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基层党组织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

2020-12-19陈晓英

关键词:培育价值观党组织

陈晓英,李 婧

(渤海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锦州 121013)

自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后,社会各界反响强烈且普遍赞同。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做出了许多新的部署,高校基层党组织要深刻认识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这也是高校基层党组织的重要工作。

一、深刻认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青年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决定着国家未来的价值取向,如果基层党组织忽视或放松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可能就会发生偏离,甚至会影响到国家未来的发展。因此,深刻认识高校基层党组织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意义重大。

(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是培养一代新人的需要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1]大学生担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系到民族复兴的成败,关系到红色接班人的培养问题,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高校基层党组织有责任加大对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培养出综合素质高的优秀人才,这是新时代人才培养的需要。

(二)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巩固与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高校基层党组织作为党的思想的传递者,党的路线的坚定拥护者和执行者,应更加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青年学生如果没有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没有共同的价值观,而是各行其道,没有规矩,那么这个国家注定不能前进。在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时代,高校基层党组织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巩固全体师生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思考和把握国家未来发展可能遇到的一些问题,对新时代的新情况作出概括,进一步推进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三)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是高校基层党组织的责任

高校党的基层组织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体,工作重点在于贯彻落实上级党组织的决定。由于大学生对新媒体信息的过分依赖,从而失去了对政治学习和政治活动的兴趣;网络背景下,大学生可以以隐蔽的身份在网络上发表各种言论、评论各种事物、获取各种信息,思想越来越复杂、价值判断越来越模糊。在这样的状态下,基层党组织对大学生思想状况的掌握越来越难,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工作越来越难,而培育和践行工作又迫在眉睫。在此,高校基层党组织承担着庄严、神圣的使命。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工作中存在着基层党组织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与大学生的需求不符,基层党组织对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基层党组织工作方法单一,缺乏针对性等问题,造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效果欠缺,很难较好地提升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

(一)基层党组织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与大学生的需求不符

高校基层党组织应从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精挑细选学习内容,而一些基层党组织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教育内容和社会接轨不够、可实践性较弱,只是简单地重复,难以引起广大学生思想上的共鸣,阻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难以提升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从学习的形式来看,很多高校基层党组织经常采用的是政治理论学习和讲座报告的传统形式,活动明显缺乏创造性、创新性和感染力,而像组织参观学习、社团活动、志愿者服务等实践活动形式较少,这样势必会加大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的难度。这也反映出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工作没能融入到大学生日常生活之中。

(二)高校基层党组织对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

有些高校基层组织抓党、管党的意识不强,对基层党组织的岗位职责认识不到位,对如何做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工作缺乏思考,往往满足于上级组织怎么说就怎么干,缺乏创新。还有些基层党组织认为高校主要是教学和科研,把业务工作做好了,一切事情都好办,党务工作是虚功、软要求,做得好不好没关系,因此主观上就表现为对做好培育和践行工作有些不重视。

(三)一些高校基层党组织工作方法单一

虽然高校基层党组织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方法上在不断地改进和创新,但总体而言,仍以传统的教育方式为主。基于灌输式的教育方法很难适应高校的教育目标和学生认知度提升的要求。在工作的方式方法上,存在“老办法不行,新办法不明”或“老办法不好用,新办法不会用”的状况。一些高校基层党组织做不到通过多样化的方式方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于学校教书育人的全过程,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明显缺乏针对性、实效性、说服力和感染力,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现实。一些高校基层党组织没有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和自身学校的特点,缺少方式方法的创新,没有针对性,禁锢了大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无法在学习和思想领域越走越远。

面对高校基层党组织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和难关,我们首先需要正确面对,只有正确面对问题,才能有机会解决问题;其次,要根据现实情况积极寻找解决问题和困难的途径;再次,在解决问题后,更应该汲取教训,吃一堑长一智。马克思、恩格斯曾说过事物发展总的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我们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难关。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新路径

十九大报告指出,“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1]这为我们提出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的路径和方式。

