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热毒宁注射液与喜炎平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

2020-12-02礼,刘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20期
关键词:热毒例数注射液

罗 礼,刘 秀

(黄梅县人民医院1. 中医科2. 神经内科,湖北 黄冈 435500)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指由病毒或细菌感染鼻腔、咽部或喉部所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疾病。该病患者主要的临床表现为流涕、咽部不适及头痛等。目前,临床上尚无治疗该病的特效药物。诸多的临床实践证明,热毒宁注射液与喜炎平注射液在辅助治疗呼吸道感染疾病方面均具有突出的优势[1]。本文以2017 年5 月至2019 年5 月期间黄梅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96 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用热毒宁注射液与喜炎平注射液治疗该病的疗效及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 年5 月至2019 年5 月期间黄梅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96 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本次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为:1)其病情符合《内科学》中关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标准[2]。2)年龄≥18 岁。3)有打喷嚏、发热(体温>38.5℃)、流稠涕、咽痛及痰稠等症状。4)从发病至就诊的时间<48 h。其排除标准为:1)对热毒宁注射液及喜炎平注射液过敏。2)参与本次研究前接受过抗感染治疗。将这196 例患者随机分为热毒宁组和喜炎平组(98 例/ 组)。热毒宁组患者中有男44 例,女54 例;其平均年龄(33.5±4.6)岁。喜炎平组患者中有男47 例,女51 例,其平均年龄(35.2±4.3)岁。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相比,P>0.05,存在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在两组患者入院后, 均对其进行化痰止咳、降温 等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采用热毒宁注射液(由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20050217,规格:10 ml/ 支)对热毒宁组患者进行治疗。该药的用法为:进行静脉滴注,每次滴注20 ml(与250 ml 浓度为5%的葡萄糖注射液混匀),每 日滴注 1 次。采用喜炎平注射液(由江西青峰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20026249,规格:5 ml :125 mg/ 支)对喜炎平组患者进行治疗。该药的用法为:进行静脉滴注,每次滴注5 ~10 mg/kg(与250 ml 浓度为5% 的葡萄糖注射液混匀),每日滴注1 次。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5 d。

1.3 观察指标

治疗5 d 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如皮痒、头晕及皮疹等)的发生情况。将其临床疗效分为治愈、显效、有效和无效[3]。治愈:治疗后,患者的体温恢复正常,其流涕、咳嗽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其痰液的颜色和质地均恢复正常。显效:治疗后,患者的体温<37.9℃,其大多数的临床症状消失,其痰液呈白稀状。有效:治疗后,患者的体温<38.5℃,其临床症状显著减轻,其痰液呈白色或黄色、黏稠状。无效:治疗后,患者的体温>38.5℃,其临床症状未改善或在加重,其痰液浓稠、发臭或痰中带血。总有效率=(治愈例数+ 显效例数+有效例数)/ 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 26.0 统计软件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 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对比

热毒宁组98 例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9%,喜炎平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4.69%,二者相比,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对比

2.2 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对比

治疗期间,热毒宁组98 例患者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为14.29%(14/98)。其中, 有3 例患者发生皮痒,有5 例患者发生头晕,有6 例患者发生皮疹。喜炎平组98 例患者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为9.18%(9/98)。其中,有3 例患者发生皮痒,有2 例患者发生头晕,有4 例患者发生皮疹。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相比,χ²=1.231,P>0.05。

3 讨论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一种最为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多由病毒或细菌入侵呼吸道所致。目前,临床上多采用抗感染等方法对该病患者进行治疗。不过,临床上抗生素的广泛应用使得细菌的耐药性增强,从而可影响治疗该病的效果和安全性[4]。

喜炎平注射液是近年来临床上对病毒性流感、慢性支气管炎症等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进行治疗的常用药。该药的主要成分穿心莲内酯总酯磺化物对大肠杆菌、肺炎球菌等均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而且,该药可通过增强中性粒细胞和外周白细胞对病毒与细菌的吞噬能力,提高血清中溶酶体的含量,促进免疫球蛋白的形成,从而可提高机体的免疫力[5]。热毒宁注射液的主要成分为青蒿、栀子和金银花。青蒿中的甾醇类成分和青蒿素可发挥抗病毒的作用。栀子中的熊果酸成分可清三焦之火、导热下行。金银花中的绿原酸和异绿原酸在抗菌、抗病毒方面的作用较为突出。将上述三种药物合用,可共同发挥降温解热、抗菌、抗病毒的功效。

本次研究的结果证实,与采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相比,采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该病的疗效较好,且不会增加患者用药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猜你喜欢

热毒例数注射液
对不同细胞类型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临床特征的分析
诺保思泰®阿加曲班注射液
脑梗塞患者采用疏血通注射液与丹红注射液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
鱼腥草注射液在养猪生产中的妙用
盆腔灌注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老年脑小血管病的有效性探究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益气活血解毒法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后遗症验案浅析
丁书文教授辨治老年高血压特色
热毒宁合阿齐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45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