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高校学报特点及编辑胜任力分析

2020-12-17于良君李燕宁

关键词:学报期刊时代

于良君, 李燕宁 , 窦 薇

(云南农业大学 学报编辑部,云南 昆明 650201)

互联网出现以前,高校学报几乎是按规范的学科分类、传统的编辑手段和原始的出版方法来管理、运作与出版发行。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高校学报的发展环境发生了极为深刻的变化,传统媒体面临巨大冲击。如何提高办刊质量,促进期刊向集群化、出版数字化、运作国际化、编辑自动化、传播全媒体等发展方向迈进[1],创办出适应互联网时代发展、具有国内外广泛影响力的优秀期刊,是当代高校学报编辑部需要承担的历史使命。

一、 互联网给高校学报带来了挑战并提供了发展机遇

(一) 互联网时代高校学报面临的挑战

互联网时代可以说是知识极速“爆炸”的时代。信息与网络技术使信息传播的速度几乎达到了令人难以适应的状态:信息量急剧增加、传播速度异常迅速、个人接受严重“超载”、有用或自己需要的信息难于筛选。另一方面,互联网使学术期刊的“大门”或“窗户”敞开,办刊的国际化水平和要求越来越高,办刊的标准和规范不仅需要逐渐与国际接轨,内容也需要与国际刊物保持同步而不能重复。同时,与互联网发展、新媒体技术广泛应用相伴行的是,不同学科之间相互交叉、融合、渗透显得越来越便利、容易,导致的学科交叉融合趋势越来越明显,传统学科的界限逐渐模糊,新兴学科不断出现并发展。信息传播的快捷化、知识的复杂化、信息处理的编辑专业化、刊物编辑的国际化、学科发展的融合化构成了互联网时代高校学报面临的复杂局面,给高校学报办刊带来了明显的挑战。

(二) 互联网时代高校学报具有的新特点

1998年,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学报管理办法》中规定,高校学报的办刊宗旨是:反映本校的教育科研水平,报道其研究的新成果、新发现、新理论和新方法,促进学术交流和学科发展。不可否认的是,在互联网时代办刊的实践过程中,高校学报具有了新的特点。

1. 学科界限逐渐模糊

学科交融交叉是互联网时代的一大特征,也是互联网时代学科发展的大趋势。交叉学科是指不同学科之间相互交叉、融合、渗透而出现的新兴学科,近代科学发展特别是科学上的重大发现,国计民生中的重大社会问题的解决等,常常涉及到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和相互渗透。比如政策性问题的研究会融入大量统计学方法甚至计算机科学、信息技术的方法,农业生态问题又会融入大量的人口学、民族学等社会学研究手段和方法,畜牧业养殖技术会受大量环境因素的影响和制约需要融入环境工程的手段技术等。

2. 特色栏目逐渐增多

特色是学报的生命,是学报生存和发展之根基。由于学科相互融合,界限逐渐模糊,按学科分类方法设置刊物栏目的传统做法已经很难适应学术发展的需要,也很难体现各个学校刊物的特色。许多高校学报认识到富有特色的栏目是期刊吸引稿件的窗口,从十几年前开始就围绕学校自身的优势、地域资源状况、学科发展方向及研究热点、编辑专业能力等努力打造特色栏目,使之成为突出学术研究最新动态、争取名家优质稿件、实现特色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3. 优秀专家不断聚集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信息交换的迅捷,在很大程度上缩短了刊物编辑与作者之间的空间距离,使优秀专家因特色栏目汇聚、与栏目交流成为可能,打破了学报只为本校师生服务的局限。许多学校学报的实践表明,特色栏目的开办,在很大程度上确实起到了汇聚名家稿件的作用,促进了学报的发展和影响力的迅速提升[2]。反过来,优秀学报呈现出优秀专家库名家荟萃,人才济济。

4. 潜在作者需要挖掘

尽管互联网能够促进名家的聚集,但高校学报其作者主力军仍然可能是本校教师、科研人员以及博士和硕士生,这就要求学报要从挖掘潜在作者着手,从高质量论文构思与写作、学术诚信与学术规范、形势政策教育、特色栏目的特点要求等方面开设专门课程,由编辑部人员或者聘请相应学科的专家进行授课并加强人文关怀,从源头上加强校内作者和挖掘潜在作者的培养,一方面保证高质量论文的产生,另一方面保证潜在作者不会因互联网的便利而流失。

