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及对策探析*

2020-11-29邵怡

科技与创新 2020年7期
关键词:生涯规划院校

邵怡

(苏州市职业大学 电子工程信息学院,江苏 苏州215104)

生涯是生活里各种事态的演变方向和历程,它统合了人一生中的各种职业和生活角色,由此表现出个人独特的自我发展形态。通过对生涯概念的了解,我们知道职业生涯规划不等同于简单的找工作,国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及研究起步较早,并已形成一系列较为系统的理论。自从“职业生涯规划之父”帕森斯最早使用“职业生涯规划”这一概念以来,国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已经如火如荼地开展并成为一种常态教育。很多学校从小学开始就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规划意识,大学阶段开设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并提供相关的实践活动基地和理论研究场所。

在中国,近几年来高校也已经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一课”。但是,研究发现这项工作在推进过程中仍有一些问题值得探究。

1 当前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的问题

在职业规划教育的对象上,学术界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普通本科层面,对于近年来不断发展的高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研究相对薄弱,都未形成系统化的研究理论。随着高等教育的扩大招生和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变化,国家对高职院校技能型毕业生需求量增大,就业需要也更为细致,尤其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这对于职教教育既是机遇和挑战,也是变革的思考。针对中国高等教育和高职教育发展程度的不同,不同区域的高职学生与本科学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对高职院校而言,既要培养学生高等教育知识,又要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专业技术技能。其掌握的知识是以能用为度,实用为本。因此,在高职教育阶段开展职业生涯教育,要结合学生心理特点和学习能力,了解高职院校的专业培养目标和“2.5+0.5”的高职教学学时特点,让学生在校期间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设计和规划,清晰认识自己的特点,增强主体规划意识。学生应有针对性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了解社会环境和行业发展,明确自己的择业目标,在校期间需要做到查漏补缺、人职匹配,不断提高职业能力,最终将所学运用到实践中,成为服务社会的应用型人才。

经调查,不少高职院校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重视程度不够,最终导致学生毕业后职业期待吻合度较低,尤其是毕业一年内学生的离职率较高。据统计,高职、高专院校2019 届毕业生毕业半年内的离职率大概为48%,相比大学本科毕业生高出26 个百分点。其问题在于:①职涯规划教育形式单一、内容不能紧跟学生发展,开设职涯生涯规划课程大多以选修课形式开课,学生普及率不高;②有些任课教师没有职涯规划教育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指导经验,将职涯课和思政课混为一谈,课程内容仅涉及简历制作、面试技巧及职业素养知识,学生无法真正的将职业生涯规划知识应用到实践中;③教师在开展生涯教育活动时往往形式陈旧,多以讲座、竞赛等传统输入方式进行,学生参与度不够、热情度也不高,没有真正唤醒学生生涯规划意识,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职涯规划活力;④当前,高职院校对生涯咨询认知度不够,没有专业的生涯咨询团队,将生涯咨询纳入心理咨询工作体系。

高校职业规划教育师资力量培育不够,理论知识明显不足。当前,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专业化程度较低,开展具体工作的教师群体依然是辅导员。然而,辅导员工作千头万绪,流动性较大、岗位转换也较快,无法真正地做到专业化、专家化,许多高职院校教师“只顾看地、无暇看天”,导致缺乏扎实的理论知识,对职涯规划教育新知识不具备实时更新的专业能力和业务素质,无法及时解决学生职涯规划的困惑,也无法真正成为院校职涯规划教育的骨干主导力量。同时,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职涯规划教育也要与时俱进,线上线下相结合协同作用,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教育工作,真正让职涯规划教育工作活起来。

