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浓度NAA处理对黄金香柳嫩枝扦插的影响

2020-12-11李素华朱莹莹韩浩章

安徽农业科学 2020年21期

李素华 朱莹莹 韩浩章

摘要 为了提高黄金香柳嫩枝扦插生根率和扦插生根效果,筛选适宜的生根剂处理浓度。分别用400、600、800、1 000 mg/L NAA處理插穗8 s,以CK清水为对照,研究不同浓度NAA处理对黄金香柳嫩枝扦插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NAA浓度的增加,生根率、根长、株高及新枝数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根数和根径随NAA浓度增加不断上升,综合隶属函数评价结果,800 mg/L浓度下扦插效果最好。

关键词 黄金香柳;嫩枝扦插;生长素处理;NAA浓度

中图分类号 S723.1+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0)21-0127-02

Abstrac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rooting rate and the effect of cutting rooting, the suitable concentration of rooting agent was selected. The cuttings were treated with 400, 600, 800 and 1 000 mg/L NAA respectively for 8 s, and CK (clear water) was used as the control to study the effect of NAA treatment with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n the cuttage of Melaleuca bracteata.  With the increase of NAA concentration, the rooting rate, root length, plant height and number of new branches increased first and then decreased. The number of roots and root diameter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NAA concentration. The cutting effect was the best at the concentration of 800 mg/L.

Key words Melaleuca bracteata;Softwood cutting;Auxin treatment;NAA concentration

基金项目 宿迁市科技计划资助项目(Z2018219);宿迁学院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平台项目(2018PT01)。

作者简介 李素华(1981—),女,河南周口人,讲师,硕士,从事园林植物繁育栽培与景观生态研究。

收稿日期 2020-03-22;修回日期 2020-05-13

黄金香柳(Melaleuca bracteata)又名千层金,系桃金娘科白千层属的常绿乔木,树形优美、叶片金黄、耐修剪、易造型,被广泛用于庭院景观、公园绿地、道路美化和林相改造等[1]。除极富观赏价值外,黄金香柳也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其叶片含有芳香油,是珍贵的化妆品香料和优良的天然抗菌剂,可用于化妆品和医药生产行业等[2]。我国于20世纪末从新西兰引种,目前仍处于引种栽培阶段,国内关于黄金香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种苗繁育、生理特性[3-4]及园林应用[5-6]等方面,其中种苗繁育是其他研究工作的基础,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已相继报道[7-10],目前主要采用嫩枝扦插和组织培养两大技术,组织培养相对扦插繁殖技术难度较大且需要建立专业的组培室或组培工厂,目前还没得到较好推广,嫩枝扦插繁殖技术被认为是现阶段黄金香柳育苗的最佳选择,在生产中应用较多[11]。生产中为提高扦插成活率和生根质量,人们普遍采用低浓度(50~200 mg/L)生长素浸泡插穗的方法,插穗浸泡时间一般为数小时到一天,该方法比较费工费时,但促根效果稳定,高浓度速蘸法操作方便,处理时间5~10 s,可以做到随采随插,适合大规模生产。目前关于高浓度速蘸法处理黄金香柳插穗的技术鲜有报道。该试验采用高浓度速蘸法处理黄金香柳插穗,通过多重比较分析和隶属函数综合评价研究不同浓度NAA对黄金香柳嫩枝扦插效果的影响,旨在筛选适宜的生根剂处理浓度、缩短扦插操作时间,以期为黄金香柳种苗规模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剪取3 年生黄金香柳树冠中上部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半木质化枝条作为插条,茎粗1.5~3.0 mm,之后对插穗进行修剪,修剪时去除顶芽和中下部小枝、剪成长度约为8 cm的穗段,每20根1捆,备用。

1.2 方法

试验于2019年10月上旬在宿迁学院校内试验基地玻璃温室内进行,扦插床内布置有自动喷灌系统,扦插基质配比为30%粗沙+40%草炭+30%蛭石,铺设厚度约40 cm,扦插前7 d用1 000倍液的多菌灵对扦插床进行杀菌处理。扦插时先用1.5‰的高锰酸钾对插穗基部(2 cm)消毒30 min。之后又分别在浓度为400、600、800、1 000 mg/L的NAA溶液里速蘸8 s,清水为对照(CK),共5个处理,每处理20根穗条,重复3次。随即插入扦插床,扦插深度不少于插穗总长的1/2,株行距为5 cm×5 cm,插后将插穗周围的基质用手压实,浇水并用塑料薄膜覆盖保湿,扦插后7 d内每天浇1次透水。之后每隔2~3 d浇水1次,50 d后对各处理的生根率、根数、根长、根径、株高、新枝数等指标进行统计。

1.3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对各指标统计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LSD法),再用Excel计算出平均隶属函数值对各处理的生根质量和插穗长势进行综合评价。

