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桑荞止咳汤治疗外感久咳临床观察

2020-12-23饶筱荣吴玮景德镇市第三人民医院门诊部江西景德镇333000

江西中医药 2020年12期
关键词:间质性外感清肺

★ 饶筱荣 吴玮(景德镇市第三人民医院门诊部 江西 景德镇 333000)

慢性久咳,是指咳嗽超过3 周以上,病程较长,大多服用多种感冒药、抗生素后疗效不佳的患者。表现为持续性或反复性咳嗽、剧烈咳嗽、日夜不停、甚至彻夜不休,严重影响工作、生活质量,患者常常到处求医,多方治疗,疗效不佳。病因有外感六淫、饮食不节、情志不调、劳累过度等。临床以外感久咳为多见。笔者通过多年探索,自拟桑荞止咳汤治疗外感久咳,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患者60 例,均为我院门诊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男17 例,女13例,平均年龄46.16,平均病程1.8 个月;观察组男16 例,女14 例,平均年龄45.31,病程最长者3 月,平均病程1.9 个月。两组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中咳嗽的疗效标准制定。以风热犯肺,咳嗽气粗,咯痰粘白或黄,咽痛或咳声嘶哑,或有发热,微恶风寒,口微渴。舌尖红,苔薄白或黄,脉浮数为主症。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1)凡纳入咳嗽诊断标准;(2)性别不限,年龄在13~78 岁之间患者。排除标准:(1)不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和纳入标准;(2)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肺部占位性病变等呼吸系统其他疾病者;(3)合并有心、肝、肾等系统严重功能损害者;(4)依从性差,不按规定用药者;(5)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6)精神异常不能表达自身感受者。

1.4 方法

1.4.1 治疗方法对照组30 例采用控制感染、化痰止咳治疗,常用药物有阿奇霉素、头孢拉定、溴已新、盐酸氨溴索等口服;治疗组30 例均内服桑荞止咳汤,祛风止咳。基本方:桑叶9 g,金荞麦10 g,连翘12 g,荆芥9 g,前胡6 g,瓜蒌皮10 g,蒸百部9 g,马勃4 g,天浆壳8 g,木蝴蝶9 g,蝉蜕8 g,甘草3 g。如胸片有间质性肺炎,加黄芪20 g,丹参15 g,陈皮6 g。每日一剂,水煎400 mL,早晚各服200 mL。一周为一个疗程,共治疗两个疗程。对照组30 例给予西医常规治疗。

1.4.2 观察指标阵发性频咳,肺部听诊大多无阳性体征或呼吸音稍粗;胸片检查可见肺纹理增粗或间质性肺炎;血检白细胞正常。

1.4.3 疗效判断标准显效:咳嗽及相关体征消失,内伤咳嗽在两周以上未发作者为临床治愈,胸部X 线常规检查正常;有效:咳嗽明显减轻,痰量减轻,兼症状减轻或消失;无效:咳嗽症状无明显改变、胸部X 线检查无明显改善。

1.4.4 统计学方法用SPSS17.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计数资料以例(%)表示,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结果见表1。结果显示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30) 例(%)

3 典型病例

案例1:林某某,男,51 岁,2017 年5 月16日就诊。诉因受寒致鼻塞流涕,继而恶寒发热、咽痛、咳嗽,服用三九感冒胶囊及头孢拉定胶囊后,恶寒发热消除,但仍咳嗽不止,历时一个多月,经多方医疗无效来就诊。现症:咳嗽阵作、夜间尤甚,夜不能寐,伴咽痛、咽痒,胸闷不适、纳食尚可,二便正常;舌质淡红、苔薄黄、脉浮、血常规正常。胸片:未见异常。诊断为外感久咳,服用桑荞止咳汤三剂后,咳嗽咽痛明显减轻,七剂后痊愈。

案例2:王某某,女,73 岁,2018 年12 月9日就诊。诉咳嗽、胸闷一月余,病初有低热,曾在我院门诊就诊,胸片提示间质性肺炎,已用阿奇霉素静滴三天,发热已除。现症有阵发性咳嗽、咽痒、痰少而粘、伴胸闷不适、纳食欠佳、二便正常;舌质淡红、苔薄黄腻、脉细无力。用桑荞止咳汤加黄芪15 g,陈皮6 g,丹参15 g 治疗,服用四剂后咳嗽胸闷明显减轻,纳食增加,七剂后痊愈。

4 讨论

外感久咳属中医学“咳嗽”范畴,本病以阵发性频咳、咽痒为特点,符合风证。《内经》有“风为百病之长,善行而数变”,其病因病机为风邪入侵,肺气失宣,气机不利,气道挛急而致咳嗽。明代李梴《医学入门》载:“风乘肺咳,则鼻塞声重,口干喉痒,语未竞而咳。”临床上慢性久咳[2]原因很多,现代医学认为常见病因有[3]:(1)后鼻道分泌物下滴;(2)咳嗽变异性哮喘;(3)慢性支气管炎;(4)胃食管返流等。笔者在此选择治疗案例均为外感后久咳三周以上患者,病程长,大多服用过多种感冒药、抗生素后疗效不佳的患者,常常表现为剧烈咳嗽、咽痒、夜不能寐,非常痛苦,而服用此方药后,疗效甚佳。笔者认为:外感久咳三周以上,涉及多种病因。中医病因,为外感风寒,郁而化热,肺失宣肃,肺气上逆而致。桑叶甘凉轻清,入肺经,疏散上焦风热,且善走肺络,清肺热、止咳嗽;金荞麦[4]辛甘微苦,清肺化痰利咽;连翘苦辛寒而质轻,清热透表;荆芥辛散表邪,透热外出;前胡辛散苦降,宣解表邪,宣肺祛痰,《本草纲目》载:“清肺热,化痰热,散风热”;瓜蒌皮甘寒清肺化痰,利气宽胸;蒸百部甘苦平,润肺下气止咳,《千金方》载其治久咳,《别录》载其“主咳嗽上气”;马勃,清肺利咽;蝉蜕祛风通络,解痉止咳;天浆壳,清肺化痰;木蝴蝶苦寒,配百部润肺止咳;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共奏祛风止咳,疗效甚佳。如有间质性肺炎,加扶正固本的黄芪,活血化瘀的丹参,健脾和胃的陈皮,疗效亦甚佳。实践证明桑叶、前胡等均有抑菌抗病毒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及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5]。蝉蜕具有抗过敏、抗炎、解痉镇咳的作用[6]。甘草具有抗炎作用及增强机体免疫力[7]。还应适寒温以防反复感冒,饮食宜清淡,忌滋腻辛辣之品,戒烟。

猜你喜欢

间质性外感清肺
具有自身免疫特征的间质性肺炎的临床特点
翘芩清肺剂对卵清蛋白致大鼠哮喘的防治作用
间质性肺炎不可逆转吗?
特发性间质性肺炎中医内科治疗临床分析
138例结缔组织病相关性间质性肺疾病临床特点的回顾性分析
清肺止咳汤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40例
止嗽散加减治疗外感咳嗽36例
清肺汤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老年肺部感染40例
背部足太阳膀胱经走罐治疗外感高热30例
宣肺止咳汤治疗外感咳嗽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