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厂化乌鳢苗种培育技术

2020-12-21王亚牟长军朱树人段夫伟刘士旗

水产养殖 2020年2期
关键词:轮虫亲鱼鱼苗

王亚 ,牟长军 ,朱树人 ,段夫伟 ,刘士旗

(1.微山县渔业综合管理委员会,山东 济宁 277600;2.微山县特种水产养殖试验场,山东 济宁 277600;3.山东省淡水渔业研究院,山东 济南 250013)

乌鳢俗称黑鱼,又名乌鱼、生鱼、财鱼、蛇鱼、火头鱼、黑鳢头。乌鳢属鲈形目,鳢科,是鳢科鱼类中分布最广、产量最大的种类,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目前,在渔业生产中,乌鳢养殖模式向集约化方向发展,乌鳢人工育苗及养殖技术逐渐成熟。近几年,乌鳢配合饲料研发成功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解决了乌鳢饵料短缺问题,推动了乌鳢产业快速发展。根据这几年笔者在乌鳢繁育、苗种驯化及养成实践经验,总结工厂化乌鳢苗种培育技术。

1 亲鱼培育

亲鱼来自自然水域野生乌鳢,放养密度为500 kg/667 m2,投喂新鲜的小杂鱼(亲鱼因来自野生乌鳢,未经驯化,不投喂配合饲料,而乌鳢幼苗经驯化后,投喂配合饲料),日投饵量为体质量的2%~3%。选择符合形态学分类标准、性状明显、发育良好、健康肥满、无伤、无病、体色鲜艳、有光泽的个体做亲鱼。

2 产卵孵化场所

准备的产卵孵化场所为4 m2左右水泥池,池深1.2 m,水深0.5 m,为防止产卵期间亲鱼跳出产卵池,水深不宜过高,水泥池使用前用浓度为 50 g/m3左右的漂白粉(有效氯含量32%左右)进行消毒处理。水源来自地下20 m左右的井水,井水先经高位池曝晒一周后,再进入产卵孵化池使用。每个产卵孵化池放入适量的新鲜水花生,作为乌鳢产卵巢。

3 催产孵化

亲鱼配组前,需要进行1次筛选,筛选时雌鱼要求规格1.0~1.5 kg/尾,性腺发育良好,即腹部膨大,生殖孔大而圆,腹部为灰白色或淡黄色的雌鱼,雄鱼要求规格在1.5~2.0 kg/尾,性腺发育良好。当水温达到24℃左右时,进行催产,催产药物及剂量为:每kg雌鱼用鲤、鲫脑垂体2个或促黄体释放激素类似物5 mg+绒毛膜促性腺激素1 000 IU,用6%生理盐水配制成注射药液,雄鱼减半,采取腹腔一次注射。把注射后的亲鱼按雌雄1∶1的比例放入繁育车间水泥池内,每个水泥池放一组。催产后,一般3 d左右产卵完成,每尾亲鱼可产卵1~2万粒,孵化率达90%。

4 鱼苗培育

受精卵经2~3 d左右时间孵化出膜。刚孵化出膜鱼苗携带卵黄囊,全长8 mm左右,随着卵黄囊不断被吸收,鱼苗游动能力逐渐加强。6~7 d左右,卵黄囊被完全吸收,开始摄食。摄食后,经5~6 d培育,鱼体黑色素逐渐褪去,转为黄色,全长约2.5 cm左右,经20 d左右培育,体色转为青灰色,全长约5 cm左右,此时可以进行筛选,分规格培养。

5 饵料培育

饵料质量及适口情况直接影响鱼苗生长情况及成活率。鱼苗前期饵料主要以轮虫、桡足类、成体丰年虫为主,当鱼苗长到5 cm左右时,开始进行饲料驯化。工厂化乌鳢繁育成功关键在于饵料,饵料缺乏,会引起乌鳢鱼苗相互残杀,导致成活率降低,甚至全军覆灭。轮虫、桡足类来自室外土池,利用2个6×667 m2池塘进行肥水培育,肥水培育前需用150 kg/667 m2生石灰融化后进行池塘清塘,成体丰年虫为新鲜冰冻成体丰年虫。鱼苗开始摄食后的1~10 d投喂轮虫和桡足类,待80%以上鱼苗能摄食成体丰年虫时,开始投喂成体丰年虫,投喂成体丰年虫前,先将冰冻成体丰年虫融化、消毒、清洗后进行投喂,投喂成体丰年虫要使用饲料台,遵循定时、定量、定人、定位的原则,一般1 d左右,鱼苗便按时到饲料台周围寻食,培育7~10 d左右,开始进行饲料驯化,投喂成体丰年虫期间每5 d进行筛苗1次,防止鱼苗生长不均,发生同类相残杀。

