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技动态·试验

2020-12-18

中国果业信息 2020年1期
关键词:扁桃开心果猕猴桃

施肥时间及次数对山地核桃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据《北方园艺》2019年第23期《不同施肥处理对清香核桃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作者赵书岗等)报道,以清香核桃为试材,以节肥节水为目标,通过不同时期施肥,探索施肥时期及次数对核桃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旨在筛选适合山地土壤贫瘠核桃园的施肥时期和次数。

结果表明,施肥处理的核桃产量及仁质量、出仁率和营养物质含量显著高于不施肥对照;萌芽期、幼果发育期和果实膨大期3次施肥处理的产量、单果质量、种仁质量等高于其他各处理,但萌芽期或幼果发育期、果实膨大期2次施肥,其单果质量、种仁质量及出仁率等指标与3次施肥处理差异不显著;单次施肥处理以萌芽期或果实膨大期为宜,产量及单果质量等显著高于不施肥对照。施肥显著提高山地土壤贫瘠果园核桃产量及果实品质;萌芽期、幼果发育期和果实膨大期3次施肥,或者萌芽期或幼果发育期、果实膨大期2次施肥,增产增质效果显著;单次施肥以萌芽期或果实膨大期最佳。

(王世明/摘录)

采收时间和灌溉对开心果香气活性物质和品质的影响

据《Scientia Horticulturae》的一篇研究报道(https://doi.org/10.1016/j.scienta.2019.108905),来自土耳其布尔瓦尔大学开心果研究所的人员研究了不同采收时间(早采:Boz,成熟期采收:Ben)和灌溉对Uzun和Siirt型开心果挥发性和芳香活性化合物及某些质量参数(脂肪含量、总蛋白质含量、总糖含量、含水量、pH值和质地)的影响。

结果发现,开心果的水分含量通过灌溉增加(p<0.05),而油含量、蛋白质含量、糖含量、pH值和硬度不受灌溉影响。新鲜开心果的水分含量为46.42%~54.95%,具体取决于开心果的类型、采收时间和灌溉。蛋白质含量20.77%~23.15%。Boz开心果的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Ben开心果(p<0.05)。开心果的pH值取决于采收时间,为6.08~6.44。在干开心果中总共测定了39种挥发性化合物,发现开心果的挥发性化合物主要由萜烯组成。在气味分析中,在开心果中测定了35种气味活性化合物。与非灌溉条件相比,灌溉降低了开心果挥发性化合物的浓度和气味活性化合物的强度。

(周 洲/摘译)

山西省梨园土壤养分及叶片营养情况

据《农学学报》2019年第12期《山西省梨主产区梨园土壤养分和叶片营养的调查研究》作者白牡丹等报道,作者对山西省梨主产区59个梨园土壤养分状况和叶片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分析梨园叶片营养元素与土壤养分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表明,山西省调查的大多数梨园土壤pH值略高,有机质含量普遍低,有效磷、速效钾、有效锰含量相对适宜,有效铁含量较低;50%的梨园土壤全氮含量和有效铜含量偏低;少数梨园土壤有效锌含量较低。大多数梨园叶片氮、铁、锰元素较丰富,磷和铜元素相对适宜,钾和锌元素缺乏。梨园叶片中的氮、磷、钾、铁、锰、铜、锌与土壤中相对应的元素含量存在一定的正负相关性,但相关性都不显著。在山西省梨主产区应增施有机肥,并采用叶片诊断为主、土壤测定为辅的方法制定施肥方案。

(王世明/摘录)

青岛野生软枣猕猴桃雄株的花粉萌发率最高

据《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年第4期 《青岛野生软枣猕猴桃与其他品种之间雄蕊及花粉特性的研究》(作者刘猜等)报道,以青岛野生软枣猕猴桃和其他品种的软枣猕猴桃为试验材料,比较了花及花粉的形态、雄蕊及花药特性和花粉的萌发率。

结果表明,软枣猕猴桃有两性花和雄花之分,雄蕊以及花药的长度和花粉生活力之间没有必然联系。LD241、辽凤1号、金香玉、魁绿、桓优1号和青岛野生软枣猕猴桃为两性花,花药较长,但是花粉干瘪,萌发沟不规则,花粉几乎没有生活力。可育花粉饱满,表面具有3条规则的萌发沟。青岛野生种、丹东野生种和维基3种雄株相比,青岛野生软枣猕猴桃雄株的花粉萌发率最高。常温条件下,青岛野生软枣猕猴桃雄株的花粉在9天后几乎丧失生活力,但是低温冷藏9天时,约20%的花粉仍然具有生活力。

