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出基层社会治理『独特路径』

2020-12-21任绍琛胡君胡志颖

山东画报 2020年12期
关键词:网格街道党员

任绍琛 胡君 胡志颖

利津县利津街道面积116平方千米,辖63个行政村、7个城市社区、155个居民小区,常住人口10.7萬。近年来,利津街道不断探索党建引领下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扎实开展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不断提高综合治理水平,注重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广泛集中民智、凝聚各方力量,基层社会治理能力显著增强。

党建引领,

激活基层社会治理“一池春水”

利津街道通过党建工作引领基层社会治理,不断创新基层管理模式,逐步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成治理优势,整合调动各方资源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增强服务群众工作的精准性和高效性,“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已然形成。

驿站以点带面,志愿队伍注活。利津街道补齐基层社会治理短板,成立全省首个居办企业——津红物业公司,以“零管理成本、零利润”为特色,对老旧小区和“村改居”回迁小区进行兜底管理服务。利津街道做实网格党支部,建设“五站合一”津红驿站服务阵地8处,打造“一刻钟服务圈”,形成了立体化城市服务驿站体系。同时,利津街道组建特色志愿服务队,建立党员基本信息库,定期开展便民志愿服务活动,先后成立了邻里守望志愿者义务巡逻队、爱心妈妈志愿教育队、法律维权志愿服务队等60余支。

人员力量下沉,服务阵地前移。为调动村党支部书记干事创业积极性,利津街道创新村党支部书记管理考核机制,对村党支部书记进行专职化管理,树牢专职专干、多劳多得的干事创业导向。自该制度运行以来,利津街道实现了村党支部书记待遇有保障、工作有纪律、办事有效率的全面突破。同时,为突出党群服务中心、津红驿站的“一线主阵地”地位,除合同项目、党组织调整等重大事项外,利津街道统筹党建、综治、社保等54项服务和审批事项直接下沉一线,组建“一专多能、一岗多责、全岗都通”的全科服务队伍。

群众自治凝心,多元参与聚力。利津街道在村、社区设立共建议事会,充分发挥群众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主体作用。利津街道建立“三级循环”闭环问题化解制度,即琐事急事“微循环”,网格员1天内协商解决;小事缓事“中循环”,新村、社区党委1周内解决;大事难事“大循环”,街道党工委1月内解决,打造立说立行、马上就办的为民服务新常态。截止到目前,利津街道共建立民情档案9207份,化解基层问题653个。

构建亲民体系,收集民意信息。利津街道实行楼栋管家“周报告”制度,选聘750名楼栋管家,建立楼栋管家工作群,每周向社区报告1次工作情况,确保社情民意及时收集。利津街道组建“红色邮箱”工作网络,在网格内人流较为密集的醒目位置设置“红色邮箱”,征集群众意见建议。同时,利津街道还推行“党员提案”制度,按照“党员提事+网格议事+会议定事+联动办事+群众评事”的问题化解模式,由网格内直管党员围绕热点难点问题提出意见建议,网格党支部利用“主题党日”组织全体党员进行讨论,研究确定解决方案,并协调有关部门单位解决问题。

网格化管理,

让基层社会治理走向“精细化”

从堵到疏,“一张网”撑起了基层治理“大格局”。近年来,利津街道以问题解决、基层认可、群众满意为目标,按照“大机制、广服务、强队伍”的原则,通过党建引领、资源整合、机制优化、品牌打造等手段,形成了“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办”的网格化社会治理新格局,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街道建设不断取得新突破。

注重党建引领,激活网格“红色引擎”。利津街道通过设立网格“前哨站”,创新实施社区网格“党员提案”制度,网格党支部每月牵头举办由社区直管党员、驻区单位党员、社区流动党员参与的“联合主题党日”活动,集中协调解决居民反映的各类难点问题。利津街道建立以“网格党支部+共驻共建单位+小区业委会+物业公司+志愿服务队”为主的“五位一体”工作新模式,在职党员于每月“主题党日”走进社区,亮身份、做承诺、领项目,共驻共建单位积极参与社区党建、社区建设。一项项扎实的举措、一个个问题的解决,让基层网格红旗招展,焕发着生机与活力。

发挥平台优势,架起为民“解忧桥”。利津街道通过“建机构、优服务、强机制”等一系列务实举措,确保各项民生工作和服务力量能够下沉到网格、延伸到小区,全面提升基层综合治理水平。同时,利津街道搭建起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设立矛盾纠纷联动调处工作室,建立联调工作机制,组织街道网格中心、司法所、信访办派出所、法院等部门及人民调解委员会共同参与矛盾纠纷联防联调工作。利津街道选聘130名专职网格员担任村级人民调解员,结合法律顾问制度,引导群众依法理性反映诉求,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和权益保障通道,实现了矛盾纠纷就近就地化解、源头化解。

