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混合式“金课”理念下的茶学专业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模式构建探究

2020-12-22郑逸梅

福建茶叶 2020年9期
关键词:茶学金课茶文化

郑逸梅

(宜宾学院国际教育学部,四川宜宾 644000)

茶不仅是一种经济作物,可以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助力脱贫致富,也在传播过程中,形成了独具一格的茶文化。我国的茶学专业由复旦大学于上世纪首办,发展至今,已是我国高等教育专业体系中的特色专业,全国多个高校均有开设。茶学专业的培养目标除了掌握茶树栽培种植、茶叶生产、茶叶加工经营等知识与技能外,还要掌握茶叶科教、茶艺和对中国茶文化的传播。茶是一种遍及世界各地的饮品,我国已有上千年的茶树种植史和饮茶史,更是形成了独具一格的中国茶文化。历史上中国的茶叶风靡世界时,我国的茶文化也传播至世界各地。

1 茶学专业大学英语教学现状

大学英语课程是面向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开设的公共基础课程,是高校人文教育的一部分,茶学专业的学生均要接受大学英语课程的学习。大学英语课程本身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性质,因此面向茶学专业学生的大学英语教学,就要服务专业培养目标和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需求,在国际新形势下,除了帮助茶学专业学生进一步提高英语听、说、读、写、译的综合应用能力,还要教授与本专业相关的英语知识与技能,使其能够使用英语完成本专业的学术或工作交流,最后还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能够对中外意识形态价值观有清除地认识,树立文化自信,用英语讲好中国茶故事,传播中国茶文化,从而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当前很多高校对大学英语课程实行选课制,部分高校没有区分专业,因此大学英语教学班级往往有多个专业的学生,不利于有针对性地对不同专业学生进行专门用途的英语教学;其次从教师方面来讲,大学英语授课教师往往缺乏茶学专业知识,对于茶学缺乏了解,也对茶文化及其思想缺乏深入地认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很难进行专门地、深层次地融入,学生也就缺乏对茶学英语相关知识的学习;再次从学生方面来讲,据调查,很多就读茶学专业的学生往往是高考专业调剂,本身对所学专业就缺乏足够地认识与了解,因此学习动力不足,加之学生的英语基础大都不太牢靠,很多学生在大学英语课堂上玩手机或者干别的事情,低效学习、被动学习情况突出,为教学的顺利开展和人才培养增加了难度。

2 混合式“金课”

在科学技术日益进步更新的现代社会,互联网信息技术实现了从进入课堂、影响课堂到改变教学方式的“三重奏”。自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在线学习的方式在教育领域茁壮成长起来,并伴随着众多在线学习平台迅速普及开来,比如可汗学院,由此也带来了一系列新名词如MOOC、SPOC也在刷新人们对于颠覆传统课程学习方式的认知。与传统的课程教学以线下授课为主的学习方式相比,在线学习跨越了时间与空间的距离,学习者只需要进入因特网,便可通过观看网络影片的方式足不出户地享受到由世界各地的人们提供的免费优质教育,而且学习科目广泛多元化,能够极大地满足人们个性化的学习需求与实现21世纪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为了进一步刺激人们的在线学习欲望,一些著名的企业也和在线学习平台签订协议,表示在聘用员工时承认在线学习科目的有效性,并将部分在线学习科目纳入员工职业规划与发展体系当中。然而在线学习高速发展的同时,其弊端也在不断显现,首当其冲就是在线学习的高辍学率,其次就是学习效果的不理想。究其原因在于在线学习缺乏如传统线下学习的监督,而且学习方式单一。人们也开始反思在线学习方式的不足,并将之与传统线下的学习方式相结合,以寻求更好的解决途径。由此线上线下混合学习逐渐兴起,以“翻转课堂”为例引起了教育领域的又一波热潮。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不仅集在线学习和线下学习的优势于一身,而且实现了“先学后教”、“学教并行”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在保证了学生是学的主体地位的基础上,教师能够更加合理有序地安排课堂教学,实现高效学习。

