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数字化手段开展工程审计

2020-11-29李国勋夏晓竹刘社兵

科技与创新 2020年7期
关键词:定额审计工作数字化

陈 辉,方 俊,李国勋,杨 翼,赵 鑫,耿 祥,夏晓竹,刘社兵,鲍 卿

(1.国网合肥供电公司,安徽 合肥230000;2.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安徽 合肥230000)

1 引言

中办、国办《关于完善审计制度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提出,审计机关要构建大数据审计工作模式,构建国家审计数据系统和数字化审计平台,积极运用大数据技术,加大业务数据与财务数据、单位数据与行业数据以及跨行业、跨领域数据的综合比对和关联分析力度,探索建立审计实时监督系统,实施联网审计。通过大数据审计,有利于加大审计力度,创新审计技术方式;通过大数据审计,有助于提高审计效率,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通过对审计对象全方位的数据描述,多维度数据比对分析,可以从整体视角对审计对象进行科学评价,使审计项目从立项、调查、实施、报告等各阶段的工作都更具针对性、时效性、综合性、系统性。

2 大数据审计是现代审计发展潮流和方向

大数据审计是现代审计发展潮流和方向,是传统审计向现代审计发展的必然选择。

通过大数据审计的学习、研究与应用,促进审计人员思维方式的转变,推进审计队伍技术能力、审计工作综合效能的提升,推动审计工作上台阶上水平。

2.1 夯实基础,稳步推进

推进大数据审计,获取数据资源是基础。为了适应审计工作需求,沟通协调好各专业部门,了解各专业部门业务数据的基本情况,进一步在管理层面对大数据进行统筹谋划,加强对大数据采集的挖掘,注重分析比对,运用审计经验查找各种线索。建立数据采集的长效机制,依托实施的审计项目,对审计项目资料形成电子数据库,做到综合利用,提高审计效率和审计质量。获取相应的电子数据,并对电子数据予以妥善保管,责任到人,定期检查。

2.2 建构队伍,增强后劲

推进大数据审计,人才是支撑。要采取相应的激励机制,针对不同专责审计人员的工作特点和专长进行分门别类、有针对性的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培养模式,积极组织审计人员进行计算机审计后续教育培训及自主学习,以提升大数据审计分析能力。

2.3 注重应用,提升价值

要坚持吸收借鉴和创新应用相结合,不断拓宽思路,形成审计工作指引。要积极探索大数据审计工作模式,推广新技术与新软件。通过大数据审计的广泛应用,提高审计工作质量与效率,提升审计价值。

3 工程项目大数据审计的概念和特点

3.1 数据分析

大数据不是采用抽样分析这样的捷径,而是对所有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过去数据分析工作主要用来辅助传统分析,但是在大数据时代,审计人员需要改变理念,从4 个维度去理解大数据审计:①数据就是业务本身,大数据带来了审计对象的改变;②从依靠自身判断到借助大数据分析做决定,大数据审计帮助审计人员开启了数字管理新模式;③利用数据产生增值,内部审计部门能收集到不同部门的海量数据,如果这些数据能被加工并适当加工输出到其他部门,可能就会变得极有价值;④学习大数据的思维模式,利用分布式处理技术改善审计,从大数据的角度去处理非结构化或半结构化数据,提高审计质效。

3.2 充分提升数据抓取能力

以审计权限为突破口,逐步实现审计数据的电子化采集、分析和运用,构建多部门协调监督管理机制。加强审计数据表格化管理,在审计项目实施前,审计人员根据审计内容和工作需要,设计出不同形式、内容的电子表格,逐步实现传统纸质数据向电子数据的整理转变。建立多部门数据共享机制,公司审计、财务、营销、运监、农网办等多部门实现数据共享服务,定期通报公司预算、项目进度、线损指标等核心数据,破除大数据审计屏障。

3.3 加强数字化审计人力资源管理

实施专人负责制并且指定专人认真研究国网公司、省公司审计数字化工作要求,及时传达每位审计人员,提高数字化审计应用效率。建立责任分工制,审计部将数字化审计工作列入年度重点工作任务,明确责任分工,按照季度进行管控,并将完成质量纳入部门人员绩效考核。开展数字化审计应用研讨制。发挥审计信息系统的远程审计功能,加强事前、事中审计和风险管控审计,定期通过部室会议、专题汇报等形式研讨、反馈审计信息系统使用情况。

3.4 分散核实、精准定性

对集中办公发现的数字化持续审计疑点进行重要性分类。一般疑点由被审计单位核实并反馈佐证资料,重要疑点由数据分析团队成员进行现场核查,分级分类建立问题清单。针对涉及多个业务部门的问题,组织召开联席会议,精准定性问题责任牵头部门。同时,将持续审计监督与经济责任审计、专项审计等审计项目有机结合,发挥各自优势,共享持续审计监督线索和方法。

