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游客体验的历史街区智能化视觉信息设施可行性分析
——以上海外滩历史街区为例

2020-12-10毛俊烨杨子奇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20年11期
关键词:外滩设施智能化

毛俊烨,杨子奇

(湖州师范学院 艺术学院,浙江 湖州 313000)

引言

“2015年4月21日,中国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对外公布了第一批中国历史文化街区,共计30个街区入选。”①这意味着中国历史街区正式成为国内主要旅游项目,人们开始考虑把历史街区作为自己的旅游目的地,随着现代游客旅游方式不断变化,旅游目的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游览,游客在旅游中的主动参与性也在不断增强。但是我国历史街区发展不够完善,随着历史街区内游客数量激增,内部公共设施设计所暴露出来的问题越来越多,尤其是在公共信息设施设计上缺少游客体验,对于视觉信息设施的作用有学者认为“视觉信息设施作为历史街区的一种解说方式,能够让游客快速且便利地了解历史街区。”②合理的视觉信息设施设计不仅能够增加游客对历史街区的兴趣,还能提升游客旅游质量,最终增加旅游收入。从视觉信息设施设计角度出发,如何让游客有更好的旅游体验是各个历史街区现代化进程中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外滩历史街区是近代上海社会生活的历史存在,是浓缩的近代上海时代经典,是海派场域文化得以重新评估的重要源泉。”③上海外滩体现了老上海独特的历史风貌,将民国文化展现得淋漓尽致,它是上海市政府首批批复的12个历史文化风貌区中的一个,是中国第一批国家级历史街区中的翘楚。在智能化视觉信息设施使用上,上海外滩历史街区做得非常出色,但是由于智能化发展不够成熟,因此街区中的智能信息设施依旧存在着设计上或者体验上的问题。

本文从游客体验角度出发,通过对上海外滩历史街区智能化视觉信息设施应用进行探究,去分析其在智能化视觉信息设施使用上的优点和缺陷,总结并得出相应结论,从而为其他历史街区中的智能化视觉信息设施使用提供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以此来推动国内历史街区旅游水平的整体提升。

>图1 上海外滩历史街区平面图

>图2 上海外滩街区风貌

>图3 拥有二维码功能的指示牌

>图4 智能广告牌

>图5 电子导识系统

一、智能化视觉信息设施设计整体概述

(一)智能化视觉信息设施概念

我国旅游局在2015年9月颁发的《“旅游+互联网”行动计划》中明确表示“智慧景区建设是未来旅游建设的重点方向”④,历史街区在国家旅游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智能化的应用也是必不可少的,公共视觉信息设施作为历史街区的名片,对游客体验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智能化公共视觉信息设施的应用变得非常关键。路牌、车次牌、警告栏、广告栏、宣传栏等设施都属于公共视觉信息设施。

(二)智能化信息设施中的游客体验

历史街区中智能化信息系统在游客体验方面的主要体现:

信息明确化:视觉信息设施的设计目的是能够将信息准确传达给游客,如果视觉信息设施无法将所要表达的信息传递给游客,那么对游客体验来说是非常不利的,智能化视觉信息设施能够有效地解决此类问题,在互联网时代,信息更新迅速且能极快地反映在屏幕上,让游客能够及时地获得准确信息,增强游客的旅游参与度和自身体验。

功能多样化:随着游客要求的提高,视觉信息设施的设计已经不再是单纯地去满足信息表达功能,当今社会,公共视觉设施设计会附带衍生功能,将游客所可能遇到的问题考虑在内,从而增强视觉信息设施的功能性。

AI技术(人工智能):智能技术专家卢贶说过“AI技术是现代互联网社会背景下必然出现的产物,现代人工智能技术已经被应用于多个学科领域。”⑤在公共视觉信息设施设计中,AI技术已经得到了初步的使用,AI技术不仅会对历史街区的视觉信息设施产生重要影响,让游客在旅游途中能够获得更好体验,对历史街区发展也起到了变革性的作用,能够极大提升历史街区的竞争力。

(三)智能化视觉信息设施在历史街区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些历史街区过于追求信息设施智能化,没有从历史街区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一味对其他商业街区的智能化视觉信息设施进行模仿,从而在协调智能化视觉信息设施设计规划和历史街区的地域特色体现上产生矛盾,反而无法体现设计目的,最终适得其反,导致游客体验下降。

二、以上海外滩历史街区为例的智能公共信息设施应用

(一)上海外滩的区位分析

上海外滩历史街区位于上海市中部(图1),外滩全长1300米。近年又向北延伸至黄浦路,称为北外滩,向南延伸至南浦大桥,称为南外滩,全长4000米。外滩历史文化街区范围为由黄浦江-延安东路-河南中路-河南北路-天潼路-大名路-武昌路所围合的区域,总面积约101公顷。(图2)

