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盐源县小高山林业有害昆虫红脂大小蠹风险性评估

2020-12-11刘永耀

生物安全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盐源县云南松高山

刘永耀,徐 建

凉山州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四川 西昌 615000

有害昆虫风险性评估(harmful insect risk assessnest, HIRA)也称有害昆虫危险性分析、有害昆虫危险性评价(评估)或有害昆虫风险性分析。贸易政策审查机制(the Trade Policy Review Mechanism,TPRM)对HIRA制定的解释是“评价生物或其他科学和经济证据以确定一个昆虫是否为有害昆虫,该生物体是否应限定,以及为此采取任何植物检疫措施的力度的过程”(Francis,2015)。有害昆虫风险评估主要分为定性风险评估和定量风险评估,但目前国际上尚无相关二者的明确定义。一般认为,结果用风险发生可能性的高、中、低等类似的等级指标来表达的有害昆虫风险评估是有害昆虫定性风险评估,结果用风险发生的概率来表述的是有害昆虫定量风险评估。

红脂大小蠹DendroctonusvalensLeConte,又名强大小蠹,属鞘翅目Coleoptera小蠹科Scolytidae大小蠹属Dendroctonus,在我国为一新记录的外来入侵种(潘杰,2011),是一种蛀干、蛀根性害虫(苗振旺等,2002)。

盐源县小高山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平川镇,森林覆盖率高。盐源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全年无霜期201 d,年均气温12.1 ℃,最高温度30.7 ℃,最低温度-11.3 ℃。县境冬春干旱,夏秋雨量集中,雨热同季,日照充足,具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典型立体气候特征,年均降水量855.2 mm。盐源小高山的气候、温度、海拔等条件均适宜红脂大小蠹的生存。随着气候、植被的不断变化和频繁的人为活动,红脂大小蠹的分布范围和危害面积在不断增加,对盐源县小高山林业生产、生态建设和森林资源造成重大损失。

本文针对盐源小高山红脂大小蠹进行风险性评估,以期能有效预测红脂大小蠹对盐源县小高山林业造成的影响和潜在的经济损失,并制定合理有效的防控措施,进而为该地区开展红脂大小蠹监测预警和风险管理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红脂大小蠹风险评估体系的建立

通过《四川省林业有害生物普查技术方案》及查阅文献(黄可辉等,2004;刘丽珍等,2007;王菊平等,2006;印丽萍等,2006,2014;钟国强,2005;周国梁等,2006),进一步确定红脂大小蠹风险评估体系的建立,从分布、传入定殖扩散、潜在危害、受害寄主的经济重要性、危害性管理难度等因素展开,提出红脂大小蠹风险评估量化指标体系,得出最终的评价值。

1.1.1 分布因素P1对红脂大小蠹的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别分为国外、国内和盐源小高山的分布情况3个指标。

1.1.2 传入、定殖、扩散因素P2对红脂大小蠹被截获的可能性、运输过程中的存活率、适生性、自然扩散能力和国内适生范围进行评估。

1.1.3 潜在危害因素P3根据红脂大小蠹的危害程度,再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分成6个评估指标:潜在经济危害性、潜在社会影响、国内重视程度、国外重视程度、是否携带其他有害生物和对内对外贸易影响的程度。本研究中,潜在经济危害性和潜在社会影响这2个因子对综合评价值R的影响更大。

1.1.4 受害寄主的经济重要性因素P4对寄主的经济重要程度进行评估,再按照这些寄主的经济重要性分成受害寄主种类、分布面积、经济价值、寄生植物的抗性和寄主功能。

1.1.5 危险性管理难度因素P5检疫识别的难易程度、防治措施、监测措施、发生代数及天敌控制能力等,都决定了红脂大小蠹危险性管理的评定因素。

1.2 风险性综合评价值(R)计算方法

根据各指标之间的数学关系和权重,采用叠加、连乘和替代等数学模型和量化计算公式,获得风险综合评价值R。

根据风险评估体系标准,红脂大小蠹的分布因素(P1)、潜在危害性因素(P3)和防控治理难易程度因素(P5)均属累加关系。根据指标和权重值不同,计算公式分别为:P1= 0.3×P11+0.3×P12+0.4×P13;P3= 0.2×P31+0.2×P32+0.15×P33+0.15×P34+0.15×P35+0.15×P36;P5=(P51+P52+P53+P54+P55)/5。

