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与中国房地产业共同进步

2020-12-14

中国房地产·综合版 2020年11期
关键词:创刊办刊天津市

10月28日,由天津住建委主办,天津国土资源和房屋职业学院承办的《中国房地产》创刊40周年座谈会在天津住建委举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倪虹,天津市副市长孙文魁,住建部相关司领导、天津市住建委负责同志出席座谈会。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刘洪玉、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曾鹏、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房地产咨询研究中心主任廖俊平、原天津财经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谷俊青、中国建设报社天津记者站站长陈军、贝壳找房党委书记、副总裁季烨、天津万科房地产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建新等专家学者及企业代表参加了座谈会。

座谈会由天津市住建委主任蔡云鹏主持,会议围绕《中国房地产》办刊理念、天津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和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趋势等问题展开讨论。 《中国房地产》杂志是1980年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国家城市建设总局)委托原天津市房地产管理局创办的我国第一本房地产专业期刊。40年来,杂志践行“为振兴中国房地产业服务,为繁荣房地产经济理论服务”的办刊宗旨,导向正确,专业严谨,得到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各地房地产政府部门、全国高等院校和房地产研究机构及广大房地产企业的高度好评,被评为社科类一级期刊、优秀期刊,住建部优秀期刊、全国高校中文核心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入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CJFD)收入期刊,被业界公认为房地产领军期刊。

会上,领导和嘉宾共同回顾了《中国房地产》创刊40年的办刊历程,与会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纷纷对《中国房地产》创刊40周年表示祝贺,《中国房地产》专业性强,理论有深度,在中国房地产行业40年的发展中扮演着传道、授业、解惑的重要角色。大家围绕《中国房地产》的办刊历史、天津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和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趋势等问题展开深入讨论,从新型城镇化、住房制度改革、住房和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方向等方面对杂志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天津市副市长孙文魁在致辞中表示,非常感谢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对《中国房地产》杂志的指导和对天津房地产工作的支持。多年来,天津市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人民群众住有所居,保持了房地产市场长期平稳健康发展。《中国房地产》作为我国房地产行业第一本专业期刊,不仅是中国房地产理论的启蒙者、开拓者,也是行业的记录者和推动者,得到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领导的关怀、指导和支持。40年来,从住宅商品化、住房制度改革到住房保障、房地产调控,《中国房地产》以理论为指引推动实践发展,以实践为基石促进理论创新,见证和参与了中国房地产发展的每一个关键时期。我们将继续办好《中国房地产》杂志,服务住房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倪虹在讲话中指出,《中国房地产》杂志坚持办刊40年,非常难得,他代表住建部对天津市表示感谢。1980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委托天津创办《中国房地产》,并不是偶然的,天津市对住房的管理经验和理论研究很丰富,走在全国前列,住房制度改革、旧城改造、历史风貌建筑保护等工作,天津在全国都是领先的。《中国房地产》创刊的40年,是我国房地产业从无到有、跨越式发展的40年,是我国人民居住水平显著提升的40年,也是见证我国住房制度改革探索创新不断深化的40年。2020年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住房和房地产工作也到了关键的转型期,人民群众的住房需求从“有没有”提升为“好不好”,房地产发展迎接新的挑战,一是需要科技振兴,二是需要理论引领。《中国房地产》要抓住这个難得的历史机遇,提高政治站位,持续深化理论研究,创新传播形式.提升刊物影响力,继续发挥好学术引领作用,为新时代中国住房和房地产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天津市住建委蔡云鹏主任表示,《中国房地产》在新的历史时期,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天津市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将继续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和办刊方向,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开拓创新,加强理论探讨和实践总结,为促进我国房地产业持续平稳健康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刘洪玉回顾了与《中国房地产》几十年的编读往来,称《中国房地产》记录了他自己学术生涯的发展轨迹,从1993年发表的《商业物业评估》和《写字楼物业评估》开始,累计独立或与学生合作在《中国房地产》杂志上发表了27篇论文。他希望未来《中国房地产》能够在学术界继往开来,勇攀高峰,在业界、理论界继续发挥中坚作用。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曾鹏在发言中称,他对《中国房地产》创刊40周年表示祝贺和钦佩,也为天津有这样一本“中字头”的行业期刊而感到自豪。中国房地产业发展的40年,也是中国城镇化发展的40年,他回顾了中国城镇化40年来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指出城镇化不是“房”的城镇化,也不是“地”的城镇化,而是“人”的城镇化,未来中国的城镇化要回归到“以人为本”的城镇化。他介绍了“未来社区”的概念,以及在天津的一些探索和实践。未来社区注重品质生活,是未来现代化城市的细胞,也是未来城市的缩影。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房地产咨询研究中心主任廖俊平称,《中国房地产》在中国房地产行业40年的发展中扮演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40年风风雨雨,凭借的就是“坚守”二字,坚守理论阵地,不忘初心、砥砺奋进,紧握时代主旋律和行业脉搏,与中国房地产业同行,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原天津财经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谷俊青指出《中国房地产》创刊40周年非常值得纪念。在当今互联网信息爆炸、自媒体盛行的时代,各种信息鱼龙混杂、难辨真伪,而作为传统纸媒的《中国房地产》具有独特的优势,其专业性更强,理论研讨更有深度,更有利于正确观念的舆论引导。《中国房地产》未来的发展任重道远,要紧跟住建部重要工作,如在房住不炒、住房租赁政策、改革住房公积金制度、树立正确的调控观等方面,继续深入研讨,发挥舆论导向作用。

中国建设报社天津记者站站长陈军热烈祝贺《中国房地产》创刊40周年。他说,自2010年到天津工作,10年来见证了天津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的发展。天津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实现了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目标,《中国建设报》《中国房地产》都做了大量的宣传报道工作。他真诚祝愿《中国房地产》杂志越办越好,为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做好宣传服务工作。

贝壳找房党委书记、副总裁季烨,天津万科房 地产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建新等企业界代表也对《中国房地产》创刊40周年表示祝贺。他们认为,伴随中国房地产业的发展,《中国房地产》是书写者,也是守望者,希望在转型时代《中国房地产》能够更好地肩负使命、砥砺前行。

猜你喜欢

创刊办刊天津市
有趣的云
《粮油食品科技》办刊理念视觉表达
如果画笔会说话?
创刊40周年抒怀
天津市第三届“未来之星”初中数学邀请赛
论蒙古语内部期刊办刊难题及解决方法
创刊寄语
坚持开门办刊,讲好行业故事
天津市排水专项规划简介
围绕中心抓落实,开创办刊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