(王世明/摘录)

采收时间对不同猕猴桃品种成熟品质的影响

据《Scientia Horticulturae》的一篇研究报道(https://doi.org/10.1016/j.scienta.2019.108936),来自韩国江原国立大学园艺系的人员研究了采收时间对不同猕猴桃品种成熟品质的影响。研究人员分别在盛花后(DAFB)160、170和180天采收了绿肉猕猴桃品种“海沃德”,黄肉猕猴桃品种“Haegeum”和红肉猕猴桃品种“红阳”,并用100 μL/kg乙烯处理以研究其在25℃下的后熟品质。

结果表明,品种和采收时间对果实硬度、生化生理参数和整体感官质量有显著(p<0.05)影响。猕猴桃品种的成熟质量会受采收时间的影响。在成熟期间,观察到蔗糖、葡萄糖、果糖和总单糖的相似增长趋势,后期保持或略有降低,与品种和采收时间无关。此外,根据硬度和硬度相关参数(呼吸速率、乙烯产生速率、果胶和聚半乳糖醛酸酶PG活性),在成熟的第2天,黄肉猕猴桃“Haegeum”和红肉猕猴桃“红阳”已具有了食用品质,而绿肉“海沃德”无论采收时间如何,都能在第4天获得优质食用品质。但是,基于能够在成熟过程中达到最低重量损失 (避免皱缩),研究人员建议在盛花后160、170和170天分别采收红肉猕猴桃 “红阳”、黄肉猕猴桃“Haegeum”和绿肉猕猴桃“海沃德”。

(周 洲/摘译)

生草栽培有助于提升晚棱脐橙园微量元素水平

据《江苏农业科学》2019年第20期《生草栽培对赣南地区晚棱脐橙土壤微量元素及叶片营养吸收的影响》(作者朱婧等)报道,赣南地区是我国脐橙的主产区,随着种植规模不断扩大,传统果园的清耕栽培模式所产生的弊端逐渐显现,为了维持产业健康发展,科学的生草栽培模式在当地逐步推广。文章探讨了不同生草栽培模式对脐橙果园土壤微量元素含量及叶片营养吸收的影响。

结果表明,生草兼施用生物有机碳的T4处理和采用秸秆覆盖的T5处理在2015年其土壤有效铁、锰、锌、硼元素含量分别比CK处理显著增 加 了 17.73%~41.55% 、59.09%~113.37% 、51.35%~55.86%、113.68%~117.09%,同时,T4处理与CK处理相比,其叶片微量元素含量也有显著增加。说明在生草栽培模式上,采用梯面施用生物炭或是秸秆覆盖能够有效地促进土壤有机质的积累,也有利于提高赣南山地脐橙果园的土壤微量元素含量及叶片营养吸收效率。

(王世明/摘录)

酸橙高密度种植表现

据《Scientia Horticulturae》的一篇研究报道(https://doi.org/10.1016/j.scienta.2019.108935),来自印度ICAR-中央柑桔研究所的研究人员研究了酸橙(Citrus aurantifoliaSwingle)的超高密度(UHD:1 600 株/hm2,株行距 2.5 m × 2.5 m)和高密度(HDP:每公顷 800株/hm2,行株距5 m ×2.5 m)种植,常规密度(CON:400 株/hm2,行株距5 m×5 m)果园作为对照。试验地的气候为热带、干燥、半湿润气候,年均最高和最低温度分别为34.2℃和20.5℃,年降水量为1 128 mm。田间土壤含40 cm深的蒙脱石矿物。在试验田中播种3年后,研究人员记录了植物生长、土壤特性、害虫(潜叶虫)、病害(细菌性溃疡病)、果实的理化参数和果实产量数据。

