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现代化路径分析

2020-12-23雷晓星

知识文库 2020年21期
关键词:现代化教学内容高职

雷晓星

众所周知,随着信息时代的迅速发展,人们的学习、生活、工作都发生了显著的不变化,社会对人才建设的标准也在不断的提高,促使职业院校教育工作持续朝着创新化的方向发展,不断完善信息化课堂的建设工作。基于信息化背景下,高等职业学校教育现代化路径探索过程中,学校领导和教师要对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打破传统教学观念及方法的束缚,有效发挥人工智能的作用,从而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教学服务,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率。

1 信息化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信息化背景下,信息化技术逐渐融入到高职院校课堂的建设过程中。学校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发展的优势,有效进行教育教学理念创新,在新的教学理念下進一步完善信息化课堂的建设任务,转变教学方式、丰富智慧化教学内容,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但是,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学校对信息化技术的利用还普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也使得信息化课堂的建立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阻碍。首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片面强调信息化技术的作用,而没有将实际的教学模式与信息化技术做到有效结合,使得教学内容缺乏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此外在利用信息化技术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方式改进时,没有及时进行信息资源的更新,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大多数利用的还是已经过时的教育资源,对新时期人才的培养产生不利的影响。

2 分析信息化发展对职业教育影响

职业教育的主要目的主要是为了给社会的发展提供实用性人才,因此本文在研究信息化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现代化路径分析,最终也是为了信息化对人才培养工作的促进,接下来将对信息化发展对职业教育的影响进行简要的说明。

2.1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格

信息化时代对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提出了严格的标准。首先,在高职院校信息化课堂建设过程中,必须要确保教学内容符合当代社会现代化、智慧化发展的需要,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其次,在信息化课堂建设过程中,教学内容的设计部分必须涉及到信息化的相关知识,让学生在了解信息化相关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实操能力,帮助学生掌握最基础的编程工作,方便今后工作的开展。最后,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意味着生产方式将发生显著的变化,要求从业人员必须具备创新精神,这就要求学校在人才培养工作中能够有效的落实这一要求,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2改变职业教育模式

在高职院校教学课堂建设过程中,现代化教学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的提高教学内容的质量,通过创设智慧化教学环境,有效利用数据分析来进行教学内容的安排,从而,帮助学生不断地提高个人专业化素养,更好的顺应时代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其次,在高职院校课堂教学当中,信息化可以帮助教师实现角色的转变和升级,并以导师的身份来代替教师身份。进一步发挥信息化的作用,实现对学生的贴身服务,有效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实现了时间和空间上的最大化的利用。而且,在信息化的背景下,信息化课堂的建设需要适当的减少工业领域中的实践教学内容,相反,教师可以增加信息化相关知识的教学,以此来符合人才培养工作的需要。

3 信息化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现代化路径

3.1在创设情境中体现信息化

在信息化的背景下,人们的交流方式不断发生变化。因此,高等职业教育现代化路径探索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为了能够培养出更加优质的人才,学校管理人员和教师要进一步重视教学环境的设立,在此过程中教学环境的设立出来要依靠各类丰富的教育资源,以及先进的智慧化教学技术,还必须要采用合理的教学技巧。而且,高职院校学生而言,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对新鲜事物更能产生学习的兴趣,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很难满足他们的真实需求。这就需要老师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个人需求进行一定的了解,进而以此为依据制定出适合的学习计划。其中,不可缺少的要借助信息技术的支持。通有效利用信息技术不断丰富教学内容,给学生在学习过程提供更多可借鉴素材。例如,可以通过设立情境教学来增加学生之间的互动机会,进一步拓展学生讨论与共享的学习空间范围,以此满足信息化课堂的建设宗旨,让学生在情境互动中感受到信息化课堂的魅力,并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不断地提高个人的专业化素养。

3.2完善教育教学平台进入信息化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现代化路径探索过程中,要充分的考虑学生实际发展情况,把握当前社会发展的新趋势,不断进行教育教学体制的改革,来进一步满足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特别是在课程设计方面,高职院校应该利用互联网技术不断丰富学校教育资源的储备量,为教师创设智慧化学习环境提供大量的素材。此外,在建立教育资源数据库时,学校充分考虑学生个人的意见,进一步满足学生的需要,在创建过程中有效的融入信息化、智慧校园、智能实操训练等内容,不断完善教育教学平台。

3.3提供多种智能化服务,促进创新能力的培养高等职业教育现代化路径探索过程中,要注重现代化学习环境的创设。不但要重视对学生职业技能和就业技能的培养。还要培养学生对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创造精神。与传统教学模式不同,新时期高等职业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课堂更注重对学生技术水平的提升方面,通过提供多种智能化的服务,来促使学生个人能力的全面提高,并以现代化的学习能力来进一步激发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培养信息化时代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3.4开发新型师资

高职职业教育现代化路径探索过程中离不开教师的支持,要求高职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只有不断的学习和研究新鲜事物,才能更好的将新知识传授给学生。在信息化的背景下,则更需要老师不断培养新技能。首先学校在人才招聘方面,可以择优录取专业化素质高、学习能力强的优秀教师,同时,根据信息化教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定期对在校教师进行专业化的培训,帮助教师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更好的掌握现代化课堂建设工作的精髓,进而更好的开展教学工作。同时对于教师教学工作的开展,要定期进行评价,对于违反教学规定的教师要及时进行谈话。从而提高教师工作的严谨性。除此之外,高等职业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可以适当的联系多方院校来开展调研工作,加强教师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更好的为职业教育做出贡献。

3.5完善校企合作的保障机制基于信息化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现代化路径探索过程中,为了能够进一步了解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学校应该加强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做好信息的继续交流。在此过程中学校和企业双方首先要明白信息交流的重要性,制定完善的沟通交流机制。企业将实际发展理念传达给学校管理人员。由管理人员进行教育体制的改革,创新课程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定期向学生征询意见,及时将合理意见进行整理反应给企业负责人。必要时,可以定期安排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对学生进行授课,密切与学生之间的联系。或者在寒暑假期间安排学生到公司进行短期实习,有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帮助学生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有更明确地职业定位。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信息化背景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现代化路径探索工作得到进一步发展。有效进行教育教学模式创新,通过进一步引进现代化教学技术,不断丰富高职院校教学环境。进一步帮助老师全面掌控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并以此为依据进行多元化只为教学模式的改进,更好的满足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将教育资源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化,有效提高学生个人的综合能力,同时也为将来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建设性人才。但是在此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学校领导和教师能够进一步顺应当前教育发展新趋势,从根本之处杜绝不利因素的出现,进一步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现代化路径建设工作的开展。

(作者单位: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现代化教学内容高职
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的现代化新篇章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新冠疫情期间小学信息技术在线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实践
高职数学教学和创新设计的渗透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我的女巫朋友
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