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当前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现状看生命教育

2020-12-11肖瑶

法制与社会 2020年35期
关键词:未成年人犯罪生命教育现状

摘 要 未成年人是一个国家的前途與未来,是一个国家的新生力量。未成年人所呈现出的问题,也会折射出一个国家未来有可能出现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当前未成年人犯罪的现状,试探讨未成年人犯罪情况与我国当前生命教育之间的关系,从而通过生命教育的角度引导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生命观,走和谐健康的成长发展道路,从而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动力支持。

关键词 未成年人犯罪 现状 生命教育 马克思主义生命观

作者简介:肖瑶,哈尔滨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图分类号:D920.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20.12.077

未成年人是一个国家的新生力量与未来希望,未成年人的成长关系到一个国家未来的发展。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提到“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充分的显示了未成年人的思想健康、人格独立在一个国家中的重要作用。在进入21世纪之后,我国整体经济、社会环境不断变化,未成年人的生存环境也得到了改变,未成年人的犯罪情况也出现了改变。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统计监测报告显示,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率持续降低。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未成年人犯罪人数为35743人,比2010年减少32455人,减幅达47.6%。未成年人犯罪人数占同期犯罪人数的比重为2.93%,比2010年下降3.85个百分点。青少年作案人员占全部作案人员的比重为21.3%,比2010年下降14.6个百分点。虽然在数量上未成年人犯罪有所减少,但与此同时,未成年人犯罪在性质、程度、城乡分布等因素上,呈现出新的特点。

一、未成年人犯罪现状

(一)犯罪年龄趋于低龄化,且作案年龄段趋于集中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当前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呈现年龄层次逐渐降低的趋势,未成年人中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人群的犯罪率有所增高。同时又因为校园欺凌案件的增多,在数据上呈现出了作案年龄段集中、作案手段群体化的特点。

(二)犯罪类型多元化,且暴力性犯罪倾向明显

在当前环境下,传统的暴力性犯罪仍是未成年人犯罪形态中的主流。在审理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除了盗窃等犯罪外,其余均通过暴力手段达到犯罪的目的,如抢劫、故意伤害、聚众斗殴等犯罪。与此同时,中小学生犯罪类型也涉及到越来越多的类型,这其中主要以盗窃、抢劫、伤害、敲诈为主,除此之外,杀人、强奸、绑架等恶性案件也时有发生。甚至伪造事业单位印章、介绍、容留他人卖淫、非法拘禁、涉毒犯罪等犯罪类型也有所发生。同时,在城乡环境中,犯罪类型也有区别,乡村犯罪以传统犯罪类型为主,城市犯罪则产生了以经济犯罪为主的多元类型犯罪。

(三)犯罪手段成人化,且犯罪过程更加智能化

在犯罪过程中,未成年人通过在媒体、网络上学习到的犯罪手段、反侦查手段等技术实行犯罪活动,从而呈现出犯罪手段残忍、具有成年化案件实施特征。并且在经济类、网络信息类的犯罪中,未成年人通过伪造、变造网络数据等方式进行犯罪活动,呈现出了犯罪过程的智能化。

(四)犯罪性质趋于严重化,且再犯人数增多

在未成年犯罪多元化中,同时呈现出了犯罪性质严重化,社会危害性逐渐加深的特点,介绍、容留他人卖淫、非法拘禁、涉毒犯罪等犯罪案例时有发生。并且由于未成年人个体的心理、生理特点,团体性犯罪比例较多。并且更容易与伙伴重新结成团体,再犯率高。

二、未成年人犯罪外部原因分析

未成年人犯罪出现这些现状,与家庭自我教育、学校课程教育、社会经济环境、媒体网络宣传等外部环境都有着直接或者间接的关系。那么接下来我们就通过生命教育的角度进行分析,了解这些外部影响因素与生命教育的关系。

(一)家庭自我教育

家庭是一个国家组成的最小细胞,孩子的教育离不开家庭的影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未成年人的成长需要依托于家庭支持,可以说家庭的教育使未成年人接触到的最基础的教育。生命教育在家庭主要体现为爱的教育,或者说是在家庭的交往过程中学会对自己生命存在的肯定。

