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析猪场基层兽医的职能与影响

2020-12-20代付金陈伟洵傅丹丹马玉芳

福建畜牧兽医 2020年2期
关键词:猪群猪场兽医

代付金 陈伟洵 傅丹丹 马玉芳

(1.福建农林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福州 350002;2.莆田市涵江区动物卫生监督所 福建莆田 351111;3.莆田市涵江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福建莆田 351111)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生活质量也与过去天差地别。肉类食品摆上餐桌不再是富豪之家才能有的待遇,也不再是大众平民对肉类食品的奢侈消费,更重要的是平民对猪肉的消费已经习以为常。所以,面对庞大的肉类消费市场,尤其是对猪肉的庞大需求,使得各地养猪场如雨后春笋,欣欣向荣。小型猪场往大型猪场的方向扩张,大型猪场往规模化、集约化猪场的方向改型发展。然而任何事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人才的调控,相关基层兽医人才对猪场的发展更是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1 猪场基层兽医的定义及现状

1.1 猪场基层兽医的定义 兽医(Veterinarian)是进行动物疫病预防、诊断以及治疗的动物医生。猪场基层兽医,就是利用医学的方法促进猪群机体与自然环境以及环境中的微生物相互协调,以达到促使猪群健康成长为目的的工作者。此外,猪场兽医是猪场疫病防控工作主要的领导者和执行者。

1.2 猪场基层兽医的现状 根据以前的统计数据表明:目前养猪行业的兽医从业人员的数量以及技能水平普遍偏低,整个养猪行业中基层兽医人员仅占猪场员工总数的9.5%。大部分猪场都没有配备专业的猪场兽医,小部分配有兽医的猪场大多都是以中专学历为主的中专生或者就是农村的赤脚兽医为主,这些兽医人员大多数都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专业的学习。由于现今很多猪场对于基层兽医人才不够重视,导致猪场疫病信息来源单一,仅仅是靠着通过兽药或饲料企业的技术人员进行交流与鉴别。这样一来猪场没有专业的猪场兽医进行专业的、科学的疫病免疫以及疾病诊治,造成猪场盈利的不可控性和运气性。因为没有专业的兽医人才储备以及先进的科学技术、合理的和科学的管理技能,中国的养猪行业在现代化养猪模式的转型中举步维艰,蹒跚前行[1]。

2 规模化猪场基层兽医的职能简述

因为疫病发生发展离不开三个必备条件,分别是疫病传染源、疫病传染途径以及疫病易感群体,所以猪场基层兽医的工作一般都是围绕这三方面来展开的。

2.1 防控猪场疫病,消灭传染源 因为猪肉市场的庞大需求,越来越多的散养户也开始扩大养殖规模。由于众多散养户所处的地理位置与规模养猪场的地理位置纵横交错,这就加剧了猪场疫病防控的难度与不可控性。猪场猪群增多,对于疫病的防控就成为了重中之重。一个养猪场想做大做好,各类猪场疫病无疑是最大的拦路虎。一个猪场就算管理不好,管理方式不科学,猪只长得慢一些、小一些,饲料转化率低一些,最终所能造成的影响无非是盈利多与少的问题而已,这不管怎么说还是有经济效益的。但是如果猪场疫病防控不到位,检疫不过关的话,哪怕你管理水平登峰造极,领先别的养猪人员几十年,养的猪再肥、肉质再好,一场疫病袭来,那时候出现的就不只是盈利不盈利的问题了,面临的是赔多赔少甚至血本无归的局面。所以,基本上每个猪场都会把疫病防治放在工作首位,疫病源的防控与消灭更是不可忽视[2]。

2.1.1 选择合理猪场地址,构建有效疫病防控机制专业的猪场兽医可以运用科学的知识,选择合理的猪场建址,杜绝一部分不必要的疫病发生。猪场选址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可以将养猪的风险降低在可控范围内,甚至一个好的选址可以避免部分疫病的发生。科学的猪场选址,需要专业的兽医来辅助指导。因为只有经过专业学习、系统培训的兽医师才能更好、更精准地指出部分疫病源产生的环境因素[3]。

