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地区幼儿园家园共育的有效途径探究

2020-12-23马秀梅

知识文库 2020年21期
关键词:共育家园民族

马秀梅

1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国家对教学事业的关注度不断的加强,人们对于学生的初始教育也越来越重视。幼儿园教育是学生学习生涯中所接触的最早的正式教育,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与生活都会产生比较大的影响。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除去人口数量最多的汉族,还剩下五十五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广西、云南、内蒙古等省份,与汉族的生活方式与生活习惯都存在着较大的不同。多民族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保证多民族文化的传承,应该加强对民族地区的教育重视。结合民族地区的教育现状与民族文化开展幼儿园家园共育教学工作,能够较大程度上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推动幼儿今后更好的成长。

2 家园共育的必要性

在幼儿教育体系中,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同样重要,甚至有的时候家庭教育要大于学校教育。家庭是一个人出生在世界上所接触到的第一个组织体系,幼儿在成长环境中的行为、思想都会较大程度上受到家庭的影响。幼儿园是学生所接触的另一个组织体系,与家庭的概念完全不同,幼儿本身的能力并不能实现家庭到幼儿园环境的平稳过渡,因此幼儿园家庭共育模式势在必行。并且在幼儿园教学体系中,幼儿虽然白天在幼儿园接受学校教育,但其它时间仍旧处在家庭环境中,幼儿的教育是不能中断的,因此老师为了较大程度上对幼儿的心理和学习情况进行了解,要加强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向家长传递家庭教育重要性的理念,从而促进家园共育模式的顺利开展。民族地区的幼儿园教育相对于其它地区来讲有着比较大的难度,幼儿可能属于不同的民族,老师可能是汉族,也可能是當地的少数民族,因为各民族的文化不同,可能家园共育推行起来有着比较大的难度,老师要结合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对幼儿园家园共育工作进行推广,从而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

3 家园共育的意义

3.1 家园共育能够拓宽幼儿教育的范围

幼儿阶段是一个人成长的初始阶段,从幼儿到成人中间要经历漫长的学习和积累过程,在这过程当中,教育幼儿不仅是幼儿园的责任,更是家庭和社会密切合作、协调一致的作用。幼儿在幼儿园学习后,父母将幼儿园的教育内容在家庭内延伸,不仅强化了幼儿对知识的接受程度和学习能力,同时也能够极大的丰富家庭生活。开展家园共育的教育形式,幼儿园能够从幼儿身上看到家庭教育的特点,这在给幼儿园提供教育灵感与教育经验的同时,幼儿园也能发现家庭教育的缺陷,家庭教育也能够从幼儿园专业的教育角度吸收经验,从而更好的加强对幼儿的教育。另外,幼儿园也会举办各种各样的活动邀请家长一起参加,比如幼儿园举办“种子的成长”活动,会邀请幼儿和家长一块到农园参观,然后让幼儿和家长一起培育种子,并将培育的结果与同学们一起分享,在这个过程中不难看出,家园共育,能够给予幼儿教育的不仅是教师,还有家长及社会。

3.2 家园共育能够丰富幼儿的成长经验

幼儿成长及发展的天地及空间是广阔的,局限幼儿的发展空间容易造成幼儿性格缺失等问题,因此不能对幼儿进行全托幼儿园教育或全家庭教育,全托幼儿园教育容易使幼儿缺乏家庭及亲人的温暖,全家庭教育也会出现诸如溺爱、打骂等现象,这些都不利于幼儿成长,真正有利于幼儿成长的环境是家园共育的教育模式。开展家园共育的教育能够使这两种教育模式形成互补、相互促进,既能让幼儿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及来自父母的言传身教,也能够让幼儿学到幼儿园教育中丰富的知识,从而增长幼儿的见识,开阔幼儿的眼界,同时在这种模式下也能够让拥有丰富阅历的家长参与到幼儿园教育中,给幼儿不一样的教育体验。

家园共育教育模式是有效且必要的教育模式,但家园共育模式任重且道远,在发展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因此需要家长和幼儿园加强沟通,坚定信念,共同为幼儿未来的良好发展而努力。

