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部石漠化山区美丽乡村建设的不同类型与相关经验

2020-12-11张小勇孙锐

安徽农业科学 2020年21期
关键词:黔西南美丽乡村

张小勇 孙锐

摘要 贵州省黔西南州依托独特的自然环境、生态资源、民族文化,成功探索出景点带动型、文化引领型、产业拉动型、旧村改造型、城镇辐射型、移民新村型、生态涵养型等具有示范意义的西部高原石漠化山区美丽乡村建设的不同类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美丽乡村建设的“黔西南模式”,其基本经验主要体现在“五个坚持”:坚持因地制宜,坚持绿色发展,坚持城乡统筹,坚持产业融合,坚持机制创新。

关键词 美丽乡村;黔西南;研究报告

中图分类号 TU982.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0)21-0251-04

Abstract Relying on the unique natural environment, ecological resources and national culture, Guizhou Southwest Prefecture has successfully explored the different types of beautiful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in rocky desertification mountainous areas of western plateau with exemplary significance, formed the unique “Southwest Guizhou Model” of beautiful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and accumulated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beautiful countryside in rocky desertification mountainous areas of Western China. The basic experience is mainly reflected in the “five adherence”: adhere to local conditions, adhere to green development, adhere to urban and rural overall planning, adhere to industrial integration, adhere to mechanism innovation.

Key words Beautiful countryside;Southwest Guizhou;Research report

基金項目 贵州省社科联理论创新课题“美丽乡村建设的黔西南模式研究”(Gzskl-2015-17)。

作者简介 张小勇(1978—),男,湖南永州人,副教授,硕士,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收稿日期 2020-03-07

建设美丽乡村,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建设美丽中国”在农村地区的生动实践。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位于贵州省西南部,地处黔滇桂三省区结合部,是贵州石漠化分布最集中、面积最大、程度最高的地区,喀斯特岩溶地貌约占总面积的61%,石漠化率达30%。黔西南在推进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中,不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成功探索出一条西部高原石漠化山区美丽乡村建设之路。全国首个以“美丽乡村”为主题的高端峰会“中国美丽乡村·万峰林峰会”落户黔西南并已成功连续举办多届。研究总结黔西南美丽乡村建设的实践经验和模式,对西部高原石漠化山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有利于增强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的自信心,科学推进该地区以美丽乡村为载体的新农村建设。

“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我国广大乡村地域广阔、自然资源禀赋各异,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决定了美丽乡村的不同建设路径。课题研究着眼于黔西南独特的自然环境、生态资源、民族文化,研究分析美丽乡村建设的独具特色的“黔西南模式”。为此,课题组深入黔西南农村广泛开展调研,重点对该州9个“全国文明村”和8个被国家民委命名的“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在产业发展、生态环境改善、人文和谐等方面的成功经验进行了深入考察,并形成了研究报告。

1 黔西南美丽乡村建设的主要类型

美丽乡村建设应当从各自的传统历史、人文积淀、资源禀赋、地形地貌等特色出发,构建人与自然、物质与文化、生产与生活、传统与现代融为一体的系统工程。[1]黔西南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根据全州各地农村各自的自然资源优势、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特点以及民俗文化传承等基础条件,因地制宜规划和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形成了具有示范意义的不同类型的美丽乡村建设类型。

1.1 景点带动型

近年来,黔西南一些乡村依托景区,农民积极从事接待服务、田园体验、文化创意、休闲度假等各项旅游服务业,乡村美了,农民富了。这种“景点带动型”美丽乡村建设模式,是以“景区+乡村”方式,通过提升旅游景区的游客吸引力,带动景区周边乡村旅游服务业大发展,建设美丽乡村。

