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要素价格扭曲对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影响与传导机制研究

2020-12-16

中国农业会计 2020年10期
关键词:不良贷款要素商业银行

林 琳

党的十九大要求,“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深化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不良贷款率的管控,是守住金融风险底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据银保监会公布的数据信息来看,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我国不良贷款率不断增加,截至2019年底,数据显示,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24100万亿元,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86%。从2010-2019年,我国不良贷款率增长了0.86%,体现了商业银行发展过程中存在潜在不良贷款风险,对商业银行未来发展埋下了巨大安全隐患。《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明确提出,“在要素市场化领域应积极推进包括要素市场化改革、创新要素市场化配置和建立统一开放的要素市场等多角度的发展。”要素价格扭曲作为造成商业银行不良信贷风险的重要因素,在市场和金融领域的驱动之下,为商业银行发展带来了阻碍。本文将针对要素价格扭曲对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的影响与传导机制展开详细分析。

一、要素价格扭曲内涵概述

所谓要素价格扭曲,是指特定的市场机制之下,各个生产要素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无法实现配置最优化,从而导致生产要素市场价格对机会成本带来的偏离。简而言之,因为在市场环境与市场机制的影响下,造成了生产要素不完善以及生产要素扭曲,导致生产要素无法高效、合理配置,很难达到帕累托最优值。

从要素价格扭曲不同视角来看,要素价格扭曲又可以分为“绝对价格扭曲、相对价格扭曲”。针对绝对价格扭曲来说,是指统一生产要素在不同部门之间使用支付成本与边际产出无法平衡;针对相对价格扭曲来说,是指不同生产要素价格与产出之间存在偏离。要素价格绝对扭曲这一现象,更加具备针对性,往往会出现在某一生产要素当中,所衡量的尺度则是生产要素价格与其边界产出之间的偏离程度。结合数学模式对要素价格绝对扭曲进行表述,若某企业生产过程中主要投入的要素有两种,分别为资本K、劳动L,那么企业在生产过程当中的生产要素资本函数就可以表述为“F(Y)=Y(K,L)”。将该企业生产要素资本K和劳动L的价格分别设置为PK和PL,那么企业的利润则为π=F(Y)-PKK-PLL。借助利润最大化来得出一价偏导,那么便可以将该企业生产资本与生产劳动的边界产出确定为MPK、MPL。在此基础上,便可针对该公司生产要素价格绝对扭曲情况借助数学公式表示为“disk=MPK/KK”、“disl=MPL/PL”。公式中,若disk和disl的数值不等于1,那么则说明该企业在实际运营过程中存在要素价格绝对扭曲现象。

其中PK、PL分别代表了劳动生产要素、资本生产要素的价格。当两个部门中劳动要素价格、资本要素价格比满足η=1时,那么则表示两个部门之间的要素价格不存在扭曲问题;若两个部门当中,劳动要素价格、资本要素价格比不满足η=1时,那么则表示两个部门之间的要素价格存在扭曲问题。

二、要素价格扭曲与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之间的关系

结合我国生产要素市场来看,生产要素市场化进程较为缓慢。资本、劳动、能源等生产要素,在不同层次上存在价格扭曲。要素价格扭曲与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要素价格扭曲很容易增加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压力。从宏观领域层次来看,要素价格扭曲很容易导致资本与劳动的价格成本压低,很多企业会出现过度投资行为。企业过度投资必然会造成企业的产能过剩,导致市场供求比例不协调,降低了行业整体盈利空间。在市场供大于求的环境之下,企业之间竞争日渐激烈,很多企业长时间下会出现经营困难的问题,造成信贷风险增加。

三、要素价格扭曲对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的影响

(一)从供给角度分析

从市场供给角度来看,出现要素价格扭曲可能会导致市场当中企业过度投资问题,容易造成供求失衡、产能过剩,导致企业的盈利空间降低,以及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增长。从具体层面上进行分析,要素价格扭曲从本质层面上来看,便是减低了生产成本,造成资本、劳动、能源等生产要素的价格偏低,这样企业为了拓展生产规模,则会持续性扩张,直接造成最终产能过剩,最终容易造成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导致银行贷款无法偿还而产生信贷坏账、呆账等问题,直接增加了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在我国企业制度改革不断深化的当下,地方政府对于企业的干预范围减少,企业自主发展水平持续提升。

(二)从需求角度分析

从市场需求来看,在要素价格扭曲的影响下,客户因为获利较少,所以消费水平呈现下降的态势,市场当中需求量降低,直接影响到企业正常运行和盈利,很容易增加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要素价格扭曲降低了生产要素的成本,从劳动力层次来看,很容易导致人力资源价格降低,人们在收入较少的情况下,会尽可能缩减支出,使得社会需求量减少,老百姓会更加注重生活必需品的消费,第三产业在要素价格扭曲的影响下受到波动,导致经济运行较为困难。因为要素价格扭曲对市场供求结构带来影响,致使供求结构出现失衡问题,直接造成部分企业产业链资金供应不足,导致信贷违约问题屡见不鲜,增加了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

