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农村幼儿园家园共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2020-12-23李娟

知识文库 2020年21期
关键词:共育家园幼儿园

李娟

学前教育是幼儿成长的基础教育,对他们未来成长和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相较于城市,农村无论是教学条件还是教学理念都比较落后,特别在幼儿园教育中,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非常大,很多农村家长认为幼儿园其实就是帮忙照顾孩子的地方,因此家园共育实施的效率很低。基于此,幼儿园方面应积极接受新的教育理念,并引导和改变家长的教育观念,使其充分认识到幼儿教育的重要性,进而主动、积极的参与到幼儿教育当中,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1 农村幼儿园家园共育存在的问题

1.1 农村家庭文化水平低,对幼儿教育认识不足

相较于城市,农村缺乏高文化水平的家庭,很多家长认为自己没文化,自己给孩子提供温饱,教育孩子应该是教师的事。也有的家长认为幼儿阶段的教育无所谓,给他们进行教育也没什么作用,甚至更有家长认为孩子教育要顺其自然,也没什么明确要求等等。也正是这种思想放教育观念,很多农村家长忽视幼儿阶段的教育,缺乏与孩子的沟通和交流,无法根据幼儿的身心需求提供科学的引导和家园互动。

1.2 家长与教师忽视沟通

农村中很多家长送孩子进幼儿园是为了图省事,对孩子在园内的表现并不关心;也有家长认为自己交了学费,那么孩子就应该规老师管,而自己给孩子提供生活保障就可以。这些思想都使得很多家长缺乏与教师沟通的动力,感觉沟通交流似乎没必要。这种错误的思想不仅与家长自身观念和素质有关,同时也与幼儿园对家长工作的忽视有关。有些教师认为教育是幼儿园的责任,没必要与家长协商;有的教师在做家长工作时并不尽心,甚至觉得家长教育观念落后,没必要进行交流等,家长与幼兒园教师双方不够理解、信任,教师对家长工作不到位等情况,使得很多幼儿园活动都利于表面,并没有起到实质性的作用,同时还为家长增加了负担。

1.3 活动形式和内容单一

家园合作应该是多种形式的,但是当前农村家园合作的形式太过单一,最常使用的就是家长会,家长会的内容大部分是教师陈述孩子在园表现,然后给家长提出一些要求,再让家长提提意见,这种互动的形式缺乏双向性,家长在其中无法体验参与幼儿园教育管理的乐趣,家长在教育方面也没有得到针对性的指导,相应的自身教育能力也没有什么提升。有很多家长甚至‘越来越不想参加家长会,因为‘每次都是老师讲,我们只在下面听,根本就是浪费时间。这种幼儿园一直处在主导地位的形式,只能使得很多家长被动的参与幼儿园的活动。

2 农村幼儿园家园共育问题解决策略

2.1 转变家园共育理念,树立正确角色定位

家园共育是为了更好的发挥出家长资源,通过家园合作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家园双方需要有共同的科学教育观念才能发挥出更大的价值。首先要改变教师的传统教育观念,教师是合作活动的操作者,他们的观念决定合作活动的具体行为。因此教师应全面掌握纲要中提出的合作伙伴、理解、尊重平等以及参与等词汇的重要性,抛弃身份上高高在上的思想,用平等、尊重的心态理解家长的行为,将其当做朋友与伙伴,而不是将其当做教育的对象。而家长方面,幼儿园应通过各种途径改变他们的陈旧观念,通过发放宣传单、教育学前咨询、召开家长会等等方式,使其接受和理解学前教育相关知识,认识到学前教育的重要性,更新教育观念。

2.2 创新家园共育形式,提高沟通有效性

2.2.1 建立制度化家园合作,提高合作的有效性

家园合作是以促进幼儿更好的发展为目标,通过制度化的管理能促进家园合作更加合理化、规范化的发展,家园合作活动的开展提供有利的依据支撑。首先幼儿园应建立制度化的接待活动,园长可以在固定时间,如孩子上学、放学时与家长进行沟通,或带领家长参观幼儿环境和教学活动,使其更加了解教师的辛苦。其次开展家访活动,制定幼儿成长手册,针对孩子不同的情况进行家访,根据不同阶段孩子的需求与家长进行沟通。

