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茶香浸润如育人
——试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茶文化应用

2020-12-22

福建茶叶 2020年9期
关键词:茶文化内涵心理健康

刘 钰

(贵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贵州贵阳 550018)

新课程明确指出: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学校应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旨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历史悠久,在学生心理健康中发挥着积极影响。鉴于此,学校要在学生的教育中积极渗透茶文化的内涵,突出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养,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同时注重茶道精神的传承与弘扬。

1 茶文化的内涵

“茶文化”即依托茶为载体,把其精神内涵通过茶类、茶器等形式展现出来。伴随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茶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内容,要想满足人们的个性化生活需求,应从文化视角入手深度挖掘茶文化的内涵。千百年来,茶文化作为中国历史发展中的文化财富,其通过展现茶文化的内涵,让人的心境豁然开朗[1]。茶文化在茶内涵的辅助下,为饮茶增添了趣味性。茶道精神属于儒家思想的范畴,其揭示了我国传统的“中庸之道”。从精神层面来看,中庸之道揭示了“顺其自然”的人生哲理,饮茶带有“清肺”的效果,能在某种程度上缓解饮茶者的烦躁情绪,让其唇齿留香。其次,煮茶对火候的要求比较高,其直接影响到饮茶的口感[2]。这就要求煮茶者要娴熟掌握煮茶技术,再使用手工操作。同时,品茶讲究“先苦后甘”,这就如同人生路上的挫折,历经困难后方可看到胜利的彩虹。无论遇到什么艰难困苦,都应保持乐观的人生态度,这种优良的茶文化体现了当前教育中缺乏的精神,由此可见,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应用茶文化是大势所趋。

茶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关键内容,在茶叶生产、加工及销售等过程中,茶文化被赋予了新的文化内涵,同时在漫长的加工过程中,茶文化蕴含着的深刻的人文思想,赢并形成了“茶道”[3]。茶文化在社会发展中随处可见,其融合了人与道德的关系,并形成了独特的人文知识体系,同时融合了儒释道等哲学思想。其次,我国茶文化揭示了我国社会对人文素养的关注,特别是茶礼、艺术表现力及茶俗等,带有独特的审美情趣标准,内涵丰富,彰显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艺术创造力。此外,茶文化是在劳动人民的长期历史实践中形成的文化,在茶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其把道德作为最高的追求,并赋予茶文化新的人文内涵,如饮茶活动的修身养性、处世哲学等[4]。由此可见,茶文化作为我国人文精神的外在表现形式,带有深刻的哲理。

2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茶文化的应用价值

2.1 为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提供文化支持

在当前的教育体制改革背景下,我国教育中引入了大量的西方国家教学理念,这有效提高了我国的教育实效性,但在心理健康教育领域,因受到综合因素的影响,造成我国与西方国家存在很大差异。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带有很强的专业性,包括经济理论、政治思想及历史知识等,但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目的是为了端正学生自身的行为,并借助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茶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提供了重要的文化支持[5]。茶文化中的“和”突出和谐发展,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突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这种教育手段帮助学生树立了积极的交往自信,消除学生思想方面的压力,从而保证学生的心理健康。茶文化中的“清”,即“淡泊”,学生在不同程度上都会存在心理方面的问题,但当问题积压到一定程度后会严重影响人身心的健康发展,因此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地心理疏导,引导学生控制自己的物欲,帮助其养成高尚的道德情操[6]。

2.2 引领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道德规范

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制定学生行为道德标准是教学管理的重要内容。茶叶源自中国,在茶叶的种植、加工等过程中,劳动人民崇尚茶文化,如锲而不舍、宁静致远等。而茶文化完美展现了这些人的高尚品质,并与茶文化中的“悟、思、静”等文化内涵,形成了全新的茶人精神,这符合学生的道德教育目标,如茶道、品茗等,蕴含着了大量了的茶文化元素。茶人有艰苦奋斗、淡泊名利的精神品质,能有效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从而提高其思想道德修养,推动学生心理健康发展[7]。

2.3 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会出现重大转变,而文化是在长时期的历史事件中形成的,茶文化历史悠久,并有完整的传承体系,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某种意义上提高了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同时,学生通过学习茶文化能帮助其树立积极的民族自信,从而实现其健康发展。伴随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学生可能会产生焦虑、恐惧等心理,这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8]。茶文化倡导“淡泊名利、与世无争”,学生能通过茶文化的交流活动,在某种程度缓解其焦虑情绪,以此实现内心的平静。信息化背景下,对于学生开展保持着茶叶版纯真的内心,既能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更能拓展其思想内涵,这也是对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从而实现茶文化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统筹发展。

3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茶文化的应用路径

3.1 整合茶文化资源,制定心理健康教育目标

我国茶文化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牵涉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为了更好地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学校应积极整合茶文化资源,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贡献素材。茶文化有隐性和显性思想文化之分,所以在整合茶文化的过程中,应统筹考虑本校的师资力量,同时整合显性思想文化资源,以此减少茶文化整合的工作量。为了推动心理健康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在教育中要制定科学的目标,有针对性地实施茶文化教育,并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学生的日常心理教育过程中。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关键内容,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要彰显出茶文化的思想内涵,从而充分发挥茶文化的价值。其次,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只有科学把握茶文化的内涵,才能实现茶文化德育效果的最大化。同时,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要向学生讲解比较全面的茶文化知识,深入挖掘课程内容,突出学生精神层面的引领,从而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9]。

3.2 引入茶文化内容,革新心理健康教育手段

在茶文化知识的渗透过程中,要注重品茶、茶道及赏茶等内容的渗透,借助演示、体验的手段,以此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学生通常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造成教学实效性不强。而通过革新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渗透茶文化,结合茶文化的具体内涵,并应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以此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效果,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茶文化的独特魅力。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解与茶叶相关礼仪和技巧等知识,借助茶艺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多感悟茶文化的机会,强化学生的理解与记忆,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要积极挖掘茶文化的内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深入掘进茶道精神中蕴含的教育价值。按照学生的个性化心理特点,通过课程资源的有机整合,同时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有计划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准确把握茶文化的内涵,保证茶文化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的深度融合。

3.3 挖掘茶文化功能,更新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而借助茶文化功能的挖掘,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品茶习惯,并以此调整其心理状态,从而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中国茶文化带有多元化的特点,其是多民族文化特点的集中展现,所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应积极挖掘茶文化的内涵。例如,教师要深入挖掘茶文化的精髓,制定具体的教育目标,同时要根据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从而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此外,通过多元教学方式的融合,有效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10]。教师要充分发挥现代化教学设备的优势,结合学生的个性化特点,应用故事的形式讲述茶文化的精神内涵,适当增添课堂环节,组织学生开展自主探究活动,从而加强学生对茶文化内涵的掌握。

综上所述,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茶文化认为人主要借助自身感官来实现与外界的联系,只有从全局入手,思考和分析问题,才能找出最佳的问题解决办法。通过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应用茶文化,引导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帮助其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当前学生心理问题层出不穷,要想根本解决高校学生的心理问题,应把我国茶文化的内涵与学校心理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对学生心理层面的问题进行科学疏导,从而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其高尚的道德情操。

猜你喜欢

茶文化内涵心理健康
夏粮丰收:内涵丰富 意义重大
“新美育”的内涵与实践路径探索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茶文化的“办案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