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对体外诊断行业认知的调查研究

2020-11-25叶丹罗伊凌董明右廖陆升王俊利

科教导刊 2020年34期

叶丹 罗伊凌 董明右 廖陆升 王俊利

摘 要 通过了解检验专业在校大学生对体外诊断行业的认知状况以及对教学课程的看法,探讨增强检验专业学生对体外诊断的认知的途径,为医学院校育人模式改革提供参考依据,同时为医学院校对检验在校学生进行精准分类和特色培养,开展校企合作的育人模式,为检验在校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做准备。

关键词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 体外诊断 精准分类 特色培养

中图分类号:R19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20.12.087

Abstract Through the understanding of laboratory students' cognition of in vitro diagnosis industry and their views on teaching courses,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ways to enhance the cognition of laboratory students on in vitro diagnosis, and provides reference for the reform of education mode in medi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t the same time, it also provides medical colleges with accurate classification and characteristic training for students in laboratory, and carries out education mode of 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 check the career planning and employment preparation of the students.

Keywords medical laboratory technology; In Vitro Diagnosis; accurate classification; characteristic cultivation

0引言

体外诊断,即IVD(In Vitro Diagnosis),通过对人体标本进行检测而获取相关临床确诊信息,进而判断疾病进程或机体功能的产品和服务,体外诊断产业主要指体外诊断相关产品,主要包括体外诊断试剂及仪器设备。我国体外诊断市场处于迅速发展阶段,未来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1]并且随着IVD行业的发展,检验人才的增加将成为IVD发展的必要条件。[2]基于此,我们急需研究当前医学检验行业发展新形势,调研专业本科人才新需求,基于市场需求、利于就业导向,遵从“医学检验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重构医学检验技术本科“精准分类、特色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课程体系,解决检验人才的就业问题,由此我校针对体外诊断检验方面的特色培养方向进行了深入研究。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右江民族医学院医学检验技术本科大一、大二、大三346名在校大學生。

1.2  研究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体外诊断调查问卷,由笔者对各年级的学生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对IVD行业了解程度、就业意向、教学建设、企业就业应该具备的能力及特色课程几个部分。

1.3 数据处理

本研究主要使用 Excel2010和 SPSS 17.0 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探讨检验专业学生对IVD企业方向的认识程度,以更好地了解学生对于改革的想法与建议,构建体外诊断特色培养的医学检验技术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2 结果与分析

2.1 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46份,收回有效问卷341份,有效问卷回收率 98.55%,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见表1。

2.2 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对IVD的认识及岗位选择分析

根据表2,发现我校检验专业学生只有6.74%的学生了解体外诊断,不了解和不太了解的则占了36.66%和56.60%,各个年级对体外诊断的了解程度有显著差异(p值=0.000103654),由此可见,我校检验学生对体外诊断普遍不了解。这是由于检验学生缺乏对检验专业的认知教育,缺乏对当下新形势的了解,致使检验专业学生对新兴发展的体外诊断行业了解不够,没有认识到其未来巨大的发展空间。其次是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不够,没有主动的了解自己所选专业的相关内容。为了让同学们更加全面的了解体外诊断行业,学校必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坚持以人为本,加强专业特色培养教育。

据调查,为面对区域性医学检验中心未来发展及大型检验中心对于实验室质量体系及技术持续先进的新人才需求,适应IVD快速发展,我校检验在校学生认为从事体外诊断急需创新意识、沟通技巧等方面的能力,学校应针对性的开设多种特色课程。并且当前医学检验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还是既往适配各级医院,特别是县乡级检验科人才需求的传统培养模式,与体外诊断新人才需求存在不匹配的问题,因此非常有必要开设体外诊断特色拓展课程,加强学生体外诊断技能培养(表3)。

