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奶牛生产瘫痪发病特点、临床症状及防控措施

2020-12-18汪鹏武

中国畜禽种业 2020年2期
关键词:病牛制剂乳房

汪鹏武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畜牧兽医局香泉畜牧兽医站 743015)

奶牛生产瘫痪又被成为乳热症,是一种易发急性、代谢性疾病,该病的发生无季节性,一旦患有生产瘫痪,奶牛产奶能力将大规模下降,奶牛生产年限降低,奶牛健康受到极大影响。通常来讲,该疾病极易发生在3~6 胎、5~9 岁的高产奶牛身上,发生时间多在奶牛分娩后的12~48h。对此,做好奶牛生产瘫痪防控工作对养殖户经济效益提升、奶牛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1 奶牛生产瘫痪的发病特点

奶牛患上生产瘫痪疾病主要与奶牛的品种、胎次、年龄、泌乳量等有关。通常来讲,青年奶牛很少患有生产瘫痪,初产奶牛也很少患病。通过对病牛的调查显示,超出95%的病牛为5~9 岁或3~7 胎的高产奶牛[1]。另外,娟珊牛这一品种的发病率高于其他奶牛品种。虽然生产瘫痪是一种全年性疾病,奶牛患病时期主要集中在3~8 月,此时,青草较多,奶牛采食鲜草,饲料摄入降低,而鲜草并不能保障奶牛足够的营养摄取,增大了疾病的发生。

2 奶牛生产瘫痪的临床症状

实际上,生产瘫痪疾病的症状并不一致,依照疾病临床表现,可将该病划分为重型疾病与轻型疾病两种。

2.1 重型疾病

疾病发生初期,奶牛出现轻微症状,精神萎靡、肌肉震颤、目光呆滞、鼻梁干燥、四肢下端与牛角、牛耳发凉。之后牛会出现知觉消失,瞳孔散大,昏睡,角膜变为浅灰且浑浊,此时奶牛卧地不起,各类反射消失,头一侧会弯到胸部。部分病牛还出现四肢轻微抽搐、背毛潮湿、呼吸变深且缓慢、胃肠蠕动微弱甚至完全消失、体温低于37℃。

2.2 轻型疾病的临床症状

奶牛饮食欲消失,精神沉郁,后躯摇摆且频繁交替,全身无力。不过,体温、呼吸与脉搏并无太大变化。随着时间延长,病症逐渐加重,若未及时治疗,病牛将卧地不起。在调查的全部生产瘫痪病牛中,约有70%~75%的病牛患有轻型疾病,重型疾病占比较小[2]。

3 奶牛生产瘫痪的防控措施

3.1 钙制剂疗法

为有效控制生产瘫痪,保障奶牛健康成长与正常产奶,养殖户应加强对奶牛的关注,一旦有奶牛出现上述临床症状,应及时为病牛注射300~400ml 5%的氯化钙溶液,也可注射300~500ml 10%的葡萄糖酸钙,若病牛无好转,可重复注射试剂。若生产瘫痪伴随低磷酸盐血症,可注射200~300ml 15%的磷酸二氢钠,若病牛的血镁含量较低,可注射50~100ml 25%的硫酸镁溶液。在钙制剂注射过程中,相关人员应缓慢注入奶牛皮下组织,尤其是氯化钙注射,因该试剂刺激性较高,可每次注射50ml 注射一点[3]。另外,在患有生产瘫痪的病牛中,若奶牛心脏功能存在问题,可通过小剂量、多次进行静脉注射。注意:钙试剂注射不应超出3 次,若3 次均无效果,则表示该治疗方式无效,避免再次注射。

3.2 乳房送风法

钙制剂疗法的效果相对较低,多适用于轻型生产瘫痪,若为重型生产瘫痪,钙制剂疗法的效果较低,可采用乳房送风法。首先,消毒病牛乳房与乳头,并将乳房内乳汁挤干净,引导病牛侧卧,采用乳房送风器向乳房内打气,乳房皮肤皱裂胀平后停止,以纱布扎紧乳头,预防空气逸散,1h 后解除纱布,若奶牛病症环节,则表明治疗方式有效,6h 后重复一次。在改法治疗中,应控制送风量,一旦空气打入不足将无效果;若空气打入过量,极易导致腺泡破裂,皮下出现气肿,降低奶牛泌乳量。

3.3 加强饲养管理

为预防生产瘫痪的发生,应加强奶牛的饲养管理。首先,应控制奶牛食入的精饲料量,保障蛋白质的供应充足,加强粗饲料的喂养量,防治母牛产品过肥或能量储备不足,奶牛干奶期应避免能量过高或过低。若奶牛营养充足,产前2 周应降低蛋白质饲料的喂养。其次,应重视产前饲料的钙磷比例,保障奶牛摄入饲料的钙磷比例在1.5~1:1,尤其是产前2 周,避免钙含量过高。

4 总结

总而言之,在奶牛生长过程中,为保障奶牛健康生长,推动养殖户经济水平提升,应重视生产瘫痪的防控,全面了解生产瘫痪的发病特点与临床病症,加强饲养管理,控制生产瘫痪的发生几率,采用钙制剂疗法、乳房送风法等,降低生产瘫痪带来的损失,提高养殖户经济水平。

猜你喜欢

病牛制剂乳房
护理高烧病牛应做到“五多”
消化酶制剂治疗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
晚秋
关爱乳房健康 从认识乳痛做起
牛病毒性腹泻治疗分析
如何防治母猪乳房炎
中草药制剂育肥猪
论牛结核病的防治措施
FAO/WHO农药固体制剂标准导则简介(一)
准妈妈 请小心呵护乳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