师存在的多媒体运用不当的情况,笔者认为,这是很多教师对于多媒体的理解不足所导致的。为了改变这一情况,作为初中物理教师要能针对于多媒体的应用方向进行研究,明确多媒体在教学的哪些方向可以实现有效的教学展现。这样一来,在教师明确了应用方向之后,自然就可以找到教学优化的方向。

例如,在进行“声音的特性”这一课的教学时,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工具的展现来达成教学内容的有效教学。在其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来为学生展示声波的波形,这样一来,原本肉眼不可见的声波就可以形象的被展示出来,学生就可以更好实现对当课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2.3 联系课标理念,开展探究实验

实验是物理学科的重要构成,通过实验的进行可以帮助学生实现一些抽象化知识的有效掌握。相应的,作为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之中就要能将教学实验的优化进行重视起来。而为了实现实验教学的优化,教师在教学之中就要能先将实验模式的调整重视起来。如今新课标要求教师要能开展探究式实验,实现学生能力的发展,为了完成这一教学目标设计,教师在教学中就要能先明确何为探究实验,明白探究实验与一般实验的区别。一般而言,教师平时开展的验证式实验是在学生已经达成对相关的知识掌握之后所开展的,其实验的目的是实现对相关结论的验证。而探究式实验发生在学生对某一结论明确之前,学生将通过探究实验的开展达成对内容的探究。这样一来,在探究实验之中,学生就可以通过问题探究的进行实现自身能力的发展与培养。故为了实现探究实验的有效开展,初中物理教师就要能结合当前实验的主题进行分析,明确让学生进行探究的内容,设计相应的实验教学流程。

例如,在“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通过有效教学的调整,来开展探究实验。在其中教师就可以结合实际对学生进行小组的划分,确保每一个学生小组都有完成实验探究的能力。在分组完成后,教师就可以将本课实验探究的目标告诉学生,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分析实验步骤的设计,探究达成实验目标的方法。这样一来,学生就可以通过分析探究的进行,完成对相关知识内容的掌握,其探究能力也就可以得到有效的发展。

2.4 构建学生小组,开展合作教学

教学方法的调整也是实现教学优化的重要途径,为了实现这一点,初中物理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就要能明确当前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找到实施教学方法调整的基准点。在当前的教学中,笔者研究发现,有相当多的教师还将理论教授法作为教学的主要方法,而这样的教学设置就使得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无法得到展现,这不符合生本教学的理念。为了做出改变,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就要能联系教学实际来进行教学方法的调整。小组合作教学法是伴随着新课改的进行逐渐得到普及化的一种教学方法,这一教学方法实现了对学生作用的有效发挥,教学的主要方式也从教师的单纯宣讲替换为了学生的合作学习,这对于教学的有效进行而言具有很强的实际意义。所以为了达成教学的优化进行,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就要能根据学生的发展进行小组的划分,再联系合适探究要求的提出,实现学生能力的有效发展。

例如,在进行“汽化和液化”这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结合本课的教学内容来进行开展小组合作教学。在其中教师就可以联系学生的发展情况对学生进行分组,在学生分组完成之后,教师就可以结合实际为学生提出相应的探究问题。学生在明确了探究问题之后,就可以通过合作讨论的方式对本课的知识内容进行分析,而为了提供给学生快速达成问题突破的办法,教师还可以协调小组进行组内分工,让不同的同学负责不同的问题。在完成相应问题的解析之后,小组内的成员就可以通过沟通交流的方式来将自己收获进行共享,实现所有问题的掌握。

综上所述,为了实现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优化,教师在实际的教学教学过程中就要能做出有效的教学调整。在其中,教师可以从教学导入优化、媒体有效应用、探究实验开展、合作教学进行四个方向实施教学调整。若教师可以做到这四点,相信教师的教学效果就可以得到有效的提升。

(作者单位:山东省东营市实验中学)

猜你喜欢

物理优化实验教学
基于科学探究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探索
网络与云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留言板
营商环境五方面持续优化
优化英语课堂教学策略的探索
促进学生认识发展 优化初中化学复习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初探
物理必修1、必修2第一轮复习检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