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津宁园复原与历史演变

2020-12-09胡梦凡

中国城市林业 2020年5期
关键词:造园园林建筑

胡梦凡 董 璁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北京 100083

宁园位于天津北站东侧旁[1-2], 其前身为袁世凯拟筹建慈禧行宫时委派实业家周学熙所辟建的“官立种植园”[3], 经多次增建修葺后已为津门名园。 作为天津地区为数不多留存至今的近代园林, 宁园乃是在公园建设于清末被提升到“穷理劝学”[4]高度之时兴建, 又在西方城市规划思想传入时改为近代公园, 再后为适应新时代需要,“即其地而扩建” (见宁园扩建碑记)。 由此观之,宁园百年来的变迁不仅可被视作从传统园林到近现代园林的典型个案, 也是研究中国园林文化在近代转折演变的一个重要历史佐证, 在近代园林史语境下探究该园的营建有重要意义。

1 基于复原研究的造园历程梳理

由于资料的局限, 目前仅能通过少量民国明信片和老照片管窥宁园局部的历史面貌, 缺乏对园林营造完整的认识, 造成相关研究的匮乏且多集中于建园历史[5]、 空间现状[6-7]和景观构筑物[8-9]的研究。 本文梳理了造园者自叙、 游记、园图(包括历史地图、 老照片和明信片等) 等有关宁园的图文史料(表1), 从描述园林空间与意境的文字资料中提炼零碎的空间信息, 从历史地图中获取地理信息, 并比对照片和明信片的形象,再结合现场调研以实现复原宁园不同历史时期面貌的目的。

通过对已有史料的解读, 根据该园在历史上的营建和修复时间节点, 本文选择对清末民初(1906—1930 年)、 民 国 中 后 期 (1931—1949年)、 新中国至改革开放(1950—1978 年) 及改革开放后4 个历史时期进行复原研究。

1.1 清末民初: 传统园林的写仿

光绪三十二年秋(1906 年), 基于“分取秧种, 传植城乡”[10]的建园宗旨、 “开浚沟渠, 以通水利”[2]的目的及“无水不成园” 的造园思路,周学熙率人设闸引南侧金钟河之水, 开长渠以连西北处水塘, 营造河湖一体且可用于灌溉的水景。

据《天津政俗沿革记》 所述可知, 湖心岛建有“鉴水轩”, 旁设茅亭, 南架木桥与半岛相连:在湖后及左右筑土成山、 种植杂花, 并写仿传统园林于山南曲处建置园亭, 营造曲径通幽之意境:在“前临月形新河, 后倚湖山”[10]处建有附设游廊的研究所。 宣统三年(1911 年), 为响应“兴办农事试验场、 推广科学种植和推行近代农业技术[11]” 的号召, 直隶劝业道将种植园“改园为场”[12], 面积也随之扩至13.3 hm2, “全图”[12]显示试验场内筑土成山、 挖池成湖、 分区明确。

1.2 民国中后期: 西方要素的渗入

民国二十年(1931 年), 北宁铁路管理局以种植园旧址及省博物馆等单位所赠之地(面积约27 hm2) 重修宁园。 从《津人何幸有宁园》 中的游记与20 世纪30 年代的明信片来看, 园内主要建筑自南向北依次为渡亭、 游廊、 大礼堂、 游艺室、 大客厅和致远楼, 而其余建筑如长廊、 四面厅、 待月楼等均环湖分布。 彼时已有“一道清流, 萦绕全园, 共分南北中三湖”、 “园之西北部, 有游泳池……其南有荷水池”[3]的环状水系, 中心建筑群周边新增月形河南侧的水系及附岛, 并筑有游泳池、动物园、 儿童活动场等近代西方园林要素, 从而奠定了该园至今的空间格局。

通过游记、 明信片等考证资料及1947 版《天津地图》 进行深入复原, 结果发现宁园的复建规划采用了中西兼取的造园手法, 其布局结构为“一轴两环”。 “一轴” 即主体建筑沿南北轴纵向排布: “两环” 为中心环湖游览路线和串联动物园、 游泳池等景点所形成的环路。