6 鱼苗驯化

当鱼苗全长5 cm左右,开始进行驯化,驯化前,需要分苗,利用筛筐将小苗、中苗、大苗分开培养,在驯化过程中,如果个体大小参差不齐,容易发生同类相残现象。投喂成体丰年虫时,鱼苗已经养成定时到饲料台觅食习性,培育20 d左右,鱼苗全长在5 cm左右,将冰鲜鱼绞成鱼浆掺入少量粉料与成体丰年虫混合投喂,2~3 d后,根据鱼苗摄食情况,停喂成体丰年虫,同时逐渐减少冰鲜鱼量,增大粉料量,投喂5 d左右,粉料换作0号膨化颗粒饲料,与冰鲜鱼鱼浆混合成团,进行投喂,投喂10 d左右,根据摄食情况,仅投喂膨化颗粒饲料,驯化完成。

驯化过程中要注意:冰鲜鱼鱼浆与配合饲料比例应由少到多,逐渐过渡,且不可操之过急;每5 d进行1次筛苗,将小苗、中苗、大苗3种规格苗筛选出后集中培养。

7 日常管理

鱼苗孵化水泥池规格在4 m2,当鱼苗开始摄食,根据鱼苗出膜时间及规格,转入20 m2水泥池进行培养,养殖密度不高于2 500尾/m2,养殖密度过高,容易引起水质变坏,导致鱼苗死亡,养殖期间,每天测量水体温度、氨氮、亚硝酸盐、溶氧情况,每天早上换水1次,换水量为水体1/2,全池泼洒微生态制剂,降解水体亚硝酸盐。当鱼苗长到2.5 cm开始投喂成体丰年虫时,及时进行分池分苗培育,筛出大、中、小3种规格苗分别培养,当鱼苗长到5 cm左右时,再次进行筛苗,分规格培养,并转入网箱进行饲料驯化及养成,网箱养殖过程中,每5 d,进行倒池筛苗1次。鱼苗培育30 d左右,全部转为配合饲料。

8 病害防治

乌鳢鱼苗病害较少,养殖过程中主要出现过寄生虫病,即小瓜虫病及车轮虫病。在水泥池养殖过程中,当鱼苗长到4~6 cm,鱼苗易得小瓜虫病,小瓜虫寄生在鱼苗体表,侵入鱼的皮肤、鳍条,使鱼极度不安,聚集,并上下翻腾,体表、鳍条有不同大小的小白点,严重者全身被小白点覆盖,身体消瘦,食欲不振,呼吸困难,并逐渐死亡。小瓜虫病治疗方法较为困难,使用多种方法均未得到有效控制,最终将4~6 cm鱼苗转入水质良好的大水域网箱中,2 d后,鱼苗体表小瓜虫逐渐脱落,鱼苗恢复正常,在之后养殖过程中未得过小瓜虫病。当乌鳢患有车轮虫病时,其食欲不振,身体消瘦,取鳃丝在显微镜观察,能看到大量车轮虫运动,可用车轮斜管净进行杀虫。

9 小结

工厂化乌鳢苗种繁育关键在于饵料供应及水质管理。笔者在生产过程中,采用连云港海水轮虫、桡足类、新鲜冰冻成体丰年虫的饵料组合及肥塘培育淡水轮虫、桡足类、新鲜冰冻成体丰年虫的饵料组合作为其初始饵料进行培育,后者饵料组合鱼苗生长速度比前者饵料组合快,鱼苗在0.8~2.5 cm,投喂轮虫及桡足类时,生长较为缓慢,主要是因为轮虫和桡足类活力较弱,投喂后,仅能存活2 h左右,鱼苗摄食效果不好,且水质变化较快,影响其生长情况。因此,前期饵料最好采用肥塘培育的淡水轮虫、桡足类作为饵料,当饵料不足时投喂购买的海水轮虫、桡足类。当生长到2.5 cm左右,采用饲料台投喂新鲜冰冻成体丰年虫,投喂前用10 mg/L高锰酸钾将冰冻成体丰年虫进行消毒处理,再用清水清洗干净,此阶段,鱼苗摄食情况较好,生长速度较快。鱼苗培育过程中,水体面积不宜过小,养殖密度不宜过高,每天根据情况换水保持水质良好。

猜你喜欢

轮虫亲鱼鱼苗
斑点叉尾鮰亲鱼池塘产卵繁殖影响因素研究
黄颡鱼亲鱼培育的技术要点
地热水环境条件下促进家鱼亲鱼性腺发育提早成熟的关键技术
温度对不同种类臂尾轮虫生长与繁殖的影响
如何提高鱼苗下池后的成活率
轮虫大规模培育技术研究进展
“逆天神偷”蛭形轮虫
“逆天神偷”蛭形轮虫
野生与养殖褐牙鲆亲鱼营养学分析与繁殖力的研究
高原地区青海湖裸鲤鱼苗运输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