猪场专业的兽医可以及时构建合理有效的疫病防控机制,猪场兽医的首要工作原则是“防重于治”,要全面规划落实全场生物安全体系,制定疫病防御工作实施细则。及时了解掌握国内国外的疫情动态,预测、警告疫情威胁并及时制定针对性的防患措施。专业的兽医师可以有目的性、针对性地构建有效的疫病防控机制,可以将众多疫病扼杀在萌芽之中,避免大规模的疫病传播而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猪场基层的兽医,每天都会接触猪群,可以起到非常好的疫病监测作用,更好地为猪场疫病的防控做出有效的应答[4]。

2.1.2 科学控制疫病源,避免疫病的扩散与传播疫病源是引起疫病发病的病原体的传播源头,生产实践中的病原体主要包括病毒、细菌以及各类寄生虫等,要全面消灭疫病源是不可能做到的。现如今大部分专业的做法也只是针对特定的传染源进行净化措施,借此有效地控制疫病传染源,尽可能避免疫病的传播与扩散。猪病的检疫是一件对专业要求很高的工作,因为检疫过程中会用到很多的专业设备、专业药品等。如果不是经过专业学习、正规培训的专业基层兽医,是没有能力完美地完成这项工作的[5]。

猪场疫病的防控,分为外来疫病防控与内部疫病防控。一般购进新的猪群时,正规的大型养猪场都会选择隔离观察一段时间。在隔离期间,猪场兽医应该根据售猪方使用的免疫程序结合己方的免疫检疫程序对猪群进行检疫,这样可以避免外来猪群携带病原体进入生产区,降低病毒对原有猪群的感染几率。猪场内部的疫病,最好控制在其萌芽时期,这样更可以尽可能减少疫病扩散带来的不可估量的损失。而内部疫病的防控与监测,离不开专业的兽医师进行鉴别与诊断,更离不开基层兽医在实际工作中的观察与记录。另外,猪场基层兽医人员还应该指导和监督其他技术员及其他工作人员防疫工作的执行与完成情况,做好猪场疫病的防控、检查、总结等工作,尽可能将疫病的传染源扼杀于萌芽之中[6]。

2.2 构建猪场生物安全保障体系,切断疫病传播途径 猪场生物安全由三道防线构成,分别是猪场外围环境安全线、猪场内部猪群生活环境安全线、猪群本身的机体防御线。猪场外围环境是第一道防线,直接与外界相连。很多疫病源可以通过车辆携带、外来人员携带等方式突破这一道防线;猪场内部环境的安全包括生产区和后勤区消毒、工作人员消毒及其使用的器材灭菌等;猪体本身的免疫力、抗病能力以及机体的防御屏障等是切断疫病传播途径的第三道防线[7]。

猪场消毒,是切断疫病传播途径的最常用的有效方法之一。外来人员以及运输车辆经常处于外界,跟外界的疫病源接触的几率非常大,若是任由外来人员与运输车辆随意接触生产区的设备、猪群及猪场内部环境,极有可能将外来疫病传播进猪场从而引发疫病的扩散与传播。人员和运输车辆既可接触外界也可接触内部猪舍,对这方面的消毒工作同样不容忽视。所以,凡进入养殖场的人员一律需要经大门进消毒室,并按要求对体表、鞋底和手部进行彻底消毒。由于现在大部分猪场没有专业的兽医,所以没法保证猪场疫病防控消毒确实有效。没有专业的兽医师指导与参与,许多猪场的工作人员对于卫生消毒的工作认识不够、对于许多专业药品的认识不够充分。大部分猪场都只是做了日常的打扫、初步消毒工作,对于猪场部分死角的检查与消毒处理手法不够专业与不够重视,为猪场疫病的传播和产生留下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在养猪过程中,猪舍和猪体会滋生数量繁多、种类各异的病原微生物。当这些病原微生物滋生到一定程度时,在一定的条件作用下就会对猪群引发传染病。若是导致猪群大量染病,就会给养殖户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以猪群圈舍为圆心,半径5m以内、料塔周围、整个卖猪台周围的区域和猪场内所有的道路等地全部都需要消毒,以免疫病通过环境中的物质作为媒介接触感染到猪群[8]。