“金课”又称“一流课程”,由教育部陈宝生部长在2018年6月召开的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随后教育部印发了《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明确提出了“各高校要全面梳理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切实提高课程教学质量”。《通知》也将“金课”的特征总结为“两性一度”,即“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金课”的提出是立足于现实,希冀解决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所暴露出的问题,大学生对学业的不上心,爱手机胜过爱学习,大学教师重科研、轻教学,高等学校管理、资源配置不足。“金课”建设的目标便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教育部还提出要在今后两到三年内建设包括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在内的五大类型金课,尤其是在新冠疫情进入常态化防控阶段的当下,建设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极具现实意义。

3 新理念下茶学专业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构建

当前,大学英语课程的整体课时减少,学分也在减少。然而国家对具有良好外语能力的国际化人才需求却在不断增加,具备良好外语能力的茶学专业学生不仅可以利用国外先进技术改良茶叶生产加工,还能够对外传播中国茶文化,将中国精神和中国茶推向世界。基于混合式“理念”下的茶学专业大学英语教学能够通过线上平台拓展传统课堂,在大学英语课时减少的情况下促进教学的发展。

3.1 长远发展,基础先行

针对茶学专业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薄弱的情况,教师要充分利用线上学习平台帮助学生巩固英语基础。比如建立班级交流群,教师有针对性地发布相关英语基础学习资料供学生下载学习,为了促进学习,可以实行学习互助小组,学习互助小组的学生内部自建线上学习群,同时定期开展线下互助学习,每次线下互助学习结束后,向教师提供图文资料反馈,为了保证学习的持续性,教师可实行学习打卡制度,并进行监督,为了检测学习效果,教师可在阶段性学习结束后,进行线上测试,测试的成绩可以考虑纳入最终学期成绩。线上测试也方便教师及时收集学生的学习数据,再根据学习数据分析结合测试成绩分析学习效果,找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才能有针对性的在线下课堂进行讲解,待学生巩固了这一阶段的知识后,下一阶段的知识教师便可在之前的基础上提升难度,并且设置少量对学生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斗志。从而达到了高效利用线下课堂,同时又能够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基础的目的,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2 线上线下,互为助益

线上学习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图像、影音、文字多不胜数,这些资源都可有选择性地作为线下课堂教学的辅助资料,或者是课后的学习巩固。以《大学创新英语(综合教程2)》的第五单元Tea Art为例,在课前,教师可安排学生进行线上学习,学习提前由教师发布在线上学习平台的学习资料,比如观看具有中英字幕的纪录片《茶,一片树叶的故事》,提前了解背景知识,同时安排项目式学习任务,要求学生整理片中出现的茶叶加工制作方法流程与提到的中国茶文化思想。另外,学生在线上还需完成对单元词汇、文章以及重点句型的学习,了解与茶相关的英语词汇与表达。课中主要为线下课堂讲授,除了对根据学生在线上对单元基础学习任务中所暴露出的问题重点讲解外,还要对项目式学习任务进行检查和拓展,教师将提前总结好的英式茶文化资料通过学习群发送给学生,鼓励学生对比并用英语讨论中英茶文化的异同,并思考产生差异的原因,教师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帮助。在课后,教师可布置新媒体作业,学生分小组拍摄短视频介绍中国茶文化,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创新度与挑战度。

4 结语

茶学专业是兼具专业性与文化性的特色专业,在“一带一路”伟大战略背景下,加强茶学专业大学英语教学对于提升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国际化和中国茶文化的国际再次传播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新形势下应该抓住良好契机,利用先进的互联网信息技术全力打造具有混合式“金课”的理念的面向茶学专业大学英语教学,培养具有良好英语素养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新型茶学专业人才。

猜你喜欢

茶学金课茶文化
浙江大学茶学专业获评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金课”建设背景下光传输技术课程的建设实践
课程思政改革背景下“金课”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高校体育“金课”建设的基本认知、现实困境与实践路径①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基于“金课”标准的《管理会计》课程改革思考
茶文化的“办案经”
“一带一路”与茶文化传播
高等农林卓越创新人才培养课程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