5. 出版模式呈现多样

互联网时代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手段层出不穷,媒体融合的特征越来越明显。高校期刊利用大数据应用的优势,推动跨界融合、坚持驱动创新、激发文化活力、提供增值服务,形成媒体融合发展新格局[3],这是互联网时代考验办刊水平的又一个指标。媒体融合,为出版模式提供了多样化的可能。近五年来,全国期刊出版物种数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但同时看到的是,纸质刊物的印数却呈现了下降的趋势。但媒体融合不是纸媒和新媒体的简单融合,需要编辑有大数据处理、网络化技术、新媒体编辑技术等素质,因此成为互联网时代办刊质量提升的一个新难点。

6. 编辑难度越来越高

网络化时代,面对编辑和传播手段的高度数字化、多样化和智能化发展,编辑工作需要利用网络出版商、数据库、各类新媒体平台与终端以及图片、视频(动漫)、音频等工具,在稿件前期加工立体化、后期宣传提前化和服务个体化流程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全方位服务于科学共同体,服务于科学研究全过程,服务于个性化科研需求[4],以期使期刊成为全媒体融合的多元化服务功能集成者。

(三) 互联网时代高校学报发展的新机遇

互联网给高校学报办刊带来了挑战,但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各种信息挖掘技术、检索手段应运而生并逐渐成熟;信息的广泛而快捷的传播传输为办刊带来了更多交流的便捷,创新性思维更容易产生;各种信息编辑手段、编辑工具为信息处理带来了便利,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刊物编辑的工作效率,使学术期刊出版和传播的成本大大降低[5]。2018年11月14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关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其中强调,“要以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为目标,科学编制重点建设期刊目录,做精做强一批基础和传统优势领域期刊”。有学者说:未来刊物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依托优势学科、地域资源、边缘学科创建特色栏目,通过特色栏目,使学报的整体学术水平不断提升,得到更多知名专家、学者的关注,可以使地处边远地区的普通学报从名不经传的刊物逐步发展成为核心期刊[6]。

实际上,面对新形势,学报围绕核心竞争力打造的关键,是迅速适应目前互联网传播环境的变化,提升编辑人员胜任力水平。期刊核心价值建设的关键是人力要素[7],即编辑人才。正如项昌乐所言:“如果中国的期刊编辑不迅速转变理念,不具备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时代所需要的思维和全媒体信息与技术素养,不抓住国家推进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整合的有利契机,势必会在期刊传播范围全球化、传播渠道多元化、传播手段智能化、传播效率高速化等方面大大落后于国外期刊的发展。”[8]高水平的高校学报,需要打造一支既有较高水准又能够适应新的出版环境的编辑工作队伍,才能满足网络化时代刊物的发展需要。

二、 挑战和机遇对编辑的胜任力的新要求

针对互联网时代高校学报具有的新特点,学报要实现办刊水平的提高,创办出具有国内外广泛影响力的精品期刊,除了需要加强对自身特色特征的分析,使期刊快速向期刊集群化、出版数字化、运作国际化、编辑自动化、传播全媒体等发展方向迈进外,关键还要在提升编辑人员的编辑工作能力也即在编辑胜任力上下功夫,使期刊的核心价值成为编辑的整体普遍价值,也就是编辑胜任力不再是区分优秀与普通编辑的条件,而成为编辑必须具备的能力。