“CCTV 2013中国最美乡村颁奖典礼”,兴义纳灰村荣获首届“中国十大最美乡村”桂冠。据介绍,2010年万峰林环抱中的纳灰村村民依然从事传统的种养业,生活贫困。纳灰村的蝶变源于万峰林景区的成功带动。万峰林由近2万座奇峰翠峦组成,2005年被评为“中国最美的五大峰林”。黔西南利用这一资源优势,通过加快建设万峰林旅游景区,带动发展乡村旅游,促进村民增收致富。万峰林已被打造成为国家4A旅游景区。纳灰村以此为契机,大力发展优势农业、特色农业、观光农业第一产业和旅游服务第三产业,目前已发展“农家乐”、农家旅馆、特色商品店等200余家,成功走出了一条“以一促三,以三带一”的美丽乡村建设之路。

该类型美丽乡村的另一典型,是位于国家水利风景区和省级风景名胜区三岔河畔、与国家4A级风景区双乳峰毗邻的贞丰纳孔村。在景区的辐射带动下,该村凭借神奇的自然风光和浓郁古朴的民族风情,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实现了产业兴、百姓富、环境美的美丽乡村建设目标。

1.2 文化引领型

乡村是文化的沃土,文化是乡村最深沉的底色。黔西南在具备古村落、古建筑、古民居和古文化遗址的乡村,深入挖掘其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非物质文化和独特的景观文化,努力将文化展示和传承与旅游业和创意产业相融合,以繁荣文化增强发展自信,引领美丽乡村各项事业健康发展。兴仁鲤鱼村属该类型美丽乡村的典型代表。

鲤鱼村是苗族聚居村,苗族人口占总人口的70.88%,苗族板凳舞、苗族飞歌、苗族刺绣、“牛头祭祀”等民俗文化独具特色。村里组建了民族歌舞表演队,建有民族文化广场、博物馆、风雨廊桥等文化活动场所,并已连续举办十四届“八月八”苗族风情节,在省内外声名远扬。鲤鱼村还将当地民俗文化与传统道德结合,设立星级文明户、积德榜,开办道德讲堂,提升村民思想素质,群众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古朴厚重的传统文化、美丽的湖光山色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强劲动力,引领该村形成了以打造苗族风情为主题,融自然观光与休闲度假于一体的民族生态旅游村寨,实现民族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美丽乡村建设路径。

1.3 产业拉动型

美丽乡村,首先应该是富饶的乡村,必须依靠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发展[2]。黔西南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因地制宜,依托发展特色山地产业、以产业带动农民就业创业,努力打造不同产业型美丽乡村。该类型的示范村有义龙绿化村、兴义冷洞村。

绿化村的崛起始于上世纪90年代末成功引进种植的优质桃树。目前,全村已发展桃园0.78万hm2,户均纯收入6万元左右。红彤彤的桃子不仅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而且还带动了村里的桃文化旅游业。该村已连续举办了十五届桃花节,“桃花谷”成为远近闻名的游览胜地。近年来,该村又致力于发展大五星枇杷种植,助推农民持续增收。

冷洞村地处典型的喀斯特山区,石漠化严重,曾是国家一类贫困村,2000年全村人均收入仅600元。近年来,该村党支部团结带领全村干部群众在石漠化山头种植金银花、开办加工厂,打响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攻坚战。2014年,村民人均收入超过6 000元。冷洞村依托金银花产业,昔日的石旮旯如今一派生机盎然,村寨越来越美,群众日子越过越红火。

1.4 旧村改造型

该类型美丽乡村建设主要以村庄整治为切入点,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为目的,以合理规划为引领,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3],筑巢引凤,盘活村庄各类资源,建设美丽乡村。

义龙楼纳村曾是国家二类贫困村,2011年,习近平主席来楼纳村考察之后,楼纳村干部群众倍受鼓舞,黔西南各级政府和各部门加大了对该村的扶持力度。该村整合3 000多万元用于乡村道路改造、河道治理、安全饮用水项目建设、民居改造和街道亮化,基础设施极大改善。该村还争取到通信和文体建设项目,实现了全村有线和无线信号全覆盖,建成村办公楼、文化广场、文化长廊、文化室和游客接待中心。人居环境的改善,增强了该村精神文明建设和产业发展的动力。