2.2.2 建立多渠道的家园合作形式

首先要成立家长委员会,通过家长民主选票选出有责任心、爱教育、工作时间弹性大的家长,在园长的指导下开展活动,并将过程和结果告知其他家长。针对幼儿带养人群的不同,需要在其父辈和祖辈中都需要一定比例的家长参与到家长委员会当中,由于他们理念上的差异性,因此在交流的方式上也需要区别对待。例如:通常都是全职妈妈担任,但是也需要挑选出比较积极的爸爸来带动其他孩子的父亲参与到家园共育当中,爷爷和奶奶中也需要挑选一些比较有时间且年轻的成为其中的成员。在开展活动时,应将家长委员会组织到一起商讨活动,然后在落实到班级当中,通过家长去带动家长,充分发挥出群体效应,进而提高家长的积极性。

其次利用家长会议的形式,组织开展全体家长会议、班级会议、小型家长会议等。通过不同类型的家长会议,让家长及时了解校园活动建设、幼儿一日活动等。教师也可以在自己的班级外开辟家长园地展示区,将幼儿的各种作品张贴其中,随时与家长进行信息交流,教师要注重家长园地的使用,及时更新并发布重要的教育信息,使家长可以随时掌握校园教育动态,从而更好的支持家园共育的工作。或利用亲子游活动,定期组织亲子游,实现与家长面对面的轻松交流。通常农村幼儿园开展亲子游大多是一个学期一次,而家长通常会在周末的时候带领孩子在周边游玩。因此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通过教师与家长共同组织定期开展亲子游活动,这样家长与教师之间的面对面交流的机会、经验分享的机会更加充分。

最后要充分利用网络优势,教师应充分利用微信群、QQ群、幼儿园平台等与家长进行沟通,群内成员可以相互交流教育经验,教师也可以将孩子游戏、学习等活动照片及时上传到群内,让家长更详细的了解幼儿在校的生活。幼儿园网站平台也应及时更新校园动态,并设置相应的交流模块,使家园合作更加顺畅。

2.2.3 做好沟通的充分准备,按需提供共育内容

很多农村家长在参加家园合作活动的时候都认为没有意义,究其原因是由于没有达到家长需求。因此在开展家园共育活动之前进行一次需求调查,然后在家长与教师的共同商讨中来确定具体的活动。需求调查的内容可以是孩子在幼儿园活动中的问题、家长在教育孩子中面临的困惑、希望开展的活动主题、希望的活动形式等等,然后结合意见决定活动内容和形式。由于不同的家长有着不同的要求,甚至会出现幼儿园认为重要的而家长则不重视的情况。因此为了提高共育的有效性,家校可以根据家长需求以及幼儿园实际情况制定共育内容。可以结合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需求,开展两种形式的活动,一种是以家长需求为主的家园共育,一种是以幼儿园要求为单位,以班级形式邀请家长。通过不断的沟通和交流实现家园双方在教育理念上的一致性。

2.3 充分利用家长资源

家园共育为家长提供了接受新教育理念的机会,同时也促进了教师教育内容和方法的改进。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家长资源,使其深入幼儿教育过程中,促进合作的连续性,进而提升合作的有效性。可以借助节假日开设联谊会,根据幼儿年龄特点设置娱乐项目,让家长带着孩子一起参加;借助亲子活动与家长建立友好合作伙伴关系,比如三八妇女节举行‘妈妈辛苦了的活动,增进孩子与母亲的情感,通过各种亲子游戏让家长和幼儿共享快乐时光。最后要鼓励家长参与教学活动,不同职业的家长都蕴含着不同的教育资源,教师可以在了解家长兴趣、职业性质等基础上,结合教学主题活动,请家长来当‘主题活动教师,使其利用自身优势,丰富教学内容增添教育活动的趣味性。在利用家长资源的过程中,幼儿园也可以将周围的自然资源、社区资源等有机联系充分利用,为家长提供真实的互动平台,使其可以根基自己的时间随时参与到家园共育活动当中。

3 总结

家园共育强调的是家长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支持和参与,在实际活动中,教师与家长双方应相互尊重,通过共同分享、吸收经验提高活动的效率,使双方对幼儿教育有着更深入的理解,从而更好的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康乐县附城学区新集幼儿园)

猜你喜欢

共育家园幼儿园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梦中家园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爱“上”幼儿园
温馨家园
想念幼儿园
幼儿园私家菜
“无忧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