(三)从企业角度分析

从企业角度来看,国有企业发展规模和经济总量远远高于非国有企业,针对一些地方政府在实施政绩考核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国有企业所发挥的作用,所以很多政府都乐于通过“预算软约束”的方式扭曲要素价格,为国有企业创造更多的资源,这是国有企业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的根本。在此操作之下,很容易造成国有企业产能过剩,直接导致国有企业盈利空间缩减,甚至使国有企业处于信贷危机当中。市场中很多生产要素在再分配时存在滞后性,所以地方政府会着手实施有针对性的资源控制,通过压低要素价格为企业制造优惠条件,企业借助内部生产成本外部化从而获取利润,导致扩大投资成本成为了企业的理性选择。但是从金融市场整体投资情况来看,因为要素价格扭曲,所以很容易导致行业内产能过剩,不良贷款率升高。

(四)从商业银行角度分析

针对商业银行层次来说,若市场生产要素价格扭曲,直接会造成信贷资源调配失误、分配不均衡,影响商业银行信贷收益,甚至导致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增高。客观来说,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体系的主体,尤其对中小商业银行来说,已经日渐成为我国金融领域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经济社会中起着重要作用。从理论上来说,金融信贷资源是按照市场发展方向进行分配的,但是我国商业银行信贷受所有制局限,也造成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增长。一方面,地方政府因为某些政治原因,会有针对性地干预商业银行内部决策,导致商业银行贷款资源无法按照商业银行效益最大化实施流动,加剧了商业银行金融资源配置失误等不良现象。此外,商业银行自身的治理结构也存在较大的缺陷。很多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者相对更加注重银行获利,忽视了金融风险,导致商业银行管理模式无法实现精细化,并且引发了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等问题,这也是导致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增高的一个原因。若市场经济产能出现严重过剩的情况,为了避免破产对商业银行信贷资源的损失,商业银行会持续扩大贷款规模,一方面想要解决企业发展困难,另一方面是因为银行想要获取更多的利益。

四、解决要素价格扭曲对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的措施

(一)推动资本要素市场化改革

资本是市场当中非常重要的生产要素,想要有效地扭曲资本要素价格问题、积极优化配置、降低银行不良贷款率,应该打破当前市场当中所有制歧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当中,针对国有化改革、强化市场要素分配公平性提出了要求,明确“国有企业作为国有经济的代表,需要继续规范,并有序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通过完善治理、强化激励、突出主业和提高效率。”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非国有企业,都应该在资本市场当中实施公平竞争,非国有企业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经营效率,展现出自身强大的综合竞争力,获取更多的市场生产资源要素。针对国有企业来说,应该尽量避免“预算软约束”,结合市场情况公平竞争,公平追求金融信贷资源。地方政府必须注意减少对市场资源的干预,确保商业银行之间金融筹资渠道的公平性,积极完善市场体制。要注意提升商业银行信贷的公平性,将资源分配给有能力进行生产扩张的企业,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优化资本资源的渠道。

(二)加快劳动要素市场化改革

针对劳动要素来说,我国大多数劳动力只具备单一的劳动生产要素。劳动报酬影响着我国居民的收入水平,想要真正扭转劳动要素价格扭曲对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的影响,就应该积极开展劳动要素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调节劳动者报酬在收入当中的比例。政府应该充分发挥自身作用,科学开展初次劳动报酬分配,在维护广大劳动者合法收入的基础上,确保劳动者的最低收入。

(三)促进能源要素市场化改革

能源要素是市场经济发展的根本,为了确保能源要素协调分配、协调能源要素价格,应该借助市场调节能源价格,减少政府干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形成竞争有序、开放的市场体系,需要以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让市场在经济体制起到决定性作用。”政府必须发挥自身的监督作用,确保能源行业上游企业自主性和竞争性。通过能源价格来反映市场供求的变化,政府部门要做好预估监督,恰当地使用税收政策来协助能源合理分配,制定能源补贴税收优惠的标准,公开评选流程手段来明确能源补贴主体。

五、结语

总而言之,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问题,已经成为中小商业银行金融风险的主要来源。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也是反映市场经济系统性金融风险程度的参考指标。结合不良贷款率中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便可以明确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程度。为了有效降低商业银行金融风险、抑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必须要明确生产要素价格扭曲对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的影响。政府部门、企业、商业银行之间应该协调好关系,政府应适当放权,促进资源、能源、劳动力市场化改革,并做好监督管理工作。企业应该不断强化自身综合竞争力,商业银行应该制定出完善的信贷考核标准和机制,确保信贷资源分配合理性、科学性,切实改善因为生产要素价格扭曲造成的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问题,促进我国金融行业稳定发展。

猜你喜欢

不良贷款要素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资金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商业银行应主动融入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基于因子分析法国内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评
基于因子分析法国内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评
用活“三字经”密织不良贷款防控网
也谈做人的要素
2015年8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
不良率农行最高
发达国家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经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