编辑的胜任力可以借鉴胜任力理论和胜任力素质模型来加以讨论和分析。胜任力理论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是哈佛大学的麦克利兰博士主持的一项研究课题。他以十分形象的“冰山素质模型”来描述人的个体特征,即个人素质分为冰山以上显露的部分和冰山以下深藏不露的部分。冰山以上部分包括知识、技能、经验等容易被测量、被感知的要素,冰山以下部分包括自我形象、动机、特质、价值观等,是人的内在的、难以测量的部分,而正是深藏在冰山以下的这些因素往往对一个人的行为和工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9]。胜任力蕴含着这些基本的理念,强调工作中领导或员工既要拥有“冰山以上”部分的素质和才能,又要拥有“冰山以下”具有潜在意义的特征和素质。根据这一理论,麦克利兰博士构建了胜任力素质模型(Competency Model),通过对核心岗位优秀员工、优秀绩效的关键特征以及组织环境的内外部环境变化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来确定岗位胜任力的一种人力资源动态管理工具[10]。相较于传统的“能力—素质”论,胜任力理论将“素质、资质、才干”等影响优秀工作绩效的各种个性特征合为一体,更全面、深刻地挖掘了个体的内在特征,揭示了编辑个体能力素质与岗位需求之间的匹配关系[11]。范晨芳等[12]认为,新时期期刊编辑的胜任力素质,除了以往的政治素养、专业技能、学科知识、社交能力和工匠精神外,还需要具备与学科发展并进的学术素质,与国际视野并行的科学素质,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时代相应的信息技术素质,同时还需要对编辑的再学习能力、价值创新能力和全方位整合能力进行培养,以达到新的胜任力素质要求。

根据以上对网络化时代高校学报新特点和对编辑工作提出的要求,笔者也赞同范晨芳等人的观点,认为不只是军事医学期刊,其他期刊也同样面临如何适应网络化时代要求的问题,编辑人员都需要提升再学习能力、编辑整合能力、创新创造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和对象服务能力。

三、 互联网时代编辑胜任力分析

(一) 再学习能力

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由此产生的新技术、新学科、新领域、边缘学科,这就决定了学术期刊要建立在基于多媒体的跨受众、跨终端、跨渠道的超级媒体传播与服务平台之上,导致互联网时代的编辑工作是一项需要多门学科知识综合的复杂的技术性很强的工作。目前,没有任何一所学校的某个专业能够培养编辑工作所需要的所有知识和技能[13],编辑人员新的胜任力必须是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学习和积累。因此,再学习能力是编辑人员胜任工作的第一位能力。编辑部要通过建立长期的规律性和激励性培养措施,鼓励编辑人员再学习能力的提高,使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促进编辑不断提高专业知识和出版知识技能。编辑人员的再学习能力可以通过参加相关的学术会议及论坛、参加国内外期刊业务培训、参加行业内的期刊协会来加以提升。

1. 参加相关的学术会议及论坛

每所高校都有自己的特色学科以及优势专业,所以高校学报期刊明显具有本校的专业特性,这些专业知识体系复杂、细分繁多,不掌握全面的专业知识体系及知识的内在结构,编辑在工作中难于得心应手。高校学报要充分发挥学术共同体的导向作用,就必须不断提升编辑人员专业领域的学术造诣,及时把握或了解熟悉相关专业领域的前沿、热点、难点问题,使之成为相关领域学术信息的收集者、发布者。除了通过专业书籍、文献和同行期刊的学习,专业学术会议旨在是发布科学技术最新、最前沿专业的信息,定期参加专业学术会议是编辑人员在短时间内了解专业最新发展动态和学科热点以及充实自我的最便捷途径。参加专业学术会议,编辑深入关注学术前沿,与学术界保持广泛而密切的联系,积极参加各类学术活动,与相关学科领域的学者深入交流,不断拓展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的学术素养,建立自己的学术网络。这样就能在选题策划和审稿、组稿过程中用专业的眼光判断、鉴识,审选文章是否合理、适用,是否有传播价值,是否具有科学性、创新性;就能辨别出所投稿件在专业技术上的优与劣、真与伪、是与非;就能看出文章中出现的问题,在对稿件的学术水平能做出更准确、中肯的评价[14]。

2. 参加国内外的期刊业务培训

编校工作是期刊出版的中心环节,也是决定期刊质量的关键。网络化时代,为了适应期刊的发展需要,高校编辑编校的内容不单是纯涉及文字的编排,音频、视频、动画等内容及效果也加入到了期刊的编校中。因此,高校编辑除了掌握好文字编校的基本技能外,还要掌握对多媒体内容及形式的编校,具备学术期刊的评价发展趋势与质量提升和以时代标准提升期刊版面编排与策划的能力。为提高期刊编辑人员的政治思想素养、编辑业务能力,推动期刊的高质量发展,编辑需要参加各种专业培训。学习内容应该包括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论述、期刊出版管理及规范的新标准新技术和出版经营理念、网络化时代对科技期刊编辑的编校能力的要求等。