隶属函数值U(xj)=(xj-xmin)/(xmax-xmin),j= 1,2,…,n

式中,xj表示第j个因子的得分值,xmin表示第j個因子得分的最小值,xmax表示第j个因子得分的最大值。

2 结果与分析

2.1 NAA浓度对黄金香柳插穗生根及扦插苗生长的影响

从表1生根率多重比较结果来看,使用NAA处理的1~4组的生根率显著高于CK组,其中处理3生根率最高为78.33%,明显高于CK组、处理1、处理4,与处理2无显著差异;5组处理间在根的分化数量上无显著差异;从根长来看,处理1和CK较短,其次为处理4,处理2和处理3较长,它们之间差异显著;NAA浓度对根径也有显著影响,随着浓度的增加,根径变大,处理3、处理4根径显著大于另外3组;从株高统计结果来看,随着NAA浓度的提高,株高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处理3插穗最高;5个处理组在新枝分化数量上也有明显差异,处理3、处理4枝数较多,其次为处理2,处理1和CK枝数最少,两者无显著性差异。总体来看,处理2和处理3的生根率较高,但从根系分化质量和扦插成活后插穗长势来看,处理3和处理4较好,各指标间无一致变化规律,有必要对各处理的扦插效果进一步分析评价。

2.2 综合评价结果

为了评价各处理浓度的扦插效果,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通过隶属函数值的比较,对各处理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见表2。

表2结果显示5个处理中CK组除根长外其他指标的隶属函数值均最小,其次为处理1所有被测指标的隶属函数值与另外3个处理组差别较大;处理2、处理3、处理4之间相比,处理3除了根长和根径外,其他指标的隶属函数值均为最大,处理2在生根率和根长方面隶属函数值较大,处理4在根数和根径方面隶属函数值较大,结合平均隶属函数值的计算结果(表2),处理3的扦插生根效果最好,其次为处理4和处理2,处理1和CK扦插生根率及生根质量较差。根据综合评价结果,黄金香柳嫩枝扦插时用800 mg/L的NAA处理插穗基部,扦插效果最佳。

3 结论与讨论

扦插是农林生产中最常用的无性繁殖方法之一,目前在实际应用中主要有三大技术即生长素处理插穗、电温床硬枝扦插、全光照喷雾嫩枝扦插技术,其中生长素处理插穗相对简单易行,且对环境设施条件的要求较低,因此在生产中应用最多[12]。在用生长素促进扦插生根的技术中适宜的生根剂种类和浓度是扦插成功的关键因子[13],曲芬霞等[14]在黄金香柳嫩枝扦插中对ABT、IBA、NAA的作用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 NAA 处理效果优于 ABT和IBA,在生根剂浓度研究方面,不同植物对生根剂的敏感度不同,认为较高浓度ABT 对美国紫叶紫薇插穗根系伸长生长、生根数量的提高有促进作用,但激素浓度并不是越高越好,若使用不当,反而会抑制生长。吴君等[15]在黄金香柳扦插繁育试验中发现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对生根率和主根长产生显著影响,以 100~200 mg/L为最优,500 mg/L处理时生根率下降及主根长生长抑制,此外生根剂浓度对根数无显著影响。在用400~1 000 mg/L的NAA处理黄金香柳插穗时发现,适宜浓度的NAA能显著提高生根率、根长、株高及新枝数,但对根系分化数量影响不显著,400~800 mg/L浓度下,NAA浓度越高,对生根率、根径、株高及新枝数的作用效果越显著,当浓度达1 000 mg/L时对生根率、根长和株高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与吴君等[15]的研究结论一致。

用高浓度生长素速蘸法对黄金香柳插穗基部处理能显著提高其生根质量和促进扦插苗生长,作用效果与生长素浓度密切相关。该试验结果显示:用400~1 000 mg/L的NAA处理黄金香柳插穗8 s,随着NAA浓度的增加,生根率、根长、株高及新枝数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根数和根径随NAA浓度增加不断上升,综合隶属函数评价结果为800 mg/L浓度下扦插效果最好。

参考文献

[1]黄礼祥.千层金栽培及其利用研究进展[J].广东林业科技,2014,30(3):80-84.

[2]余雪芳,曹莉莉,李永裕,等.千层金叶片化学成分初步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5,43(6):203-205,226.

[3]林志伟.黄金香柳的特征特性及栽培管理技术[J].现代园艺,2016(9):28-29.

[4]艾星梅,杨越,徐永艳,等.千层金幼苗部分生理指标对水分胁迫的响应[J].北方园艺,2014(2):75-78.

[5]谢欣辰,甘德欣.黄金香柳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应用研究[J].中国园艺文摘,2016,32(9):100-101.

[6]梁绪富.千层金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J].四川林业科技,2014,35(2):92-94.

[7]沈琼桃,王邦富,黄云鹏,等.芳香彩叶树种千层金扦插技术研究[J].宁夏农林科技,2011,52(5):28-29.

[8]王莹,徐华金,曾华龙.彩叶木本植物千层金扦插繁殖试验[J].四川林业科技,2007,28(3):74-77.

[9]吴维坚,林加根,鞠玉栋,等.千层金组培快繁技术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8):247-250.

[10]兰伟,杨京霞,王玲,等.黄金香柳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0(1):36-39.

[11]李爽.千层金扦插技术的研究[J].现代园艺,2013(2):13.

[12]祝岩.林木扦插繁殖技术研究进展及其应用概述[J].福建林业科技,2007,34(4):270-274.

[13]王莹,李玉娟,李敏,等.不同生根剂对美国紫叶紫薇扦插的影响[J].浙江农业科学,2017,58(4):705-708.

[14]曲芬霞,刘玉清,吴桂容,等.千层金嫩枝扦插繁殖技术[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09,28(5):1006-1009.

[15]吴君,殷芳芳,周正艺,等.彩叶树种千层金扦插繁育试验[J].福建林业科技,2015,42(4):133-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