1.3 新中国至改革开放: 中西融合的扩建

天津解放后, 相关部门按照“以园养园”[13]的方针对宁园进行了全面修复, 并更名为铁路工人文化宫, 园林要素和景观形态更趋向大众化。文化宫较前期面积已有大幅增加: “共有六百五十二亩, 湖水就占了一百十八亩之多”[14]。 “园东北部有东花窖, 旁有动物园” “(园) 北有运动场和苗圃, 建有露天音乐厅(后称舒云台), 形式为八字” 以及“由四面厅过桥走数十步就到嘉会堂” 等有关园内新建设施的文字, 再结合历史照片及50 年代《文化宫导览图》 中的复建布局复原图, 说明市民休闲、 娱乐与科教活动都得到了极大的丰富, 其中西杂糅的造园风格也愈加明显。

1.4 改革开放后: 历史厚重的城市公园

改革开放后, 宁园响应“提高绿化水平, 改善和美化城市环境[15]” 的号召, 经过多次较大规模的改扩建, 成为了一座功能多样的城市公园。这一时期的造园历程可通过《天津市区详图》(1983 版)、 旧影资料和实地踏勘了解: 在“修旧如故” 原则的指引下, 宁园在扩大面积的同时(至1990 年, 约50.31 hm2[13]), 也较注重对传统建筑及文化内涵的传承与保护, 陆续有畅观楼、新建制高点——致远塔、 迁于李公祠的六角亭等传统建筑被引入园中。

2 造园意匠: 理法与布局

基于上文对宁园造园历程的梳理工作, 运用对比法, 从山水结构、 园路分布、 建筑布局等方面, 并结合各时期园中植物景观及游憩活动的变迁, 系统分析其造园的演变特征(图1)。

2.1 山水结构

图1 宁园空间演变分析图

宁园早期虽为农事试验之所, 园内土地多为农业用地, 但基于“行宫” 的设想和周学熙的文人思想, 园区西北处营造了由分隔湖水的带状半岛、 鉴水轩(后更名储香宫) 所在的湖心岛及西北处小岛所构成的“一池三山” 传统皇家园林山水格局。 清末民初时期, 该园经挖湖筑山与引河汲泉塑造出山环水抱、 沟渠纵横、 河湖相连的整体布局特征, 是一座熔湖光山色与蚕织耕作于一炉的农业观光园。 经20 世纪30 年代围堤筑池后,呈现出建筑与水面交错排列、 类似九州清晏的空间序列, 初步表现出“山围湖抱, 众岛相拥” 的山水格局, 借此强化景观效果并满足城市公园新增功能, 而后续的改造也多为在此基础上的垒丘筑山和扩塘造湖, 虽局部利用新开凿的池沼连通园东部水面并与全园水系形成一体, 但依旧遵循传统园林的山水制式, 其主体山水结构在此后50余年内并无较大变化。 改革开放后经疏泉剔石,原有零散池水及护园曲水逐渐被归为一处, 中心水景区基本延续原有轴线和格局, 形成“山环水绕” 布局特征。 另外, 通过堆筑叠翠山、 北侧新掘之溪及新置的庭院式水面丰富山水空间的立面层次, 使南北空间特色得以分明: 北部园区以小水面、 草坪、 疏林为主, 简洁明朗, 视野开阔:南部以湖面、 建筑为主, 井然有序, 相得益彰。

从早期颇为简单、 传统的形制发展为后期“中式为主、 西式点缀、 中西交融” 的近代特征结构, 宁园的山水格局虽历经修筑与重塑, 但中部“湖心岛—中湖—带状半岛—前湖” 的主体地位从未改变, 其传统山水园林特色也始终保留。

2.2 园路分布

由于种植园和试验场并非专事游园, 因此造园者仅在主体建筑之间设有直线小道或木桥、 游廊用以串联基本交通, 且没有明确的入口空间。宁园在重修后以两条贯穿全园的曲线型主要交通游线和“一在正南、 一在正西”[3]的主出入口表明其向公共园林的转变。 建国后, 园路的分布随园区扩大而向北延伸, 并借道路的贯通与围合以明确各游憩空间的边界, 形成分明的3 级路网结构, 园路曲直并存的特征则表现了中西方设计手法的混杂。 园内各主题体验的范围在改革开放后也因数条环网相连的新设园路而有了更清晰的界定。 宁园路网经历了从早期简而有序的规则布局到曲径通幽的自然式道路、 再到曲中寓直的混合式路网的变迁过程, 其复杂性、 串联性、 可达性与园中建筑数量的增加及活动空间的细化成正比。