2.3 科学用药,增强猪体免疫力 药物,是能够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者影响动物生理机能,促进动物生长、繁殖并且提高动物生产效能的特殊化学物质。猪场常用的兽药包括各种疫苗类、抗生素类、磺胺类、喹诺酮类等消毒药和驱虫药。猪群是疫病易感动物,科学用药增强猪体免疫力是基层兽医基本的工作职能。

2.3.1 正确判断疾病,合理选择药物 规模化猪场发展的加快,疫病形势错综复杂,加上现在大部分猪场基层兽医人才建设根本不达标,没有专业的兽医进行解剖与诊断,不能正确判断疾病。所以很多猪场都是盲目将疾病表象的临床症状作为疾病诊断的核心信息,根据个人的主观选择使用药物,容易造成猪群、药物的巨大损失。专业的猪场兽医经过专业的培训,可以及时解剖病死猪,发现病因及时确诊并合理用药[9]。

猪场基层兽医应具备生猪疾病的临床判断以及现场应急处置能力。专业的猪场兽医对规模化猪场猪群的常见病、多发病都会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在日常猪病的诊断中往往能准确作出初步的诊断,然后及时提出解决的办法并采取有效措施,指导相关人员进行处理。生产离不开数据的分析,基层兽医及时采集、汇总、分析相关猪群生产性能的数据、疫病检测的数据对猪群健康水准的评估具有非凡的科学意义,对调整饲养管理方式以及免疫防御机制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3.2 猪场疫苗免疫和免疫监测 猪场兽医师应根据流行病学及免疫监测的实际情况制定每一阶段的相关免疫程序。基层兽医免疫员则按照免疫程序制作每一周的免疫计划表,然后按照计划表实施疫苗免疫接种,最后将实施免疫的时间、受免疫的猪只、猪只免疫日龄、使用疫苗的品种、疫苗生产厂家以及疫苗的生产批号、接种剂量、使用数量等信息完整认真地记录下来。一般猪场对于疫苗免疫都是持有严格的态度,必须由相关专业的人才来执行才能保证尽可能地减少损失。是药三分毒,如果基层兽医不是专业培训过的,配错药或者疫苗剂量配错都会给生产带来经济上的损失。疫苗免疫接种完后,还需要进行免疫检测,以确保疫苗药效、药性具有实际免疫效果,杜绝不必要的疫苗浪费。为了保证免疫的有效性,要求基层兽医免疫员定期对免疫结果实施免疫检测,原则上一般是每过三个月监测一次。但是由于部分猪场对于基层兽医不够重视,导致很多的疫情得不到及时的监测,免疫记录模糊,不能及时补种疫苗。

3 规模化猪场基层兽医人才建设的影响

猪场要做大做强,离不开人才的添砖加瓦。随着现代化猪场规模的迅速扩大,养猪产业不断地深入调整和结构优化。作为养猪行业人员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猪场基层兽医在这种不断变化中被赋予了新的定位和职责要求。

3.1 对养猪场本身的影响 猪场配备了专业的兽医,可以将猪场疫病的防控掌握在可控范围内。猪场基层兽医可以护佑猪场不被疫病侵袭从而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也可以让生产管理更加顺风顺水。

3.1.1 维护与提高猪群的健康水准 随着疫病传播形式的多样化、传播途径的广泛化发展,各种病毒变异,导致猪病的形势日益严峻,维护和提高猪群的健康是当务之急。猪场基层兽医可以结合自身猪场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制定出合理的、科学的一套用以阻止疫病传入猪场、切断相关疫病源在猪场内部传播途径的生物安全体系。例如种猪引进时的隔离观察,根据购进猪猪场的免疫程序,结合本猪场的免疫程序制定合理的疫病防控、观察措施等。同时猪场兽医还可以实施详细的生物安全操作流程,执行相关的审计和监督程序,确保相关流程在每一个工作环节都能得到有效运行。

