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08-2015年橡胶蜂蜜产量与气候的相关性分析

2020-12-15苗春辉胡宗文张学文

蜜蜂杂志 2020年5期
关键词:橡胶林蜂场降雨量

苗春辉,胡宗文,张学文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云南 蒙自661101)

橡胶树是获取天然橡胶的主要原材料,大面积种植橡胶树对当地的生态环境[1]、生物多样性[2]、人文生态[3,4]产生诸多影响,发掘橡胶种植业的潜在价值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价值。为满足生产需求,自1950年蔡希陶先生科考后开始了我国在西双版纳州大面积种植橡胶。结合MODIS NPP数据,云南橡胶的年平均产胶能力最高[5],并且受气候差异、风害、寒害的影响较小。截至2007年,橡胶林种植面积同有林地面积的比率已达27.06%,成为当地主要的林型。大面积的种植橡胶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带来极大挑战,但对养蜂业却是获得高效经济的重要基础。对橡胶蜜利用的文献最初见于1982年徐世镛[6]观察意蜂对橡胶蜜的采集,打开了橡胶蜜源的篇章。1980-2000年的观察初期:有罗铁桥[7](1986)、杨开凤[8](1988)、匡邦郁[9](1991)、董霞[10](1995)、刘意秋[11](2000)对橡胶流蜜位置、蜂群管理进行研究,为橡胶蜜的开发打下基础。2000年至今的运用时期:有田学军[12](2002)、缪思位[13](2013)、陈顺安[14](2016)、胡宗文[15](2017)等探究了橡胶蜜源的采集路线、补充饲喂花粉、对当地土著蜂的影响等,为发掘橡胶蜜给出了数据支撑。橡胶林地是西双版纳人工景观的主导类型,能为养蜂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可打造成为当地特色商品蜜,因此掌握当地的气候变化和橡胶泌蜜规律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追求经济利益而加大自然雨林的砍伐,对当地的气候生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6],是否对橡胶泌蜜及蜂群获得高产产生影响还未可得知。我们以气象观测仪连续8年记录气温和降雨量及橡胶蜜采集情况,分析橡胶蜜与气温、降雨量、群势的相关性,为进一步发掘橡胶林区经济价值提供数据支持。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蜂场:每年转地进入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采集橡胶蜜的蜂场,随机选取10群群势相当的蜂群作为对象。

仪器:台秤、测子框、计数器、气象观测仪(美国Davis公司生产的VantagePro2气象仪)。

1.2 方法

取蜜,根据蜂场管理进度和蜂箱内进蜜状况取成熟封盖蜂蜜,一般是2~3 d上午用摇蜜机取出蜂巢内蜂蜜,进行台秤称量。

以气象观测仪连续记录蜂场进入前2个月至蜂场采集完后2个月的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日降雨量、日平均气温,以做相关性分析。

1.3 统计

以Excel进行数据的统计,以SPSS19.0进行相关性分析。在本次研究中,我们以相关性分析气候和橡胶蜂蜜产量消长的相关性,以探讨这两变量间的相关性,以方差分析和X2检验分析群势的变化差异。

2 结果

2.1 历年橡胶蜂蜜的群势与产量

图1 2008-2015年采集橡胶蜜的蜂群势与产量Fig.1 the rubber tree honey yield and bee colony population on 2008-2015

转地蜂场以强群进入采集场地时蜂群有较多的工蜂投入采集,从图1可以看出,2008-2015年,进入橡胶场地的蜂场群势为13~13.6脾,这样的操作有利于获得高产。然而2008-2015年间橡胶蜜产量出现波动:2008-2010年橡胶蜜产量逐渐升高,2011年降到最低值,为(54.05±0.56)kg/群,2012-2014年橡胶蜜产量稳步上升,在2014年达到最大值,为(82.8±0.381)kg/群,到2015年时略有下降。蜂群的群势是获得蜂产品高产稳产的基础,然而养蜂的收益在不同的年间会出现波动。

2.2 西双版纳地区5周年气温和降雨量的变化

图2 2008-2015年气温和降雨量的变化Fig.2 temperature and rainfall change on 2008-2015

2008-2015年以气象观测仪记录西双版纳景洪地区的日气温和降雨量,如图2,日气温的变化比较均匀,即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和日平均气温无剧烈变化,从年份来看,日最高气温出现在2014-2015年的5月,日最低气温持续最短的是2013年的1~2月。相比较而言,西双版纳的景洪地区日降雨量变化较为剧烈,主要表现在2011年降雨量来临时间早于其他年份,为2月下旬来汛,2014年1月至5月中旬的连续干旱,干旱和洪涝持续的时间都比较长,2015年1月降雨迅猛,2~3月的干旱或许对当地的植物有影响。