3.5 加强专业协同,打造大数据审计平台

要走群众路线,让每一名审计人员看得到数据、看得懂数据,引发共同思考。要以审计业务为中心,按审计人员的视角和技术水平整理数据,提供数据服务,主动换位思考,为审计人员降低使用门槛。要思考审计人员的需求,提供切实的技术服务,提供给审计人员技术便利,变“推动应用”为“审计人员主动要用”。

4 数字化审计应用实践

4.1 提前介入,全面了解建设项目全过程实施情况

内审部门要提前介入到设计、概算审计,改变以往完工后仅仅进行竣工结算或决算审计的做法。根据工程建设规模、进度、存在问题,宜在工程招标前就介入工程建设管理,审查项目投资立项、设计(勘察)管理、招投标、合同管理、设备和材料采购、工程造价、竣工验收等情况,实现工程概算、招标、预算、合同、结算、决算等全过程重点审核。

4.2 严把合同履行关,保证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

施工合同直接制约着建设工程质量、进度和投资效益,因此加强合同管理,完善合同的法律性、完整性,严把合同履行关尤为重要,具体要做到:①在签订合同时,要提升合同的法律性、完整性。在工程说明书上应尽可能地做到详细、明确、技术上要求切实可行。②要把“工期、质量、造价”作为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最重要的内容重视起来。要完善合同条款,对价款调整的范围、程序、计算依据和设计变更、材料价格的签发确认作出具体、明确的规定。③建立健全有效的合同管理制度。专人管理并存档,管理人员更换必须严格履行交接手续。

规范的合同档案管理可以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合理规避投资方所面临的各种市场风险。合同管理不仅涉及工程造价结算,也可很好地衔接工程项目的其他业务管理。可在工程进度管理、费用控制管理、质量安全管理、工程结算等各个环节之间起到协调、监控作用,使原本难以理清的施工管理和合同事务变得有章可循。对各类承包合同、分包合同、劳务合同、采购合同、租赁合同、技术服务合同以及其他一般性合同的原始信息(包括评标文件、工程量清单、合同价格信息)、过程信息(包括合同变更信息、补充信息、执行状态等信息)进行统一管理,并对合同计量、合同支付、合同计算、合同变更进行全过程管理。

4.3 构建审计数据库

构建审计数据库,主要存在数据标准化和输出采集两个瓶颈。构建数据库时要注意3 点:①建立统一的数据采集、交换和存储标准,形成统一的数据结构;②强化资源整合,应用特定的技术手段将数据库连接起来,组成一个逻辑上的审计信息资源库;③建立完善的数据安全和维护机制。

4.4 在线与现场审计相结合,提高审计精度与效率

想要在线与现场审计相结合,提高审计精度与效率,需要做到以下几点:①指标预警,线索管理,重点抽查。根据审计系统设置的规则和阈值,实现审计问题线索的分级管理。②动态监控,实时分析,策略应对。通过在线监控预警系统,实现项目全寿命周期审计。在投标阶段,对建设方资信、招标文件重要条款等进行跟踪。在项目实施阶段,对工程造价、质量安全、工期履约等进行控制。

4.5 优化审计模式,防范项目风险

审计类型繁多,审计模式也各有特点。以竣工结算审计为例,它相对于其他审计更加模块化、结构化、格式化,适宜探索和优化大数据审计模式。

4.6 实施市场价格调查

竣工决算中的建筑、安装工程材料及设备价格是直接影响建设项目审计质量的重要因素。目前,中国建筑安装材料质量技术标准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加之部分施工队伍受利益驱动作弊行为较多,给审计工作带来很大难度。因此,审计中要特别注意对材料价格的审查:①建立建筑安装工程材料价格调查信息网络,审计部门可通过互联网、电话询问与当地主要经营商建立价格调查网络。定期调查,认真登记台账。②直接到供应厂(商)调查取证。

4.7 对定额套用的合理性进行甄别

在项目清单审核时,应使用更为恰当的定额项,对定额套用合理性、合法性进行有效评估。例如,相比新建工程与改建工程,新建工程通常以市政建筑工程定额为主,而改建工程则以建筑修缮定额为主。某些定额项,还应进一步核实基价中所含项目内容是否存在重复计取,以及定额基价换算过程是否准确。另外,对定额名称和含义、定额颁布时间、适用范围等准确性的审查也很重要。

猜你喜欢

定额审计工作数字化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如何做好高校基建工程跟踪审计工作
工程造价市场化改革下定额的再认识与建议
河南:修订工农业和城乡生活用水定额
高校内部控制体系中的审计工作思考
抚州市审计局首次召开全市内部审计工作会议
论经济学数字化的必要性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浅谈采用铁路及地方两种定额编制概预算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