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情感色彩的弹性景观设计
——以浙江金华燕尾洲公园为例

2020-11-30韩秋月HanQiuyue

流行色 2020年12期
关键词:燕尾色彩景观

韩秋月 Han Qiuyue

安徽工程大学 安徽 芜湖 241000

古代中国的造园思想,从计成的《园治》中就可以看出,着重强调色彩、形态、意境在环境中的构成,如“纳千顷之汪洋,收四时之烂漫。梧阴匝地,槐荫当庭;插柳沿提,栽梅绕屋;结茅竹里,浚一派之长源;障锦山屏,列千寻之耸翠”的“景园”理想之境,其设计的精髓就在于能够依照原材料的样子,形体适度,大小得宜。在如今的大环境下,体验感受是全方位的,在继承传统的造园思想的同时,着重色彩的表达设计以及人文情感之间的交流感受。

一、主题色彩的表现

色彩是一种符号,是设计作品的一件亮丽的外套,能够让其更加立体和具有自己的特色,是景观美学里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日益加剧的生态环境中,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变得迫在眉睫,景观色彩规划设计对生态的影响,也逐渐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如今城市特色的逐渐消失多方面体现在色彩表达上,主要是由于城市建筑和景观硬景中,黑白灰等中性色彩的大面积使用,以及软景中以选择四季常青的植被为主。第一次看会让人们觉得干净整洁,但如果建筑以及四季都是这种颜色,长期生活在这些城市中的人会拥有比较压抑的情绪。环境色彩是具有文化、情感、审美的表达内容,城市环境的色彩问题,深刻的影响着地域人群的社会发展意识和生态环保理念。

色彩,是人在视觉上最直观的感受。燕尾洲公园从当地民俗“板凳龙”中获得设计灵感,抓住色彩符号,用具有民俗特征和喜庆炽烈的红黄交替,同时使用技术手段,结合晚间灯光和照明功能,红与黄的自然过渡,流畅绚丽、便捷轻盈,彩色的板凳桥,更像是一座舞动的龙,横跨在婺江之上,将江南和江北连接了起来。同时红、黄色彩也运用在园区的休憩空间上,将拥有大面积水杉和竹从的生态渗水区与鲜明的座椅相结合,给原本静谧、低调的空间带来亲切而又活力的视觉体验。同时,在梯级生态护坡上,摒弃原有灰色水泥筑墙的形式,利用由高到低的梯级层次空间,选择有不同色彩表达的适应性植被进行种植,四季的色彩交替,为游客提供极富动感的体验空间。

二、拥抱自然的理念

人对自然环境的直接接触对于情感的表达至关重要。自然,不能被替代经验。纳班和圣安托万也警告说,"书籍的二维世界和视频的音频世界去取代多感官的户外体验,会削弱儿童的环境感知力。"从进化论的角度来看,人类对自然尤其是对生态群落有着亲密的情感依恋,这种依恋深深植根于我们的生活中。

早期的人与水的关系是敬水怕水,而现在需要开始重新审视于彼此之间的关系。人与水共生的环境中,不该出现这种相对等的关系,而是设计一个平台,让观者走入水的世界。敬水的同时爱水,洪水不是敌人,只是以另外一种形式向我们表达情感。金华地处中国东部亚热带地区,受季风性气候的影响,再加上过去城市建设争取土地资源,导致江面缩窄,使洪水的破坏力更加强大。政府为此建造防洪堤与城市隔开,给市民非常不好的体验感受。环境与人如何正确的和谐相处,是一门与自然互惠关系的学问,其重点在于人类如何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如何尊重和维护环境现在的和将来的最大利益价值。

面对这些遗留问题,燕尾洲将河岸改造为多级可淹没的梯田种植带,不仅增加了河道的行洪断面,减缓了水流的速度,缓解了对岸城市一侧的防洪压力,堤岸的设计结合滨水平台,使市民可以拥有不同的亲水体验,丰富了防洪堤的景观效果。

这种触发式情感主要是特定的设计形式来展示,通过对五感的刺激,从而触动其感觉、知觉,引起受众心中的思索、共鸣等各种心理活动。雨水较少时,体验者可以去水边玩耍,观看游鱼与跳蛙;雨水较多时,可以在高处俯视白鹭与水草。设计者所考虑的,不仅在功能上的发挥,还要考虑应对不同情况随之而来的景观变化,通过触发式情感体验,与观者引起强烈共鸣。

