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观察分析β受体阻滞剂治疗老年慢阻肺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

2020-12-09张金花

关键词:室性阻滞剂例数

张金花,杨 丹

(1.伊犁州中医医院心内科,新疆 伊犁 835000;2.伊犁州友谊医院呼吸科,新疆 伊犁 835000)

慢阻肺全称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该病的主要特点为气流受限具有不完全可逆性,在气流受限呈现出进行性加重联合有害气体、颗粒等干扰的情况下会致使患者肺部出现异常炎症反应。在慢阻肺的长期影响之下,患者很可能出现冠心病这一并发症,目前老年慢阻肺合并冠心病患者例数正呈逐年递增方式上涨[1]。老年慢阻肺合并冠心病在临床上的治疗方式通常是以常规药物治疗为主,本文主要就β受体阻滞剂在该病中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均为本院收治的老年慢阻肺合并冠心病患者,共计480例,收治时间范围介于2017年02月~2019年06月之间。均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各240例患者。其中参照组有男130例,女110例,平均年龄为(67.98±5.45)岁;研究组有男125例,女115例,平均年龄为(68.03±5.14)岁。对比两组一般资料,组间差异性未表现出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参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主要包括低流量吸氧、祛痰、抗感染、利尿等治疗。研究组患者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β受体阻滞剂治疗:选取药物为倍他乐克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生产厂商:AstraZeneca AB;批准文号:注册证号BH20050232),口服,初始剂量为11.875 mg每次,每天1次,药量可根据患者实际病情程度进行调整,最高剂量为47.5 mg每次。

1.3 观察指标

通过NYHA对两组患者心脏功能进行分级,分别为Ⅰ级、Ⅱ级、Ⅲ级、Ⅳ级,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性进行评估,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其中患者心功能改善大于Ⅲ级为显效,心功能改善为Ⅰ级-Ⅱ级为有效,心功能改善小于Ⅰ级为无效,治疗有效率=(总例数-无效例数)/总例数×%;检测并记录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室性期前收缩次数,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安全性进行有效评估,室性期前收缩次数与治疗效果成反比例关系。

1.4 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 18.0软件统计处理数据结果,采取t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取x2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当(P<0.05)时则证明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性

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5.83%(显效200例,有效30例)高于参照组治疗有效率66.67%(显效75例,有效85例),组间差异显著(x^2=11.628,P=0.001)。

2.2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安全性

治疗后研究组的室性期前收缩次数为(1889±361)次低于参照组(2 8 9 0±3 5 7)次,组间差异性显著(t=30.544,P=0.000)。

3 讨 论

慢阻肺合并冠心病在临床上具体的病因尚不明确,但经过长时间的观察和研究发现主要与两个方面有关,分别是环境因素和个体易感因素,该病常见的临床表现有长期性、反复性并且呈逐渐加重趋势的咳嗽、喘息以及胸闷等,对人们的健康水平产生了极其严重的威胁。

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为β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具有选择性结合肾上腺素受体的功能,能够有效保护血管,能够有效抑制高血压和心肌缺血现象的发生,同时还能够抑制肾素的释放从而对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作用产生一定的阻断效果,显著提升心脏功能[2]。本次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室性期前收缩次数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说明β受体阻滞剂治疗的应用能显著优化老年慢阻肺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治疗工作。

综上所述,在老年慢阻肺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治疗工作中应用β受体阻滞剂能显著提升整体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具有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室性阻滞剂例数
心脏结构正常的儿童室性期前收缩评估与管理
盆腔灌注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观察糖尿病足护理“五部曲”的健康教育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的效果
孕晚期经会阴超声评价宫颈各参数的临床意义
有些高血压患者不适合使用β受体阻滞剂
室性心动过速电风暴的诊治及进展
乙胺碘呋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室性心律失常41例疗效观察
功能性与病理性室性期前收缩心电图特征及预后
β受体阻滞剂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