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型猪场防控非洲猪瘟有效措施探讨

2020-12-18刘娟

中国畜禽种业 2020年2期
关键词:场区猪群猪瘟

刘娟

(湖南省南县南洲镇动物防疫站 413200)

我国自2018 年年底爆发非洲猪瘟以来,养殖业遭到重创。非洲猪瘟传染性强,对环境具有一定的抵抗力,并且传播途径广,可以通过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感染非洲猪瘟,一旦猪场猪群感染上非洲猪瘟只能扑杀,这势必会给生猪产业造成极大的损失。此外,由于目前还没有非洲猪瘟疫苗,大型猪场必须要从车辆、人员、物品进出的消毒,保证饲料安全及加强相关人员的培训等方面做好非洲猪瘟防控工作,严防非洲猪瘟。

1 非洲猪瘟的特点

非洲猪瘟是一种急性传染病,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该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可快速使蛋白变性。病毒对环境具有一定的抵抗力,具体表现在第一,温度,非洲猪瘟病毒在60℃下需要20min 才能被灭活,25~37℃可以存活数周,4℃可以存活1 年以上,冻肉中非洲猪瘟病毒可以存活数年到数10 年不等;第二,耐酸碱,可以在当 3.9<pH<11.5 范围内存活;第三,非洲猪瘟病毒在未熟肉品、腌肉和泔水中可以长时间存活;第四,潜伏期长,一般是 5~15d,感染初期难以发现。此外,该病毒对一些消毒剂敏感,如碘化物,可用于非洲猪瘟消毒。非洲猪瘟的急性临床症状表现为发烧、食欲减退、不愿活动、腹泻、呕吐、呼吸不畅、流产、死亡率高及四肢和腹部等处皮肤有出血点[1]。此外,不同地区非洲猪瘟发病症状会有所不同,主要表现为淋巴器官、网状内皮组织、肾脏、皮下广泛出血,脾脏肿大、易碎,胃、肝肾等部位淋巴结肿大、出血,母猪流产。非洲猪瘟的发病率和致死率很高,具有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等特征。

2 非洲猪瘟的传播方式

非洲猪瘟以家猪、野猪和软蜱为传染源,感染途径和传播方式多种多样,感染途径主要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血液;传播方式主要是:第一,直接接触,健康猪直接接触非洲猪瘟感染的猪、车辆和设备及饲喂了污染的饲料、水;第二,间接接触,主要是通过传染物、机械媒介和软蜱叮咬,如健康猪被携带非洲猪瘟病毒的软蜱叮咬也会感染上非洲猪瘟。有机构调研发现,非洲猪瘟传播方式比重:46%通过人员进出和车辆运输传播,34%通过饲喂泔水传播,19%是由生猪和生猪制品传播的[2]。现阶段非洲猪瘟疫苗还未研制出来,但现在已有许多比较成熟的技术可以用于确诊是否感染非洲猪瘟。因此,在防控非洲猪瘟过程中,要加强非洲猪瘟传播方式的控制。

3 大型猪场非洲猪瘟防控措施

3.1 严控控制车辆、人员及物品进场

严格控制进入猪场的一切车辆,尤其禁止外来车辆进入养殖区域。如果是猪场自身车辆需要清洗、消毒和烘干后才能进入猪场,对于不按流程消毒的车辆,不予许其进入场区。一些大型猪场可以建立洗消中心,购置转运猪平台,避免与外来车辆直接接触,同时,不同区域的转运猪平台不能交叉使用,避免猪群交叉感染。带入场区的物品要征得相关管理人员的同意,消毒后才能带入场内,不得将非洲猪瘟感染区的物品带入养殖区域。猪场内部人员不允许随意进入其他猪舍,人员外出时不能食用或接触其他猪场的猪群,不能到生猪交易市场、屠宰场及非洲猪瘟发病区等高风险的地方,也不能接触被污染的车辆或物品,人员外出回场时需要在生活区洗头洗澡、进行全面的消毒及隔离,在隔离后再次进行全方位的消毒才能重新进入生产区域[3]。此外场内不得饲养猫、狗、鸡、鸭、羊、牛等动物,避免动物携带病毒感染场区内的猪群,安装驱鸟器,保证场内没有鸟。