3. 参加行业内的期刊协会

期刊协会集中体现了学术业务研究交流功能,是团结、凝聚广大会员最重要的形式,具有学术和业务研究交流的核心功能,是学术交流的共同体。例如云南省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每年都会设定年会主题、邀请国内著名一流专家讲课、开展文化调研,为云南省社科期刊发展繁荣、交流哲学社会科学的理念、路径和经验提供平台。同时,研究年会还会出版论文集,组织沙龙研讨会,介绍云南省内优秀期刊办刊经验,促进交流,集思广益,实现期刊的共同进步和繁荣发展。

(二) 编辑整合能力

随着新媒体的崛起,信息、思潮和知识传播的方式更多样化、立体化、平民化,现代阅读方式和习惯正发生着深刻变化。新媒体促使“读数据库”成了读者的习惯,这已经改变了他们的阅读方式,不再需要购买纸质期刊来选取需要的文章。国际上,数字期刊已经成为学术期刊出版、传播和利用的主流形态。据国外关于科研人员阅读方式的统计,14%的人阅读纸版文章,63%的人下载PDF后打印阅读,54%的人下载PDF后在屏幕上阅读,只有9%的人在网站上阅读文章[15]。互联网时代的编辑工作已经远远超出传统报刊、广播、音像等范围,涉及数字出版、移动终端、网络传播等更为广泛的领域。在这些领域编辑要想编辑、加工和创作文字即图片内容,就必须掌握网络编辑技术,将编辑工作形式转变为新型的数字技术化形式。编辑的内容需要经过数字技术处理后最终成为适合阅读器或网上浏览产品,不仅需要具备良好的文字处理能力,还需要掌握处理视频、图画和声音等技能并结合作者的需求提供个性化制图、视频和宣传等服务[16]。这就要求编辑对整个学报数字化出版有清晰的宏观把握,包括信息采集、选题设计、组稿、审稿、编辑加工、审定发稿、校样处理、样书检查、期刊传播宣传、收集反馈信息、网站建设、采编系统建设、开放获取平台、优先出版、核心作者维护等[12]。编辑角色需要进行重新构建,不仅需要对实时信息能够精准把握,还需要有一定的技术能力,能够将信息通过现代化的媒介进行编辑和传播[5]。

为促进编辑人员能力的提高,编辑部要创新编辑培养思路,优化资源配置,不断拓展编辑工作空间,循序渐进地按要求提升编辑工作难度、创新编辑工作模式。不断推进网络化和无纸化办公,引导编辑将提高编辑能力成为一种自然和习惯;适当调整原有工作分工,推进多岗位编辑工作的适应;实行策划、设计、编辑、网络一体化要求,推进文章加工和情报编辑一体化;建立与技术部门的合作共建机制,加强编辑数字化出版技术、流程的培训,促进编辑解决工作难题能力的提高。如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积极推进全媒体矩阵建设,形成了刊、报、网、论坛、视频的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学术传播体系,实现“一次采集、全媒体编发、多介质推送”、全方位、多媒体呈现。

(三) 创新创造能力

创新能力是高水平人才科学素质的重要延伸,是创办高水平期刊必不可少的能力。2018年10月柳斌杰在首届中国编辑高层论坛上坦言,一个不尊重创新精神的编辑,是很难适应这个工作需要的,没有创新型的编辑就不可能出现有生机的好作品。面对新媒体冲击,高校学报需要持续创新才能赢得生存与发展。新媒体时代的学报创新离不开一支思想政治文化素质高、专业功底扎实、富有工作热情和创新能力的队伍。