当前我国家庭结构主要呈现为“四二一”“四二二”的家庭结构,这种家庭结构促使一些家庭出现父母忙于工作,无法带孩子,所以出现了将孩子交给老人教育、甚至无人教育的情况。这种方式虽然减轻了父母自身的负担,但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缺乏父母爱的教育,容易使孩子产生亲情缺失,这部分孩子容易对爱产生匮乏心理、对自己存在的意义产生怀疑,从而在孩子的成长中埋下了一定的隐患。此外也存在着父母不知道怎么教育孩子的家庭问题,在这种问题下家庭教育呈现出了两极分化的教育方式,即暴力征服式教育与包办溺爱式教育。这两种教育方式使得孩子在原生家庭中容易产生自卑或自大的自我认知。孩子在家庭关系中很难学会如何正确的与他人交往,也很难学会摆清自己在家庭、社会的位置。在遇到问题时无法得到来自长辈的正确引导,从而容易采取错误的、极端的解决方式。并且未成年人模仿性较强,父母在孩子面前展现出的处理问题方式,会直接地影响到孩子。父母自身缺乏生命教育的理论与方法,就难以使孩子接受到良好的生命教育,从而在孩子认知生命,感受生命上创造了困难。

(二)学校知识教育

学校是未成年人除家庭外接触最多的环境,学校是为未成年人提供知识的象牙塔。义务教育要求七岁入学之后,未成年人在学校度过的时间,远超在家庭度过的时间。所以同学、老师、以及学校氛围对于未成年人的思想影响逐渐占据主要位置。生命教育在学校的环境下,应提供给未成年人如何正确认知生命,了解他人生命,在珍惜自我生命的基础上学会珍惜他人生命。

我国当前学校教育虽提倡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在高考的指挥棒下仍存在着以学习成绩为主要导向的教育理念。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课程设置上也以重掌握科学知识,轻人文教养教育的设置为主。对学生作为学习者这一主体的关注较多,而对学生作为生命的人的主体地位关注较少。另一方面就是老师自身师德涵养水平参差不齐,一部分教师无法正确通过生命教育引导学生处理问题。同时在在教育过程中也存在暴力欺压、不负责的态度,这容易使学生生命教育环境恶化,反而促进了校园恶性暴力事件的发生。最后,在学校环境下,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也会影响到未成年人犯罪情况。在学校中的未成年人为了寻求认同感而结成小团体组织,在这些团体组织中不乏一些团体因为缺乏正确的理念,或只单纯证明自己、或证明哥们义气、或求财等原因,实行违法犯罪行为。

(三)社会环境教育

社會是个人生存成长的最大外部环境,家庭环境与学校环境也会受到整个社会环境的影响。对于未成年人来说,社会环境主要是通过社会观念与社会物质发展对其进行影响。生命教育在社会环境下主要提供的功能是,教育未成年人如何在合理合法的情况下实现个人理想追求、实现自身生命的价值。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电子信息技术的开放、社交媒体的多样化,未成年人越来越早的接受到了社会信息的影响。根据今年新华网做了一份“95后”对于新兴职业的就业观的调查。54%年轻人给出想做网红的答案。这从侧面反映出,社会整体环境对年轻人关于实现生命价值观念具有一定影响,也一定上反映出当前社会在实现个人价值上具有一定的浮躁、享乐等特点。改革开放四十年至今,整体的社会经济环境有着与20世纪经济环境较大的飞跃。但同时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中,对物质利益和个人享乐的追求问题越发凸显。媒体行业也是助推手,抖音、快手等网红APP、网络上的暴力色情游戏挑动着人们敏感的神经,就连成年人都无法抵抗,更何况三观未成形的未成年人。“不求脱单,只求暴富”“读书无用论”等观点甚嚣尘上,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未成年人。在这种环境下,经济型犯罪在未成年人身上得以出现。

三、从生命健康角度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马克思主义生命观是人类关于对待自身生命的一种态度,是一种先进科学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生命观认识到了人的本质、人的价值、人的需要和人的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①。这肯定了人的存在意义,“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则突显了人的本质 ,马克思和恩格斯还认为,在共产主义社会,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其主要特点,“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体现了人的需要和发展。在我国当前的国情下,依据马克思主义生命观指导我国的生命教育发展具有极强的社会历史性。