4 民族地区幼儿园家园共育的有效途径

4.1 全面建立资源数据库

幼儿园教育中每一名幼儿都属于不同的家庭,甚至属于不同的民族,但自从幼儿进入到幼儿园开始,幼儿之间就有了家庭成员完全不同的关系,那就是同学关系,而家庭也与幼儿园形成了比较紧密的关系。为了更好的开展幼儿教育,需要对幼儿及其家庭进行充分的了解,因此要全面建立资源数据库。每个幼儿的性格、思想等,家庭的家风、经济等,甚至民族的文化、习俗等都完全不同,老师在对幼儿进行教育时,就要以这些基础数据为依托,对幼儿进行一个相对全面的了解,从而促进幼儿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资源数据库的建立,使得老师能够充分的利用这些基础资料与幼儿进行交流,并且建立与幼儿的信任关系,能够有效地帮助幼儿融入幼儿园生活中,促进幼儿的更好成长。

4.2 定期举办家长会

定期举办家长会能够促进家长对幼儿学习情况与环境的了解,从而促进家长对老师教育工作的配合。在家长会上老师可以向家长介绍教学理念与教学目标,使家长对幼儿园的教学工作进行充分的了解,增强家长对幼儿园的信任。并且在家长会上老师通过对幼儿的学习情况进行介绍,能够有效的促进家长对幼儿的客观了解,老师通过各种数据的对比,能够有效的增强家长对幼儿学习情况的整体感知,从而有利于家长对幼儿针对性的培养,促进幼儿学习能力的提高。

4.3 定期开办专家讲座

幼儿教育在不同的地区可能存在着一些差异,因此为了更好的促进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幼儿园方面可以定期的开办专家讲座,向老师传授最新的幼儿教学理念与教学经验,并且结合民族地区的实际教育情况提出一些教学方式,能够有效的促进老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民族地区不同于其它地区,极具民族色彩,很多民族的文化与习俗老师都不了解,有的民族并不怎么与外界进行交流,使幼儿园家园共育理念流于形式,浮于表面,对于幼儿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可以邀请一些家园共育模式的专家,讲解一些与家长沟通的方式方法,能够有效的促进与家长的沟通交流,从而促进民族地区幼儿园家园共育教学工作的开展。

4.4 定期举办民族活动

民族地区一般存在两个或多个以上的民族,民族之间的文化各不相同,定期的开展民族活动,不仅有利于幼儿对本民族文化的了解与传承,更加有利于幼儿对其他民族文化的了解,较大程度上促进幼儿知识面的扩展,促进幼儿今后更好的发展。在开展民族活动时,幼儿能够主动积极的参与到活动中,对本民族活动有着深入了解的幼儿可以对其他民族的同学进行讲解,不了解的地方可以去请教同样参与民族活动的家长,能够较大程度上促进幼儿对传统文化的了解,老师同样能够通过民族活动增强对家长与幼儿的了解,从而更好的开展家园共育教学工作,促进幼儿更好的成长。

4.5 家长发挥辅助作用

民族地区具有较强的民族文化特征,在进行幼儿园家园共育时,要充分的结合民族地区的地区文化与地区特色,对家园共育教学模式进行针对性的调整,能够较大程度上贴合民族地区的幼儿心理状态,促进幼儿学习兴趣的提升。每一个幼儿家庭的情况都不一样,家长所能给予的环境与资源也存在着一些不同,老师通过对家长的各方面情况进行了解,能够在家园共育的家长教育部分进行充分的内容设计,促进家长更好的发挥辅助作用,促进幼儿更好的发展。家长的一些行为习惯对幼儿的影响非常大,因此老师要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对家庭教育的开展提出一些参考意见,促进家园共育的顺利进行。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家园共育是当下最为先进的教学模式之一,已经在各个地区的幼儿教育中进行广泛的运用,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教学成果。老师通过结合民族文化等因素,采用举办家长会等多种方式加强学校与家长之间的交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家园共育,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甘肃省临夏州康乐县附城学区城南幼儿园)

猜你喜欢

共育家园民族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梦中家园
MINORITY REPORT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温馨家园
传承 民族 文化
被民族风玩转的春夏潮流
民族万花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