三、回归田园的初衷

中国近代曾有过缺少文化自信的时期,因受列强侵略的影响,西方文化强制输入,曾认为土里生长的就是落后、低档的,人工、高档的景观风格在城市中此起彼伏。作为一个典型的农业国家,这种“小农意识”表现在各个方面。城市景观中本土的生态植被故意遗忘,不节制地引进国外优良品种进行人工栽培,建造高楼大厦和水泥铺地,这种冰冷、水土不服的体验感随处可见。

现如今,文化强国作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组成部分,景观设计应以国人的思维,回归优良传统审美方式,因地制宜,这是提升人们对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及其发展信心的重要一环。而城市景观中要想表达这种愿望还是要回归人景交互过程中,通过故事性互动体验,深入发掘观者内心的情感化表达,它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人景交互过程。

在此种形式中,燕尾洲设计理念牢牢把握住人们的思想命脉,将场地原有的硬质驳岸改造成了具有不同安全级别可淹没的防汛堤岸,彻底改变了与水隔绝的局面。护坡以南方传统梯田形式,普遍种植适应于季节性洪涝的乡土植被,主动参与了人,梯田挡墙做成可步入的通道,使滨江水岸成为兼具休憩和防洪功能的生态田园景观。与站在城市高层俯看高楼林立,好似迷途于丛林中的卑怯和压抑感相比,它所给人的则是一种在大自然面前不卑不亢的精神,是一种亲切和宜人的享受。唯一改变的是原始功能性,由生产功能,转换为非生产劳作的休闲体验场所,用来唤回人们内心的田园初衷。

四、人文情怀的延续

我国的弹性景观主要偏向其功能性,大多数缺乏情感式交互体验。但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城市记忆对城市文化传承非常重要。在当今物质泛滥的时代,弹性景观也需要找出地方文化属性,体验过程中与参与者产生情感互通,达到全方位情感式体验的目的:为了与体验者产生强烈共鸣。

燕尾洲步行桥设计出可以适应洪水的竖向高差,还以当地民俗文化遗产“板凳龙”作为灵感来源,步行桥命名为八咏桥,以纪念历史上咏叹金华四周景观的八首诗歌。这座长桥不仅表现了环境适应性,从人文情怀方向来说还时刻提醒体验者勿忘宝贵的文化遗产。唤起记忆=文脉延续,步行桥飘忽燕尾洲头的植被之上,当人们触摸真实自然,而脑海中对于城市的记忆在八咏桥上被唤醒时,产生当下与曾经重合的情感体验,文化因此得以延续。

结语

如今,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与自然直接接触的可能性越来越小。而色彩作为景观的主要构成因素之一,它可以改善城市景观环境和形象,它以不同的的方式存在于人们的眼前,在各种交叉融合的一种关系网中,他们之间互相衬托、互相联系,依附着彼此。如果说这种色彩的对比、调和和重构在景观中的存在是一种轻层次情感表达,深层次的情感则是城市文化、历史等共同反映出来的冲突和共存。弹性空间下的色彩情感设计表达所要面对的是人类同自然的一种关联,它面对的不单只是人类对于自然的单边思考,更为关键的是利用自然来进一步增加和促使反方向传递的出现。随着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弹性景观设计方向会不断增加景观的可读性,贴近人们的情感表达,呈现出更多彩的一面。网络化、信息化的发展,使得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距离和关系不断发生变化,其应用可以拉近人与周围环境的距离,增加人与景的亲密感,使人与周围环境更好地交流与互动,重新找到归属感。

如今燕尾洲公园作为金华城市的一张特殊名片,以新的表现方式呈现给大众。因其活跃的色彩线条和极高的实用性能,它不仅在地域上将城市连为一体,还提供了市民的沟通交流场所。其丰富的设计语言,充分发挥了文化弹性功能,在提高精神凝聚力、坚定文化自信的道路上不断迈进。

猜你喜欢

燕尾色彩景观
景观别墅
谈燕尾模型的应用
火山塑造景观
燕尾榫连接结构微动疲劳全寿命预测方法
屋顶世界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神奇的色彩(上)
春天的色彩
色彩当道 俘获夏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