义龙纳桃村也属于旧村改造型美丽乡村的典范。2004年,州委州政府在该村实施“生态家园文明示范村”创建工程,以群众最关心的道路硬化、村庄绿化、庭院净化等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大力实施“五改”“五通”“五化”生产生活设施建设,改善人居环境。村庄美了,村民的信心足了,村里加大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乡村面貌发生巨变。

1.5 城镇辐射型

乡村与城镇毗邻,具有独特的交通和区位优势,在城镇化战略带动下,具有发展一二三产业的较好条件。黔西南当前正处在快速城镇化阶段,一些处在城郊结合的乡村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望谟平洞村和普安十里村正是依托自身区位优势,一改过去贫穷落后的面貌,美麗乡村建设蒸蒸日上。

平洞村和十里村曾经都因穷出名。穷则思变, 近年来,平洞村和十里村利用靠近县城、交通便利的优势条件,探索出了一条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的增收致富的路子:一产抓“菜篮子”,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实现石漠化山区的生态和经济的“双赢”;二产抓工业企业,既抓村办加工企业,又抓服务驻地企业;三产抓交通运输和旅游餐饮业,引导农民兴办“农家乐”,打造县城周边休闲旅游服务业,村民收入迈向多元化增长轨道,美丽乡村各项事业欣欣向荣。

1.6 移民新村型 移民新村主要包括生态移民型新村和库区移民型新村。为与全国全省同步建成全面小康,黔西南大力推进生态移民,对居住在石漠化腹地、生态环境脆弱、交通极为不便的贫困群众,将其搬迁至城镇、产业园区周边等条件相对较好的地方集中安置。此外,黔西南河流和湖泊众多、水能资源丰富,一大批水电站建设和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大量移民也需要安置。2013年,黔西南启动实施全州41个移民小康示范村“整村推进”规划项目490个,投入专项资金12 378万元。

黔西南各级政府以移民集中安置为契机,努力将移民工程作为推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和“工农互惠”的重要平台,统筹推进移民工程与城镇化建设、工业园区建设、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和旅游开发的无缝对接,让移民“搬得出、留得下、能就业、有保障”[4],消除了移民群众“穷家难舍,故土难离”的念头。截止目前,黔西南已集中建成兴义三江口、南龙村等一批乡村旅游型、城镇商贸型、园区服务型的移民示范型美丽乡村。

1.7 生态涵养型 黔西南喀斯特地貌多样、山川秀美,很多群山环抱中的村寨风景秀丽,犹如人间胜景。但是,在新一轮城镇化浪潮中,这类村寨曾经遇到交通不便、产业不兴的困境,发展一度停滞不前。在国家新农村建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的生态文明战略的正确指引下,一些村寨逐渐厘清了发展思路,努力挖掘自身良好的生态价值,不断激发内生潜力,乡村业兴人和。

安龙打凼村属于该类型美丽乡村创建典型。该村生态良好,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是一个高质量的天然氧吧;水源丰富,素有母亲河之称的湾湾河,水流清澈见底,流经村寨家家户户,构成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天然山水画卷。2011年,该村荣获全省“三十个最具魅力村寨”称号。该村从“吃生态饭”入手,积极挖掘自身资源,乡村旅游风生水起,群众收入大幅增长,初步探索出了一条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美丽乡村建设之路。

2 黔西南美丽乡村建设的基本经验

黔西南美丽乡村建设亮点纷呈、声名鹊起,一个个美丽乡村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其基本经验主要体现在“五个坚持”:坚持因地制宜,坚持绿色发展,坚持城乡统筹,坚持产业融合,坚持机制创新。

2.1 坚持因地制宜  “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着才知道。”我国广大乡村地域广阔、自然资源禀赋各异,建设美丽乡村应坚持因地制宜。这是黔西南美丽乡村建设实践的一条基本经验。

喀斯特石漠化山地是黔西南最突出的特征。黔西南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因地制宜探索出了喀斯特山区扶贫开发、石漠化治理与产业发展相结合的新路子,开创了岩溶山区高海拔地区种草养畜的“晴隆模式”、低海拔地区种植花椒的“顶坛模式”、中海拔地区种植金银花的“坪上模式”和低热河谷地区种植早熟蔬菜的“者楼模式”[5]。当前,黔西南山地特色农业已初具规模、持续推进,形成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成为黔西南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支撑和内在潜力。