2.3 建筑布局

早期园内建筑功能单一, 仅有临水赏景的鉴水轩和附有游廊的研究所。 重修扩建后的宁园,“葺旧楼为藏书之室: 建新厦作宾宴之堂, 辅以修廊……或覆茆亭” (见北宁铁路宁园碑记), 园中建筑环湖密布, 面河倚水颇占胜境, 且名称也多与时代背景、 用途功能相呼应, 如寓意救亡图存的东北亭、 表达赏景意趣的宏观楼等。 20 世纪90 年代, 园内延轴构筑了致远塔、 花展馆等建筑, 与南侧环湖建筑群相呼应: 之后园东北建筑密度逐渐增加, 并根据功能分区建置, 形成“园中有园” 的布局形式。

纵观宁园的建筑布局, 多沿用轴线对景的方式临水建置, 如中心三大建筑呈东西排布, 与前湖、 中湖共同渲染出恬静之感: 碑亭和长廊在烘托宏观楼主体地位的同时互成对景。 此外, 宁园在各时期均利用廊在园林中的引导性特质, 将园中的水、 池、 楼、 台、 亭、 榭、 馆串联一体, 营造出颇有韵律感的景观空间, 这一特色延续至今。

2.4 植物景观

种植园在“当栽杨树、 柳树、 桑榆, 此外再随时考察相宜之树[10]” 的基础上, 相地栽种可改善盐碱地的枣树, 或用于纺织和造纸工业的棉花、箓竹、 秋葵、 马莲、 粟菊等, 或可供观赏和药用的芍药、 牡丹等, 以及果树、 五谷菜蔬等各种经济作物, 且在生产之余点缀青松、 菱芡、 芰莲以丰富诗情画意。 演变为公共园林后, 因游览休憩的需求改植了众多观赏类植物, 如松、 杨、 桑、槐, 并搭配皂荚、 云杉, 颇具葱茏之致, 营造出南竹北植、 松柏交柯、 青松拂檐、 玉兰绕阶、 湖中浮荷且两岸映柳的传统园林植物景观意境。 此外, 园中还设有体现西方植物造景情趣的种植池、花窖、 花架与藤萝架, 后又辟建用于生态科教的海棠林、 月季园等苗圃专类园。 由此可见, 该园植物景观的变迁呈现出从生产性原料种植到观赏性园林造景的特征, 并将生物多样性及科教示范性的理念逐步融入到公园建设中。

2.5 游憩活动

同京师万牲园类似[16], 种植园建成之初因“风气初开, 男女不便夹杂”[10], 仅周四对女性开放: 园内也只有乘船、 饮茶或租亭宴客等简单的游园活动。 20 世纪30 年代, 园中设有游艇、 球场及儿童游戏场等设施, 还曾举办观鲸会、 化妆溜冰会、 集体婚礼、 消夏晚会等公众活动, 俨然是城市的消闲中心, 时人称“天津的游园地”[17]。解放后, 市民工余之暇来此垂钓、 饮茶, 也可至运动场或露天音乐厅进行文体活动, 自此逐渐形成集滨水休闲、 体育健身、 园林游览、 赏湖泛舟等多功能于一身的休闲胜地[17]。 园内活动种类从单一到丰富的变迁体现了园林功能伴随城市文化发展而由曲高和寡到雅俗共赏的转变, 标志着宁园日趋大众化。

3 造园意境: 主旨与空间

3.1 “寓学于游” 观念的不断深化

庚子事变后, 周学熙、 端方等出洋考察, 看到“ (公园) 其空气既可以养生, 其树艺亦可资研究”[18], 认为公园不仅可用于民众游览, 亦有林木种植之学的研究价值, 继而促成了种植园的建造。 随着对西方林业建设的不断学习, 人们逐渐意识到城市公园除“活水小河, 平地, 山坡,树林, 花木” 外, 还“须附带有图书馆, 动物园……游运池, 植物园等”[19]。 所以自民国中期始,宁园功能愈加丰富多样, 文化内涵也越来越深刻。

