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乳娘精神』代代相传

2020-12-01

党员干部之友 2020年9期
关键词:乳山市胶东红色

“我要等晓星回来,怕搬走了,他就找不到回家的路了。”这是乳山市崖子镇东凤凰崖村村民姜明真常对儿子说的话,生前她执意不肯搬离住了几十年的老屋。

今年已经78岁的司晓星,就是姜明真一直惦记的那个乳儿。从2000年开始,退休后的司晓星就踏上了“寻根”之路,她曾郑重写下遗嘱,将来把骨灰的一半撒到乳山,守在乳娘身边。

乳山,抗战期间曾名牟海县,是胶东抗日根据地重要的支前基地和稳固的后方。上世纪40年代,全国抗战进入艰苦的相持阶段,胶东根据地也遭受了日军频繁“扫荡”。在关键时期,涌现出一群无私为前线的八路军将士哺育后代的哺乳期母亲,被称作“乳娘”,姜明真就是其中一员。

70多年前的战争年代,乳山人民浴血奋战、保家卫国;70多年后的今天,红色基因早已融入这座城市的血脉。

一群为家国大义无私奉献的英雄母亲

1942年7月,中共胶东区党委在牟海县组建了胶东育儿所,10年间,300多名乳娘和保育员养育了1223名革命后代,在日军多次扫荡中,乳儿们无一伤亡。

山东省档案馆里,一本1944年编印的小册子封面上,一个妇女怀抱着孩子坐在雪地里,记录的就是乳娘宫元花和乳儿小福勇的故事。

1942年冬日夜晚,宫元花和保育员李玉华带着“乳儿”小福勇进山躲鬼子。山里突降大雪,宫元花赶紧解开自己的宽裆棉裤,用身体给小福勇取暖。雪越下越大,她和李玉华将手插在对方的胳肢窝里,把孩子捂在中间挡风遮雪。

有人说,骨子里带着胶东人豪爽热情的乳山乳娘,把对党对军队的爱无私奉献给乳儿,对自己却很“无情”。

那些年,哺育司晓星的乳娘姜明真,先后收养了4个八路军子女,而自己6个亲生骨肉却因战乱、饥荒和疏于照顾先后夭折了4个。

这些乳娘大多目不识丁,但她们懂得报恩、重信重义。 “忠心向党,大爱无疆”,在乳山市崖子镇田家村胶东育儿所基地墙面上,这几个大字现在仍熠熠生辉,映射出战争年代党政军民结成的生死与共的鱼水情。

一片流淌着红色热血的土地

追溯历史,乳娘哺育乳儿只是千万胶东儿女支持革命、爱党拥军的一个缩影。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胶东50万青壮年参军、208万民工支前、7.6万余名战士为国捐躯。

乳山的红色气质,源于胶东这片红色土地的滋养,更源于党和人民军队对群众生死与共、以命相救的大爱。

1942年11月,日军对胶东抗日根据地进行了历时40多天的大“扫荡”,八路军胶东军区5旅13团7连6班10名战士,先后四进三出日寇包围圈,舍身相救千名群众,自己却永远留在了马石山上。

战争年代的乳山,人人支援前线,村村留有党和军队活动的红色足迹。据统计,从1942年至1944年的三年间,乳山全县共为八路军提供军粮3812万斤,织军布1830万尺,做军鞋2万多双。

抗战胜利时,乳山的党员人数超过6900人,是其他县平均数的3倍,红色印记遍布乳山城乡。

一种融入城市血脉的红色“基因”

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战争岁月,乳山人舍生忘死、冲锋在前;和平年代,乳山人义不容辞留存红色记忆。

青砖碧瓦,宅院相连,历经87年历史变迁的中共胶东特委诞生地再次被修缮保护。

“听说要修缮革命旧址,有的村民自发将老房子里的杂物腾出,有的将煤油灯、八仙桌等老物件捐赠出来。”乳山市冯家镇北刘伶庄村党支部书记宋修国说。

在乳山,村民自发保护、支持红色印记修复的事迹不胜枚举。胶东育儿所旧址修复时,仅用3天时间就完成了170件房屋征迁工作,短时间收集到各类实物1650多件;马石山抗日烈士陵园修建时,靠人抬肩扛,仅用了2年时间就在主峰顶端,建成了革命烈士纪念塔、抗日烈士纪念堂、纪念碑、烈士陵墓及广场。

为更好还原历史,除了打造红色教育基地外,今年乳山市又启动了118处红色印迹抢救保护利用工作,根据党、政、军、群、干各方力量从觉醒到奋起的历史脉络,打造了“星火之源”“政权之基”“群众之力”“人才之备”“军工之魂”五大板块,形成了全域覆盖、一体统筹的红色印迹群,让红色文化在乳山全面开花。

穿过烽火硝烟,跨越岁月长河,在一代代乳山人的努力下,红色基因的光芒愈发闪亮。

猜你喜欢

乳山市胶东红色
红色是什么
新时期红色文化融入思政教学的路径研究
——以胶东文化为例
红色在哪里?
基于PSR模型的县域耕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
乳山市休闲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古韵悠长,“大汉胶东”
打通阅读服务最后一公里
追忆红色浪漫
诞生于抗战时期的胶东育儿所
观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