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结合诊治山羊传染性角膜炎

2020-12-20郑金熛福建省德化县农业农村局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福建德化362500

福建畜牧兽医 2020年3期
关键词:眼结膜患羊角膜炎

郑金熛 福建省德化县农业农村局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福建德化 362500

山羊传染性角膜炎俗称 “红眼病”或流行性眼炎。临床上的典型症状是先结膜发炎,后延伸到角膜,有时两个病症均有。山羊、绵羊、乳用山羊易感,其中乳用山羊的易感性最大,传播最为迅速,能在1周内迅速波及全群。严重感染时,可造成眼睛失明,抢救不及时时可造成山羊死亡,给养殖户造成惨重的经济损失。发病率高达100%。现将一起山羊传染性角膜炎的诊治报道如下。

1 发病情况

德化县上涌镇某养殖场采用半圈养饲养模式饲养山羊175只。2019年5月20日羊群发病,25日畜主前来求诊,诉说5 d前羊群中有部分羊只出现流泪和眼结膜发红,当时并未予以重视。随后羊只发病数量逐渐增多,采取药物滴眼治疗未见好转,而且愈发严重。2019年5月25日临诊,采用中西结合防治方法,治愈率达到93%。

2 临床症状

经过现场勘查,发现该羊舍的卫生条件较差,通风不良,地面潮湿,粪便堆积,有浓重的氨味,羊舍周围有大量蚊蝇。患羊大多是2月龄以内羔羊,畜主诉患羊初期呈单眼感染,后期波及双眼,发病初期患羊眼睛流泪,在强风和强烈光照下流泪更为明显。临诊发现患羊有的畏光、眼睑半闭而肿胀,有的眼内角流出黏性分泌物粘附在眼角,结膜充血、眼结膜中央出现轻度浑浊,有的整个眼结膜呈乳白色,患羊视力明显减弱。较严重者发生角膜炎、角膜浑浊和角膜溃疡,如治疗不及时,会导致永久性失明。

3 诊 断

3.1 临床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和典型症状初步诊断为山羊传染性角膜炎。

3.2 实验室诊断 无菌采集患羊眼角分泌物,接种到普通肉汤培养基上,在有氧和厌氧条件下37℃培养48 h,然后将培养物转移到普通平板上培养。取肉汤培养物0.5 mL滴入健康羊的一侧眼内,接种3 d内羊出现浆液性结膜炎症,眼结膜潮红,确诊为羊传染性角膜炎。

4 治 疗

1)对早期症状较轻患羊,用生理盐水通过注射器冲洗眼睛患部,去除分泌物,然后用干棉棒擦拭干净,待阴干后,取0.3%环丙沙星眼药水滴入患病眼结膜囊内,让其闭眼睁开,每天2次,连用3~4 d,症状得到缓解。

2)对眼角膜较浑浊的患羊,在清洗眼患部、滴眼药水的同时,配合使用普鲁卡因注射液进行眼睑周边封闭注射,能起到康复治疗的效果。

3)在患羊的后期治疗中,用四环素眼药膏点眼,每天 3次,连用 5~6 d。

4)对个别患羊用土霉素粉吹入患羊眼中,并在患处涂抹青霉素粉,每天2次,连用3~4 d。

5)对严重感染及慢性流行患羊,配合使用中药治疗,起到病除根治的效果,硼砂、荆芥各10 g、白矾、薄荷各15 g、玉金20 g,混合后加水大火烧开,温火熬 20 min,每天 1 剂,喂服,连用 3~4 d。

经采取以上防治措施,患羊痊愈,未见复发。

5 总结与体会

5.1 病原与流行特点 该病的致病菌可能是结膜立克次氏体、结膜支原体、衣原体或细菌,有时为单独感染,有时为共感染;国内多数的感染病例以立克次氏体为主。该病病程长短不一,长的20 d,甚至40 d,短的1周。多数能自愈,但是自愈后仍有症状,多数畏光、结膜红肿、眼睛刺痛、遇光流泪等。通常情况下,致病菌多寄生眼结膜及分泌物中,经接触感染;也可经苍蝇传播,但是非主要传染因素;该病流行无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5.2 预防措施 严格引种检疫,确保引种源自非疫区,并最好安排在夏秋季节引种。严格运输管理,夏季引种最好在晚上,避免晒伤。冬季引种在白天,避免应激。引进羊只后,隔离饲喂30 d。期间留意羊群变化,无任何疾病后,方可混入大群饲养。注意养殖圈舍卫生,定期组织清扫清洁,及时清理场地内粪污。注意畜体药浴,及时清除体表的寄生虫及病原体,保证体表清洁对预防此病有效果。

5.3 治疗措施 发现疑似病例后务必及早隔离诊治。同时,注意加强羊只管理,加强养殖圈舍消毒。注意发病羊群的封锁、隔离、消毒,执行严格的治疗措施,避免疫情扩散和蔓延。发病初期以西药为主,患羊能在短期得到康复,对后期和慢性病例,配合中药组方治疗,能起到较好的根治效果。

猜你喜欢

眼结膜患羊角膜炎
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细菌性角膜炎的临床体会
羊传染性脓疱口炎的治疗措施分析
一例山羊传染性角膜结膜炎的诊治及体会
眼结膜囊冲洗联合优质服务对白内障患者围术期血清炎性因子、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羊脑包虫病的防治
羊发烧、尿发红、眼结膜发黄该咋办
动物几种眼结膜的检查方法与相关疾病的诊断
蒙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
绷带型角膜接触镜在治疗丝状角膜炎应用的临床分析
秋季注意防范羊焦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