受害寄主植物经济重要性(P4),取决于其二级指标的最大值,为该项的评分值。如果一种植物的种植面积小,但是具有较高的生态和景观作用,其经济重要性也是较高的。计算公式为:P4= Max(P41,P42,P43,P44,P45)。

1.3 风险等级划分标准

根据上述分析获得风险综合评价值R,建立起R值和风险等级的对应关系。结合当前红脂大小蠹发生情况,将风险分析等级划分为特别危险、高度危险、中度危险和低度危险4级,并赋以R值的区间:2.50≤R<3.00为特别危险,2.00≤R<2.50为高度危险,1.50≤R<2.00为中度危险,0≤R<1.50为低度危险。

2 结果与分析

2.1 红脂大小蠹风险评估定性分析

2.1.1 发生及分布 红脂大小蠹在国外分布于美国、加拿大、洪都拉斯等国(王涛等,2012),危害各种松树、害云杉PiceaasperataMast和冷杉Abiesfabri(Mast).Craib。该虫于1998年在我国山西省阳城、沁水首次被发现,主要为害油松PinustabuliformisCarr.、白皮松PinusbungeanaZucc.和华山松PinusarmandiiFranch.(徐洪儒等,2006)。1999年底,在山西、河北、河南等油松集中分布的太行山区相继大面积发生。2001年,陕西省也发现该虫危害,给当地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和造林绿化成果造成了巨大影响(苗振旺等,2001; 王俊华等,2002;徐洪儒等,2006)。2004年,全国发生面积达52.7万hm2,累计造成油松死亡逾600万株(李计顺等,2011;宋玉双等,2000).

2.1.2 传入、定殖和扩散的可能性 红脂大小蠹生存于树干基部或者根部的表皮层下面,具有较强的隐蔽性,但在调运木材时,将木材剥皮后再进行调运,能够极大程度地阻断其远距离传播。调运过程中,红脂大小蠹在未进行剥皮处理的木材中能存活较长的时间,故其在调运过程中成活率较高。

红脂大小蠹越冬幼虫的平均过冷却点为(-11.98±2.25)℃,在冬季至少可以在-23.5 ℃的温度下安全过冬,是一种耐冰冻昆虫(Zhaoetal.,2009)。平均每一头红脂大小蠹雌虫每年产卵500粒以上,具有较强的繁殖能力(赵建兴等,2009)。

红脂大小蠹成虫飞行能力强,飞行高度在10 m以上,飞行距离可达到10 km以上(李奕萍,2014),自然扩散能力强。又因人为原因,红脂大小蠹发生地未经检疫和剥皮处理的松树伐桩、原木及大树的调运,均可导致其远距离传播。

红脂大小蠹在我国的潜在分布区域主要为黑龙江、辽宁、吉林、内蒙古、北京、河北、山西、天津、陕西、甘肃、河南、宁夏、安徽、山东、江苏、青海、四川及西藏等地区(李建康等,2006;刘永红,2006)。其适生范围广、生存能力强。

2.1.3 潜在危害性 红脂大小蠹在云南松PinusyunnanensisFranch.根部和干基部为害,破坏营养运输组织,影响生长势,抑制径生长和高生长,直到植株整体死亡,常造成成片云南松林毁灭。红脂大小蠹对云南松的危害与林分的年龄(胸径)、海拔、坡向、坡位、立地环境条件有一定的相关性,危害程度也受到虫源地和云南松林分分布的限制(张文龙和刘高潮,2014)。

红脂大小蠹是我国林业的检疫对象。2000年,国家林业局正式将红脂大小蠹列为国家级工程治理项目进行综合治理,被多个国家列为禁止进境检疫性有害生物(郭晓林,2011)。在对内对外贸易上,红脂大小蠹严重影响松材的调运。