(一)未成年人自身性格特点

未成年人因为年龄较小,自身尚未形成稳固的三观,尤其是对生命观的认识尚未完全形成。所以从小进行生命教育,有助于未成年人养成正确的牢固的生命观。同时,未成年人对爱的渴望、对群体的认同感都具有较大的需求,且对行为的模仿性较。根据人是一切社会关系总和的理论,在未成年群体中进行良好的生命教育体验活动,有助于提升未成年人对正常的群体关系的认识,增强未成年人在群体中的自信心。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加强未成年人自身的素养,才能从根本上减少未成年人犯罪的情况。

(二)家庭学校社会组成合力

1. 家庭教育

在家庭教育中,首先要提高父母的生命知识素养,学会正确的育儿方式。并且增加父母对未成年人的陪伴时间,学会倾听未成年人的心里话,不以成年人过来人的身份自居。通过了解未成年人的所思所想,真正的走到未成年人的心里。单亲和空巢家庭要尽量营造温馨的家庭环境,减轻未成年人内心的冷漠与隔膜。父母需要起到表率作用,在遇到问题的时候,选择正确的问题解决方式,从而在一言一行上影响到未成年人。在家庭生活中引导未成年人,肯定自我价值、学会与家人和谐相处,最终肯定自身存在的意义。

2. 学校教育

学校主要是要引导未成年人自我发展,所以在学校教育中最重要的就是形成生命教育培育机制。在接触到学生问题时,及时反馈及时处理,重视每一个作为生命个体的学生。在教育过程中要注意不能一刀切,要重视每个学生的个性、重视每个学生的意志自由。老师需要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使生命教育落到实处,真正的做到对人的教育。另一方面,要注意开展多种多样的生命教育体验课,将生命教育放在教育的重要部分,促使学生思想从追求怎么活向理解为什么活而转化。加强学生生命教育的体验,如参观红色教育基地、殡仪馆、监狱等。真正使未成年人有所体验,有所感触。从而使生命教育真正入眼、入耳、入心。

3. 社会教育

社会大环境中经济社会的发展是必然趋势,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改变个人观念,宣扬正确的社会生命观,便成为了必然要求。在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大潮下,加强社会信息舆论监管、网络信息监控,宣扬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等方式是当前社会所必须的。加强对市场配置下的娱乐游戏、文化作品的监管,形成有序有力的规则体系,对发展生命教育,实现生命观具有重要作用。

同时,加强有关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律法规建设,并将法律设置与生命教育相结合,以教育为主惩罚为辅。不能因为未成年人年龄较小就在法律层面对他们网开一面。在当前犯罪年龄低龄化的情况下,使未成年人认识到触犯法律底线的后果。

(三)生命教育理论实践发展

生命教育可以说是一种以人心换人心的教育。坚持生命教育,最根本的就是肯定生命存在的意义,坚持人的本质和核心,把人当做目的而不是手段。我国当前生命教育认识发展较西方国家有所落后,我国生命教育组织形式也比较少。生命教育既然是人的教育,单纯的理论灌输无法真正起到教育的实际功能。生命教育自身具有人文性、实践性、群体性。所以一方面生命教育自身理论要得以不断发展完善,适合当前中国国情;另一方面生命教育在家庭、学校、社会形成多种多样的方式,在实践上坚持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在教育理念和形式上革新对未成年人的教育,适合未成年人生理和心理的发展进程。有利于减少未成年人犯罪问题。

四、总结

生命教育是作为一个有生命有思想的人,应首先接受的教育。它关系到人怎么认识自己、认识他人、认识周围环境,并如何处理自身与这之间的关系。正确的生命教育观念能够在未成年人成长中规避一些危险,帮助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如何有效减少青少年犯罪己上升成为一个国际性难题,许多发达国家不仅如此,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也不例外,它同环境污染、吸毒贩毒一样被称为人类的三大公害,作为国际性研究的难点、焦点。 未成年人作为青少年中的一部分,降低未成年人犯罪率有利于降低青少年犯罪所占比重。那么减少未成年人犯罪,首先要提高未成年人爱护生命的自我意识,将违背生命教育的思想减少到最小,同时也有赖于家庭、学校、社会形成合力,在精神、物质双环境中,帮助未成年人形成正确的生命观,正确认识自己的生命以及他人生命。从而做到远离犯罪,走健康和谐的人生道路。

注释:

①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8-79.

猜你喜欢

未成年人犯罪生命教育现状
由各国校园暴力案例浅谈未成年人犯罪处理
孝道教育在涉罪未成年人帮教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成就最美善的生命
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命教育
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