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艺术属性、艺术接受、市场谈艺术的产业化

2020-12-10任玉洁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20年11期
关键词:艺术创作艺术作品产业化

任玉洁

(澳门城市大学,澳门 999078)

艺术创作应该以创意为中心还是可以产业化生产,是当今艺术发展过程中争论的一个焦点。有人认为,艺术会因为产业化而陷入无限的自我复制中,失去艺术本身的价值。另一部分观点认为,艺术产业化提升了艺术创作的水平,借助于产业的规模化生产,艺术能够得到广泛的传播,并且在精神层面之外创造巨额的产业价值。

马克思早就提出“艺术生产”会异化,会为了利润而生产艺术作品。艺术品的购买者更愿意买与自己的审美趣味相吻合的艺术作品。如果艺术家一味迎合市场,会给艺术的接受活动带来不良的影响,也会拉低民族文化素质水平。既然艺术生产会产生负面作用,那么艺术作品是否应该拒绝产业化生产?这场“产业化之争”到底在争什么?从表面看,争辩的是艺术是否应该与产业化的市场结合,实际上,文章认为需要从艺术作品的本质属性、不同的受众群体以及艺术市场的作用来分析产业化的艺术在当今社会的价值。

一、艺术的属性使艺术离不开市场

艺术本质论认为,人为了满足精神追求、审美心理,才生产出艺术作品。艺术家对自然、人生、社会的感悟和寄予的情感,经过历史的沉淀,创作出优质的艺术作品。人的精神得到满足,还会影响人的社会生活、价值观,甚至整个社会的风气,因此艺术产品具有社会属性。“艺术”和“生产”被马克思主义美学关联起来,从人的社会本质是生产实践活动的观点出发,引入“艺术生产”的概念。从产品的消费角度看,“艺术生产”出来的产品只有转化为商品,才能作为艺术市场中交换的对象进入社会的公共领域获得社会承认,具有商品属性。因此,艺术产品是一种既有经济价值又有社会价值的特殊商品。

人们的审美水平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提高,相应地也提高了对艺术鉴赏的要求,人们自己创作不了足够的美的艺术作品,就趋向于从社会中寻找可以满足精神需要的和陶冶情操的艺术作品,客观上刺激了艺术市场的发展。

二、艺术市场是艺术接受过程中的桥梁

生产艺术产品的活动要完成,除了完成物质生产环节以外,还需要具备另一个条件,就是艺术作品需要在社会传播的过程中得到受众的接受和消费。黑格尔说:“每件艺术作品都是与观众中每个人所进行的对话”。艺术创作和艺术作品在艺术接受和消费的过程中实现了自己的价值。艺术市场联结着艺术家和艺术受众,这使艺术家要考虑到受众的接受程度和精神需求,创作符合艺术发展规律的作品,引导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但是艺术市场也隔离着艺术家和受众,艺术家不必完全迎合受众的需求以及长期雇佣者和艺术活动提供者的控制,能够有一定的创作自由,使艺术家和艺术接受者直接属于平等的关系。

德国接受美学家伊瑟尔认为艺术具有“隐含的读者”,那就是艺术的受众。艺术受众在欣赏艺术作品的过程中会去体会艺术家的创作意图,并带入自己的文化体验,同样他们也会预先构建艺术作品的潜在意义。艺术家在艺术创作过程中要考虑到自己的作品会被哪一类受众接受,学者王宏建在《艺术概论》中把艺术创作隐含的受众分为两类,一类是普通的社会大众,艺术家在选择创作主题和确定艺术风格时就要考虑到这一类受众的接受能力;另一方面,先锋的前沿的艺术创作具有实验性和探索性,艺术家的作品面对的就是艺术家或者在艺术领域里具有一定研究和较高鉴赏力的人群。

>图1 艺术市场产业链的主要构成(作者自绘)

艺术的受众群体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他们会随着社会的发展产生变化,艺术受众的差异化的价值判断产生了不同的审美趣味,也实现不同群体的艺术诉求。引领于时代审美的精致艺术的创作具有唯一性,具有先锋试验性质的艺术,比如雕塑、绘画、装置艺术、戏剧、舞蹈、音乐等,这类艺术从根本上追求原创性,追求深刻的精神内涵,这类艺术接受倾向于核心艺术的受众。在核心艺术的基础上出现了应用类的可以被大量复制的艺术衍生品,这类实用类的艺术作品的艺术接受更倾向于大众艺术的受众。