由此可见, 不论是以种植园和试验场为载体对动植物的研究, 还是后来宁园在更宏观视角下民族主义的兴起, 以及满足市民需求基础上功能的多样和意境的深化, 都是对以“寓学于游” 为主要特征的近代新兴园林文化的不断探索。 宁园为社会转型期的天津提供了必需的公共空间, 并承担了行为和观念从上至下的引导及客体和认知从下而上的反馈作用。

3.2 “中西交融” 意趣的动态发展

宁园整体格局中心外扩式的发展过程体现了自然景物和人工建筑并重的传统审美意趣。 各时期造园者“因丘为高, 就势取景” 加以修筑, 逐渐塑造了因势随宜、 聚分得体的人工山水园景致。中国园林“大都以建筑物开路”[20], 宁园亦是如此。 清末民初的鉴水轩为全园重心, 之后中心三大建筑奠定了一园体势, 现代增建的致远塔等延续了“主次相辅” 的建筑布局特点。 该园的变迁虽叠加了不同时代造园者的意识形态, 但其空间布局、 园景命名等都体现出民族主义精神。

另外, 园内空间的局部变化也突破了对传统园林空间的固有理解。 基于部分西方园林规划思想, 园内出现了现代建筑(如剧场)、 西式花房、平坦草坪、 整齐的灌木与行道树, 实现了景致与空间的丰富变化。 多样化的设计手法表明造园者既追求传统园林意趣又借鉴西方造园特点, 体现出近代园林特有的空间塑造意识。

建于传统园林观念与方法受到冲击和发生转变时期的宁园, 虽始终以“宁静致远” 为主题,以叠山理水、 铺路架桥、 筑屋构室的空间布局追求步移景异的传统意境, 但也有西方造园手法及审美情趣的渗入, 使其在天际线、 建筑形态等要素上有别于古典园林。 一直处于动态演变中的宁园不仅在日常生活中引导着人们的观念, 也塑造着各时期国民对园林的“多样情趣”。

3.3 “园城互动” 关系的持续影响

宁园是天津历史事件的承载场所, 其“兴工艺而挽利权”[2]的营建背景从建园伊始就直观表现出公园与城市建设的深刻关联。 对比1870、1897、 1900、 1913、 1936 年等历史地图可知, 城市交通建设在种植园建成后广泛展开, 劝业公署和水产学校等机构及之后众多名人故居、 私家花园的兴建表明宁园的建造客观上促进了河北新区的物质建设及城市发展。 而该园由初期的男女分流、 收取门票到面向大众、 免费开放的转变与从含蓄的入口空间到多个入口的开通均体现出市民游憩文化需求的增加, 表明了城市建设发展对园林公共化的影响。 此外, 园林面积、 路网结构、用地分区等随周围城市环境改变而在园林空间上产生的变化也证明了“园城互动” 的持续影响。

4 结语

通过考证相关历史资料, 本文还原和探寻了宁园从昔日未成的“慈禧行宫” 到今日“城市山林” 的空间演变历程。 诞生于清末民初的宁园是凭借自然的经典佳构和造园文化的传播载体反映不同文化影响下的园林风格表达及本土语汇探索。宁园几经修扩, 其性质由以科研为主、 “与泛言农林者有别”[10]的试验场基地向“供人游览为旨的游息所”[21]过渡, 再向融合东西方园林要素的城市公共园林发展, 表现出“继承发扬—变异融合” 的近代化演变特征, 其大众化、 设施完善化、 功能丰富化程度也逐渐增强, 所以宁园与天津城市的互动历程也是地区社会更迭与城市文化变迁的历史见证和缩影。 针对宁园的演变研究既是为了阐释其深层意义的物质体现, 也是为近代公园的研究、 复原、 保护及其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以期对当代中国城市公园的特色化建设提供案例支撑。

猜你喜欢

造园园林建筑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清代园林初探
建筑的“芯”
壹 造园·纳瑞集祥
古代园林里的“美人”
和千年园林的今世之约
浅谈古诗文与中国园林
现代园林植物造景意境初探
关于“园理”研究的点滴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