结果发现,UHD的植株的有机碳 (1.13%~1.42%)和主要营养元素含量最高,HDP处理的植株叶片中的N和K含量最高。HDP植物冠层茂密而蓬勃,叶面积指数最大(1.49),而UHD植株的叶面积指数最低(1.18)。尽管在高密度人工林中虫害和病害的发生率高于CON,但果实理化参数不受行间距的影响。在UHD下,单株产量始终最低。然而,以面积计,在不同年份,UHD人工林的产量(8.24~35.36 t/hm2)是对照(3.08~11.64 t/hm2)的两倍以上。尽管在第1年的试验中,超高密度种植园的产量(35.36 t//hm2)显著高于高密度种植园(25.09 t//hm2),因此,在生产早期可能高密度种植是首选。

(周 洲/摘译)

二元覆盖对苹果树低耗水生育期土壤水分的影响

据《应用生态学报》2019年第12期《二元覆盖对苹果树低耗水生育期土壤水分的影响》(作者贾如浩等)报道,为探明间作油菜和果树覆膜组合措施对黄土高原旱作苹果园低耗水生育期土壤水分的影响,通过田间定位观测试验,对比分析了各处理土壤含水量、土壤储水量等参数。

结果表明,在果树萌芽期,苹果树覆膜+行间种植50%宽度油菜(PR1)和苹果树覆膜+行间种植100%宽度油菜(PR2)处理,其园内0~200 cm土层平均土壤含水量分别较对照 (苹果树不覆膜+行间清耕)提高了7.9%、6.9%,在果树开花期分别较对照提高了3.5%、6.9%。两种处理在苹果树萌芽期均产生了土壤水分竞争,油菜边缘处是竞争最激烈的区域,这一时期PR1处理竞争程度小于PR2处理;在苹果树开花期PR1处理竞争现象不明显,PR2处理竞争现象明显;在这两个时期内PR2处理均发现土壤水分低值区。与对照相比,两种处理均能提高果园0~80 cm土层土壤储水量,同时在0~200 cm土层不产生土壤水分亏缺现象。在黄土高原旱作苹果园,推行PR1模式有利于改善低耗水生育期苹果园的土壤水分环境。

(王世明/摘录)

亏缺灌溉下扁桃树的生理生化性能研究

据《Scientia Horticulturae》的一篇研究报道(https://doi.org/10.1016/j.scienta.2019.108990),来自葡萄牙蒙特斯与奥拓杜罗大学CITAB农业环境与生物科学研究技术中心的人员研究了亏缺灌溉下扁桃树的生理生化性能。尽管扁桃树要依靠水资源才能获得高产,但人们普遍认为它是耐旱的。研究人员连续两年夏季观察了扁桃树的一些生理生化参数,以了解基于作物蒸腾量(ETc)不同的灌溉策略下扁桃树的季节敏感性和行为。水分处理包括以下几种:T100最佳需水量(灌水量为100%ETc);T70和T35为持续亏缺灌溉处理(灌溉量分别为ETc的70%和35%);T100-35的调节亏水灌溉制度(在灌浆阶段将其灌水量减少到 35%ETc);T0(雨水灌溉)。

结果表明,与T100-35相比,T0和T35处理的扁桃树叶片总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减少。与其他处理相比,非灌溉树的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提高,而淀粉含量却呈现相反的趋势。雨水灌溉树受到明显的水分胁迫,其叶片相对水含量(RWC)、气孔导度(gs)、光合速率(A)和蒸腾速率(E)最低,而内在水分利用效率最高 (A/gs)。植物生长调节剂(ABA和IAA)通常在非灌溉树中积累更多。扁桃树被确认为是一种耐旱树种,缺水情况下,在果实充实发育阶段将水分施用量降低至35%ETc,不会造成产量损失,并且植物的生长状况仍然不受胁迫影响。但是,为了获得最大的生产潜力,在不限水的年份和地区,充分灌溉可提高扁桃树性能。

(周 洲/摘译)

1-MCP处理气调贮藏后货架期内Empire苹果的果肉褐变情况

据《Scientia Horticulturae》的一篇研究报道(https://doi.org/10.1016/j.scienta.2019.108938),来自美国康奈尔大学园艺系的人员研究了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和气调贮藏后货架期内Empire苹果的果肉褐变情况。从冷库中取出果实后,关于苹果果肉褐变代谢知之甚少。Empire苹果的果肉褐变呈棕褐色,这是一种生理性病害,通常在温度0.5℃左右发生,被认为是冷害。但是,如果用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过的水果,在较高的贮藏温度(2~3℃)下,果实的褐变率会增加。研究人员将未经处理或用1-MCP处理过的苹果在0.5℃或3℃的气调环境中保存40周,然后在20℃下放置10天。

