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系统工程思想下的高校就业管理体系研究文献综述*

2020-11-29王爱霞俞美香

科技与创新 2020年7期
关键词:系统工程就业指导管理体系

王爱霞,茆 琦,俞美香,张 良

(苏州市职业大学 机电工程学院,江苏 苏州215104)

1 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科技发展迅速,价值观日益多元化,如今处于大数据的人工智能时代,大众传媒与娱乐化现象越来越多,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就业岗位受到很大冲击的同时,也催生出许多新的就业模式和业态。时代的这一发展趋势无疑对高校就业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2020 年初,新冠肺炎疫情不仅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经济也受到了严峻考验,在此情况下,高校应届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更加严峻,而目前的解决办法只是在网络上实现网络招聘,包括发布招聘信息、招聘者投递简历、网络面试等,就业的网络形式单一片面。所以在突发某些社会问题时,需要一个庞大的就业系统来解决问题,系统性越稳定,则越能实现“以不变应万变”。

2 高校就业管理工作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2.1 国内研究现状及趋势

中国研究高校就业工作的时间比较久,研究文献较为丰富,通过分析总结所查阅的文献得出,中国目前对高校就业管理体系的相关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类:①不同的研究背景,如以信息化时代的“互联网+”“大数据”、中国经济转型期或高校相关政策等为背景。②不同学科领域进行的研究,以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人力资源管理等为代表。③针对特定对象的研究,又分为不同地域,即针对内蒙古等民族地区或其他省份进行的研究;不同高校,即针对民办高校、高职院校等进行的研究;不同群体,即医科生、师范生、艺术生、残疾学生等。

研究角度丰富且具体,从不同角度对就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对特定的就业对象或就业群体,不同学科领域提出了不同的建设性意见。研究内容:大多是讨论在某些特定条件下,高校学生面临的就业问题,这些问题包括人自身问题、所学专业与社会需要的对口问题、社会存在的客观问题等。研究方法为提出问题,进而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

就业指导方面,国内的研究趋势由传统的“还原论”思维开始走向“整体论”思维。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为例,由“职业生涯规划”向“生涯规划”转变,因为传统“职业生涯”教育面临很多挑战,在实际的生涯发展中易受诸多因素影响,职业生涯不可能脱离整个人生生涯而单独讨论。就业服务方面,由立足就业工作本身转向以“以人为本”为出发点,强调就业指导的针对性、管理的精细化、服务的人性化,以实现大学生高质量就业。

2.2 国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展就业指导的国家, 也是就业理论的发源地。20 世纪50 年代,伴随着舒伯等人的“生涯发展理论”、霍兰德的职业兴趣等理论的发展,以及受美国社会经济、科技变化等因素的影响,美国高校逐步构建起以人为本的发展式就业服务体系, 工作重心从就业安置转变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及自我实现指导。20 世纪90 年代以后,随着美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的增加,美国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研究由以就业为本向以人的发展为本转变,就业指导理论系统由单个理论指导向整合理论指导转变,就业指导主体系统由以高校为主向政府、用人单位、中介组织、高校协作转变,高校就业指导服务内容系统由单一内容的被动服务向多内容的主动服务转变,就业指导模式系统由择业指导向个人发展辅导转变。

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可以看出,国内外的就业管理工作在朝着“以人为本”的方向发展,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等方面,趋势为逐渐将“人”置于“系统”中去讨论、研究,就业工作的系统性思想逐渐显现。

3 以系统工程思想研究高校就业管理体系的意义与价值

从系统工程思想的视角下研究高校就业管理工作,为高校就业的管理与发展提供了一个新思路,进一步发展和丰富了系统工程理论体系。从系统哲学角度看,大学生就业是一项由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学生等多个要素组成的系统工程,对就业系统和相关问题做了理论探讨,充实了系统工程思想应用的研究内容。该课题为高校就业管理体系提供了一个新思路。在解决高校就业管理问题的时候,既要“牵牛鼻子”,突出主要矛盾抓重点,又要学会“弹钢琴”,统筹兼顾,即以思想政治教育为重点工作,指导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从而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从系统工程视角分析当前高校就业管理工作。

对于大学生而言,实现自主就业的同时,能最大化体现个人价值;对学校而言,成就育人使命,完成高质量人才输出,而相关课题研究,也有助于不断更新高校就业思想;对社会而言,有利于减缓就业压力,稳定就业系统,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

2019 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稳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财富之源”,在扩大就业的基础上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改革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办法,鼓励更多应届高中毕业生和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报考高职院校,为高职院校改革和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促进高校招生就业良性循环。

4 创新之处

就业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本课题以系统工程思想的视角研究高校就业管理工作,包括就业体系在不同标准下的子系统划分、如何实现各子系统的最优运转、各子系统之间的衔接工作等;与此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是一项系统工作,以系统思想进行研究的同时,还探索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自身的创新,以及如何在整个就业管理工作中发挥“领头羊”作用。

研究思路方面,在把握当前高校就业管理工作现状的基础上,对学生的就业观及对接高校就业工作的各部门、各环节进行充分调研,并进行梳理。调研、梳理大量信息,为研究初始阶段的实践采集工作,后期需基于系统工程思想构建高校就业管理体系,这些工作都充满挑战。

研究对象主要包括在校大学生、毕业生以及从事就创业工作的相关教师等,研究的关键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主要观点是就业观、择业观是影响大学生就业关键因素,而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就业观、择业观的形成起着关键作用。研究的重点是分析当前的就业形势与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难点是如何充分发挥思政教育的引导作用,有效推进大学生就业。

除此之外,研究内容方面,还需要探索研究高校就业管理体系的系统哲学理论依据,指出当前高校就业管理体系的影响因素和存在的问题,研究总结解决当前就业管理体系问题的对策,以及如何基于系统工程思想,如何发挥思政教育作用,推进就业管理工作的实施,构建更为完善的高校就业管理体系。

猜你喜欢

系统工程就业指导管理体系
案例教学法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初探——以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为例
系统工程方法在“华龙一号”DCS项目中的研究和实践
基于KPI的绩效管理体系应用研究
农业系统工程生态设计及其应用策略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疫情防控对高校学生管理体系完善的启示
当代经济管理体系中的会计与统计分析
控制系统价格管理体系探索与实践
基于系统工程理论的民用飞机成本问题研究
职业院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现状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