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起哺乳仔猪渗出性皮炎的诊治

2020-12-20程树春周宁县动物卫生监督所福建周宁355400

福建畜牧兽医 2020年2期
关键词:患猪产房皮炎

程树春 周宁县动物卫生监督所 福建周宁 355400

仔猪渗出性皮炎,又称“仔猪油性皮脂溢”或“猪油皮病”,是由表皮葡萄球菌引起的以渗出性、坏死性皮炎为特征的急性接触性皮肤病,发病率10%~90%,病死率5%~90%。该病主要发生于5周龄内的仔猪,其中以1周龄内发病率最高[1]。现将我县一起仔猪渗出性皮炎的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1 发病情况

周宁县某猪场新建产房1 200 m2、饲养生猪500头,从2019年4月8日开始,出生1周左右的哺乳仔猪陆续出现体表有伤痕,口角、面颊、眼睛周围皮肤发炎,出现红斑,发病仔猪精神沉郁,食欲不振,而后局部皮肤流出脂性渗出物,气味恶臭。

2 临床症状

病初患猪精神沉郁,厌食,消瘦,身上有伤痕,嘴角、眼睛、头皮面颊皮肤开始发炎,出现红斑,而后迅速发展到全身,发病急的在腹下、腋下出现水疱和脓疱,破裂后流出渗出液和皮脂,严重者出现呼吸困难、衰弱、少食或不食,最后因脱水而死亡。病程较长的,皮肤表面出现黄褐色脂性渗出物,皮肤温度升高,湿度增大,触摸沾手、有油腻感。渗出物与皮屑、皮脂、粉尘凝聚形成黑色痂皮,覆盖全身。表皮增厚、干燥、龟裂,气味恶臭。患猪生长停滞,行动迟缓,扎堆在一起,不愿吮乳,到接诊时共死亡8头。

3 剖检病变

剖检2头病死猪和2头患病严重猪,剥离黑色痂皮后露出鲜红创面(不流血),体表淋巴结肿大、切面多汁,其中有1头出现肾盂及肾小管出血病变。

4 实验室检查

无菌采集患猪皮肤渗出物和脓汁,送周宁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兽医实验室检查。无菌取病料接种于血琼脂平板培养基,37℃培养24 h,长出灰白色圆形凸起菌落,菌落附近有明显的溶血环。无菌挑取单个菌落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见大量蓝色、圆形、单个或成对的葡萄串状革兰氏阳性球菌。

5 诊 断

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诊断该病为猪渗出性皮炎。

6 防治措施

6.1 加强隔离 发病时要及时隔离,即一窝仔猪中刚出现1~2头患猪时就要及时将患猪隔离并进行对症治疗,必要时可考虑对哺乳仔猪提早断乳。

6.2 加强消毒 将猪舍冲洗干净后用百毒杀(浓度为1∶600)对地面、环境、饲养用具进行带猪消毒,1次/2 d,连续3次。

6.3 加强管理 在饲养管理上控制好产房的温度和湿度,不能太潮湿,尽量避免仔猪打架或皮肤被异物刺破。加强母猪的营养供给,特别是维生素A、维生素B、锌元素等营养物质的充足供应。

6.4 对症治疗 对结痂皮的患猪用45℃10%聚维酮碘(1∶600)溶液浸泡5~10min,待痂皮发软后用毛刷清除干净,在患处涂上新霉素软膏,1次/d,连用3 d。另外肌肉注射头孢噻呋钠2~4 mg/kg体重,1次/d,连用3 d。在哺乳料中添加10%氟苯尼考粉1~1.5 kg/t,连用1周。

通过采取以上综合措施,除3头发病严重患猪死亡外,其余在1周后退去痂皮,疫情得到控制。

7 小 结

1)此次发生该病的主要原因是:新建的产房刺头较多,易刮伤皮肤,受伤皮肤没有及时用碘伏等消毒,病菌通过伤口感染发病。在日常的仔猪断脐带、剪牙、断尾、去势时要做好消毒工作。剪牙时要把牙剪平,避免咬伤母猪乳头及别的猪只。

2)该病的病原菌为表皮葡萄球菌,是一种条件性致病菌。临床上多发生于饲养管理条件差的养殖场,1周左右的哺乳仔猪多发,经敏感抗生素治疗后,病死率不高,但愈后仔猪生长缓慢、饲料报酬率低,断乳后在育成阶段生长速度慢。养猪场应坚持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原则,做好产房的日常管理工作,确保猪只能在舒适和洁净的环境中生长[2]。

猜你喜欢

患猪产房皮炎
浅谈断奶仔猪圆环病毒病的发生与防治
宫底按压助产法在产房助产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诊断与防治
逃不开的痒
自然分娩产妇的产房心理护理及实施对产妇不良情绪的改善探讨
猪疝的手术治疗方法探讨
一起猪回肠炎的诊治体会
染发
——皮炎
当心季节化妆品引发的面部皮炎!
产房外的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