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媒体助力文化馆数字化服务

2020-11-28张金亮

群文天地 2020年6期
关键词:文化馆数字化数字

张金亮

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的快速发展改变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方式,同时为人民群众提供了更加多元化的数字文化服务。新媒体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出现,凭借其交互性、便利性、及时性等特点迅速成为人民群众工作、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文化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家大力推进文化馆数字化建设,文化馆数字化服务成为文化馆未来发展方向。结合全民艺术普及工作,文化馆利用信息技术和新媒体技术可以加快文化传播速度,扩大文化传播深度和广度,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

一、新媒体概述

新媒体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之后逐渐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等信息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有线网络等传输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数字化可视终端,向用户提供多媒体信息和娱乐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相比传统媒体而言,新媒体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可选择性强、交互性强和内容更丰富、更及时等方面,能够以更加个性化的服务满足用户需求。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不仅颠覆了传统媒体行业,同时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人民群众的生活习惯,特别是在文化传播领域为人民群众提供了更加丰富多彩的数字文化资源。

新媒体采用成熟的数字化技术,利用音、视频等多种形式实现高效信息传递与互动。新媒体的传播方式便利且表现形式多样,使人民群众可以随时随地获得文化资源。新媒体的互动性和参与性能够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能够让人民群众在交互体验中获得满足感。新媒体的这些特征对于传统的文化馆阵地服务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二、 新媒体对于文化馆服务的助力作用

新媒体技术的普及和应用为文化馆数字化服务带来了机遇。新媒体丰富了群众文化活动的内容形式,实现了对传统群众文化活动传播方式的创新,为群众文化活动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同时,新媒体技术为群众文化活动提供广阔的施展平臺和交流平台,使文化馆可以提供更加个性化服务,增强群众文化活动的吸引力。

(一)丰富内容形式

文化馆通过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等形式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是文化馆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要载体。将优秀的文化内容数字化,借助新媒体技术,以图文、语音和视频结合的方式展现,能够呈现出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上持续推送优质数字文化、艺术内容,从而达到提升人民群众文化艺术素养的目的。

文化馆内对传统文化空间进行升级改造,综合运用声、光、电等新媒体技术手段,创建线下数字文化体验空间,为人民群众带来沉浸式和交互性的体验,满足了人民群众的文化体验需求,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二)创新传播方式

文化馆原有宣传推广方式一般局限于报纸等传统媒体。在网络时代,满足公共文化服务深度推广的要求,文化馆要顺应时代变化,引入新媒体技术,拓展宣传新视角、新途径,开拓推广文化内容传播新渠道。利用新媒体传播快、广的特点,使群众文化活动获得更大范围的宣传效果,从而扩大群众文化工作的影响力。推进网站等新媒体平台建设,搭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自主传播渠道。重视利用在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上布局传播平台,建构彼此呼应、有效衔接的传播矩阵,是新媒体时代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提升服务质量的必要选择。利用线上线下结合,进行全方位、立体式宣传推广,提高群众文化工作的推广效率。

(三)提供广阔平台

新媒体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交互性。新媒体技术融入群众文化活动中,为群众提供集音频、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内容,使群众文化活动突破空间与时间的限制,在广阔的平台上施展,实现优秀数字文化资源的跨地域传播和共享。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可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多元化的交流机会,为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提供一个不受时空限制、便捷的互动交流平台,最大程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四)提供个性化服务

新媒体具有个性化特征。在大数据时代,新媒体环境下,人民群众的点赞、访问、发表、转载等网络行为,都可以数据形式自动存储在互联网上。这些行为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人民群众的真实文化需求。文化馆要对新媒体内容上的行为数据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从数据角度挖掘出群众文化生活的需求,并用于指导公共数字文化资源供给和群众文化活动策划工作。同时,也可以通过互动交流方式直接了解人民群众的文化喜好,使数字文化资源能够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个体需求,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使群众文化活动更具吸引力。

移动互联网时代,以网络新媒体为代表的网络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并日益深入人民群众的生活中。顺应新媒体发展的形势和特点,准确把握群众文化工作的着力点,对增强群众文化工作吸引力和感染力,提升文化馆服务效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熊远超.新媒体技术在文化互动空间的应用—以马鞍山市文化馆为例[J]. 今传媒,2019(11):21-22.

[2]范巍娜.探究新媒体在博物馆展示传播中的应用[J].中外企业家,2020(3):213.

[3]张祺.基于新媒体的文化馆服务探析[J].民族音乐,2019(3):65-67.

(作者单位:文化和旅游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

猜你喜欢

文化馆数字化数字
揭示数字化转型的内在逻辑
数字化起舞
作品赏析(6)
太阳第一家
作品赏析(6)
作品赏析(2)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答数字
数字看G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