高校是对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当前,互联网环境的多变性与复杂性导致大学生在思想价值观的形成阶段受到很大影响。在这个过程中,当前高校未能很好地发挥思政教育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导向作用。在进行规划时受社会、家庭和同伴群体的影响,盲目出现“转本热”“考证热”的现象,找工作时也容易出现好高骛远的心态,从事的职业出现趋同性,择业时脱离专业等现象。机械类学生对行业认知不明确,存在普遍“不愿下车间,宁愿做文员”的情况,没有针对自身明确职涯规划理念,远离自己的专业发展和素质实际水平。这样长期将导致学生心理自卑、就业形势严峻等现象,这就需要强化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职涯规划教育的协同性发展,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同时,也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开展理论教育,要有青年人的担当和责任,要将专业报国的想法应用到职业价值观中,促进高职院校学生在就业择业中将个人的需求和社会的需求有效结合,注重社会对人才的全方位需要,促进高校学生良好的就业前景和优良的思想道德素质发展。

2 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策探析

从高职学生学业、职业心理特点出发,根据学生在校期间不同阶段,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分为3 个进阶式主题,即职业认知—职业探索—职业实践,具体为:①院校应系统规范地进行学生在校期间的职业生涯规划创新设计研究,运用大学生职业生涯测评软件让学生评估自我、认知自我。②通过就业数据分析、网络资料收集等静态职业探索和走访企业的方式,结合目标职业人物访谈和进入企业职业体验等动态职业探索方式真正探索职业,知己知彼。③通过校企合作搭建平台,让学生“走出去”,走进企业开展“订单班”等顶岗实习实践环节和让企业“走进来”,走进校园开展职涯指导,让职涯无缝对接企业。整个高职院校职涯规划设计方案引用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设计为思路,以班级或专业为学生分层次,结合主题班会完成方案设计。分阶段、分层次进行就业指导,让学生在职业生涯教育指导过程中逐渐发现职业兴趣、发挥职业特长,在未来的职业发展中展现个人价值。

如何让高职学生在生涯探索阶段完成生涯任务、实现生涯成熟,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点和难点。为此,本文研究开展“三步走”,真正做到高效落地。职业生涯规划课中生涯发展教育在高校中是覆盖面最广的教学形式对比,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要做到百分百全覆盖职涯生涯规划课程,安排有生涯教学资质和实践经验的教师进行教学,帮助学生解决“知己、知彼、决策、行动”职涯困惑,了解职业是“择世所需、择己所长、择我所爱、择己所利”的道理。②通过游戏化思维开展生涯发展团体辅导,按照游戏化思维开展团辅活动,让学生充分发挥学习能动性,主动参与到寓教于乐的活动中。学生可以用游戏的模式完成学习目标,达到生涯觉醒的目的。③针对生涯有困惑的学生开展“一对一”生涯咨询,要将生涯咨询与心理咨询作出区分,培养咨询师资队伍,掌握心理学基础、职业发展理论、咨询理论等专业知识,用专业以自我和职业世界为维度,以生涯叙事的方法让学生主动反思,从而达到自我认知和自我决断。

构建高职院校职涯规划师资团队,建设职涯规划教育信息化平台,由院校选拔优秀一线辅导员构建职涯规划师资团队。同时,院校可以引进校外专家定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讲座,在交流和学习中深化开展生涯教育工作,借助校外培训平台,让师资队伍能够走出去扎实理论知识、开阔思路格局,用专业知识更好地服务学生,提升自我。

加快建设信息化系统平台,开放职涯测评系统,分专业、分年级指引学生自主利用测评工具认知自我,利用信息化平台自我定位,深度解读测评报告,邀请专家用在线互动平台开展咨询或借助微课的形式进行团辅活动,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更好地分析自我、强化优势、补足劣势。

以思政教育融合生涯教育,从学生层面上要从自身的基本素质与高校的培养目标与要求为准则,深入探究自身的未来发展方向与在校期间的思政发展情况,进一步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和提升自身思想素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职业生涯价值观,通过教育教学和实践活动来强化自身专业素养和基础实践技能。从高校和教师层面上,学校要促进辅导员思政水平和业务能力,建立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战略相匹配的职业生涯规划体系,构建产、学、研实践平台,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实现校企双方需求方面的有机发展。

猜你喜欢

生涯规划院校
我的教书生涯
“城中村”改造与规划的思考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16 Years in the Mines
我们的规划与设计,正从新出发!
手残党的厨艺生涯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规划·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