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牛病毒性腹泻治疗分析

2020-12-18

中国畜禽种业 2020年8期
关键词:牛群病牛病毒性

(山东省昌乐县畜牧业发展中心 262400)

生病是一种常有的现象,而牛类病毒性腹泻是牛类疾病的一种常有现象,而在养殖过程中怎样避免出现牛病毒性腹泻及如何有效治疗牛病毒性腹泻疾病,控制牛病毒性疾病的传染是人们关注的问题。所以,对牛病毒性腹泻防治的分析十分重要。

1 牛病毒性腹泻的基本认识

牛病毒性腹泻是一种由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引发的一种传染病,牛病毒性腹泻疾病分布在奶牛、黄牛等不同种类牛群中,会出现相互感染现象。在牛的各年龄段都可能被感染,尤其是幼牛发病率极高,而病牛是牛病毒毒性腹泻的传染源。该病毒的病原体生存力较强,在呼吸道消化道和分泌物都可以导致其他的牛感染。同时还会通过血液导致牛犊被病毒传染,妊娠牛患病后由于症状反应可能会导致早产甚至流产现象。发病分为急性传染病与慢性传染病两种,急性传染病病牛体内的血液和分泌物含有大量病毒,而慢性传染病是一种持续传染。疾病即使是牛康复后也会传染。

2 牛病毒性腹泻的症状

牛病毒性腹泻发病症状季节比较泛滥,在任何季节都可能发生,尤其是冬天与春天是发病率最高的两个季节。由于发病症状比较隐性、不容易被察觉,许多新生牛犊被传染后多为急性症状,所以,需要制定一个治疗方案,及时分析并缓解症状,减少经济损失。

牛病毒性腹泻由于病牛的临床症状并不明显,所以需要仔细观察分析。这种疾病在牛群中只有少数较轻病例,但有时也会导致整个牛群出现感染。病毒性腹泻分为急性或慢性,急性的多为腹泻症状大约1~3d,排便异常,有臭气味,病牛体温升高到40~42℃。而慢性病毒性腹泻会导致病牛间接性腹泻,长时间持续发病,通常为几个月。病牛出现生长迟缓的现象,还有一些病牛身体消瘦。病牛死后进行检验会发现胃黏膜出现充血现象,整个淋巴结出现糜烂。

3 临床诊断措施

当病牛出现腹泻及高热症状时,需观察病牛腿部与黏膜是否有损伤等现象,在对其中5 头病牛进行临床诊断时发现,有轻微感染现状,但并没有明显的高烧和腹泻症状,因此,在检查过程中,对病牛口腔黏膜设置检查机制,看是否有明显的病变与损伤。病牛在受到病毒感染后会出现急性或慢性症状,如果发现有口腔溃烂等现象要采取及时的检验措施。病毒性腹泻感染后临床症状较为复杂,在诊断过程中可以利用血清学检验,在临床检验过程中可以具体观察血清变化,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但要及时分辨病牛是急性感染还是慢性感染,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病牛感染问题,在诊断过程中还要区分是否是病毒性腹泻,对病牛的粪便进行采样或对病牛血液进行采样来明确病毒类型。

4 防治对策分析

首先要采取隔离的方式,避免病毒的存在,减少外界不新鲜的食物对病牛的刺激,防止病毒扩散,及时进行隔离,对病牛注射抗生素进行防御治疗,减少病毒感染。同时还要加大检查力度,减少购入病牛,接种疫苗,增加病牛免疫力[1]。对医学急性类型的病状要采取补充水分与电解质,防止病牛在发病时出现需要输血的症状。病牛会因为病毒而导致消化道出现糜烂的现象,还有一些出现高烧等症状,这时可以注入阿司匹林达到清热解毒的效果。

在治疗过程中,可以将葡萄糖与青霉素相融合给病牛注射,连续3d 病牛症状好转[2]。在治疗期间可以利用复方氧化钠药物进行消毒隔离,遵循治疗预防工作原则,利用维生素给病牛补充营养,保证治疗的有效性,还应严格分析病毒性腹泻的症状,建立现代化工作机制,为后续管理提供良好的环境基础。同时提高饲养员自身素质,加强员工责任心,让饲养员关注牛的生长状态。还要注意科学饲养,保证牛健康发育,注意通风,保证饲养环境清洁。由于春季气候干燥,温差较大,牛群容易受到疾病攻击。在牛病毒性腹泻治疗过程中,应加强预防与治疗相结合的原则,利用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加强病牛治疗,分析病牛症状,增加治疗效果,减少经济损失。

5 总结

综上所述,病毒性腹泻具有较强的传染能力,传播途径十分广泛,为了减少牛病毒性腹泻给养殖户带来的损失,要加强防御与治疗相结合,做好日常防御工作非常重要,减少牛场公用设施,加强对饲养员的培训。通过多种方面从根源上降低牛病毒性腹泻的发病率。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科学饲养,尽快实现科学化养殖,减少病毒性疾病带来的损失。

猜你喜欢

牛群病牛病毒性
护理高烧病牛应做到“五多”
牛病毒性腹泻病特征、诊断与防治研究
晚秋
与牛共眠
牛群成和牛的故事
论牛结核病的症状表现与治疗措施
论牛结核病的防治措施
治病毒性感冒
炎琥宁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不良反应分析
牛牛阿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