3 讨论与建议

医学检验专业具有天然的传统医科、生物技术、工业设备、智能技术等多学科交叉融合,以及日常海量临床数据及以临床诊断模型为主的科研发展特征。医学检验专业本科人才培育不但要夯实基础理论建设,更要突出应用型实践技能的培养,顺应多学科交叉融合,构建“新医科”的社会趋势。但优秀的体外诊断人才需要进行医学院校特色培养,因此笔者从增加检验学生对体外诊断的认识、改革专业主干课程和开设体外诊断选修课程、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建立“校企合作,协助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体外诊断特色培养”实施体系几个方面做出讨论与建议。

3.1 增加学生对体外诊断的认知

由于检验分析自动化,医院等单位对检验人才需求减少,毕业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而体外诊断作为新兴产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急需我们调整医学检验技术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IVD快速发展的人才需求。因此,需要医学院校从入学开始,以行业发展和就业需求为导向,设置“体外诊断”特色拓展方向,对学生进行体外诊断方向的特色培养,创建体外诊断主干课程和选修课程体系,开设校企合作一体化,邀请企业老师进行远程授课,增加学生对体外诊断的认知,指导学生专业方向选择和职业规划,为学生未来就业奠定理论基础,培养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本科体外诊断方向复合型应用人才。

3.2  改革专业主干课程和开设体外诊断选修课程

结合当前医学检验技术学生的现状以及国家当前政策,改革专业主干课程,建立相对完善的体外诊断选修课程模块,为今后的专业教育,创新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专业主干课程作为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学校需要对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进行系统性改革,同时学校还需要集中师资力量加强课程的教材建设和质量建设。将医学检验技术学生培养为既有医学检验基本技术、又能将检验信息转化为临床信息、积极参与临床的人才。[3]此外,可以开设医学实验技术与设备、临床检验仪器与技术、体外诊断产品研发与生产、医学市场营销学、体外诊断企业运营与管理等体外诊断选修课程,增进检验学生对体外诊断的认知,进一步加强医学院校对检验学生进行体外诊断方向的特色培养,拓宽检验学生就业途径,进而解决检验学生的就业问题。

3.3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造就一只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获得高水平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4]是培养卓越人才的有效手段。为加大医学院校对检验学生进行体外诊断特色培养的力度,医学院校应与相关企业进行合作办学,并邀请企业相关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进行体外诊断方向的教学。由此,企业兼职教师将会成为医学院校体外诊断特色培养教师队伍的新生力量和未来希望,将会为体外诊断特色培养注入新的力量。同时我校可以选配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经验丰富的企业兼职教师作为指导老师,让院校老师尽快熟悉体外诊断方向培养的基本教学方法、教学技能和教学知识,并在传统培养教学的基础上创造一套新的特色培养模式,为建设体外诊断特色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3.4 建立“校企合作,协助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

开展企业进校园活动,进行专项宣讲、职业选择引导教育,促进毕业生更加了解企业及第三方实验室,提高认同度和增加就业选择。[5]而学生在检验创业公司切身的学习和创新创业教材理论的掌握则是相辅相成,知行合一的彰显。因此,学校可以利用寒暑期安排学生进入企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对企业的认知和了解。并且学校可以利用选修课的形式,让学生将专业课与企业相关认知有机的结合起来,以适配现今的人才需求,更好的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

综上所述,为应对新形势下的检验就业市场,适应新医科发展趋势,医学院校应该增强对检验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使之成为能与体外诊断市场用人需求相匹配的新型检验人才,并遵從“医学检验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重构医学检验技术本科“体外诊断特色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课程体系,解决检验人才的就业问题。

*通讯作者:王俊利

基金项目:2019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2019JGA262)

参考文献

[1] 仇云霞.基于价值链分析的体外诊断企业竞争力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9.

[2] 张红,金家贵,彭克军,et al.四年制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6,37(12):1742-1743,1747.

[3] 何萍,康格非.我国高等医学检验教育发展的回顾与展望[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1994(03):27-29,48.

[4] 滕祥东.谈大学教师新的核心能力结构[J].中国高等教育,2006(21):59-60.

[5] 王俊利,庞晓霞,石凤,et al.优化高职医学检验技术培养方案,适配第三方独立实验室人才需求——以右江民族医学院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9(33):251-252.