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脑电图在小儿病毒性脑炎临床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2020-12-10丁婉萍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86期
关键词:脑炎脑电图检查组

丁婉萍

(泉州市儿童医院,福建 泉州)

0 引言

病毒性脑炎是儿科常见且发病率较高的疾病类型,病情变化情况各有不一,轻症者预后相对良好,重症患儿可出现严重后遗症,重症病毒性脑炎治疗较为困难,若治疗不及时或诊断数据出现偏差,很有可能直接导致病毒性脑炎患儿死亡[1]。基于提高病毒性脑炎患儿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对其实行临床早期诊断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是非常必要的,加之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决定性的治疗原则,而采用脑电图检查、脑脊液检查、磁共振检查等是重要的临床早期诊断手段,可为后续治疗提供准确可靠的诊断依据,有利于提升病毒性脑炎患儿的治疗效果和临床诊断价值[2-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抽取我院神经内科患儿进行研究调查,并将每组50例病毒性脑炎患儿依次行脑电图检查、磁共振检查、脑脊液检查、CT检查,研究时间为2016年12月至2019年12月。其中脑电图检查组男29例,女21例,年龄 1.5~13岁,平均(7.28±1.41)岁;磁共振检查组男 28例,女22例,年龄 1.5~12岁,平均(7.03±1.25)岁;脑脊液检查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1.5~12岁,平均(7.23±1.30)岁;CT检查组男30例,女 20例,年龄在1.5~13岁,平均(7.15±1.36)岁,对比四组病毒性脑炎患儿的临床资料显示,P>0.05,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纳入及排除标准:临床症状伴发热、头痛、呕吐、惊厥、精神异常、意识不清等;排除属于结核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隐球菌性脑膜炎以及中毒性脑膜炎等其他脑炎的患儿,且患儿家属同意签署参与此次研究的协议书。

1.2 方法

200例病毒性脑炎患儿分为四组实行临床早期诊断,每组50例。①脑电图检查组:采用意大利EB Neuro台式及便携式脑电图仪开展一系列检查。采用10%~20%系统放置头皮电极,常规记录(时间≥30 min)脑电图,参考双极导联展开,保持神志清醒的患儿要剥夺睡眠,记录两种状态下患儿的脑电图,并对其进行闪光刺激、过度换气等试验。②磁共振检查组:使用美国GE公司Signa HDe 1.5T高场强磁共振检查。患儿取平卧位,扫描头部位置,平扫或增强扫描头颅。③脑脊液检查组:使用西门子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查。腰穿采集标本,常规检查生化指标、脑脊液常规、抗酸染色[4-5]。④CT检查组:使用飞利浦螺旋CT行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

1.3 观察标准

依据《临床脑电图学》对诊断结果进行判定(内容:正常、正常范围、介于正常和异常界限之间、异常范围),异常脑电图诊断标准:①基本节律增减;②各区波幅明显走高或走低;③出现尖波、平坦活动、棘波、爆发性抑制、病理复合等;④两侧不对称;⑤呈现出局限性改变。诊断阳性率=异常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两组对比数据用SPSS 14.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用t检验计量资料,用χ2检验计数资料,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依据四组数据的对比结果可知,其临床早期诊断效果中,脑电图检查组的诊断阳性率明显高于磁共振检查、脑脊液检查、CT检查,脑电图检查组与其他三组的诊断阳性率形成鲜明对比,组间数据比差异较大,P<0.05,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1。

表1 诊断阳性率[n(%)]

3 讨论

病毒性脑炎包括病毒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炎,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颅内急性炎症,其临床早期症状有呼吸道的症状、消化道症状,简而言之就是发烧、咳嗽、腹泻等,但后续逐渐出现神经系统的症状,突出表现为头痛、呕吐等,年纪太小的患儿还会出现意识问题,如嗜睡、昏睡、浅昏迷等,严重者出现惊厥、小儿抽筋、偏瘫等症状;若侵犯小脑,症状为走路不稳、眼球震颤;若侵犯脑干,会出现声音嘶哑、吞咽困难等;病情严重或病情进展较快时,可能会突然昏迷加重,上述症状都会严重影响病毒性脑炎患儿的身体健康和精神状态、生命安全,需及早发现、及早诊断、及早治疗,维持水、电解质和营养供给,控制颅内高压、惊厥发作、呼吸道症状[6]。在临床早期诊断中,一般采用脑电图和磁共振、脑脊液检查等检查手段,脑脊液检查虽对病毒性脑炎早期诊断有较大的价值,但部分病毒性脑炎早期脑脊液的变化可不明显,重症病毒性脑炎脑脊液细胞数可不升高,腰椎穿刺为有创性操作,大部分家属不易接受。而脑电图诊断阳性率高于其他检查手段,脑电图检查异常出现较早,脑电图对大脑功能障碍的程度能够最直接地反映,能够客观准确的对脑损伤的指标进行预测和诊疗判定,且无创,临床工作中家属更易接受,因此将其选择为最优诊断方法,为临床提供准确诊断依据,提高诊断价值[7]。本次研究将脑电图检查同其他三组(磁共振检查、脑脊液检查、CT检查)对病毒性脑炎的临床早期诊断的应用价值进行对比,依据对比结果可知,200例病毒性脑炎患儿经过四种检查方法诊断后显示,其临床早期诊断效果中,脑电图检查、磁共振检查、脑脊液检查、CT检查诊断阳性率分别为92%、42%、80%、20%,由此可知,脑电图检查组的诊断阳性率明显高于磁共振检查、脑脊液检查、CT检查,脑电图检查组与其他三组的诊断阳性率形成鲜明对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脑电图检查在病毒性脑炎临床早期诊断中的诊断价值显著高于磁共振检查、脑脊液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其诊断阳性率最高,能为后续针对小儿病毒性脑炎的治疗提供重要诊断依据,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且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猜你喜欢

脑炎脑电图检查组
自身免疫性脑炎免疫治疗进展
儿童自身免疫性脑炎的研究进展
脑电图检查的到底是什么
MPTP诱导树鼩帕金森病模型的脑电图描记与分析
睡眠剥夺在癫痫患儿视频脑电图监测中的应用价值
小儿患感冒家长绷紧脑炎这根弦
不做作的文明
保监会将派检查组进驻前海、恒大人寿
利培酮与氯氮平对脑电图影响的对照观察
手敲桌面露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