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例保育仔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治报告

2020-12-20陈小妹周宁县畜牧站福建周宁355400

福建畜牧兽医 2020年3期
关键词:患猪体病虫体

陈小妹 周宁县畜牧站 福建周宁 355400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寄生于红细胞表面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热、贫血、溶血性黄疸、呼吸困难和皮肤发红为特征[1]。该病夏秋季节多见,各种日龄猪均可感染,给养猪场造成很大的损失。2017年7月30日,笔者接诊了一例保育仔猪附红细胞体病,现将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1 发病情况

周宁县咸村镇某猪场饲养母猪135头,生猪存栏1 538头。2017年7月30日,保育舍中有3栏共54头保育仔猪陆续出现精神沉郁、厌食、皮肤发红、体温升高到41℃、尿呈黄色等症状,畜主用抗生素和退热药治疗均无效,5 d后相继有10头猪死亡,于8月5日前来求诊。

2 临床症状

患猪精神沉郁,厌食,扎堆,嗜睡,体温升高到41℃,耳朵、颈下、胸前、腹下、四肢内侧等部位皮肤出现红紫,按压不退色。有的患猪流涎、咳嗽、气喘、呼吸困难,眼结膜发炎。有的患猪后肢麻痹、不能站立、卧地不起。病程3~7 d,或死亡或转为慢性经过,病程稍长的在皮肤毛孔上可见铁锈色斑点,最后皮肤变苍白或黄疸,小便赤黄呈浓茶色。

3 病理变化

对3头病死猪和2头病重猪进行剖检,病变主要为贫血和黄疸。皮肤及黏膜苍白,血液稀薄,呈淡红色,不易凝固。体表毛孔有铁锈色出血点,皮下组织出血、水肿,多数胸腔、腹腔有积液。心包内有淡红色积液,心外膜有出血点,心肌松弛,色呈熟肉样。全身内脏器官黄染,肝脏肿大变性呈黄棕色,表面有黄色条纹。胆囊胀大,胆汁浓稠呈明胶样。脾脏肿大变软呈暗黑色。肾脏肿大,有黄色斑点。全身淋巴结肿大、黄染。

4 实验室检查

4.1 新鲜血涂片镜检 取高热期患猪血液1滴于载玻片上,加等量生理盐水混匀,加盖玻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红细胞变形,呈星形或不规则多边形,红细胞表面及血浆中有多量圆形、短杆形、月牙形强折光性虫体。

4.2 血片染色镜检 取患猪血1滴制成血涂片,姬姆萨染色,镜检可见红细胞边缘不整齐,呈菜花状,红细胞上附着多种形态的虫体,虫体呈淡紫色或紫红色,折光性很强。瑞氏染色,虫体呈淡蓝色。

5 诊 断

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诊断为猪附红细胞体病。

6 防 治

6.1 隔离、消毒、无害化处理 及时隔离患猪,对猪舍、饲养用具及周围环境彻底消毒,1次/d,连续7 d。对病死猪、污染物、粪便无害化处理,杀灭病原体。

6.2 加强饲养管理,驱除传播媒介 加强饲养管理,保持猪舍、饲养用具卫生,猪舍加装排气扇,减少热应激。驱除猪体内外寄生虫,做好灭蚊、灭蝇和防鼠工作,对猪舍周围定期喷洒杀虫剂,防止猪群被蚊虫叮咬。

6.3 及时淘汰 对无治疗价值的患猪及时淘汰,严格切断传染源。

6.4 药物防治 对患猪按每千克体重肌肉注射强力血虫净(盐酸吖啶黄-贝尼尔注射液,广东天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0.1 mL,1次/d,连用3 d。用0.2%氯氰菊酯水溶液喷雾猪体,每隔5 d喷雾1次。每吨饲料添加10%盐酸多西环素1 000 g、龙胆泻肝散5 000 g,连用7 d,之后剂量减半,再连用2周。

通过采取以上综合防治措施,10 d后疫情基本得到控制,15 d后回访未出现新病例,猪群逐渐恢复健康。

7 小结与体会

1)该场此次发病的原因可能是管理粗放,保育仔猪饲养密度过大,猪舍湿热,除了屋顶装有风球外,没有别的降温措施,猪只打架、咬尾现象频发。夏季是蚊蝇滋生季节,猪舍是敞开式的,周围杂草丛生,大量蚊子躲在草丛里,每天早晚有大量蚊虫飞进猪舍,导致该病发生。

2)夏秋两季是该病多发季节,应做到早预防。制定严格的驱虫和消毒计划,灭蚊、灭蝇、灭猪虱等吸血昆虫,对猪舍周围定期喷洒杀虫剂,驱除传播媒介。提倡自繁自养,如有外购猪只,要进行严格的血液检查和隔离饲养,防止引入患猪或隐性感染猪。注射时做到“一猪一针”,阉割、断尾时注意器械的消毒,减少人为传播。

3)血虫净毒性较大,使用时应谨慎,在治疗期间要注意补铁和维生素,以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和解毒能力。该病传染性强,病死率高,特别是仔猪,应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该病容易继发感染,在治疗期间应连续用药,直至痊愈[2]。

猜你喜欢

患猪体病虫体
羊捻转血矛线虫病的诊断及危重病例治疗
肉牛附红细胞体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防治措施
猪疝的手术治疗方法探讨
如何选购冬虫夏草
儿童阑尾蛲虫感染病理诊断1例
浅谈高热性猪病诊疗和防制对策
吡喹酮衍生物DW-3-15对日本血吸虫PZQ抗性虫体的生物学效应观察
猪弓形体病的诊治
猪附红细胞体病诊治对策探讨
猪增生性肠炎的症状与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