不同地域乡村发展条件千差万别,同一地域乡村发展基础也存在差异。在具体不同的美丽乡村的建设中,黔西南根据各地自然生态环境、区位优势、产业发展等基础性条件,选择差异性发展,避免“千村一面”的建设模式,由此形成了不同类型的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建设范本。

2.2 坚持绿色发展

2014年,黔西南被批准成为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区和国家西部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地区;2015年,黔西南被国家发改委等11个部委纳入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黔西南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推进源于历届党委政府和当地干部群众高度重视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始终严守发展与生态两条底线。黔西南作为珠江和长江上游的生态屏障,石漠化治理关系到其永续发展。

黔西南大力宣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出台了《“以树为纲、绿色小康”行动的实施意见》,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成为贯穿各级领导干部决策的红线。小城镇和美丽乡村规划建设中,力求做到土地利用节约化、建筑绿色化、生活便利化,“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6];善做山水文章,保护森林、湿地、湖泊、田园等生态细胞,做到每村处处有景、季季有花、处处见绿;着力发展生态产业,“吃生态饭”,既注重经济效益又注重观光效益、生态效益,绘就“春花、夏荫、秋果、冬青”的美丽乡村画卷,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的绿色生态理念[7]。

2.3 坚持城乡统筹

习近平主席在农村考察指出,农村绝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8-9]。建设美丽乡村,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黔西南在全省率先成立了义龙省级城乡统筹改革试验区。在统筹城乡发展中,黔西南一方面通过挖掘乡村自身资源、激活农村内生动力,增强农村发展潜力,主动对接城镇化战略,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另一方面以示范小城镇为突破口,建立“1+N”联动发展模式,即1个示范小城镇带动多个“美丽乡村”,发挥小城镇集聚农民、带动农村、繁荣农业的重要功能,并通过现代交通设施的联接和公共服务的延伸,使城乡发展融为一体,实现“美丽乡村、绿色小镇、山水城市、和谐社区”联动发展模式。

建设美丽乡村,农村是主战场,农民群众是主力军。黔西南充分发挥不同乡村的资源优势,形成了“宜游则游、宜商则商、宜农则农、宜牧则牧”的不同发展特色。重点实施小康路、小康水、小康房、小康电、小康讯、小康寨美丽乡村六项行动计划,改善乡村人居环境,增强发展动力。深入实施教育惠民工程和改善农村医疗服务条件,配套推进农村金融网点、直营超市、电商物流等服务设施建设,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开展“金州创富大讲堂·乡村能人培訓”,对“乡村能人”开展实用技术、管理能力、市场开拓技能培训,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奠定基础。

小城镇上连城市下接乡村,是现实城乡统筹发展的关键环节。在小城镇建设中,黔西南特别注重将小城镇的产业链条、市场资源、基础设施与乡村旅游、农业产业、农民就近务工、农民收益等有机结合,鼓励农民主动融入城乡一体化进程,使小城镇成为带动农村发展的产业中心、产品加工集散中心、农民务工经商中心,实现镇村协同发展。2015年,全州18个示范小城镇预计财政收入将达到8.8亿元,带动美丽乡村建设37个,完成项目投资69.11亿元[10]。

2.4 坚持产业融合

当前,产业融合成为产业发展新常态,产业融合形成的新业态、新商业模式能有效实现生产要素的集成整合和优化重组。黔西南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努力推动传统农业转型升级,打造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耦合发展的新模式,构建“产城相融、农旅相生、村企相连”的美丽乡村新景象。

一是依托特色种植业养殖业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及其衍生的服务业的顺融合方式。例如:伴随晴隆种草养羊发展壮大,政府想方设法引进大型肉羊加工企业海权公司落户晴隆从事羊肉深加工;册亨依托大面积的甘蔗种植,引进大型食品企业南华糖厂发展蔗糖生产;贞丰顶坛花椒和兴义冷洞村金银花规模种植后,带动当地花椒加工业、金银花加工业和观光休闲农业发展,实现“以一带二促三”。

