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加速康复外科联合标准化康复路径护理的效果

2020-12-02何佳佳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20期
关键词:股骨颈置换术髋关节

何佳佳

(江苏大学附属医院脊柱一科,江苏 镇江 212000)

股骨颈骨折是骨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此病在老年群体中的发病率较高。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股骨颈骨折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1]。全髋关节置换术是临床上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常用术式。用此手术治疗股骨颈骨折可有效地避免患者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和骨不连。由于进行手术治疗会导致患者出现明显的治疗创伤,术后对其进行系统的康复训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本文对在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的147 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研究,旨在探讨对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加速康复外科联合标准化康复路径护理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7 年1 月至2019 年12 月在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147 例纳入本研究。其纳入标准是:病情符合股骨颈骨折的诊断标准[3],且经影像学检查得到确诊;年龄为65 ~75 岁;具有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适应证;知情并同意参与本研究。其排除标准是:合并有其他部位的骨折;存在凝血功能障碍;存在明显的心、肝、肾功能异常;骨折前既存在运动功能障碍。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比较组(n=70)与联合组(n=77)。比较组患者中有男25 例,女45 例;其年龄为65 ~75 岁,平均年龄(68.6±3.4)岁;其中有左侧股骨颈骨折患者32 例,右侧股骨颈骨折患者38 例;其中Garden 分型为Ⅲ型的患者有46 例,为Ⅳ型的患者有24 例。联合组患者中有男30例,女47 例;其年龄为65 ~75 岁,平均年龄(68.8±3.2)岁;其中有左侧股骨颈骨折患者37 例,右侧股骨颈骨折患者40 例;其中Garden 分型为Ⅲ型的患者有45 例,为Ⅳ型的患者有32 例。两组研究对象的基线资料相比,P>0.05。

1.2 研究方法

对比较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包括对其进行健康宣教、告知其术前2 h 禁饮、术前6 h 禁食、遵医嘱根据其疼痛程度为其应用镇痛药、术后鼓励其尽早下床活动等。在此基础上,对联合组患者进行加速康复外科联合标准化康复路径护理,方法是:1)在进行手术的前1 d,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指导其进行踝泵运动,每次15 min,每天2 次。指导患者进行吹口哨、吹气球训练,每次15 min,每天1 次。2)若患者的病情稳定,从术后第1 d 开始对其进行下肢肌肉按摩,每次30 min,每天1 次,以促进其下肢的血液循环,防止其发生血栓与肌肉萎缩。从术后第2 d 开始,视情况指导患者在床上进行肌张力训练,包括踝关节训练、股四头肌屈伸训练等。在患者可借助辅助器具行走、且可自行完成站立动作后,让其转入康复科进行康复锻炼。3)评估患者的全身状况,为其制定标准化康复方案。若患者的肢体肿胀与疼痛得到有效的控制,可从术后1 周开始指导其进行初步肌力与步态训练、股四头肌与臀肌等长收缩训练、足跟滑动、踝泵运动及髋关节屈曲训练。完成上述训练后,协助其进行坐位膝关节伸直、髋关节屈曲及站立训练。每日训练2 次,每次训练20 ~30 min。完成训练后,对患者的手术部位进行冰敷15 min。在术后2 ~8 周,指导患者进行肌力训练(包括腘绳肌、髋内旋肌、股四头肌与趾屈肌的肌力训练),使其能够逐渐实现无辅助行走。在患者能够做到无辅助行走后,协助其进行上台阶训练,每日2 次,每次30 ~40 min。在术后8 ~14 周,指导患者进行下肢柔韧性、活动度及本体感觉训练。4)在术后2 周内,让患者多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豆制品、鱼汤等。让其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的食物,以免影响其胃肠功能。在术后2 ~4 周,指导患者增加蛋白质、维生素与矿物质的摄入(多食用牛奶、鸡蛋、木耳、海产品等)。在手术结束4 周后,让患者适当增加食物中蛋白质、钙的摄入,并嘱咐其多食用老鸡汤、甲鱼汤、动物肝脏等食物[4]。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的时间、住院的时间、髋关节功能恢复正常的时间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 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²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指标的比较

相较于比较组患者,联合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的时间、住院的时间与髋关节功能恢复正常的时间均更短,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指标的比较(d,± s)

表1 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指标的比较(d,± s)

术后住院的时间组别 例数 术后下床活动的时间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正常的时间比较组 70 20.1±4.8 25.2±5.7 108.4±16.6联合组 77 14.8±3.3 20.0±5.1 93.3±12.0 t 值 7.860 5.838 6.361 P 值 0.001 0.001 0.001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相较于比较组患者,联合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n(%)]

3 讨论

高龄骨科疾病患者对手术的耐受性较差,其机体的代谢速度较慢。临床上应加强对此类患者进行护理干预,以提高其临床疗效。有研究指出,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应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对其进行护理干预,以促进其髋关节功能的恢复[5]。笔者认为,对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加速康复外科联合标准化康复路径护理具有以下作用:1)对患者进行术前健康宣教有利于缓解其负性情绪,提高其对训练的配合度;2)术前指导患者进行吹气球、吹口哨等训练可提高其心肺功能,减轻其手术应激反应;3)从术后第1 d 开始协助患者进行床上被动训练可有效地降低其深静脉血栓的发生风险,增强其肌力[6];4)从术后1 周开始指导患者进行肌力训练与辅助步态训练可增强其股四头肌与臀肌的力量,防止其发生步态异常;5)在术后2 ~8 周指导患者进行腘绳肌、髋内旋肌、股四头肌训练,可消除其代偿性步态,提高其行走能力及平衡力;6)在术后8 ~14 周,指导患者进行下肢柔韧性、活动度及本体感觉训练可有效地降低其假体松动率,促进其髋关节功能的恢复;7)对患者进行饮食干预可改善其营养状况,促进其肢体功能的恢复。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相较于比较组患者,联合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的时间、住院的时间与髋关节功能恢复正常的时间均更短,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P<0.05。

综上所述,对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加速康复外科联合标准化康复路径护理可显著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其康复。

猜你喜欢

股骨颈置换术髋关节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镜治疗:不是良好的治疗措施/LOVRO L R,KANG H P,BOLIA I K,et al//J Arthroplasty,2020,35(12):3575-3580.
有髋关节手术史的全髋置换术与单纯全髋置换术比较
髋关节创伤性骨关节炎患者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效果对比分析
半髋关节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创伤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3枚空心加压螺钉在股骨颈截面的位置分布
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并发症研究进展
预保温防止老年股骨颈骨折行髋关节置换术中低体温发生的效果分析
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分析
冰球守门员髋关节损伤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