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手术治疗复杂四肢骨折的效果观察

2020-12-02邓中华胡明君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20期
关键词:线片四肢胫骨

邓中华,胡明君,张 勇

(遂宁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四川 遂宁 629000)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Bridge combined fixation system,BCFS) 是 基 于 生 物 学 内 固 定(Bio-logical osteosynthesis,BO)理念研发出的一种新型内固定系统,它能提高内固定系统抗旋转的能力,保证骨折端局部的血液供应,实现骨折端不同愈合时期的动力化固定[1-2]。复杂四肢骨折是指存在骨质大片缺损、骨筋膜间室综合征、严重软组织损伤等情况的一类四肢骨折。本文主要是研究用BCFS 手术治疗复杂四肢骨折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 年1 月至2018 年5 月我院骨科收治的80 例复杂四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病情均符合复杂四肢骨折的诊断标准,均具有进行手术治疗的指征,且其均自愿参与本研究。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观察组(n=40)与对照组(n=40)。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

1.2 方法

1.2.1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方法 对观察组患者进行BCFS 手术,方法是:对其进行全身麻醉或神经阻滞麻醉,协助其取仰卧位。以骨折部位为中心做一个手术切口,充分暴露骨折端。将骨折部位坏死的软组织、血肿等清除干净,在直视下对骨折端进行复位。复位成功后,不剥离骨折端周围的软组织,进行骨干轴线牵引。将已组装完成的BCFS(由天津威曼生物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置于骨干外侧,分别在骨折部位近端和远端约2 cm 处进行钻孔,拧入1 枚螺钉,将骨折部位近端的螺钉拧紧并锁死。用撑开器撑开BCFS,通过远端连接棒与连接块(BCFS 上所带)之间的滑动对骨折部位进行间接复位,然后将骨折部位远端的螺钉拧紧。将连接块上的螺钉拧入各个骨块内,对骨块进行固定。在骨折部位的远端和近端分别拧入3 ~4 枚螺钉,对BCFS 进行固定。对于存在楔形骨折块的患者,在连接棒上安装挂钩型连接块,用单皮质螺钉对骨折块进行固定。最后冲洗并缝合手术切口。

1.2.2 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方法 对对照组患者进行LCP 内固定术,方法是:对其进行全身麻醉或神经阻滞麻醉,协助其取仰卧位。以骨折部位为中心做一个手术切口,充分暴露骨折端。将骨折部位坏死的软组织、血肿等清除干净,在直视下对骨折端进行复位。复位成功后,适当剥离骨折部位周围的软组织,于骨干外侧置入LCP,用骨钳对LCP进行临时固定。用电钻在骨干上钻孔,在骨折部位的远端和近端分别拧入3 ~4 枚螺钉,对LCP 进行固定。最后冲洗并缝合手术切口。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的时间、术中的出血量、术后住院的时间、术后骨折端愈合的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发发生率。判定患者骨折端愈合的标准是:对其进行X 线检查显示其骨折线消失,其骨折部位无疼痛感。术后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在末次随访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和比较。用优、良、可、差评估其疗效[3]。优:患者的骨折端达到解剖复位或接近解剖复位,无疼痛感,其骨折部位近端的关节活动正常。良:患者的骨折端接近解剖复位,在活动时偶尔出现轻度的疼痛感,其骨折部位近端的关节活动基本正常。可:患者的骨折端愈合尚可,在活动易出现轻度的疼痛感,其骨折部位近端的关节存在部分活动受限。差:患者的疗效未达到上述标准。优良率=(优例数+ 良例数)/ 总例数×100%。在两组患者中各选出1 例典型患者,观察其手术前后的X 线片。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20.0 软件处理本研究中的数据,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² 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用t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

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更少,其术后骨折端愈合的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的时间及术后住院的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 s)

表2 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 s)