3.1.2 科学分析猪群数据和疫病检测报告 规模化猪场基层兽医是支撑猪场生存、发展、壮大、获利的攻坚主力军,为猪场规模化生产安全、平稳运行起着保驾护航的重要作用。随着猪场规模的增大,猪场统计数据的重要性显而易见,猪场必须具备专业的兽医进行相关数据分析,并在数据异常时及时对猪场相关人员的工作提出干预和警示[10]。

猪场基层兽医对猪群的健康状况进行检测,尤其是种猪疫病的检测数据对猪场的生产是不可忽视的。如果数据检测结果出现异常,则可以第一时间采取措施及时解决问题,避免带来经济上的损失。

3.1.3 提升猪场防疫技术能力 科学合理的消毒离不开相应的技术保证,科学的操作可以在猪场消毒中起到事半功倍、不可估量的作用。专业的猪场兽医运用专业的知识与手段进行相应的技术操作,可以使猪场免疫防御达到预期的效果。猪场配备了专业的兽医,可以避免员工对于免疫程序上的某些错误认识,例如在传统的猪场员工看来,消毒无非就是药液的简单喷洒。没有专业的兽医指导或者操作,一部分死角的消毒被忽略会被视为平常,这样对猪场构成的隐患是非常大的。

3.2 对养猪行业带来的影响 猪场基层兽医是猪场相关兽医工作的执行者和猪肉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内部执行与监督的第一首要负责人,可以确保猪场在生产运行过程中遵守公共卫生与食品安全法、兽医法等法律法规。

3.2.1 建立科学规范化的猪场养殖模式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也是一个养猪大国。但是当前大部分养猪业的主体形式是千家万户的散养户型,也就是说养猪生产只是农民的一种家庭副业,目的是为了积累猪粪做肥料和过年的时候杀猪满足肉类食品的自给自足需求。所以农户所饲养的猪,大部分猪种都是中国地方性的猪种,生产效率极低。但是近几年中国的发展可以说是日新月异,猪肉市场的需求日益庞大,传统的养猪模式已经适应不了经济环境的刚性供给需求。规模化养猪业的发展成为健康养猪业发展的主力军,规模化猪场的发展离不开兽医的功劳。兽医可以运用专业的知识,参与猪场建设,因地制宜尽可能使猪场更加合理科学,减少疫病发生概率及对环境的污染[11]。

3.2.2 为猪肉市场提供更加健康与绿色的猪肉类产品 如今猪场管理不甚科学、规范,导致猪肉市场上出现很多不合格的肉产品。例如,病死猪肉等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同时也极大拉低了人们的生活质量。猪场基层兽医的工作职责就是科学地执行猪场的猪病免疫程序,同时认真运用科学手段诊治猪病、规范使用药物治疗猪病。

猪场兽医可以利用科学精准的营养技术,确保猪群的健康成长和猪肉质量安全。例如科学使用有机微量元素,减少猪群应激反应,改善猪群健康和猪肉类产品的质量;在猪群生长周期内,兽医还可以根据不同阶段的数据分析使饲料中营养成分与猪生长发育相匹配,节约饲料成本、改善肉质。

4 总 结

猪场兽医不应像一个门诊兽医一样仅仅停留在诊断治疗疾病上,而是以维护和提高猪群的健康水平、保障肉类食品的安全为主要核心工作,从门诊兽医向生产兽医和管理兽医过渡,在人、猪和环境和谐发展的基础上让生产管理更加科学、合理。也就是说,猪场基层兽医不仅仅是诊治疾病的门诊兽医,也是生产兽医和管理兽医。

猜你喜欢

猪群猪场兽医
健康猪群体系建设的主要措施
分类做好猪场防暑措施
夏季猪场如何驱赶蚊子
中国兽医协会第九届兽医大会
猪群咳嗽多发季 养猪人如何应对
猪场降本增效 聚焦五个重点
我是兽医志愿者
猪群免疫抑制因素及应对措施
在现代猪场工作 一天要洗8次澡
兽医改行搞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