加强队伍建设,打造基层治理“铁军”。利津街道详细制定网格员素质提升方案,建立周期性培训计划,通过定期联合县直部门、社会组织开展知识培训、技能培训等方式,着力打造全科型网格员,提高网格员的综合素质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利津街道采取双线考核、数量考核、质量考核、日常监督检查与年终考核评定相结合的方式,对网格员进行统一管理。利津街道还严格规范网格员的打卡时间、事件上报的数量和质量,制定月度、年度绩效考核方案,划分四个等次评定网格员的日常工作,激发网格员工作潜力,切实发挥网格员队伍作用。

“村里大小事,请您联系我。”每天清晨,利津街道的网格员们便开始忙碌起来。如今,他们已经成为群众口中的政策宣传员、物资代购员、安全巡查员……身兼数职的网格员,用一条条充满力量的工作轨迹,展示着一颗颗脚踏实地的为民服务心。

在全方位的锻炼下,利津街道的网格员们已经能够充分发挥“触角”作用,及时回应、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小网格”已然成为群众反映问题的第一阵地,网格员成了群众的“贴心人”“服务员”。

多方联动,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基层治理新格局

近日,记者来到利津街道新合社区,在一楼警务室内,社区民警、网格员正在对近期的社区警务工作进行交流探讨。“我们对社区警务实施网格化管理,组成了一支以社区民警、辅警、网格员为骨干,以党员群众、志愿者、治安积极分子为辅助的社区警务团队,工作过程中坚持‘警网+网格两网融合,真正把平安守护做到了群众家门口。”新合社区党委书记岳玲燕告诉记者。

近年来,利津街道以党建为引领,将政法力量向社区延伸、社区力量向网格延伸,不断充实人民调解员、楼栋管家等网格力量,夯实基层“微治理”体系,努力打造“矛盾不上交、村居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共建共治共享”基层社会治理样板。其中,新合社区创新“网格+警务”模式、“345工作法”,围绕“一核十联动”工作模式,全面提升社区基层治理综合水平,居民群众的幸福感和归属感显著提高。

新合社区依托社情民意收集站、为民服务帮办站、活动发起站、议事协商站、普法宣传站“五站”功能建设,将社区各项服务向居民家庭层面延伸,扩大了社区整体服务面。利津街道通过打造以社区党委领办的“津红物业”红色物业服务品牌,将红色物业服务融入社区治理全过程,进一步提高了现代化服务水平。同时,利津街道创建“人和心合、幸福新合”服务品牌,成立合心、合意、合和、合乐等八大系列二十余支社区志愿服务队伍,充分发挥志愿服务作用,激发居民自治活力,引领居民参与社区治理。

走进新合社区“心聚心和”矛盾调解室,记者看到社区矛盾调解员正在调解一起邻里纠纷案件。“‘心和是我们新合社区的谐音,寓意邻里和谐、心齐气顺。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成立了一支由人民调解员、法律顾问、心理咨询师、专职社工组成的调解队伍,对群众间产生的矛盾纠纷进行及时调解。”岳玲燕向记者介绍说。

新合社区以社区党委为核心,形成了党建引领、多元主体参与的基层治理结构。利津街道配套设立警务工作室、三调联动工作室、矛盾纠纷调处工作室,通过开展信息收集、纠纷排查、矛盾调处、报警受理、求助咨询、法律援助等工作,实现了各方力量快速动员、联勤联动、共同处置,全力打造出“5分钟应急圈”。同时,利津街道下沉干部定点包靠,联合公安、检察、司法等部门定期召开“多元共建联席会议”,组织社区治理力量协调处置区域内涉及信访维稳、民生服务、安全隐患的重难点问题,有效提升了源头治理能力。

“下一步,社区还将继续完善矛盾纠纷排查预警、重大矛盾纠纷快报直报、群体性事件快速反应等工作机制,最终实现社区治理无死角、服务力量全覆盖。”岳玲燕说。

(图片由利津县委宣传部提供  编辑/王勉励  助编/景敏)

猜你喜欢

网格街道党员
党员之家
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9514.8万 北京市党员总数:240.8万
热闹的街道
追逐
街道生活
增加网格 以退求进
党员标准是什么?
风居住的街道
街道等
正式党员人数减少至3人以下的党支部是否要撤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