组别 例数 手术的时间(min)术后住院的时间(d)术中的出血量(ml)术后骨折端愈合的时间(周)观察组 40 87.62±18.67 62.38±10.62 8.12±1.68 12.89±2.34对照组 40 85.35±21.84 78.36±9.42 8.34±1.71 14.65±2.75 t 值 0.562 7.119 0.580 3.083 P 值 0.521 <0.001 0.563 0.003

2.2 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5%,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0%,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2.3 术后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的疗效

术后对观察组患者进行随访的时间为12 ~24 个月,平均时间为(16.21±2.47)个月;术后对对照组患者进行随访的时间为12 ~22 个月,平均时间为(16.73±3.62)个月。在末次随访时,观察组患者治疗的优良率为95%,对照组患者治疗的优良率为90%,二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4。

表4 术后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的疗效

2.4 两组患者中典型患者手术前后的X 线片

图1 患者为男性,39 岁,发生左侧胫骨多节段骨折(C2型骨折),对其进行BCFS 手术。图a、图b 分别为该患者术前左侧胫骨轴位、侧位的X 线片,显示其发生胫骨粉碎性骨折;图c、图d 分别为其术后左侧胫骨轴位、侧位的X线片,显示其骨折端复位良好,力线恢复。图2 患者为男性,34 岁,发生左侧胫骨多节段骨折(C2 型骨折),对其进行LCP内固定术。图a、b 图分别为术前该患者左侧胫骨轴位、侧位的X 线片,显示其发生胫骨粉碎性骨折;图c、图d 分别为其术后左侧胫骨术后轴位、侧位的X 线片,显示其骨折端复位良好,力线恢复。

图1 观察组患者1 例典型患者手术前后的X 线片

图2 对照组患者1 例典型患者手术前后的X 线片

3 讨论

过去,临床上常采用髓内钉内固定术、LCP 内固定术等手术治疗复杂四肢骨折,但这些手术各有其不足之处。对此类患者进行髓内钉内固定术虽能有效地复位其骨折端,但髓内钉的稳定性和抗旋转能力较差,不利于其骨折端的愈合。对此类患者进行LCP 内固定术也存在明显的不足,如术中需广泛剥离患者骨折部位周围的软组织,易破坏其骨折部位的血供,从而可导致其出现骨折端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的情况[4]。BCFS 作为一种新型的内固定系统,近年来在复杂四肢骨折的临床治疗中逐渐得到应用[5]。BCFS 由固定棒、连接块和螺钉组成,其在应用时无须遵循单一的固定模式,可根据患者骨折的类型、部位等灵活选用固定棒、连接块及螺钉的数目,还可调整固定棒的形状(固定棒的可塑性较强),以适应各个骨折部位的结构和形态。本研究的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骨折端愈合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这与苗凯松等[6]研究结果基本一致。用BCFS 手术治疗复杂四肢骨折具有以下优点:1)具有多样化、灵活性的固定搭配模式,能够实现多平面固定,可使骨折部位的生理负荷均匀分布,并能防止螺钉松动、拔出等情况的发生。2)固定棒跨越骨折部位后经螺钉与骨进行连接,可有效地分散骨折部位的应力,避免应力过于集中。3)在固定时,固定棒与连接块之间会发生轴向的轻微滑动,可实现动力化固定,能对骨折的断端产生一定的刺激,促进其愈合[7]。

综上所述,用BCFS 手术治疗复杂四肢骨折的效果显著,能减少患者术中的出血量,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其术后骨折端愈合的时间。但本研究属于单中心、小样本量的回顾性研究,其所得结果仍需多中心、大样本量的随机对照研究加以验证。

猜你喜欢

线片四肢胫骨
体检要不要拍胸部X 线片
胫骨内侧开放楔形高位截骨术中矢状位截骨倾斜角度对胫骨平台后倾角的影响
X线片联合MRI诊断脊柱骨折的临床价值
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37例
3D技术打印在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应用及护理
青少年双侧胫骨近端对称性疲劳骨折1例
股骨干假体周围骨折翻修术后再发骨折1例
跟踪导练(四)
口腔X线片辐射对人体有害吗
跟踪导练(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