二是依托旅游服务业或农产品加工业带动农业结构调整的逆融合方式。兴仁和安龙依靠引进的大型薏仁米生产企业带动当地大规模的薏仁米种植,并建立起系列产品实体展销与电子商务销售服务,打造观光旅游产业园,实现“以二带一促三”;兴义纳灰村依托旅游服务业,带动当地特色农业、观光农业发展和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实现“以三带一促二”。

2.5 坚持机制创新 一是领导机制创新。黔西南整合成立了美丽乡村创建领导小组和美丽乡村创建办公室,统一领导,加大项目资金整合,强化调度考核,深化提升美丽乡村品牌建设。其次,本着“抓党建就是抓关键,抓关键就是抓发展”的理念,黔西南创造性地实施领导干部召回管理制度,通过对一批“庸懒散腐”的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实施召回,对“惰政”产生震慑,发挥基层乡镇党委政府和村“两委”党员干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同步小康的积极性。此外,黔西南通过向全州所有乡镇启动民生项目监督特派组,有效促进了美丽乡村建设各项民生项目和惠农政策的贯彻落实,一大批涉农违规违纪问题被立案查处。

二是服务机制创新。黔西南着力打造“民意直通车”,成立了民意调查中心,并选拔“乡村能人”作为基层“民意调查员”,建立“民意调查上手机”平台,目前已发展近万名农村“民意调查员”,服务美丽乡村建设的“民生与民声”。其次,黔西南通过开展“百日安商”、“百团招商”和整合成立招商引资中心等形式创新招商机制,在引进和培育现代农业产业、推进传统农业转型升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批省内外农业产业龙头企业落户黔西南,助推农村经济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

三是传播机制创新。近年来,黔西南举办的观光旅游、运动休闲、会议展览等系列活动成为美丽建设的良好的交流平台与传播载体。“中国美麗乡村·万峰林峰会”已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交流与合作平台,不仅能学习借鉴全国其他著名美丽乡村的好经验,而且起到了宣传推广黔西南乡村之美、山川之美、人文之美的重要作用。全国山地运动会、万峰湖野钓大赛、中国自行车联赛、国际持杖徒步大会、万峰林国际微电影盛典、央视美丽中国乡村行、中国国际山地旅游大会……让“处在深山未人知”的黔西南良好的自然生态和风景如画的美丽乡村得以向外界完美展示。

参考文献

[1]柳兰芳.从“美丽乡村”到“美丽中国”——解析“美丽乡村”的生态意蕴[J].理论月刊,2013(9):165-168.

[2]张小勇.美丽乡村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8,46(3):204-205,208.

[3]休闲农业课题组.亲近自然山水 共享生态文明——美丽和谐乡村建设“宁国模式”研究报告[J].中国乡镇企业,2011(12):16-26.

[4]深刘莹.深山移到城镇 贫困移向幸福[N].贵州日报,2013-12-06(001).

[5]突破“瓶颈”阔步向前[EB/OL].[2020-01-05].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www.gz.xinhuanet.com/2012-12/03/c_113879433_9.htm.

[6]陈敏尔.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 加快创建全国生态文明先行区[J].行政管理改革,2014(6):18-22.

[7]龙波.绿色小镇 点亮多彩黔西南[N].黔西南日报,2015-09-19(001).

[8]李秋爽.重构与再续:乡土背景下民宿的特色营造:以广昌县姚西村为例[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19.

[9]刘勇乐.生态理念下海岛型空心村落的更新规划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9.

[10]黄诚克,刘义.城镇精致且秀美 家园富裕有特色[N].贵州日报,2015-09-18(007).

猜你喜欢

黔西南美丽乡村
黔西南,美丽的家园
寻味贵州——黔西南
“美丽乡村”博鳌国际峰会2016年年会在海南博鳌开幕
美丽乡村要靠富民产业支撑
美丽乡村建设中“三农”媒体的使命与担当
贵烟2号在黔西南烟区的适应性
浅析黔西南雄武背斜构造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