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高校科研管理效率的路径研究

2020-12-12李佳凤

关键词:科研工作科研成果科研人员

卢 静,李佳凤

(南京理工大学 科学技术研究院,江苏 南京 210094)

现阶段,我国某些高科技研究领域已经驶入迅速发展的快车道。在科学技术进步与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根据高校发展的需求,科学研究业已成为高校的重要职能。在衡量高校综合水平、教学质量及学生综合素养的过程中,科研管理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当前已经得到高校的普遍重视。科研管理承担了学校和各部门科研规划和科技发展的重要任务,具体负责科研项目、科研成果、科研经费的组织及管理。因此,科研管理工作已经构成了学校管理部门中的一项重要职能,但是就目前现状来看,有相当一些高等院校的科研管理职能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加以改进和完善[1]。

一、高校科研管理存在的弊端

1. 管理监督机制不完善

在高校实施科研管理的过程中,监督管理机制是提高科研管理质量和水平的保障,必须严谨、周密并具有针对性。我国高校的科研管理工作纷繁复杂、头绪众多,管理监督机制不够完善。因此,提高监督管理机制的运作能力尤为重要。但是从高校管理的现状来看,现有的监督和管理机制并没有做到科学化、规范化,导致管理机制和科研工作存在不匹配的情况,致使高校的科研工作处在相对被动管理的状态下,这一情况直接影响科研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并直接影响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高校在实施科研管理的过程中,必须强化和健全监督管理机制,充分发挥其重要作用,才能为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优质服务,从而提高科研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2. 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

现阶段,教学和科研成为高等院校的两个中心,科学研究工作在高校中的重要性显著提升,这给高校的科研管理带来较大的挑战。在这个背景下,科研管理的任务非常繁重,工作要求也比较高,因此,对管理者的综合素养和专业素质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从我国高校科研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和专业能力等方面分析得知,管理人员良莠不齐,在能力和水平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这直接导致科研管理效率低下、监管不力等问题,影响了高校科研工作的长远发展[2]。

3. 科研管理观念陈旧

科研管理者的理念比较陈旧,缺少创新意识。现阶段,大部分高校并没有真正重视科研管理工作,没有发挥科研管理工作的有效功能。另外,还有一些高校没有将科研管理与科研工作的整体发展有机结合,许多科研项目在立项和审批的过程中,只注重项目申报的数量和成败,没有注重项目申报的质量和专业优势,仅仅为了争取科研项目的数量和经费而进行盲目申报的情况,忽视了科研工作者的专业素质和技术特长,同时又忽视了科研成果的市场价值,致使科研成果的转化率偏低,甚至无法进行转化,导致科学研究方面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巨大浪费。因此,高校科研管理人员必须更新管理理念,摆脱计划经济观念的束缚,增强主动服务的意识[3]。

4. 科研管理方法不合理

当前,国内高校科研管理的手段和方法都比较落后,致使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加重,并且管理效率低下。尽管众多高等院校都已经普遍运用计算机进行科研管理,但是信息化的整体水平较低。例如,在建立网络平台阶段,并没有按照标准进行构建,导致数据缺乏时效性、不能及时更新等问题。因此,高校科研管理的工作仍需要继续强化网络数据库的建设,只有构建强大、实用、新型的数据库,才可实现科研管理资源整合的功能。

二、科研管理必须不断创新、尊重规律、规范管理、提高效率

科研管理必须提高效率,尊重规律,不断进行创新,充分发挥科研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这种“能动性”是科研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表现为管理者积极主动的工作状态,体现出管理者的导向性、目的性和策划能力。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常常必须进行互动,因此,在科研管理的过程中必须重视“以人为本”。在项目申请和统计报表等事务管理的过程中,强化能动性的管理,加强个体和集体协作的联系,从而保证群体可以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4],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发挥科研人员的专业优势,做好项目选题与申报工作

科研活动的氛围非常重要,需要在宽松与和谐的环境下进行,这样科研人员在学术领域内才能够进行自由、自主的活动,保持满腔的工作热情并发挥出巨大的创造性。在实施科研管理的过程中,必须尊重每位科研人员的个性化特征,保证组织策划的合理性,在同一个学术群体内,让科研人员能够选择自己感兴趣并且能够施展自己特长的研究项目,从而在分工阶段做到有所侧重,发挥每一个人的专业特长与专业优势。这种管理思路,对于项目申报是非常重要的。

项目申报主要是研究人员的自主行为,但是科研管理的作用却是不可忽视的。科学的管理,能够产生最大化的效率。首先,必须应当利用管理部门掌握的信息和资源,向科研人员及时公布项目的类别、数量和申报日程,鼓励科研人员主动选择合适的项目并填写、提交目申请书,随后再将每个科研人员的项目申请书集中起来,统一上交科研管理部门审核。由于在申报项目的过程中,尊重科研人员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充分调动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并且发挥了他们的专业优势和研究特长,从而提高了申报项目的中标率。相反,如果不尊重科研人员的自主性和创造性,采用行政命令的管理方式,把科研项目直接分派给科研人员,让他们被动接受研究任务,就会严重挫伤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与创新热情,降低项目申报的中标率。