(二)上海外滩历史街区现状分析

1.优势

(1)上海外滩在中国可以说是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历史街区,它一直在国内历史街区发展上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上海外滩历史街区中智能化公共信息设施的应用对于其他历史街区的智能化公共信息设施设计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2)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每年接纳的人数已达上千万,甚至上亿,而上海外滩作为上海的“名片”每年旅游人数非常多,为了应对每年上涨的参观人数,上海旅游局对上海外滩历史街区的公共设施设计一直保持积极态度。

2.劣势

根据我亲自考察之后得出,外滩历史街区内游客体验问题一直都存在,由于外滩的开放性和上海的现代化水平,上海外滩历史街区每年都能吸纳上百万的游客前来,而游客数量增加既有好处,增加了旅游收益,但同时也会造成一定问题,过多的游客会扩大历史街区本身的容纳量,而扩大人数容纳量则对历史街区内部的公共设施设计有更高的要求,这也导致了上海外滩历史街区公共信息设施设计改进的难度增加。

(三)上海外滩智能化公共信息系统设施应用现状和对策

结合前文从游客体验的角度出发对上海外滩历史街区进行实地考察,对公共信息系统智能化应用进行现状分析。

1.优势

信息表达:历史街区内的公共视觉信息设施,大多使用了互联网技术,在视觉信息设施上使用电子屏,时刻对当前的指向信息进行更新,让游客有最合适的游览路线,而且在指示牌上还有二维码(图3),将智能设备和互联网功能结合起来,能够让游客快速地熟悉外滩,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游览方式。路口车牌随着路段情况的变化而变化,让游客能够有更加合理的打车选择。

功能多样化:在功能上广告牌边上有几个插口(图4),这是让游客在智能设备没电的时候能够快速地充上电,而且广告牌上方还有WIFI标识,广告牌上置入了信号扩散器,让游客不会因为网络信号差而犯愁。

互动性:在一些指向牌上还有人工智能功能,指向牌使用触摸屏,能让游客自由选择,而内部将互联网和公共信息系统联系起来,指向信息会用人工智能的方式呈现出来,类似iOS系统的SIRI,用语言让游客去了解。

2.缺陷

智能化使用混乱:外滩历史街区智能化水平相比于其他历史街区较高,但由此也导致了地域性特色的削弱,外滩的风貌特色被进一步淡化,整个历史街区就像一个商业化街区,这也会导致游客体验的下降,从而更多的游客会选择将其与其他商业区做对比,而不是和历史街区进行比较,游客数量也可能因此而减少。

体验性上不够完善:我们经过实地考察,发现外滩的许多互动性指示牌上的语言选项过少,基本上只有英语和汉语,甚至有些只有汉语选项,这对于外滩这个国际化的历史街区来说,设计方面考虑得过少,设计不够合理。而同时一些指向牌上面的关联信息也有错误。

人员管理问题:在历史街区内部的公共信息设施管理上也存在缺陷,智能指向牌(图5)屏幕根本没有打开,没有定时进行整修和检查,这也就说明了设计存在管理上的缺陷,设计信息的反馈问题也是一个设施设计所要考虑的问题。

三、结论

视觉信息设施设计在历史街区公共设施设计中占据了极大一部分,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历史街区能否吸引游客,能否更好地让游客了解历史街区本身,提升历史街区公共视觉信息设施设计中的游客体验是历史街区公共设施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基于游客体验角度对上海外滩历史街区中的智能化公共信息设施中的优缺点进行了详细的叙述,从功能性、游客互动性等设计使用目的上去着手研究,找出智能化视觉信息设计的优缺点,以此为参考,为其他历史街区的视觉信息设施智能化提供理论上的支持,从而加快国内历史街区的智能化进程。

注释: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30个街区入选首批中国历史文化街区[DB/OL].(2015-04)http://www.mohurd.gov.cn/zxydt/201504/t20150423_220728.html.

② 韩贵红.城市界面的视觉阅读与审美模型——以上海外滩海派历史街区为例[J].美术大观,2019(11):132-133.

③陈正.公共信息标志系统建设对旅游的影响——以海南旅游为例[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9(6):99.

④ 国家旅游局.关于实施“旅游+互联网”行动计划的通知[DB/OL].(2015-09)http://www.gov.cn/zhengce/2016-05/23/content_5075923.htm.

⑤ 卢贶.人工智能在电子信息技术中的应用[J].电子测试,2020(4):

猜你喜欢

外滩设施智能化
去外滩兜兜风
智能化战争多维透视
民生设施非“摆设”
大型公共建筑智能化系统造价控制
新荣记上海BFC外滩店
上海外滩金融中心空中健身会馆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化站所初探
公共充电桩设施建设正当时
擅自启用已查封的设施设备该如何处罚?
摆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