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葡萄“王”字形栽培在生产中的应用

2020-12-18刘丽丽

中国果业信息 2020年1期
关键词:行间钢丝立柱

文/童 平,刘丽丽

【导读】葡萄“王”字形栽培,变传统的每行种植为每3行种1行,减少了土壤管理面积,实现了机械化耕作;同时采用行间生草技术,改善了土壤环境,增加了有机质;结合避雨设施和水肥一体化技术,对提高葡萄品质、降低劳动强度和减少投入意义重大。

近年来,随着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至二、三产业,从事农业生产的人老龄化并逐渐减少。葡萄种植管理相对费工,生产管理成本高,而市场行情却一直低迷。因此,探索既能降低成本、又能提高品质的栽培模式,是破解当前葡萄种植行业所面临问题的关键。

实现葡萄省力化栽培是降低生产管理成本的一项重要措施,国外早已开始应用果树的省力化栽培技术,并取得了良好效果[1]。经过6年实践,重庆垫江总结出葡萄种植“王”字形省力栽培模式。该模式扩大了单株葡萄架面,减少了地面耕作范围,同时结合避雨棚、水肥一体化、行间生草和机械化耕作,达到葡萄提质增效的目的。

一、建园技术

定植行准备。选择交通便捷、管理方便的田地,前作收获后对土地进行平整。按照2.8~3.0 m的行距进行规划,将3行作为1个组合,中间1行作为定植行。用小型挖机将其他2行的表面15 cm左右土层全部移到定植行,同时拌入有机肥。在定植行旁边1行的行间开挖排水沟,深浅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葡萄架搭建。按照行距2.8~3 m、柱距3.5~4 m安装立柱,最好在苗木定植前完成。种植葡萄要选择通风透光的架形,经过多年的实践表明,单十字“飞鸟”架形比较适合南方地区。该架形由1根横梁和6道拉线组成,柱高2.7 m,埋入地下0.5 m,地上1.6 m处、柱子两边各拉一道ф2.0 mm的钢丝,往上0.2 m处沿葡萄行间拉一根ф3.2 mm的主钢丝,分别在立柱两边0.3 m和0.9 m处,各拉2道钢丝,置于主钢丝上[2]。

水肥一体化设施建设。传统的水肥管理不能及时、精确地满足葡萄的生长需要。特别是在7、8月份的高温干旱季节,大面积采用人工浇灌,很难解决葡萄对水肥的需求。采用水肥一体化设备后,既能提高劳动效率,又能极大地提高肥料和水资源的利用率[3-4],避免过度施肥破坏环境。一套完整的水肥一体化设施由增压泵、过滤器、施肥器、输水主管道、支管道和滴管带等组成[1]。3.33 hm2左右的葡萄园,增压泵可选用3 kW的动力,有条件的最好使用三相电;过滤器一般选择筛网式或叠片式过滤器;施肥器一般采用文丘里施肥器;主管道采用ф70 PE管,埋入地下;支管道采用ф50 PE管,埋入地下;滴灌管采用ф16、间距20 cm贴片式滴管带,在定植行两边各安装2根,第1年由于根系未长开,可各安装1根。

苗木定植。选择生长健壮的嫁接苗,粗度要求在0.8 cm以上。葡萄苗定植应在春节前完成,以利于根系修复,有利于苗木第二年的生长。为了确保前期产量,采用“前期密植、后期间伐”的模式进行种植。在定植行内,距每根立柱20 cm左右栽植一株葡萄苗作为永久株,培养成“王”字形结果树,然后按照1 m左右的株距栽植临时株。定植前,用小型旋耕机将定植行的土壤打细。确定好定植穴,人工将定植穴挖松锄细,放入葡萄苗——根系向四周散开,边加细土边用脚踩踏。定植后浇一次透水,再覆一层土,埋至根部以上10 cm左右,形成一个小土堆。这种栽植方式有利于排水、保水,促进葡萄苗的成活与生长。

搭建避雨棚。南方地区多雨潮湿,各种病虫害时有发生,尤其4—6月的雨季,正值葡萄旺盛生长,病虫害防治压力特别大。安装避雨棚可有效减少或避免雨水与枝叶的接触,减缓病虫害发生,减少喷药次数,有效降低人工与药品的投入量[5]。定植后开始搭建避雨棚,采用ф25的热镀锌钢管作为横梁,与行向垂直的方向绑缚在立柱上,高度距离地面2 m左右。按照每两行一棚,将ф32的热镀锌钢管置于横梁上,多拱相连,滴水线位于行中间。将ф20的热镀锌钢管弯曲为拱,按1 m的间距安装在ф32的钢管上,固定好,安装卡槽,避雨棚搭建完毕。

二、树形培养

定植当年,苗长到0.2 m左右时,用绳子进行吊苗[6]。当永久株长高以后,在1.8 m左右对主梢进行摘心,选择最上部2根副梢任其生长,沿着主钢丝背向各绑缚一根在上面,培养成主干,1.3 m以下的副梢全部抹去,其余副梢留2叶进行反复摘心。如果管理得当,2根主干均可生长至邻近的葡萄行,当距离立柱30 cm左右进行摘心,选择最前端2根副梢任其生长,分别绑缚在立柱两边,培养成来年的结果母枝,以后逐年延长,基本在第3年就可布满架面。

永久株在第2年萌芽后,在主干1.3~1.5 m的位置选择异向的2根枝条,顺着葡萄行的方向,培养来年的结果母枝,经过2~3年的培养,形成一个“王”字的树形,故而称作“王”字形栽培。临时株的管理按照生产中一般要求操作,第一年即可培养1~4根结果母枝,第二年就能实现种植行的正常投产,以后随着永久株的扩大,逐年间伐。

三、土壤培肥

“王”字形栽培模式的土壤管理面积只占整个果园面积的1/3左右,其余土壤就可以利用来种植绿肥。经过几年的筛选,多年生的三叶草是比较高效、便捷的土壤绿肥来源,同时对其他杂草的抑制作用也比较明显。当三叶草长高以后,用割草机进行收割,割下来的部分铺在种植行,既能保水保肥,腐烂之后又能改良土壤。

四、机械化耕作

南方葡萄园一般是建在交通便捷、管理方便的水稻田,这种园区往往地势平坦,地下水位高,排水不便,湿度大,土壤黏重[2]。长久以来形成的种植模式都是“深沟髙垒”,这种模式要求每行开深沟,厢面又窄又高,每行都进行种植,全园土壤都需要管理,且全靠人工操作。而“王”字形栽培模式,土壤管理面积减少,而且深沟开在了定植行间隔一行的行间,定植行可以不开沟或者开浅沟,并可向相邻行偏移,厢面扩宽了,可以使用旋耕机或者小型拖拉机进行操作,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

猜你喜欢

行间钢丝立柱
行间生草模式对阜城梨栽植地土壤养分的影响研究
钢丝横穿末节指骨法治疗锤状指的临床疗效
综采工作面液压支架立柱挠度影响因素试验分析及其仿真
一种低压钢丝编织蒸汽橡胶软管
八旬老者 文化养生——记85岁北大老学长陈立柱
基于蓄能器的液压支架立柱冲击试验过程数学建模
行间种植油菜增加梨着果率和改善果实品质
旧钢丝球防下水道被头发堵
参观2018书刋国博会
五台山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