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6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带CUFF中心静脉导管并发症防治分析

2020-12-03

今日健康 2020年1期
关键词:血流量锁骨导管

(中航工业贵航平坝303医院,贵州 安顺,561100)

维持性血液透析(MHD)建立在有效的血管通路基础上,带CUFF中心静脉导管在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适用于急慢性肾衰、药物中毒等患者的血液透析治疗,随着中心静脉导管使用率的不断升高,相关并发症也引起临床关注,做好并发症防治工作对于提高治疗效果和改善预后,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1]。现收集我院2018年5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60例MH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相关并发症防治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60例MHD患者均带CUFF中心静脉导管,男性31例,女性29例,年龄范围为18~72岁,平均年龄为(51.3±4.2)岁;疾病类型:慢性肾小球炎40例,高血压肾病7例,糖尿病肾病13例。留置方式:颈内静脉置管22例,锁骨下静脉置管10例,股静脉置管28例。

1.2 方法

所有患者血液透析治疗期间,均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无菌操作规范,带CUFF中心静脉导管使用情况如下:操作人员和患者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均需佩戴口罩,操作时尽量避免与患者交流,仔细检查创口及导管情况,将导管口分泌物清除,对附近皮肤进行消毒处理,并用无菌带覆盖;透析前先将动静脉接头分离,将导管内肝素抽出,清除残留血液,透析后对管道口再行消毒,确认无异常情况后,向管腔内推注2000U/ml左右肝素盐水,包扎并固定;期间对导管失功情况均给予拔管处理,均无置管禁忌,再行中心静脉置管,重新建立血管通路。以SPSS13.0软件包整理所获资料,并对其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分别以(±s)和n(%)表示,各行t、检验,P<0.05为差异存在显著性。

2 结果

2.1 定量分析

所有MHD患者中,22例颈内静脉置管平均留置时间为(132±20.8)d,10例锁骨下静脉置管平均留置时间为(116.5±18.3)d,28例股静脉置管平均留置时间为(26.4±8.2)d,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

2.2 定性分析

60例带CUFF中心静脉导管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1.7%(13/60)。其中颈内静脉置管患者出现导管相关性感染2例,血流量不足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3.6%;锁骨下静脉置管患者出现导管相关性感染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0.0%;股静脉置管患者出现导管相关性感染4例,血流量不足2例,导管内血栓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2.1%。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并发症具体处理方法为:导管相关性感染,给予抗菌药物治疗;血流量不足,重新穿刺置管;导管内血栓,给予尿激酶溶栓。

3 讨论

肾脏疾病多发以及动静脉内瘘失功,使得越来越多MHD患者应用带CUFF中心静脉导管,相关并发症的预防也成为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带CUFF中心静脉导管基本上是由硅胶材料制成,与普通双腔管相比,硬度较小,由于CUFF与皮下组织紧密结合、管口直径较大,感染以及血流量不足等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临床应用中心静脉导管,经皮静脉插管部位多选择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和股静脉,不同部位置管在保留时间、活动程度、技术难度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也不同,有必要对其进行区别性对待,明确预防重点[2-3]。本组研究中,60例带CUFF中心静脉导管患者,MHD治疗期间出现导管相关性感染共7例,血流量不足3例,导管内血栓3例,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1.7%(13/60),给予抗菌药物、重新穿刺置管和尿激酶溶栓等对症治疗和护理,均顺利完成MHD治疗。

为进一步提高MHD治疗效果,减少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除了要规范静脉置管操作流程,合理使用带CUFF中心静脉导管外,还应掌握相关注意事项,加强预防护理,现将相关内容进行总结:①明确导管使用注意事项。MHD治疗期间应尽量减少导管暴露时间和次数,不能将带CUFF静脉导管作为输液或输血通路,严格执行无菌操作[4]。②加强日常防护。治疗期间遵医嘱应用抗凝等药物,做好导管血管等并发症预防工作,嘱患者注意个人卫生,加强健康宣教,包括更换体位时对导管的防护、洗漱和活动时对导管的保护等内容;告知患者静脉导管的重要性,提高对认知度,平时多与患者沟通和焦虑,缓解其心理压力,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和护理配合度,确保血液透析的顺利完成。

猜你喜欢

血流量锁骨导管
新型浅水浮托导管架的应用介绍
右侧锁骨下动脉迷走并起始部闭塞致锁骨下动脉盗血1例
阻力递增踏车对年轻健康男性相关呼吸、运动肌肉血流量的影响
介绍1种PICC导管带管沐浴的方法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静脉导管缺如2例
锁骨滋养孔解剖学研究
锁骨中段骨折的处理
锁骨钩钢板固定治疗TossyⅢ度肩锁关节脱位并喙突基底部骨折
导管人生
奇异值分解法用于MR灌注成像脑血流量估计的仿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