3.2 严格消毒

养殖场要制定消毒管理机制和消毒计划。目前,对非洲猪瘟比较有效的消毒产品有10%的苯及苯酚、次氯酸、强碱类及戊二醛等,其中强碱类(NaOH、KOH 等)适用于车辆、设备消毒;酒精和碘化物适用于人员消毒。猪舍外的走道、转猪台每周消毒2 次;场区道路用生石灰刷白,一周2 次;对隔离舍、测定舍等猪舍及排污沟需要先用1%或3%的烧碱溶液进行泼洒,1h 后进行清水冲洗,之后再用复合酚溶液进行喷洒、干燥。每间猪舍隔3d 进行 1 次喷洒,直至进猪。排污沟内加入6.8%氯氰、氯丙炔水乳剂,用于灭苍蝇卵。器械消毒,如注射器、针头等在注射疫苗前先用水清洗,再高压灭菌消毒蒸煮30min,烘干备用。猪场消毒不仅要对猪场进行消毒,其周边环境每周也需要进行3~5 次的消毒[3]。

3.3 保证饲料、水源安全

保证养殖场购买的饲料不是非洲猪瘟发病区的饲料,从正规渠道购买安全的饲料,饲料托运过程中,运输饲料的车辆要进行严格消毒,保证车辆干净、无污染。饲料运输到养殖场时在场外进行消毒,大型养殖场可以建设饲料熏蒸间,保证饲料充分消毒;饲喂过程中禁止喂食厨余泔水,同时要保证饲喂的饲料不存在霉变问题,因为霉菌毒素会破坏生猪免疫系统,导致猪群容易感染病毒。此外,猪场工作人员需要定期采集场内及场区附近的水源样本进行病原学检测,保证水源安全。

3.4 提高猪群免疫力

提高猪群免疫力可有效降低猪群感染非洲猪瘟病毒的概率。提高猪群免疫力的方法:第一,给猪群提供舒适干净的生长环境,重点关注母猪健康,给母猪提供每个阶段必需的营养物质,保证母猪健康,保证仔猪健康;第二,科学断奶,减少仔猪断奶过程中产生的应激反应,保证仔猪健康;第三,制定疫苗接种计划,按时给猪群接种疫苗,提高猪群抵抗外界环境的能力。

3.5 宣传培训

加强相关工作人员关于非洲猪瘟知识的教育和防控技术的培训,让工作人员明确了解非洲猪瘟的传播途径、传染源及猪群感染非洲猪瘟后的表现症状,促进相关防控措施的开展,保证防控措施能落到实处,尽可能地将场区发生非洲猪瘟疫情的可能性降到最低。同时,还要让工作人员掌握一些比较简单的应急处理方法,面对突发情况时能从容不迫[4]。

4 总结

非洲猪瘟传播方式和感染途径多种多样,加之缺乏非洲猪瘟疫苗,因此,大型养殖场要做好非洲猪瘟的防控措施,严控车辆、人员、物品进出场区,严格做好各项消毒工作,提高养殖场的生物安全水平。同时,要加大对工作人员非洲猪瘟知识的宣传和防控非洲猪瘟技术的培训,保证各项措施都能落到实处,发挥应有作用,保证猪群健康生长,促进我国生猪产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猜你喜欢

场区猪群猪瘟
健康猪群体系建设的主要措施
非洲猪瘟对菲律宾已造成1350亿比索的损失
猪群咳嗽多发季 养猪人如何应对
探究高速公路服务区场区优化设计
非洲猪瘟常态下猪场建设的12345
猪群免疫抑制因素及应对措施
猪瘟疫苗在猪瘟防治上的应用技术
794例急诊患者超声结果分析
标准化奶牛场的场区规划与建设
为什么整群猪围攻一头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