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方式创新及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2020-12-23张红朗侯仕福

知识文库 2020年21期
关键词:话语习近平政治

张红朗 侯仕福

话语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只有与时俱进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方式的不断创新,才能真正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感召力和生命力。

1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方式创新的内涵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方式是指在主导意识形态指导下,话语主体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在尊重话语客体思想政治素质形成和发展客观规律的前提下,依据不同的话语情境将话语内容传递给话语客体的途径和形式。

本文主要研究的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问题,既有思想政治教育的共性问题,也有作为话语客体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个性问题,因此笔者认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是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根据当今时代和教育发展需求,正确处理教育内容、受教育者需求和话语表达三者之间的关系,依据学情分析,不断调试、丰富、创新自身话语方式,用更加有亲和力、吸引力、感召力的话语方式传递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以此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

2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方式创新面临的困境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状况整体向上向好,但是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等新兴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方式面临尴尬困境。

首先,教育者(话语主体)与受教育者(话语客体)互动受阻

在互联网技术尚未普及阶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教育者(话语主体——老师)与受教育者(话语客体——学生)双方进行的同时空甚至是面对面的互动交流,不仅包括话语交流,身体动作也传递着话语信息,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良好,但是随着各种网络交流平台,例如微信、微博、QQ等新媒体的广泛应用,使得教育双方的互动存在隐匿性,话语方式交流较少,身体语言传递出来的话语方式几近消失。新生代的大学生群体更愿意通过网络或与亲戚朋友,甚至是与陌生人进行交流互动,反而是对身边的老师,尤其是对自己负有直接思想政治教育责任的辅导员、班主任产生本能的排斥,直接影响教育效果。

其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方式过于死板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图式是教育者主动讲授,受教育者被动接受,话语主体即权威,话语控制力较强,客体则处于失语状态。一提到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首先想到的是初中、高中的思想政治课,老师填鸭式的理论灌输之后就是记忆做题,情感体验不足。高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莫过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概论课、思修课)堂上老师的理论讲授,虽然较之于初高中的“讲-背-练”模式有所改善,但较之于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接触的抖音、快手、哔哩哔哩等平台图文视频并茂生动化的话语表达方式显然吸引力不足,影响学生参与度。

最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过于抽象

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其话语内容出现明显的脱离现实需要的状况。学生所使用的教材以及相关参考书的政治性以及理论性较强,对现实生活问题反映较少,这使得学生在阅读学习过程中难以与自我生活世界联系,不免产生逆反厌恶情绪。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因为自身政治性和意识形态性的特点,语言概括、抽象、理论性、政策性较强,教师如果没有讲授理论背后的逻辑、精神、价值、思想,容易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变得枯燥、乏味,导致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理解不够透彻、浮于表面。

其实,大学生处于注意力稳定性及自律性比较强的阶段,只要教育者的话语方式、内容对其有足够丰富,有吸引力、感召力,就能降低受教育者注意力的转移,既保证了课堂秩序,又提高了实效性。习近平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方式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和借鉴意义。

3 习近平話语方式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方式创新的启示

首先,多讲贴心话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亲和力

语言可以传递情感。习近平总书记话语的最大特点是他的讲话贴近群众,直击百姓内心,他每到一处考察,与群众谈话就像“唠家常”一样,“炕有没有烧热”“过冬的粮食储备足了吗”,让群众感受到了话语的温度,也愿意说出自己的心里话。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主体也要借鉴习总书记讲群众话语,我们要讲学生话语,用大学生熟悉的话语与他们交流互动,消除主客体隔阂。此外,话语主体要对话语客体实施人文关怀,摒弃“务必”、“一定”、“必须”类似的强制性词语,多用具有“人情味”的话语唤醒大学生内在的情感力量,从情感中领会和理解老师的用心良苦,不仅能够提升思想政治话语温度,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也实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的教育教学目标。

其次,多讲经典话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底蕴力引经据典,是习近平话语方式的显著特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积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多种场合多次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极端重要的地位,指出传统优秀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文化基因”,是建立民族文化自信的深厚根。例如,在谈到改革创新时,引用《淮南子·氾论训》中“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俗”;在谈到全面深化改革的不断推进对中国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推动力时,引用《道德经》中“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在谈到应当重视家风建设时,引用《周易》中“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教育效果良好。因此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方式,就要改变老学究似的说教,应该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不断继承和吸收传统话语中的优秀成分,做到引古论今、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最后,多讲时代话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吸引力

语言是时代最真实的记录者,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声音。新媒体时代催生了很多以网络语言为代表的现代话语,习总书记在多种场合灵活使用,反响较好。例如在每一年的新年贺词中总会出现流行语“为了做好这些工作,我们的各级干部也是蛮拼的。当然,没有人民支持,这些工作是难以做好的,我要为我们伟大的人民点赞。”“中国将永远向世界敞开怀抱,也将尽己所能向面临困境的人们伸出援手,让我们的‘朋友圈越来越大。”……“蛮拼的”“点赞”“朋友圈”等网络热词接连亮相。这些新兴网络话语区别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并且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大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甚至影响和改变他们的价值观。如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仍旧采用陈旧的话语方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难以增强实效性。所以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不断突破传统话语交流模式,在讲好传统话语的同时,关注并随时更新自己的话语词汇,多使用网络化、个性化、轻快化的时代话语,做到常用常更新。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各种新媒体、融媒体技术的发展与进步,话语表达方式日益多元化,在大学领域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主体的教师、辅导员顺应时代的发展,以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方式为借鉴和指导,创新话语表达方式,以期实现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真正“入耳、入脑、入心”,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本文系2019年度山东省人文社会科学课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项“高校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的话语方式创新研究”(项目编号:19-ZX-GJ-18)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

猜你喜欢

话语习近平政治
画与理
办公室政治
亚太区域合作的话语消退与重新激活
第1课夏商周政治制度教案
习近平的外交足迹
雷人话语
讲政治要防止几个误区
雷人话语
标题党
政治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