提升编辑的创新创造能力,首先要从编辑部整体入手,要围绕如何适应新时代发展的要求,从办刊理念、刊物内容到网络技术手段开展深入的研究探讨,明确办刊理念和发展定位。在此基础上,确定若干阶段性目标,创新激励机制,实行有利于创新创造的鼓励措施,营造人人创新的工作氛围,激发编辑人员工作的热情和创新激情。

(四) 社会活动能力

期刊质量是学报可持续发展的底线,优质的稿源和专业精准的审稿是除了编辑之外提升期刊质量的最重要的环节。互联网时代科技期刊编辑不但要有较好的编辑能力还应具备良好的对外沟通和交流的能力,要约到优质稿件就必须具备和高水平专家对话的本领,这就要求编辑在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的同时应成为科技与学术交流领域的外交家。

编辑部要鼓励编辑人员改变长期伏案工作的原有模式,要求编辑人员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参与科研,深入到科研一线,如到专家办公室、实验室、科研现场、教学现场开展实践调查;鼓励与优秀的专家学者建立密切联系,建立一支稳定的优秀稿源作者和专业的审稿专家队伍,彻底转变过去在稿件收集过程中固守的“等、靠、委、要”的传统思想,增强编辑组稿、约稿的工作能力[17];要引导编辑人员加强同各方面人士的情感交流、信息交流、学术交流,提高与各行各业人士的交往交流能力,为实现刊物质量提升建立较好的人际关系。

(五) 对象服务能力

学术期刊作为服务学术和学术共同体的载体,编辑工作者需要树立较强的服务意识,建立完整的服务体系,服务于作者、读者、审稿人,这对于学术期刊的发展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18]。

在互联网时代,编辑工作逐渐数字化,编辑与作者、审稿人、作者之间的交互性前所未有地加强了,这就要求编辑必须以用户需求为中心,在不断地交流和信息共享中,做到互相认同。对于作者,可以通过及时通讯工具如QQ群或者微信群,加强与作者的沟通服务。学报编辑可以使用专刊、专栏或者专题为群名建立QQ群或者微信群,邀请相关作者入群,及时了解相关来稿情况,为作者提供相关的帮助,从而提高组稿的效率和质量[19]。对于审稿人,要建立网络式的审稿系统,建立科学严谨的审稿制度,做到精准送审,同时加强与审稿人的对话与互动,协助审稿人做到高质量的审稿;对于读者,编辑应该适应数字出版的特点,在编辑排版环节对内容资源进行综合分类,并根据读者的不同需求编辑出更加多元化、个性化的模块,使读者能够快速接收到作品要传达的信息[20]。

读者是学术期刊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编辑工作最重要也是最直接的服务对象,他们在一定意义上决定着学术期刊的价值实现[21]。出版业进入网络化时代后,原来的传统出版内容和方式很难跟上时代的潮流,伴随着科技学术期刊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要想在改革的浪潮中不被排挤出去,以人为本的学术期刊编辑服务读者的重任被提到议事日程。通过开通微信公众平台、建立QQ群和微信群,及时了解读者的反馈,满足读者的需求。通过网络平台开通读者点评,通过读者提出的建议完善编辑工作。例如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通过两个微信公众号:中国社会科学网和中国学派,推送《中国社会科学》等刊物的目录、内容,受到学界高度关注,每期浏览量均达到数万次。高校都有自己的网站,学报可以在自己的网站里添加交流的平台,比如互动社区(SNS社区)栏目,对网站刊发的论文设置评论、分享、建议等栏目,校内的师生可以留言和进行评论。

总之,互联网时代数字出版和传统出版的融合已经成为目前的趋势,新时期的期刊不能墨守成规,需要在全媒体融合上多下功夫研究,多途径探索,根据读者和作者的需求,办出质量办出特色,就需要编辑人员努力适应互联网时代要求,加强编辑再学习能力、全方位整合能力、创新创造能力以及社会活动和对象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编辑素养,不断提高岗位胜任力,促使编辑从传统编辑角色转变成为互联网时代新型编辑的引领者以及先进出版规范的执行者和信息化时代服务的集成者[4],促进期刊质量生命力的提高,实现期刊新时期的新跨越。

猜你喜欢

学报期刊时代
期刊更名启事
期刊简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期刊审稿进度表
e时代
e时代
e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