2.3 橡胶蜜产量的年份间比较

表1 2008-2015年橡胶蜜产量与群势间的比较Tab.1 the compare of yield with colony population on 2008-2015

从表1可看出,群势在年份的变化中没有表现出差异性(P=0.854),相关性度量Eta=0.146,靠近0,说明每年进入橡胶场地的西方蜜蜂群势基本相同。产量在不同年份中变化显现出差异极显著(P<0.01),同时相关性度量Eta=0.982,接近1,进一步说明在不同年份里橡胶蜜的产量出现较大波动。同时,橡胶蜜产量与年份下的F值(601.038)远大于群势(F=0.854),说明橡胶蜜产量受到外界因素干扰明显。

2.4 橡胶蜜产量与气候的相关性

从表2可看出,橡胶蜂蜜的产量与当地气候变化密切相关,其中与日平均气温(相关系数r=0.337)有着显著的正相关性,与日降雨量(相关系数r=-0.269)及日最低气温(相关系数r=-0.483)呈现极显著的负相关性,达到了极显著性水平(P≤0.01),说明干旱能加强蜜蜂对橡胶蜜的采集。同时产量与群势(相关系数r=-0.031)和日最高气温(相关系数r=0.153)没有表现显著的相关性,但与群势表现出轻微的负相关,这可能是蜂群越强的时候群内蜜蜂消化量会增大,同时与日最高气温表现出正相关性,说明适当升高当日气温有助于橡胶流蜜,从而增产。

3 讨论

养蜂场地的优劣决定了蜂群的发展和收益。对于转地蜂场的选址,不仅需要更详细的了解主要蜜粉源的面积、生长情况和泌蜜规律,还要了解当地的气候、雨水来临时间及充沛与否。廖谌婳[17](2014)通过遥感识别和数字制图技术显示出西双版纳州橡胶林主要分布在景洪市和勐腊县,面积比2000年增加了17.88万hm2,年变化率持续增加。胡宗文[15](2017)也证实了转地蜂场选址多集中在景洪至勐龙的公路两旁。我们以气象观测仪记录气候的变化及橡胶流蜜收益,发现橡胶泌蜜与降雨量呈现负相关性,即在2~3月降雨量来临早、量大时流蜜较差,干旱时橡胶蜜采集较好,与气温表现出正相关性,同时橡胶林能抵御部分风害[18]对蜜蜂的影响,增加了蜜蜂对橡胶蜜的采集。这丰富了对橡胶林潜在经济的发掘价值。

目前我国橡胶种植的适宜区呈现出气温显著增加而降水量出现轻微增加趋势[19],农业资源以暖湿气候为主,在未来气候变化背景下云南的植胶区出现轻度寒害的概率为0~10%[20],可能会给热带作物带来更好的生长条件。橡胶树处于6年后的实生苗期才能开花泌蜜,而西双版纳州胶林的林龄结构是“中间大、两头小”的特征,成年林比率约为60%,幼林和老林比率约为40%,在未来气候变化的影响下,西双版纳州胶林种植区能够为养蜂业带来持续增高的经济效益。

全球气候变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未来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其结果不仅会导致濒危物种的灭绝,还会造成不同层面的生态效应[21]。全球气候变化以变暖群势最为显著,使得部分植物的适宜种植区扩大,其中热带区域表现最为明显[22]。进一步的开垦原始森林导致土著动物栖息地生境碎片化升级[23],因此目前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迫切任务是在现有的栖息地上如何维持物种与生态系统的完整性[16]。发掘橡胶蜜资源可以减轻气候变暖背景下橡胶林适宜区的空间扩张的影响。

猜你喜欢

橡胶林蜂场降雨量
《当养蜂技术员的日子》之(二十六)— —在大山里跑蜂场之不易
橡胶林氮肥穴施下的氨挥发和氮淋洗损失
海南橡胶林生态系统净碳交换物候特征
橡胶林
池增军会长到南川区头渡镇柏枝村调研
80 家转地蜂场2013-2019 年组织结构、人文素质的调查分析
邢台县蜂群南繁培育工作启动
大英县近10年降水变化特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