三、艺术市场的诸多环节形成艺术产业链

本杰明的机械复制理论认为,艺术因为机械复制技术而变得大众化,人们可以实现随时欣赏艺术,也可以将自己的审美意识通过技术手段进行表达。艺术家将自己长期的生活积累和艺术思想的积累借助艺术形式或艺术材料形成美的艺术作品展示给受众。核心艺术为大众艺术提供了艺术创作的方向和风格,大众艺术也为核心艺术提供了更多的灵感汲取的可能性,就像波普艺术就是借用了工业化生产后的大众艺术而发展起来的。生产力的进步,技术革命的出现,会使艺术作品可以复制而批量化生产,社会大众参与到艺术创作的审美和消费中来。市场中产品的批量生产离不开复制的技术。

学者陆霄虹、郑奇从艺术应该“参与市场流通”“艺术产业化是艺术发展的趋势”的角度认为艺术产业化促进了艺术的发展,不同于法兰克福派批判的“工业化”大量复制的均一和庸俗,“产业化”更重视创意和个性。比如致力于艺术与娱乐结合的日本当代艺术家村上隆,受安迪沃霍尔的艺术商业运作模式的影响,将高雅艺术和通俗文化融入艺术作品,他将艺术品的展示空间看做作品与大众接触的媒介,成立艺术品制作和营销的公司,将自己的艺术品和艺术品牌推广到全世界。

艺术生产力的大发展使曾经信息不对称的艺术市场从单一的买卖发展成为艺术品生产、运营、中介服务、互联网推广平台、消费、投资的产业链。艺术作品的受众也不限于喜好而收藏的小众人群,而是发展为以传统市场为基础,以艺术内容运营、艺术衍生品、大众消费品和艺术品投资为导向的全方位需求。

对于核心艺术来说,首先是运营服务,视觉类核心艺术需要一定的场地(如美术馆、博物馆等)展示、需要(经纪人经过组织包装)拍卖和收藏,而表演类艺术需要(剧院、影院等表演场地)表演;对于非核心艺术来说,需要在核心艺术的基础上,对衍生品的开发商进行授权,以便于进行相关艺术的衍生品的材料生产、销售(批发零售店)以及相应的(培训机构)艺术教育。艺术产业链如图1所示。

现代化的技术和工艺流程实现了有创意的艺术作品的商品化、规模化生产。被广大受众欣赏和拥有,在市场的流通中实现交换价值。艺术产业链的形成,使艺术市场不仅仅是简单的艺术作品的买卖市场,而是根据受众的不同,细分为核心艺术产业和大众艺术产业,是集艺术创作、媒体宣传和推广、运营、再生产、销售等诸多环节的产业化运作模式,艺术产业化模式逐渐形成。

四、要保证艺术产业链顶端原创艺术的社会价值

在艺术产业链中,越往链条末端的生产活动越容易受市场影响,投资者更愿意投资那些既保存了传统样式和审美趣味而又略有创新的作品,而对那些探索性、实验性的艺术作品则容易持谨慎保守的投资态度。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艺术家可能为了迎合市场,以放弃他们的艺术探索精神为代价,趋向只注重艺术的商品价值而不注重社会价值。但是,核心艺术对社会和生活应该具有批判的精神,不能让步于创作速度而忽视了艺术作品的质量,核心艺术家崇尚的艺术的精神追求应该高于经济追求。如果艺术家受到经济利益的驱使过多向艺术市场的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妥协,将会丧失自己的艺术的独创性,难以找到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内涵,也会失去对大众艺术的先锋引导作用。

艺术作品的社会价值和商品价值就像商品的价值与价格的波动一样,不仅受到市场经济规律的支配,也受到意识形态力量的影响,与社会文化、政治等方面的因素相联系。艺术产业化带动的整个艺术产业链条需要政府在政策上的扶持和管理服务,才能使核心艺术保证艺术创作的品质和内涵,比如加强规范艺术市场的秩序,完善艺术管理制度,为艺术作品提供更多的赞助、代理等市场运作,减少艺术家和中间商人之间的投机行为。

五、结论

受众数量的增加、审美水平的提高,生产力的发展、技术的革新,共同促成艺术产业化的诸多重要环节,创意是价值链的源头也是轴心,艺术产品是价值载体,市场使艺术作品成为商品的平台,是价值交换的场所,艺术市场连接着艺术家和受众,以及众多的生产部门,将产品、受众和市场结合为一个有机的产业系统。艺术产业化路径需要艺术家、市场、艺术受众的共同协作,以实现艺术作品的社会价值和交换价值之间的平衡。

猜你喜欢

艺术创作艺术作品产业化
一世哲布尊丹巴艺术创作考叙
《榜样》:艺术创作的一次“出圈”表达
丁 雄艺术作品欣赏
王立新艺术作品欣赏
丁 雄艺术作品欣赏
王立新艺术作品欣赏
非织造材料产业化新进展
魔芋产业化,打开致富新大门
观赏石产业化和金融化初探(一)
富硒有机缓释肥产业化迈出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