2.1.4 危害寄主的经济重要性 红脂大小蠹在国外的寄主包括松属Pinus、云杉属Picea、黄杉属Pseudotsuga、冷杉属Abies和落叶松属Larix等针叶树种,北美统计有40多个树种遭到红脂大小蠹危害;在国内主要以松属的油松、云南松和华山松等树种为主。云南松是中国特有的树种,分布极广,北至河南及山东南部,南至两广、湖南(慈利县)、台湾,东至沿海,西至四川中部及贵州,遍布华中华南各地,经济价值高。

2.1.5 防治措施 目前,红脂大小蠹主要有以下几种防治措施:

生物防治(保护天敌):红脂大小蠹的天敌有啄木鸟、猎蝽科、郭公虫、阎甲、蛇蛉、红蚂蚁、蠼螋、蜘蛛(王亚萍,2014;赵建兴等,2008,2010)。此外,微生物白僵菌和绿僵菌等也可使红脂大小蠹罹病。

化学防治:采取干基部塑料布包扎,投放磷化铝片剂密闭熏蒸办法防治红脂大小蠹(雷重起等,2013);在成虫扬飞高峰期用40%氧化乐果乳油100倍喷洒树干1 m以下的基部(杨学渊,2012)。

诱捕器诱杀成虫:诱捕器每隔100 m纵横各挂1个,以诱心为中心,半径50 m,悬挂距地面1.5 m高(茹意,2014)。

红脂大小蠹的监测方式主要为引诱监测。每年4月底—9月底,在红脂大小蠹成虫羽化期间内,在云南松等松林分布区内悬挂内部放置红脂大小蠹植物源引诱剂的漏斗形诱捕器。诱捕器的悬挂高度离地面5~10 cm,相邻诱捕器80~100 m,每隔一周时间检查诱捕器内是否有红脂大小蠹成虫。

2.2 红脂大小蠹风险评估定量分析

根据构建的风险评估体系以及各指标的评分标准及风险指数算法,确定了红脂大小蠹评判赋分情况(表1)。

表1 盐源小高山林业有害昆虫红脂大小蠹赋分情况表

根据建立的计算方式可以分别算出:

P1=0.3×2.50+0.3×2.50+0.4×2.50=2.50

P3=0.2×2.50+0.2×2.50+0.15×2.50+0.15×2.50+0.15×0.80+0.15×1.50=2.10

P4=Max(2.50,2.50,1.50,2.50,2.50)=2.50

P5=(0.80+0.80+1.50+1.50+1.50)/5=1.22

由此得出,红脂大小蠹在盐源小高山为高度危险发生害虫。

3 讨论与结论

云南松分布广,一般在长江下游海拔600~700 m以下,中游约1200 m以上、上游约1500 m以下均有分布。云南松是盐源小高山主要材用树种,经济价值高。对盐源小高山红脂大小蠹进行风险评估对林业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红脂大小蠹最初危害侵入寄主云南松时,从侵入孔会流出红褐色的颗粒状虫粪和木屑混和物,并形成红褐色漏斗状、珠状或不规则形状的凝脂块,颜色由深变浅,最浅色为灰白色。并且发现有色彩新鲜且凝脂较软的侵入孔为新侵入孔,有较硬或干缩凝脂块的为旧侵入孔(王俊华等,2002)。实际工作中可借鉴该研究结果,通过肉眼观察云南松树干,以便对红脂大小蠹的监测预警做出科学判断。

刘海军等(2005)、焦淑萍等(2012)曾对红脂大小蠹在北京、新疆的入侵危险性进行评价,本文对盐源县小高山红脂大小蠹进行评估,其评估结果与前者无太大差异,均认为红脂大小蠹是一种高风险的林业有害生物。本文所构建的“盐源小高山红脂大小蠹评估系统”综合考虑红脂大小蠹在“国外、国内和盐源小高山”的分布对综合评价值R的影响,通过调整地理分布在评估系统的权重,进而优化评估体系,提出风险评估量化指标体系,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

猜你喜欢

盐源县云南松高山
盐源县
盐源县核桃产业发展现状及思考
盐源县经济林病虫害防治策略探究
基于干型差异的云南松子代苗木生物量研究
云南松及其变种栽培与适应性研究进展
高山从何而来?
云南松母树林抚育间伐设计
盐源县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不同立地条件6年生云南松幼林的生产力及其分配研究
高山生态扶贫搬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