2.保证项目管理具备规范化和制度化

科研管理的重要阶段,是对项目前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进行综合管理,并且使管理工作呈现规范化和制度化的特征。当科研项目通过审批之后,则需要将立项通知和具体要求告诉课题组。项目负责人必须在短时间内落实人员、计划、组织、经费等工作,让课题组的全体成员都能够明确分工和具体任务,为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开辟道路。在中期管理的过程中,应该遵从“重实效、去繁琐”的原则,重视检查与协调,关注中期的成果。在中期检查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科研管理人员应该提供精准的服务和指导,及时进行调整与处置,保证课题能够顺利进行。科研人员则应该服从管理,认真对待汇报工作和检查工作,实时跟踪项目动态,与课题组人员保持双向联系,保证随时掌握课题研究的进展。课题研究的成果是科研工作的重要体现,并且是衡量科研管理质量的重要指标。故此在后期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强化对科研成果的评价工作,积极组织成果鉴定和评审,保证科研成果在规定时间内达到项目的质量标准。

3.充分利用计算机进行高效率的管理

在进行科研项目管理的过程中,通过计算机管理项目的整个过程,可以直观地跟踪科研人员在科研活动中的具体进展和工作状况。因此,运用计算机管理,既可有效地实现规范化和有序管理的需求,又能够节省科研管理的成本并且能够实现科研管理效益的最大化[5]。在科研管理的过程中,必须遵重科研工作的规律和特点,适应新时代对科研工作的具体要求,积极转变科研管理的观念,从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创新科研管理的体制与方式。

三、提高高校科研管理效率的几条路径

1. 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

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情况下,高校也应该做到与时俱进,积极转变科研管理的理念,为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但是在管理的过程中仍存在较多的问题,直接导致科研管理的水平和效率难以提升。基于哲学角度进行分析,任何制度和体制并不是持续不变的,应该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进行适当调整,从而保证体制和制度能够真正地适应时代的发展,满足科研管理的整体需求。在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下,高校管理制度也应该根据时代的变化进行适当变革,保证制度具备系统化和科学化的特点,保证管理模式能够适时革新,由单一化管理模式向多功能的服务型方向转变。在建立科学化和系统化管理机制的同时,还应该从科研工作的整体布局出发,掌握教师和学生的科研动态,在传统科研管理的基础上,完善科研项目的各项要求,提高科研管理的整体效率。

2. 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

高素质、专业化、高水平的人才,是推动事物发展和进步的动力。利用优秀人才进行科研管理,可以为高校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并实现科研管理效益的最大化。故此在高校的科研管理工作中,应该重视培养人才,提高管理人员的能力,如前所述,高校科研管理人员综合素养不高,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因此需要采取有力的措施,引导并鼓励管理人员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和业务能力。科研管理人员首先应该明白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应该积极调整自己,通过不断的学习充实自己,提高管理水平和业务能力。另外高校还可定期开展培训工作,保证管理人员可以在培训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具体说来,在培训的过程中,应该普及服务管理的理念,提升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为教师和学生开展科研活动提供精准的服务。另外还必须特别强调:要高度重视新入职员工的岗前培训工作,让新入职人员能够熟悉并掌握科研管理的模式和基本规律,保证其可以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6]。

3. 提高科研成果转变的效率

在提高科研管理水平的过程中,必须强化科研成果的转化效率,这是高校科研管理的重要内容。传统科研管理的工作模式,只注重科研项目的研究而不注重科研成果的转化,即使有些科研成果能够转化为科研产品,周期也比较漫长并且经济效益也偏低,甚至部分科研成果被束之高阁,不能应用到生活和生产的实际中去,出现无疾而终的问题,导致资源的极大浪费。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高校应该转变传统的科研管理模式,增强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市场理念,从市场的整体需求和发展趋势出发,不断推出市场需求的科研产品,采取切实措施保证科研成果可以快速转化为生产力。

4. 努力提高科研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在互联网时代,科研管理只有实现高度的信息化,才能够提高科研管理的整体水平。首先,高校必须整合多种资源,合理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云技术的优势,建立高水平的科研管理信息化平台,为科研人员提供优质服务。科研管理信息平台必须具备可操作性,技术含量要高,数据库内容应当丰富,运作应方便、快捷并能够及时更新内容。优秀的科研管理信息化,能够促进管理人员和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激发教师和学生从事科研管理的兴趣,并能够分享科学研究的成果,拓展科研人员的知识面,加大科研管理的力度[7]。

5. 加强项目经费的管理

在高等院校的科研管理工作中,项目经费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具体说来,必须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项目经费必须用之于科学研究工作,不能挪作他用,更不能巧立名目或者弄虚作假,中饱私囊。第二,必须做好项目经费的审计工作,严格审查项目经费的使用流程,确保项目经费合理使用,规范操作。第三,提倡节约,防止浪费。科研项目经费属于国家财产,要倍加珍惜,不能大手大脚不加节制,要鼓励科研人员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尽量做到少花钱、多办事,节余下来的经费,应当上缴国家,不能当作奖金分配。

猜你喜欢

科研工作科研成果科研人员
科技部等五部门联合发文开展减轻青年科研人员负担专项行动
科研人员揭示油桃果实表皮不长毛的奥秘
广州市园科院科研成果获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科研人员破译黑猪肉特征风味物质
西安航空学院第二届科研工作会议召开
中国农机院科研成果:甘蔗和甜菜多功能收获技术与装备研发
企业科研人员激励问题及对策研究
开放大学背景下基层电大科研工作困境与策略——以浙江省示范性基层电大为例
实现党校科研工作“四个服务”目标的几点思考——以昌吉回族自治州党校为例
中国煤矿尘肺病治疗基金会科研工作管理办法(试行)公布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