结果表明,没有经1-MCP处理且放置于3℃条件下的果实中内部乙烯浓度(IEC)和软化率最大,而1-MCP处理的放置0.5℃下的苹果中的乙烯浓度最低。1-MCP处理过的果实,0.5℃下贮藏后存在果肉褐变,而在3℃下贮藏后褐变发生则很少。经1-MCP处理后保存在3℃下的果实在货架期内该生理病害的发生率和严重性大大增加。1-MCP处理过的水果在0.5℃的温度下电解质的泄漏高于其他处理。不论贮藏温度如何,1-MCP处理过的水果中多酚氧化酶 (PPO)活性均较高,但无论用不用1-MCP处理,在0.5℃条件下贮藏的水果中过氧化物酶(POX)活性均较高。在未经1-MCP处理的情况下,贮藏于0.5℃环境下的果实中的POX活性最高。总体而言,在货架期内褐变的发生发展与1-MCP处理的水果中较高的PPO活性和较低的贮藏温度下较高的POX活性有关。

(周 洲/摘译)

氮磷钾配比施肥可不同程度促进扁桃幼苗的生长发育

据《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19年第5期《氮磷钾配比施肥对扁桃幼苗生长及叶片养分含量的影响》(作者付晓凤等)报道,作者通过土壤盆栽试验,采用3因素4水平正交试验设计,测定扁桃生长特性和叶片养分含量各项指标,评价氮磷钾不同配比施肥下的苗木质量,采用隶属函数模糊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并筛选出最佳施肥配比组合。

结果表明,氮磷钾配比施肥可不同程度促进扁桃幼苗的生长发育,除高径比、茎根比和一级侧根数外,株高增长量、地径增长量、生物量、总根长、根表面积、根平均直径、叶面积的最大值均出现在T6组N2P2K2(尿素0.770 g/株,过磷酸钙 0.410 g/株,氯化钾 0.304 g/株);不同施肥处理下扁桃幼苗的叶片养分含量有所差异,各施肥处理组叶片N、P、K含量均大于对照组。叶片 N、P、K含量最高处理组分别为 T11组N3P2K2(尿素 1.155 g/株,过磷酸钙 0.410 g/株,氯 化 钾 0.304 g/株 ),T7 组 N2P3K2 (尿 素0.770 g/株,过磷酸钙 0.615 g/株,氯化钾0.304 g/株),T10 组 N2P2K3(尿素 0.770 g/株,过磷酸钙0.410 g/株,氯化钾0.455 g/株)。综上所述,通过隶属函数综合评价和苗木质量QI计算分析得出,最佳氮磷钾处理组为T6组N2P2K2。

(王世明/摘录)

果园地面覆盖对桃常温贮藏品质的影响

据《甘肃农业科技》2019年第12期《果园地面覆盖方式对桃果实常温贮藏条件下品质的影响》(作者王晨冰等)报道,在秦安县浅山半干旱区,以17年生桃品种京陇7号为试材,研究了不同地面覆盖方式对果实品质的影响。

结果表明,不同地面覆盖方式对常温贮藏条件下桃果实硬度、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失重率以及腐烂率都有显著影响,其中全园覆麦草15 cm处理的桃果实常温下贮藏8天后果实硬度、维生素C含量减幅最小,同时可滴定酸含量和果实腐烂率降幅最大;垄黑膜保墒集雨覆盖处理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变化较小,而对照处理(清耕)果实失重率最小。综上所述,全园地面覆麦草15 cm的处理更有利于桃果实常温贮藏。

(王世明/摘录)

猜你喜欢

扁桃开心果猕猴桃
摘猕猴桃
扁桃特性及其丰产栽培技术
不同间作模式影响扁桃生长和结果
猕猴桃落果咋应对
提取猕猴桃的DNA
我们班的“开心果”
基于鼠类取食扁桃后遗留碎片的鼠种判别研究
为什么猕猴桃身上长满了毛?
西班牙的4个扁桃新品种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