(一)高校基层党组织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宣传教育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一个良好习惯的养成,一段坚固感情的培养,一种高尚信念的坚守,都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它需要持之以恒地坚持,它需要细水常流地陪伴,它需要数十年如一日地不断学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也是如此,也需要长期坚持。基层党组织要坚持不懈地进行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教育,改变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的状态,改变“失语”“失踪”“失声”的状况,提升基层党组织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权。《荀子》曰“积行成习,积习成性,积性成命。”基层党组织应该从点滴做起,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学校的教学、科研、学生社团活动的方方面面,不仅使其转化为大学生的情感认同,更要使其转化为大学生的行为习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必须反复抓,抓反复,才能将推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各项工作真正落实见效。

(二)从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大学阶段,学生更多地专注于专业知识的学习、科研等业务,从而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进而导致意识形态模糊不清,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没有正确的认知。此外,改革开放以来,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呈现多样化趋势,社会上一些不良倾向对大学生价值观造成了程度不同的影响。认知是认同的基础,认同是践行的前提,没有正确的认知,很难有正确的践行。因此,大学生应该接受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加强意识形态教育,只有自身意识形态认知程度清晰了,真正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不会误入歧途。各高校基层党组织均应组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等,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提倡积极向上的理想信念,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高校基层党组织要发挥引领作用,引导大学生争做“有理想,有担当”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

(三)利用发挥好理论课堂和实践课堂的作用

党的基层组织要充分利用高校课程,特别是抓住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殊优势,增强教学的吸引力、说服力、感染力,充分挖掘非思政类课程的思政元素,使“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相结合”,发挥好“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作用。同时,基层党组织也要注重发挥实践课堂的作用,组织学生利用寒暑假、党团日、节假日,走访、调研,参观红色根据地,开展志愿者服务;通过到基层锻炼、勤工助学等,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和奉献精神,在实践中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

(四)高校基层党组织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应该结合各学校自身的特点,甚至是不同学科的特点、不同专业的特点、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来开展具体的、有针对性的、以问题为导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工作,寻找适合自身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和路径。正如我们都深知这样的一个道理:“别人的剑法,未必是最好的,找到适合自己的,才是最重要的,才是最弥足珍贵的。”高校基层党组织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路上,如果能够融入各地方、各学校的特色,或许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中更加行之有效,会更上一层楼。比如,充分利用好本校的党校、团校,发挥其作用,使党校、团校成为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阵地;再比如结合学校自身特点,基层党组织可以建立新媒体平台,通过新媒体使学生及时获取到基层党组织发布的各种信息以及要学习的内容,高校基层党组织也以此来增强对学生的教育和对学生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发挥出高校基层党组织应有的作用。

(五)利用好发挥好新媒体的作用

当今社会,各种文化和思想观念并存,先进的和落后的,正确的和错误的,主流的与非主流的文化观念相互交织。基层党组织要注重大数据时代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通过新媒体推动传统教育优势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发挥大众传媒的作用,利用互联网、广播、电视、微信平台等媒体,积极引导网上舆论,做好网上宣传,使互联网成为基层党组织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工作的新载体。对具有正能量的典型人物的事迹在大学生中进行广泛宣传,传递正能量,让学生身处其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工作全覆盖。

(六)要提高基层党组织自身开展工作的能力

基层党组织要在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中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包括思想建设、制度建设、能力建设,建立健全高校基层党组织制度体系;也要建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机制,包括管理机制、激励机制、预警机制、创新机制等,通过制度和机制确保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使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工作顺利、有效地开展。高校基层党组织要不断探索和坚持不懈努力,希望在高校这块阵地上,通过基层党组织的努力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每一位大学生的情感认同,而且能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正像习近平总书记说的那样:“青年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循,并身体力行将其大力推广到全社会中去。”[2]

猜你喜欢

培育价值观党组织
我的价值观
国有企业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研究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村党组织委员会候选人预备人选的推荐与确定
基层党组织书记培训教材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蟑螂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